第41届文艺奖获得者山崎纳奥可乐,用细腻笔触,全新诠释现代女人幸福真谛。
作者以独特的眼光打量世界,睿智地宣称——女人的幸福不在于被供养,而在于向能够供养的幸福转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此世双人难全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日)山崎纳奥可乐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第41届文艺奖获得者山崎纳奥可乐,用细腻笔触,全新诠释现代女人幸福真谛。 作者以独特的眼光打量世界,睿智地宣称——女人的幸福不在于被供养,而在于向能够供养的幸福转变。 内容推荐 大多数小说会以两个人的结合为目标展开故事情节,最终迎来大团圆的结局。但是,人类社会历经变化发展至今,我们作为推动这个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主体,会产生不同的故事与结局。所以,仅有一种团圆结局的小说是不够的,因为两个人在一起而故事尚未完结。我希望通过社会网络,与更远、更多的人实现沟通。 试读章节 社会究竟为何物? 广袤宇宙中一座极小的星球—一地球,它的海平面上浮起一个微型国家——日本。迷失于这个国家的首都一狭小的东京,微不足道的生活仍在继续。这部小说的舞台是一间狭小的公寓。 我每日的营生需要跨越两条河流,一是乘坐京滨东北线穿过流经琦玉和东京境内的荒川,二是乘坐田园都市线穿过流经东京和神奈川境内的多摩川。我喜欢河流。 纸川和我均生于一九七八年,在经济和文化迅速膨胀的八十年代度过了童年时期。我们十几岁时正值九十年代,人们通常将其称为一无所有的十年。是否真的一无所有不得而知,总之经济不景气。也有人将在这十年中度过青春期的我们这一代称为“迷失的一代”。我们这一代人大学毕业时雇佣率跌至谷底,就业困难,其结果是许多人在告别学校生活之后,成为未被体制接纳的成年人。 日本规定四月以后出生的孩子推迟一年入学。本书的主人公纸川生于二月,被称为“早生”,因而比我高一年级。纸川和我就读于同一所大学,一、二年级的一般教养课程设在多摩广场校区,三、四年级时则移至涩谷校区学习专业知识。 纸川大一时加入音乐社团,升至二年级时退出,自己成立文艺部并亲任部长。 虽然我比他晚一年加入音乐社团,没有一起表演的经历,但是因为有共同的朋友,所以我在入学后不久就认识了纸川。我们在大学校园内偶遇时会打个招呼,顺便聊上几句。 大家都说纸川挑长相,因为他身边的女孩来回变换,并且每一位都很漂亮。 他受欢迎的原因我不太清楚,或许是因为年轻女孩认可他那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极端和自信吧。女生们渴望纸川以幽默的方式摧毁世界的体系。 然而,我是倔强的女子。虽然我极少厉声呵斥别人和在人前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我绝不容许他人侵犯自己的内心。我尽量避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长大成人,丝毫不愿意对自己认可以外的事情有所作为。 无论与谁我都希望平等而直率地交谈,因此为学长所嫌弃,成为不讨学长欢心的学妹。尽管如此,喜欢我这种表达方式的同龄人或比我年轻的人却很多,因而我在学弟学妹中的人气颇高。能够无所不谈的朋友,除了社团成员之外,加上一起上课的同学、其他大学的朋友、打工的工友等,多达几十人。 涩谷和多摩广场因为地铁和电车融合体的田园都市线而相互连接,越过多摩川便是横滨市,多摩广场校区就在此地。 多摩广场站的站台前方被草丛包围,那里放着石台模样的东西,约与人的腰身等高。正当我坐在上面大口地啃着从车站前面的面包店买来的面包时,纸川走过来搭腔。当时我十九岁。因为刚好就在我对着圆圆的面包张口正要咬的时候,所以感觉非常难为情,我顿时满脸通红,急忙想藏起面包。 “在吃面包啊?”纸川问道。 “是的。” 之后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到如今我已经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我把啃到一半的面包装进包里,和他一起坐上驶来的电车前往涩谷。 多年以后,纸川依然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他曾数次提及“在多摩广场正啃着面包的小栞……”。而我认为这并不是值得反复回味的插曲,那既不是亲密的情景,也不是有趣的场面,只是一个正在草丛环绕的站台上啃着面包的女孩形象。 纸川三年级、我二年级的时候,纸川、我的同年级女同学阿花以及服部君和金田君两位男同学,加上我一共五个人曾在神保町闲逛了一天。我们逛了旧书店,还在一家名为“卖茶”的茶馆吃了蛋糕。纸川当时正热衷于文艺部的活动,一直说个不停。他说自己并未特意写过小说之类的东西,只是乐于召集爱书的朋友们一起弹弹吉他、聊聊天、编编小册子。尽管我从未向周围的人隐瞒过自己想当小说家的愿望,可是我还没有写过小说。因为我认为小说首先是个人的东西,而且打算将来独自一人创作,所以我感觉没有必要同他人探讨文学。对于“加入文艺部”的邀请,我断然拒绝。 纸川四年级、我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在校园内站着闲聊。 “因为在学校混日子,学分最多也就刚够,现在担心是否能毕业。”他嘟囔道。 P1-4 序言 为搭建中日青年作家交流、沟通的平台,促进两国文学界的相互理解与友好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特主办“中日青年作家会议2010”。该会议由金城出版社和《作家》杂志社协办,后援方为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和日中文化交流协会。 与会中日青年作家的作品收入《中日新生代作家佳作集粹》,由金城出版社出版。 《中日新生代作家佳作集粹》收录了中日两国部分新锐作家的代表作。日方青年作家代表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日本著名文艺评论家川村凑教授、田中和生教授、著名作家李维英雄教授、茅野裕城子女士、著名中国文学研究者和翻译家饭冢容教授、桑岛道夫教授联袂推荐选出,其中包括三名芥川文学奖获得者与两名芥川文学奖候补作者。这些作家的作品真实反映了日本当代青年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况,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与本土性。中方青年作家代表则包括了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魏微、庄重文文学奖获得者李浩、春天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获得者张悦然等。 《中日新生代作家佳作集粹》所收集的主要是青年作家的作品,代表了两国青年作家对本国人文、历史以及现状的认知与思考,因此,《中日新生代作家佳作集粹》的出版必将促进中日两国青年相互了解、沟通和交流。 为了让中国读者更好地了解日本当代文学,在出版时,基本保留作品原貌,未对《中日新生代作家佳作集粹》作品内容进行大幅删减。作品中有些内容不符合中国国情,望读者在阅读时注意鉴别。 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何水法先生喜闻《中日新生代作家佳作集粹》出版,欣然为之创作,将象征中国繁荣昌盛之牡丹和日本国花樱花合二为一,题为“万紫千红总是春”,寓意中日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犹如百花盛开的春天,繁荣似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