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经济学的理论特征是以马克思经济学为基点,综合古今中外合理思想,包括综合借鉴运用各种社科和自然科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综合创新,构建既超越马克思经济学又超越西方经济学的新范式。
由程恩富和顾海良主编的这本《海派经济学(第31辑)》介绍的就是该范式的经济学理论。本书分专访、论文、人物、综述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低碳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发展马克思贸易理论的几点思考等。
专访
在“资本·网络·绿色·制度”的框架下发展低碳经济——访经济学家杨志
论文
低碳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发展马克思贸易理论的几点思考
论智力资本的理论基础及在中国的实践意义
深化认识和把握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核心——以其作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
从国有经济入手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中美国”(Chimerica)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技术变革、劳动压榨与失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失业理论的模型建构与阐释
马克思的商品供求关系模型及价格理论探讨
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思路
论垄断金融资本
论两只“看不见的手”及其相互关系——重读斯密《国富论》和《情操论》的启发
否定奴隶制而肯定其因素的存在——学习王亚南《中国社会经济史纲》的心得
人物
陈征的经济思想与主要学术贡献
综述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深入反经济学“西化”—纪念刘国光先生“7·15谈话”发表五周年理论研讨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