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是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中华文学基金会策划,由专门的编审委员会经过严格程序编选的青年作家作品集。
《我们的底牌》为该丛书之一,主要收录了弋舟的十一部中短篇小说,包括:《时代医生》、《把我们挂在单杠上》、《嫌疑人》、《黄金》、《天上的眼睛》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们的底牌(中短篇小说集2010年卷)/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弋舟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是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中华文学基金会策划,由专门的编审委员会经过严格程序编选的青年作家作品集。 《我们的底牌》为该丛书之一,主要收录了弋舟的十一部中短篇小说,包括:《时代医生》、《把我们挂在单杠上》、《嫌疑人》、《黄金》、《天上的眼睛》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内容推荐 弋舟的小说是从“野地”里“野生”的,却并非不管不顾,一味疯长,而是更多地吸取普普通通的百姓生活这片“野地”里的营养,长出了自己独特的小说花朵。 他并不过当受制和迷信于技巧,坚持从人民生活这片“野地”里汲取创作资源,坚持把普通民众当作小说表现的主体,真情实感地写他们的命运,写他们的喜怒哀乐。 《我们的底牌》为弋舟的中短篇小说集。 《我们的底牌》主要收录了《时代医生》、《把我们挂在单杠上》、《嫌疑人》、《黄金》、《天上的眼睛》等作品,供读者朋友们欣赏。 目录 总序: 序:小说是野生的 时代医生 谁是拉飞驰 把我们挂在单杠上 桥 鸽子 嫌疑人 黄金 我主持圆通寺一个下午 锦瑟 天上的眼睛 我们的底牌 试读章节 医生在灰白的晨曦中跑过了东方红广场。那个老头始终跑在他的前面,他的步伐稳健,速度均匀,因此有种不同凡响的风度将他和其他晨练者区别了开来。像往常一样。医生在广场的东口看到了老头的背影。他试图追上去。但是,就好像有某种神秘的物质横亘其间,即便老头跑动的频率始终不变,医生在反复调整了几次自己的速度后,依然没有实现这个愿望。所以,当老头照例在那排健身器前停住时,跑到他身边的医生就有些大而无当的激动。医生用很兴奋的声音说:“知道吗,我离婚了!” 老头转过自己红光满面的脸,一边继续大幅度地扭着腰,一边说:“是吗?那我一会儿请你吃牛肉面。” “还是我请你吧。”医生有种没来由的羞涩,他说,“谁让你是我的教练呢?” 医生跳起来抓住一根单杠,把自己吊在半空,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在这个清晨充满了热情。在这种热情的驱使下,医生接连做了好几个引体向上的动作。然后他就做不动了,但是身体里的热情依然洋溢着。所以,他就把热情转化成了滔滔不绝的语言。他依然吊在半空中,对着身下的老头说:“我要给你讲一个故事。” 老头正前仰后合地做着运动,他可能并没有听到医生的话。 没有得到回应,医生有些失落。他深深地吸了口气,自言自语般地说:“当然,听不听是你的事了。” 老头仰起脑袋,双脚交替着前后甩动,他问:“听什么,啊?” “听话啊!”医生的情绪发生了转变,他怒冲冲地说,“你说的话我都听了,你让我跑快一点,我就跑快了,你让我跑慢一点,我就跑慢了,你搞得真像我的教练一样。” 那都是三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新婚的医生开始晨跑,他在晨跑的第一天就遇到了老头。老头从清晨的雾霭中突然插在他的面前,对他大喝一声:“哪儿有你这样跑步的?你跑得简直难看死了!”医生吃了一惊,不由得就停下了步子。“不要停,跑!跑!”老头在他面前倒着跑,并且用两只手的动作召唤着他。医生重新跑起来后,老头就开始常年指导着他的跑姿了:“稍微快一些,快一些快一些,慢,慢一些,头,头头,仰起来!” 吊在半空的医生说:“我听了你多少话啊,简直是莫名其妙。” 老头扑哧一声笑出来了,说:“我是个热心人。这点你早该看出来了,我是见不得运动姿势难看的,锻炼就该有锻炼的样子,乌七八糟地乱弄,还不如躺在被窝里,你出来锻炼是为什么?啊?为什么呢?” “你为什么呢?”医生又开始引体向上了。 “我?”老头嘿嘿笑着说,“我怕死,所以要锻炼。你呢?你不怕死吗?可是你运动的姿势不正确,是达不到锻炼的目的的。” 医生觉得自己流汗了。但他依然坚持把自己吊在半空中。他说:“可是我并不怕死。” “不怕死你锻炼什么!''老头有些火了,他可能觉得医生是在故意顶撞他。 “我并不是锻炼,”医生在这个清晨倔强起来,他辩解说,“我只是跑一跑,是由于你的出现,我的跑步才成了锻炼。” “跑一跑?