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资本圈大家族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新财富杂志社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新财富杂志社出品的《资本圈·大家族》关注资本方向,剖析公司治理,透视资本动作,提示财富真相,解构商业模式。

《资本圈·大家族》通过深入解析李嘉诚、巴菲特等多位国内外资本市场上风云人物的财务运作技法,发掘出了他们财富增减的秘诀所在,值得有志创富的读者仔细研读。

内容推荐

《资本圈·大家族》通过深入解析李嘉诚、巴菲特等多位国内外资本市场上风云人物的财务运作技法,发掘出了他们财富增减的秘诀所在,值得有志创富的读者仔细研读。其取材广泛,视角新颖,为企业经营者提供了相当实用的参照。

《资本圈·大家族》由新财富杂志社出品。

目录

序一 分享《新财富》的精神财富

序二 新财富时代

李嘉诚如何过冬

在经济危机中壮大的艺术

编者观点

相关资料 李嘉诚的经营智慧

产业巴菲特

“无成本”保险资金支撑的产融价值链

编者观点

相关资料 产业永远是根本

“金龙鱼”出水通吃

郭氏家族布局中国粮油市场

编者观点

相关资料 郭氏财技

缔结产业链

刘永行的产业价值链版图

编者观点

相关资料 六年备战赖氨酸

白电市值王

何享健操盘美的注资 激励 外资 IR

编者观点

相关资料 如何获得溢价

陈义红闪电创富

分立业务平台+对赌收购

品牌+连环业务重组避税

编者观点

相关资料“奥运经济”推动运动消费三类商业模式争霸运动服饰市场

茂业系

黄茂如全面复制商业+地产模式

编者观点

华谊前传

一个文化企业谋求上市的艰难博弈

编者观点

相关资料 华谊们的资金困局

施正荣财技

无锡尚德“私有化”及上市

编者观点

相关资料 红筹上市如何进行海外重组

地产阴谋

编者观点

利用项目节奏运作资金及股权的家族

许荣茂跨市场套利财技

专家点评

产业李宁

编者观点

李宁“耐克化”生存中国运动企业的模仿与超越

地产李宁体育巨头完成金融腾跃

精彩资本市场 尽在新财富

新财富团队寄语

试读章节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中击.富豪也不能避免,已满80岁的李嘉诚在漫长的商业生涯中经历过多次危机,但他反而以高人一筹的“危机创富力”,带领“长和系”在历次危机中不断壮大,其个人财富也更上一层楼,在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结束之后,他首次坐上了香港首富的交椅。

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一直奉行“现金为王”的财务政策,注重维持流动资产大于全部负债,以防地产业务风险扩散;在楼市低迷时,长实也比对手更愿意采取低价策略来加快销售。保持财务稳健的同时,李嘉诚善于针对不同的市道实施不同的策略,如在股。市高位时再融资,楼市低谷时竞标拿地、逆市扩张。其另一个技巧是,将工业用地改为住宅和商业用地的谈判拖入低潮期,从而节省补交地价的费用。

多元化经营的和记黄埔,更充分地放大了李嘉诚逆市扩张的投资哲学。和黄近年的商业模式为:通过一系列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业务,为投资回报周期长、资本密集型的新兴“准垄断”行业提供强大的现金流支持。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和黄先后出售了Orange等资产,用非经常性盈利平滑了业绩波动。另一方面,资产出售带来的利润,为和黄在危机后的低潮期大举投资港口、移动通信等“准垄断”行业提供了资金支持。新领域的投资需要巨额资金。在零散出售资产无法满足后续资金投人时,和黄又采取了将各项目分拆上市的战略,使各项目负担自身的现金流,并避免和黄股价被严重低估。截至2008年6月30日,和黄的现金和流动资金总额已达1822.89亿港元。目前,李嘉诚很可能是在等待另一个1999年—2000年那样的危机后复苏期的到来,市场或许会再次对和黄现有的某项业务开出高价,届时他可以选择获利了结,并利用本次金融危机的机会,低价投入那些资产价格被压制的项目或者另一个全新的领域。

从金融危机中的个人投资表现看,李嘉诚同样善于高沽低买、控制风险,对于所投资项目的价值和价格掌握精准,制造了大量非经常性盈利。在香港股市的深幅下跌中,他成功增持了“长和系”股份。

当然,李嘉诚的成功不仅在于恰当的过冬哲学,其对于投资趋势的判断、时机的把握,同样需要经验、理智与胆识。自2007年起,每次重大媒体发布会上,李嘉诚都不断提醒投资者面对泡沫要量力而为,即使作长线投资也要谨慎,并直斥利用内幕消息赚钱是“罪过”。

