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是具有高投机性的资本,热钱也是金融市场运行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量的资本投机有利于减少金融产品的价格波动频率和波动幅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金融产品市场价格的稳定。市场交易是由供给方和需求方共同博弈决定的,缺失任何一方都会导致交易失败,就如同期货和期权交易,风险的转嫁者和风险的承担者必须同时存在,这样才能够保证市场的效率,市场才能够正常运行。正是因为投机者进入到金融市场当中,分担了金融市场中的部分价格风险,才使得以风险规避为主的理性金融理财成为可能。倘若没有投机资本的存在,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用来保值的金融衍生产品就不会存在,那么,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也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发达,金融衍生产品对于平衡汇率波动和利率波动的积极作用也就不会显现出来。热钱的高敏感性、高流动性使得热钱伺机而动、快进快出,主动进取的投机行为使得资本市场活跃性增加,促使金融交易顺畅完成。
此外,巨额热钱在世界范围内的套利、套汇活动使得金融交易当中的汇率、利率差异被逐渐拉平,使得国际主要金融市场的产品价格呈现出一体化的大趋势,同时也使得国与国之间的金融交易在交易条件、交易方式等方面都会逐渐趋于一致。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热钱就如同金融市场的润滑剂一样,正是因为其极强的逐利性质及高速的流动性,才使得国与国之间的金融相关性加强,从而使得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也不断加快。
②增进国内投资、提高生产率。
根据资本流动理论,由于在资本贫乏的国家获得新的投资机会的可能性更大,所以资本将会从资本富庶的国家流向资本相对贫乏的国家。当然,新的资本将会趋于流向那些已经成功收回巨额资本并且已经形成较为良好的商业环境的国家。
从现实来看,在一些拥有良好教育劳动力的国家之中,外国直接或间接投资能够促进该国或该地区的生产效率。例如在我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各省、市,外国直接投资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生产效率的提高。当然,对于国际金融市场当中的热钱来讲,由于其极强的投机性,很难产生此效果。但是,对于进入房地产、原材料市场等领域的热钱来讲,其高流动性能够催生此作用的发挥。
③帮助纠正“政府失灵”。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尤其是我国的市场经济中,政府干预在消除外部性和提供公共物品、稳定经济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尽管如此,还是应该客观地看到: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等问题使得政府干预的成本增大,以至于导致“政府失灵”。热钱具有高流动性和高灵敏性,就使得其资金运作方向相对更加接近市场调节的方向,从而能够使其直接而迅速地完成市场调节的任务。例如,从市场汇率方面来讲,热钱的投机活动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央行对于外汇市场的干预,其根据对未来汇率水平的预测在货币市场或者资本市场进行各种外汇交易活动,一方面加大了投机者所需要承担的风险,同时带来巨大的利润;另一方面,也会在客观上推动汇率朝着市场均衡水平靠拢。当然,倘若热钱的秉持者,也就是投机者的信息不灵通、预测非理性,则其投机活动将会使得市场汇率再次偏离均衡水平,加大汇率波动的幅度。从这点上来讲,热钱的存在客观上为自由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调节提供了一种辅助性的调节手段。尽管这种调节手段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甚至是残酷的代价,但客观来讲,对于纠正“政府失灵”还是有一定的作用。
(2)热钱对我国的负面影响。P008-009
黎友焕是目前为止中国官方唯一委托调查地下铁庄活动的学者,他的热钱和地下钱庄报告是中国官方制定汇率政策的要依据。
——(IMAM)
2010年11月5日。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为应对国际热钱要筑一个“池子”将其一起来,防止热铁流入实体经济。对此知名热钱研究专家黎友焕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既然是合法途径进入,无从区分,又该如何去“总量对冲”呢?至于筑“池子”圈钱,亦未必就能“圈住”,因为热钱都是逐利的,哪里收益高就漉向哪里。
——《羊城晚报》
热钱没有统一的定义,所以统计考量热钱的指标体系难以构建。2008年10月份以来,热铁流动的趋势与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的关联系数达到0.81,与深圳证券综合指数的关联系数达到0.84。研究表明,热铁流动与股市和房市的价格走势相关性相当明显。近期大蒜等商品价格的不正常上涨也主要是热钱在炒作。
——凤凰电视台“世纪大讲堂”
首先可统计的那部份是否有热钱,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这几年在考察地下钱庄的运作方式的时侯,地下钱庄把对外贸易作为量大的跨境流动资金的第一渠道,外商投资这一块也是地下钱庄常用的一个主要渠道之一,那么就等于我们可计算的以为是合法的所谓的贸易所得和外商投资,这一块也存在很大成分的热钱。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
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目前潜伏在房地产行业的热钱数量非常庞大,楼市泡沫为这些热钱提供了舒适的温床。但这些热钱在近期突然发现自身处在极其危险的境地。目前,热钱流出房地产行业的迹象很明显,这些热铁将在2—3个月时间内切换至股市,而未来的股市将逐渐感受到热铁流入带来的充沛资金供给。
——《证券时报》