什么意思?你什么意思啊?你是说我多管闲事吗?”老头认真起来,两只手搓来搓去,还把关节压出些响动。 医生也感到了奇怪,他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情绪在支配着自己,令他非要和老头说下去。他说:“你没有多管闲事,是你并不了解我的动机,嗯,你只是有些自以为是。” “你下来!”老头恶狠狠地说。 医生有些吃惊地看着老头。他从半空中看下去,老头灰白的头发就像一捧稀疏的茅草,此刻这捧茅草还蒸腾着袅袅的热气(那是正确锻炼后的结果)。医生不能想象,这样的一个老头,居然会对自己明确地表示出一种暴力的倾向——天啊,他这是要做什么? 医生依旧吊在半空中。老头等待了片刻,最后不屑地哼了一声,转身离开了。 吊在单杠上的医生落下来,他追上去,对老头说:“你别走,我还没请你吃牛肉面呢。要不,你请我?” 老头诧异地看着泪水从医生的眼眶里流了出来。愣了一阵后,老头宽宥道:“嗯,我知道了,你离婚了,我不和你计较。” 两个人并肩走进了街对面的那家牛肉面馆。这个时候正是一天的开始,面馆里挤满了人,排在取饭口的队伍一直延伸到了街上。他们进去的时候,恰好有个座位腾出来,老头一个健步冲上去,稳稳地填补了那个空缺。 “你去排队,我找座位!”老头很有把握地挥手说。 医生去开了票,他替老头额外加了份牛肉。当他站在那支等待取饭的队列里时,那支队列所隐含的绝望的漫长气息令他的眼眶再一次潮湿了。窗口里的师傅向他响亮地发出问话时,他才回过神来。 “宽地洗地?”师傅用纯正的兰州方言问医生,那意思是问他面条要拉成宽的还是细的。 “洗地(细的)。”医生扭捏地回答。他使用了自己非常不善于的方言。医生突然觉得,在这个热气腾腾的地方,自己如果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无疑将是可耻的。 老头已经成功地找齐了座位。他把自己的一只脚勾在一张凳子上,明确无误地表达出了他对这张凳子的所有权。医生在那张凳子上坐下,他埋头吃了几口面条,然后就对老头说:“我要给你讲个故事。”他的语气有些不由分说的味道,仿佛他替老头多加的那份牛肉给了他充分的理由。老头嘴里塞着一大口面条,只能呜噜出两声。 医生的故事夹杂着一些蹩脚的方言腔调——在牛肉面热辣的滋味里,他有些身不由己。 医生的婚姻和一场医疗事故密不可分。那时候。他刚刚分配到一家医院,成为了一名年轻的眼科医生。和他同时分配来的,还有另一个大学毕业生,不错,她就是医生日后的妻子。 “当然,现在她已经是我的前妻了。”医生补充说。 起初,他们并没有格外地关注对方,彼此之间的交往完全是同志式的。但是,当他们第一次共同完成一台手术时,却发生了那件不可原谅的事故。P1-4 序言 中国现代文学发轫于本世纪初叶,同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共命运,在内忧外患,雷电风霜,刀兵血火中写下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崭新篇章。现代文学继承了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民族悠长丰厚的文学遗产,顺乎20世纪的历史潮流和时代需要,以全新的生命,全新的内涵和全新的文体(无论是小说、散文、诗歌、剧本以至评论)建立起全新的文学。将近一百年来,经由几代作家挥洒心血,胼手胝足,前赴后继,披荆斩棘,以艰难的实践辛勤浇灌、耕耘、开拓、奉献,文学的万里苍穹中繁星熠熠,云蒸霞蔚,名家辈出,佳作如潮,构成前所未有的世纪辉煌,并且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80年代以来,以改革开放为主要标志的历史新时期,推动文学又一次春潮汹涌,骏马奔腾。一大批中青年作家以自己色彩斑斓的新作,为20世纪的中国文学画廊最后增添了浓笔重彩的画卷。当此即将告别本世纪跨入新世纪之时,回首百年,不免五味杂陈,万感交集,却也从内心涌起一阵阵欣喜和自豪。我们的文学事业在历经风雨坎坷之后,终于进入呈露无限生机、无穷希望的天地,尽管它的前途未必全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绿茵茵的新苗破土而出,带着满身朝露的新人崭露头角,自然是我们希冀而且高兴的景象。然而,我们也看到,由于种种未曾预料、而且主要并非来自作者本身的因由,还有为数不少的年轻作者不一定都有顺利地脱颖而出的机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乃是为出书艰难所阻滞。出版渠道不顺,文化市场不善,使他们失去许多机遇。尽管他们发表过引人注目的作品。有的还获了奖,显示了自己的文学才能和创作潜力,却仍然无缘出第一本书。也许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和体制转换期中不可避免的暂时缺陷。