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是一部流传甚广、气质生猛的古典文学小说,它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写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古代农民起义画卷,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该书问世几百年,一直享有盛誉,尤其在民间广为流传,已达到了妇孺老幼皆知的程度。
本书所讲的,是《水浒》主要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生平事迹背后的层层内幕。
本书共点评了七十多位梁山好汉,数量之多、之全在其他“评水浒”的作品中是不多见的,其中很多观点都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这些好汉们幕后故事的曝光,很大程度上加深了读者对水浒人物的理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水浒密码(解密一百单八将) |
分类 | |
作者 | 席光伟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水浒》是一部流传甚广、气质生猛的古典文学小说,它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写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古代农民起义画卷,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该书问世几百年,一直享有盛誉,尤其在民间广为流传,已达到了妇孺老幼皆知的程度。 本书所讲的,是《水浒》主要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生平事迹背后的层层内幕。 本书共点评了七十多位梁山好汉,数量之多、之全在其他“评水浒”的作品中是不多见的,其中很多观点都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这些好汉们幕后故事的曝光,很大程度上加深了读者对水浒人物的理解。 内容推荐 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共涉及七十七个姓氏,其中以李姓最多,有七人,约占好汉总数的百分之七,这一比例基本与如今李姓在全国人口的比例相当,笔者禁不住要感叹一下,施耐庵老人家真有先见之明! 在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当中,曾经在宋朝各级政府当过公务员的有三十三人,占山为王的黑社会人物有二十五人,地主或富农出身的有十人,开酒店的私营个体户出身的有九人,打鱼出身的有八人,吃技术饭的有六人,小偷出身的有三人,其他出身的有十四人。不难看出,公务员出身的与黑社会出身的占据了梁山集团半壁江山,这两大阵营对梁山集团的发展和走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出身的差异或多或少决定了人生观的差异,日后梁山集团在招安问题上分歧巨大,一定程度上就是源于好汉们的出身差异。 本书深入剖析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全新的角度对一百单八将作出新的阐述,令人对水浒好汉的印象焕然一新。 本文从今人的立场重新解析梁山上一百零八位好汉的宿命,让读者以新的角度去品味这部文学巨著。 目录 第一章 综述 ——《水浒》那些事 / 001 第001节 名著的魅力 / 001 第002节 《水浒》数字化 / 003 第003节 话说梁山几大派 / 005 第004节 一百单八将的年龄 / 006 第005节 梁山集团最大的硬伤——没文化 / 008 第006节 《水浒》中的女人们 / 009 第007节 梁山好汉古今官职对照 / 011 第二章 高俅 / 013 第008节 高俅发迹的秘密——足球加运气 / 013 第009节 三把火烧出个梁山 / 014 第010节 高俅之死 / 016 第三章 大闹史家村 / 018 第011节 为何安排史进第一个出场 / 018 