虽然李嘉诚在过去的亚洲金融风暴等危机中资产不断壮大,但在这次史无前例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他能否顺利过冬,仍有待市场的考验。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使中国富豪们的腰包大大缩水。A股和港股持续大幅下挫,令杨惠妍、朱孟依等国内财富“新贵”的损失合计超过1万亿元;素来经营稳健的中信泰富“中招”累股证,导致荣智健的持股市值在两个交易日内就损失了66%;绰号“亚洲股神”的“四叔”李兆基曾预测2008年秋季恒指将达33 000点,而他旗下恒基地产的股价数月内跌去了3/4。

回过头看,“长和系”主席李嘉诚在对时势的判断上非常准确。虽然旗舰公司长江实业(00001.HK,下称“长实”)与和记黄埔(00013.HK,下称“和黄”)的股价下跌也一度超过40%,导致李嘉诚的财富在2008年大幅缩水,但是港交所的资料显示,李嘉诚不仅在2007年的高位将手中的多只中资股套现,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损失,而且在2008年内多次增持旗下公司股份,略微摊低了持股成本。

李嘉诚的财富故事已经广为流传,但很少有人发现,李嘉诚往往在金融危机或者经济衰退中体现出高人一筹的“创富力”,甚至能够使个人财富更上一层楼。比如,在1996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中,李嘉诚以106亿美元名列香港富豪第三位,位居李兆基家族和郭炳湘兄弟之后,而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李嘉诚的财富反而在1999年大幅增长,并首次坐上香港第一富豪的交椅。在2007年3月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中,李嘉诚以230亿美元的财富位列香港地区第一,比第二名李兆基的170亿美元多出50亿美元;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的2008年3月,李嘉诚的财富达到265亿美元,比李兆基190亿美元的财富增速更快;而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后,“和黄系”的股价跌幅远小于李兆基的“恒基系”,双方的财富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

那么,李嘉诚究竟有何应对金融危机的“秘诀”?“长和系”能够历经风暴而持续增长,其在经济衰退中的策略又是什么呢?我们试图通过分析长实与和黄这两只“长和系”旗舰,回答这些疑问。P11-13

序言

从《新财富》2001年创刊起,我就一直担任名誉社长,到今天一晃十年过去了,《新财富》也已经成长为中国最优秀的财经期刊之一。十年来,《新财富》围绕“财富”二字,做了许多富于创新性的工作,为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作出了两大贡献。

首先,《新财富》在国内首创了研究式报道的模式,大大提升了财经新闻报道的深度。他们的研究员通过公开资料研究上市公司,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100多份企业研究案例,这些案例通过拆解种种精巧财务包装之下的运作真相,推动了国内企业资本运作水平的提高。从这个角度说,《新财富》为中国经济贡献了一笔精神财富。

其次,率先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出了最佳分析师、金牌董秘、最佳投行、500富人榜等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权威性的评比活动,这些排名不仅推动了资本市场各个重要群体提升专业水平和独立性,而且影响了国内机构投资者的资本流动方向。

新财富杂志现将一些经典案例结集成四本《资本圈》系列图书出版,不仅有助于大家全面了解《新财富》的工作,也为人们进一步了解过去十年中国的资本市场和资本运作提供了新的参考工具。尤其是其中的《大家族》、《大运作》两本书,通过深入解析李嘉诚、巴菲特等21位国内外资本市场上风云人物的财务运作技法,发掘出了他们财富增减的秘诀所在,值得有志创富的读者仔细研读。而《大企业》、《大策略》两书,则着重研究了LVMH集团、波音、中海油、苏宁等3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经营模式与公司战略,其取材广泛,视角新颖,为企业经营者提供了相当实用的参照。

《新财富》选择上市公司作为研究的重点,很有眼光。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十多年来,中国的上市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和带动行业成长的中坚力量。但在中国,有些上市公司由国企改制而来,延续了国有企业的传统观念和管理方式,有些民企上市公司又延续了家族企业的不良习惯,加之受体制、机制、环境等因素影响,相当一批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运作不规范,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制约了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此,监管部门陆续推动了一系列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改革,以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新财富》不仅通过一篇篇扎实的案例研究,见证了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运作模式随监管机制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而变迁的全过程,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研究有助于提升市场的透明度,推动大股东的自律,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和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这也是《新财富》的研究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最值得赞赏的贡献。

在创刊十周年之际推出《资本圈》丛书,和广大读者分享研究精华,是《新财富》的一个新起点。希望未来十年,《新财富》树立远大理想,紧跟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潮流,全面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为中国乃至国际资本市场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财富。

刘鸿儒

2011.9.22

书评(媒体评论)

创富无国界,创新无止境。

——美银美林中国区执行总裁 刘二飞

新财富,服务社会,造福人生。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谭旭光

让我们共同追求健康新财富。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麦伯良

新财富引领商业模式,挖掘财富之道。

——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 陈志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21: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