却也不能不对文学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因而也不能不使许多关怀文学的有志之士为之扼腕叹息,焦虑不安。固然,出第一本书时间的迟早,对一位青年作家的成长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关键的或决定性的一步,大器晚成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及早地跨过这一步呢? 于是,遂有这套“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设想和举措。 中华文学基金会有志于发展文学事业、为青年作者服务,已有多时。如今幸有热心人士赞助,得以圆了这个梦。瞻望21世纪,漫漫长途,上下求索,路还得一步一步地走。“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也许可以看作是文学上的“希望工程”。但它与教育方面的“希望工程”有所不同,它不是扶贫济困,也并非照顾“老少边穷”地区,而是着眼于为取得优异成绩的青年文学作者搭桥铺路,有助于他们顺利前行,在未来的岁月中写出更多的好作品,我们想起本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期间,鲁迅先生先后编印《未名丛刊》和“奴隶丛书”,扶携一些青年小说家和翻译家登上文坛;巴金先生主持的《文学丛刊》,更是不间断地连续出了一百余本,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当时青年作家的处女作,而他们在其后数十年中都成为文学大军中的中坚人物;茅盾、叶圣陶等先生,都曾为青年作者的出现和成长花费心血,不遗余力。前辈们关怀培育文坛新人为促进现代文学的繁荣所作出的业绩,是永远不能抹煞的。当年得到过他们雨露恩泽的后辈作家,直到鬓发苍苍,还深深铭记着难忘的隆情厚谊。六十年后,我们今天依然以他们为光辉的楷模,努力遵循他们的脚印往前走去。 开始为丛书定名的时候,我们再三斟酌过。我们明确地认识到这项文学事业的“希望工程”是属于未来世纪的。它也许还显稚嫩,却是前程无限。但是不是称之为“文学之星”,且是“21世纪文学之星”?不免有些踌躇。近些年来,明星太多太滥,影星、歌星、舞星、球星、棋星……无一不可称星。星光闪烁,五彩缤纷,变幻莫测,目不暇接。星空中自然不乏真星,任凭风翻云卷,光芒依旧;但也有为时不久,便黯然失色,一闪即逝,或许原本就不是星,硬是被捧起来、炒出来的。在人们心目中,明星渐渐跌价,以至成为嘲讽调侃的对象。我们这项严肃认真的事业是否还要挤进繁杂的星空去占一席之地?或者,这一批青年作家,他们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星吗? 当我们陆续读完一大批由各地作协及其他方面推荐的新人作品,反复阅读、酝酿、评议、争论,最后从中慎重遴选出丛书入选作品之后,忐忑的心终于为欣喜慰藉之情所取代,油然浮起轻快愉悦之感。“他们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星吗?”能的!我们可以肯定地、并不夸张地回答:这些作者,尽管有的目前还处在走向成熟的阶段,但他们完全可以接受文学之星的称号而无愧色。他们有的来自市井,有的来自乡村,有的来自边陲山野,有的来自城市底层。他们的笔下,荡漾着多姿多彩、云谲波诡的现实浪潮,涌动着新时期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伤,也流淌着作者自己的心灵悸动、幻梦、烦恼和憧憬。他们都不曾出过书,但是他们的生活底蕴、文学才华和写作功力,可以媲美当年“奴隶丛书”的年轻小说家和《文学丛刊》的不少青年作者,更未必在当今某些已经出书成名甚至出了不止一本两本的作者以下。 是的,他们是文学之星。这一批青年作家,同当代不少杰出的青年作家一样,都可能成为21世纪文学的启明星,升起在世纪之初。启明星,也就是金星,黎明之前在东方天空出现时,人们称它为启明星,黄昏时候在西方天空出现时,人们称它为长庚星。两者都是好名字。世人对遥远的天体赋予美好的传说,寄托绮思遐想,但对现实中的星,却是完全可以预期洞见的。本丛书将一年一套地出下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之后,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作家如长江潮涌,奔流不息。其中出现赶上并且超过前人的文学巨星,不也是必然的吗? 岁月悠悠,银河灿灿。仰望星空,心绪难平! 1994年初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