第012节 话说“九纹龙” / 019 第013节 陈达和杨春 / 021 第014节 “神机军师”朱武 / 022 第015节 朱武的待遇问题 / 023 第四章 鲁智深 / 026 第016节 “痞子”鲁达 / 026 第017节 拳打镇关西之英雄本色 / 027 第018节 拳打镇关西之杀人艺术 / 029 第019节 鲁达当和尚的内幕 / 030 第020节 大闹五台山——惯出来的毛病 / 033 第021节 智真长老不是好领导 / 034 第022节 英雄回归 / 035 第023节 李忠和周通 / 037 第024节 鲁智深死因探秘 / 039 第025节 倒拔垂杨柳——杨树乎?柳树乎? / 041 第五章 林冲 / 044 第026节 误入白虎堂——倒霉的林冲 / 044 第027节 刺配沧州道——忍让的林冲 / 045 第028节 风雪山神庙——反抗的林冲 / 047 第029节 雪夜上梁山——觉醒的林冲 / 048 第030节 梁山之魂——林冲 / 049 第六章 杨志 / 052 第031节 杨志卖刀的几种思考 / 052 第032节 北京斗武——梁中书的阴谋 / 053 第033节 失陷生辰纲——杨志很饭桶? / 055 第034节 二龙山——杨志和鲁智深的归宿 / 056 第035节 二龙山被梁山吞并的原因 / 058 第036节 出师未捷身先死——杨志的结局 / 059 第七章 智取生辰纲 / 061 第037节 智取生辰纲——黑吃黑的本质 / 061 第038节 阮氏三雄——贫穷使人反抗 / 062 第039节 阮氏三雄之悲情一生 / 064 第040节 智取生辰纲——失败的计策 / 066 第041节 智取生辰纲——漏洞百出 / 068 第八章 梁山改制 / 070 第042节 私放晁盖——宋江的假忠义 / 070 第043节 杜迁、宋万和朱贵 / 071 第044节 梁山改制的主导——林冲(上) / 073 第045节 梁山改制的主导——林冲(下) / 074 第九章 郓城人物系列之一 ——宋江、晁盖和吴用 / 077 第046节 包养情妇——小公务员的悲剧 / 077 第047节 阎婆惜 / 079 第048节 从宋江杀人案看宋朝官场 / 081 第049节 吴用 / 082 第050节 晁盖 / 084 第十章 柴进 / 086 第051节 没落皇族——柴进 / 086 第052节 风流英雄——柴进 / 087 第053节 柴进的名气缘何不如宋江 / 089 第十一章 武松 / 092 第054节 饱经沧桑话武松 / 092 第055节 闲话“武松打虎” / 094 第056节 大话潘金莲 / 095 第057节 武松的法律意识最强 / 097 第058节 孙二娘和张青 / 099 第059节 施恩 / 100 第060节 黑吃黑——醉打蒋门神 / 102 第061节 滥杀无辜——血溅鸳鸯楼 / 103 第十二章 清风寨记事 / 106 第062节 祸起清风寨 / 106 第063节 燕顺、王英和郑天寿 / 107 第064节 宋江的铁哥们——花荣 / 110 第065节 水浒第一神箭手——花荣 / 111 第066节 霹雳火秦明 / 113 第067节 徒有虚名“镇三山” / 115 第十三章 发配江州 / 117 第068节 “石将军寄书”的几个疑点 / 117 第069节 揭阳镇——黑恶势力重灾区 / 119 第070节 戴宗的功与过 / 120 第071节 李逵+宋江——水浒第一组合 / 122 第072节 李逵对梁山没有真感情 / 123 第073节 浔阳楼——宋江没有写反诗(一) / 125 第074节 浔阳楼——宋江没有写反诗(二) / 126 第075节 大闹江州之劫法场 / 128 第076节 大闹江州之两大疑案 / 129 第077节 大闹江州之黄文炳 / 131 第078节 大闹江州之宋江三大收获 / 132 第十四章 探亲 / 135 第079节 悲惨的九天玄女 / 135 第080节 公孙胜探母的内幕——晁、宋失和 / 137 第081节 李逵探母 / 138 第十五章 大闹翠屏山 / 141 第082节 石秀(一) / 141 第083节 石秀(二) / 143 第084节 话说潘巧云 / 144 第085节 杨雄:性冷淡? / 146 第十六章 三打祝家庄 / 148 第086节 火烧祝家店 / 148 第087节 小人物的处事哲学——话说时迁 / 149 第088节 一打祝家庄 / 151 第089节 二打祝家庄 / 153 第090节 解珍与解宝 / 154 第091节 三打祝家庄 / 155 第092节 少女扈三娘 / 157 第093节 悲情扈三娘 / 158 第094节 孙立的地位缘何不如解珍和解宝 / 160 第十七章 郓城人物系列之二 ——朱仝与雷横 / 162 第095节 雷横 / 162 第096节 浅析雷横杀人案 / 163 第097节 朱仝 / 165 第十八章 公孙胜 / 167 第098节 二请公孙胜 / 167 第099节 话说“入云龙” / 169 第100节 公孙胜为何第一个离队 / 170 第十九章 大破连环马 / 173 第101节 连环马 / 173 第102节 徐宁(一) / 174 第103节 徐宁(二) / 176 第104节 呼延灼之三大劣迹 / 178 第105节 呼延灼之三大疑案 / 179 第106节 汤隆与凌振 / 180 第107节 三山聚义打青州 / 182 第108节 金铃吊挂 / 183 第109节 樊瑞、项充与李衮 / 185 第二十章 曾头市疑云 / 187 第110节 晁、宋为何失和 / 187 第111节 亲征曾头市——晁盖的无奈 / 189 第112节 晁盖战死之谜 / 190 第113节 暗杀晁盖的真凶 / 191 第114节 晁盖暗示的接班人是谁 / 193 第115节 晁盖遗嘱新考 / 194 第116节 宋江是如何完成权力过渡的 / 195 第117节 宋江和晁盖——谁适合做老大 / 197 第二十一章 卢俊义 / 199 第118节 话说玉麒麟 / 199 第119节 赚卢俊义上山——宋江的阴谋? / 201 第120节 卢俊义——梁山功夫第一人 / 202 第121节 梁山好汉武功排名(一) / 203 第122节 梁山好汉武功排名(二) / 205 第123节 梁山好汉武功排名(三) / 207 第124节 浅谈宋、卢关系 / 208 第125节 燕青 / 210 第126节 燕青的地位不如李固? / 212 第127节 溺爱燕青——卢俊义悲剧的根源 / 213 第二十二章 关胜 / 216 第128节 话说关胜(一) / 216 第129节 话说关胜(二) / 218 第130节 单廷珪和魏定国 / 219 第二十三章 董平和张清 / 221 第131节 董平 / 221 第132节 张清 / 222 第二十四章 好汉排座次 / 225 第133节 石碣受天文 / 225 第134节 好汉排座次之幕后玄机 / 226 第135节 好汉排座次之疑点频频 / 228 第二十五章 梁山保卫战 / 230 第136节 两赢童贯 / 230 第137节 三败高俅 / 232 第138节 高俅问题的问题 / 233 第二十六章 闲话招安 / 236 第139节 招安——梁山的唯一出路 / 236 第140节 宋江是如何促成招安的 / 238 第141节 招安悲剧探源 / 241 第二十七章 一百单八将补遗 / 243 第142节 宋清 / 243 第143节 安道全 / 245 第144节 皇甫端与侯健 / 246 第145节 陶宗旺与李云 / 248 第146节 萧让与金大坚 / 249 第147节 白胜 / 251 第148节 顾大嫂与孙新 / 252 第149节 张顺、张横与李俊 / 253 第150节 刘唐与宣赞 / 255 试读章节 二十四 鲁智深死因探秘 智真长老给鲁智深留下了四句法语,即“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当鲁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听到“潮信”二字时,自然而然想到了圆寂。再联系自己擒夏侯成和捉方腊的经历,鲁智深恍然大悟,并开始对智真长老的法语深信不疑。他询问同事圆寂是啥意思,人家说圆寂就是死。死就死吧,鲁智深沐浴更衣,法堂焚香,而后坐在禅椅上等死。等宋江闻讯赶来时,鲁智深已经圆寂了。 这就是鲁智深死亡的全过程,在征方腊成功,胜利曙光已经到来的时候,花和尚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去了。与出场时的轰轰烈烈相比,鲁智深的离开太低调、太波澜不惊了。正如一首诗写的那样,轻轻地,我走了,我挥一挥衣袖,踏上去西天的云彩…… 鲁智深死时只有四十岁出头,四十岁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正值中年旺季。如此年纪就圆寂,颇令人有些英年早逝之感。智真长老一再宣称鲁智深日后必会功德圆满,试问刚到中年就死了,能算圆满?一个出家数年的大和尚,竟不知道圆寂是何意。可见鲁智深这和尚当的也不怎么称职,离所谓的皈依佛门尚有距离。如此不称职的和尚年纪不大就死了,他能有什么佛门所谓的功德,又何谈功德圆满?所以我们说鲁智深之死只能算做英年早逝,跟佛门所指的功德不沾边。 鲁智深从出场到圆寂,经历了不少大风大浪。但他基本没受过什么挫折,也没受过什么皮肉之苦,更没有受过什么情感上的打击。比起饱受皮肉之苦的宋江、卢俊义和林冲,比起脸上刺过字的武松,比起老母活活被老虎吃掉的李逵,比起带过绿帽子的杨雄,鲁智深不知要幸福多少倍,幸运多少倍。我们看到,鲁智深自一出场,向来都是他惹祸,祸从不惹他。他,鲁智深,是施耐庵塑造的一百零八人中唯一的一个福将。鲁智深戎马一生,从没吃过败仗,也从没被人暗算过。唯一美中不足的,还是那四个字,英年早逝。 关于鲁智深之死,笔者以为另有隐情。说什么“听潮而圆,见信而寂”,那纯粹是扯淡。说什么功德圆满,那也是扯淡,我们能不能以科学一点和唯物一点的眼光去审视鲁智深呢? 以笔者对书中情节分析来看,鲁智深的真正死因应该是突发性脑溢血。兄弟之所以做如此推断,主要依据有以下几方面,一,鲁智深的死亡时间是半夜,这正好是脑溢血的高发时间;二,鲁智深最大的嗜好就是大碗喝酒和大口吃肉,不良的饮食习惯极易导致高血压及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四十岁-七十岁是脑溢血发病的高发年龄,而鲁智深正处在这一年龄段;三,鲁智深半夜起来洗热水澡,血液循环加快,这也是脑溢血的诱因。 事实上,鲁智深出现脑溢血苗头早已不是一天两天了。“征田虎缘缠井”和“征方腊万松林”一节,鲁智深先后两次无故失踪。前一次失踪了一个月,后一次失踪天数不详,不过时间也不短。鲁智深为何会失踪?估计就是突发性脑溢血致使其昏迷,昏迷后意识错乱才会出现缘缠井一事中的想象。我们注意到鲁智深两次失踪都发生在作战紧要关头,打仗很容易情绪激动,而情绪激动又是脑溢血的最大诱因。好在这两次症状较轻,鲁智深两次挺了过来。 我们再看看鲁智深临死之前都做了哪些活动,一是听到潮声跳将起来;二是洗热水澡;三是换僧衣;四是写颂子;五是坐禅椅;六是焚香;七是盘腿打坐。突发脑溢血的病人最忌讳乱动身体,因为它会使血液更快地渗入脑部。而鲁智深呢,显然不知道这些常识。他在病发时做了一套连续性大动作,这样更加剧了病情发展,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鲁智深的死亡全过程。 八月十五子夜当听到潮声响起时,鲁智深以为是战鼓响,于是从床上“跳将起来”。这一跳不要紧,脑腔内的血压陡然升高,毛细血管轻微破裂。接下来洗热水澡,致使体内血管迅速扩张。血流加速,脑细血管进一步破裂。而后来换僧衣、写颂子、坐禅椅、焚香、打坐……一系列动作使脑内出血加剧,出现生命危险。这一次鲁智深没有前两次那么幸运了,脑内大规模出血终于夺去了这条好汉的性命。 鲁智深死后半年,林冲中风而死,这对结义兄弟终归实现了同生共死的誓言。杭州六和寺,这座风景如画依山靠海的小寺院成了他们兄弟永远的归宿。 从严格意义上讲,鲁智深大约是梁山一百单八将里唯一称得上英雄好汉的人。比起宋江的工于心计、武松和李逵的滥杀无辜、林冲和卢俊义刚开始的委曲求全,以及杨志的英雄气短,鲁智深是不是更像好汉?有人说史进是好汉,可面对金翠莲的遭遇他躲了;有人说关胜和呼延灼是好汉,其实他们只是原地转了一个圈。 P43-45 序言 外孙写了一本书,题曰《水浒密码——解密一百单八将》,其书观点新颖、见解独到,读之常有令人耳目一新、恍然大悟之感,使人由衷感叹:原来《水浒》还可以这么读。 到底是年轻一代,品水浒大部分采用的是现代眼光、现代视角,以现代人的眼光和视角去品味古代经典,的确别有一番情趣和韵味,这一点年近八旬的吾辈倒自叹不如。看过外孙这本书,又勾起了重读《水浒》的欲望,回想上一次品读经典,还是在五十多年前河北师大读书的时候,回首往事,禁不住使人感叹世事变迁之速。 外孙邀我为本书作序,本不想应,一则时间紧迫,二则年高多时未曾动笔。然祖孙之情血浓于水,不得已,只好草草几笔权当给晚辈交差。 《水浒》是一部流传甚广、气质生猛的古典文学小说,它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写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古代农民起义画卷,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该书问世几百年,一直享有盛誉,尤其在民间广为流传,已达到了妇孺老幼皆知的程度。林冲、武松、李逵……一提起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小孩子也好、文盲也好、年过花甲的老人也好,估计没有不知道的。这就是名著的魅力,这就是名著对于我们平凡人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对于凝聚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增进民族修养,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金圣叹“批本”问世,更是将《水浒》推到了一个新高度,被誉为“ 第五才子书”。 关于《水浒》中所揭露的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以及“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的大众性话题,本书涉及不多。这些东西以前很多文学家、史学家、评论家、社会研究学家们已经提过若干次了,再说的话就有些老生常谈了。 本书所讲的,是《水浒》主要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生平事迹背后的层层内幕。一百单八将是众所周知的英雄,但他们首先是人,是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就会有优缺点,因而我们看到梁山好汉里许多人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比如李逵,嫉恶如仇却有滥杀无辜之嫌;比如宋江,仗义疏财、义气深重,却过于迂腐,葬送了一大帮情同手足的兄弟;比如吴用,有小聪明却缺乏大智慧……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一百零八种结局,是性格决定结局,还是冥冥中自有定数? 一百单八将谈不上个个形象鲜明(大部分还属于跑龙套角色),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儿,三百六十行每个行当在梁山都能找到相应人才,梁山集团更像是一个小型的社会。这么多行业标兵聚在一起,管理起来无疑很伤脑筋,对于宋江这么一个各种专业技能都不突出的领导来说尤其如此。宋老大是如何将这些业务尖子紧紧团结起来,并合理分配使之成为一台持续有效运转的机器的呢?这就涉及到领导艺术、领导才能问题了,这也是本书探讨的内容之一。 以现代的眼光看,梁山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型的集团公司,梁山集团的发展壮大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竞争、不断大鱼吃小鱼的过程。梁山集团先后经历了三任领导,第一任领导王伦、第二任领导晁盖都失败了,王伦的失败在于他根本不是做老总的料,在激烈的黑道竞争中被淘汰完全在情理之中;晁盖的失败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在于他虽然适合当老大,但不具备把集团做大、做强的能力,外因在于他身边有宋江这么一个虎视眈眈的兄弟。梁山三度易主及晁宋之争也是本书探讨的内容之一。 说《水浒》,招安是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过的话题,关于宋江选择招安是对是错的话题,人们争论了几百年,公说公理、婆说婆理,可谓见仁、见智,总也理不出个头绪。本书从梁山集团内部及宋朝政治社会背景两方面入手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对招安是出路还是自取灭亡的争论做了一个“了断”。 《水浒密码——解密一百单八将》这本书共点评了七十多位梁山好汉,数量之多、之全在其他“评水浒”的作品中是不多见的,其中很多观点都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这些好汉们幕后故事的曝光,很大程度上加深了读者对水浒人物的理解。如果你喜欢《水浒》,如果你是水浒迷,那么这本书值得一看。 王文平 即笔 2010年9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