对于热钱的研究,既有必然的原因,也有偶然的因素。说必然是因为我一直学习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而且长期从事外经贸实践工作和外经贸理论研究。说偶然是因为在这之前,我没有发表过热钱的文章,一直到2007年春节假期刚结束,国家外汇管理局的8位同志直接到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来跟我探讨热钱的问题并要求我为他们做课题,从此以后,我便把热钱的研究列人了我主要研究视野中,作为我日常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实际上,热钱的流动渠道对于我来说是相当熟悉的。9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后在外经贸委和外经贸公司工作,由于当时的外汇牌价与黑市外汇兑换价相差比较大,所有的外经贸公司除非要完成创汇指标外(当时所有具有外经贸经营权的外经贸公司都有基本的创汇指标),一般都想尽办法从地下渠道流通外汇。当时的外商投资企业也同样有这样的情况,普遍低报投资总额和经营收入,不仅可以减少因为汇差导致的损失,还可以减少建筑安装调节税等多种税费。再加上当时走私泛滥,一般走私分子都需要先从大陆换取外币后再到境外购物。因此,那时候的外币跨境流动渠道便可谓已经百戈争流了,什么方式都有。这种情况的普遍存在,所有的相关管理部门都很清楚。但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经济为主要工作方针的背景下,监管工作往往让路于经济发展主流工作。因此,也可以说,改革开放30年来,对资金跨境流动的监管一直都很不规范。而且有些方面还存在监管的难度。比如:三来一补企业理论上应该是境外企业委托境内企业按照来样、来料、来件进行加工装配或补偿贸易,待产品出口后,只是通过国家规定的外汇流通渠道向境内企业支付加工费用,对境内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厂房投资建设和日常管理一概不管。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三来一补企业的中外双方都是同一个老板,境内企业的投资和生产资金以及经营利润的出入境都无法在现有国家外汇管理法规中得到合法化。同样道理,长期以来,外商投资企业瞒报实际投资额和盈利的情况也相当普遍,这部分资金的出入境也不合法。因此,多年以来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地下流通渠道。
由于我对外经和外贸都比较熟悉,也了解资金跨境流动的很多情况,在加上我过去的很多同事和朋友现在还从事着资金跨境流动的相关工作,这对于我来开展热钱的跨境流动研究工作来说相当方便,不少材料信手拈来,很多情况一目了然。碰到有新的情况,也可以及时进行实际调查,很多朋友踊跃提供了相关的帮助,正因为有这样的条件,我对热钱的研究工作很快便取得了进展,从2007年到现在,我带领的研究团队先后向相关领导和部门提供了30多个的系列决策报告,发表了30多篇文章,接受媒体采访近千次。我本人也出版了4本专著。
在开展热钱的研究工作中,首先是,得到了我们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支持,由我主持的《境外资金异常流动研究》课题得到梁桂全院长的批准,成为了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的年度重点课题,使我们研究人员有了组织平台的支撑,目前本课题组成员近30人;其次是,我们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很多部委、省政府很多部门以及这些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不少同志相约探讨相关问题,给予我们很好的思路和观点;再次是,我们课题组成员、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我的研究生以及在背后默默无闻支持我们开展相关工作并向我们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的很多朋友是我开展热钱研究的坚强力量,没有他们的参与或支持,我们的相关研究工作便无法开展,因此,在本书出版之际,我对以上人员对我的关心和工作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 本书自广东经济出版社向我约稿后,我的研究生王星、李双双、龚成威、路媛、戚志敏、魏升民、郭文美、杜彬等人根据我提出的逻辑框架把我过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和编辑,帮忙搜索了很多新的案例资料,尤其是王星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多次修改初稿。本书编辑近一年共修改10稿。也就是说,本书的大部分编辑修改工作是我的这些研究生们完成的,本书也是我跟她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本书出版还直接引用和借鉴了很多同行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致谢。
黎友焕
2010年8月15日
第一部分 热钱概述
一、揭开热钱的神秘面纱/003
(一)热钱定义的口舌之争/004
(二)把脉热钱张力/005
二、热钱,盗亦有道/012
(一)缘何热钱选择中国内地/012
(二)热钱流人中国内地轨迹追踪/020
三、热钱规模令人咋舌/032
第二部分 股票市场里的热钱
一、热钱为何屯兵中国股票市场/037
(一)风景这边独好,吸引热钱滚滚而人/037
(二)热钱狂舞中国股票市场/043
二、双面热钱在股票市场中的翻云覆雨/048
(一)热钱的流入途径——掌握热钱的进场步骤/049
(二)探究热钱流向风向标——掌握热钱进场时间/050
(三)热钱大规模流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061
(四)热钱如何作祟中国股票市场/064
三、暴风雨前的宁静——热钱掣肘/068
(一)热钱从股票市场撤离的杀伤力不容低估/068
(二)关门打狗——严防股票市场热钱/075
第三部分 楼市里的热钱
一、热钱楼市:管中窥豹,可见一斑/079
二、房价腥膻,热钱饕餮而至/085
(一)何时起,房价已成汇率指标/085
(二)热钱波动和楼市走势的“滴血验亲”/087
(三)缘何热钱大举进入楼市/092
(四)热钱炒楼——你的蜜糖,我的砒霜/095
三、热钱如果撤离,方向何在/101
(一)股票市场——最顺畅的转型去处/101
(二)私募基金——热钱的热捧对象/104
(三)股指期货——热钱重金押宝/104
(四)“囤积”大宗商品——热钱独辟蹊径/105
(五)民间信贷——热钱新关注点/106
四、温水煮青蛙——楼市泡沫之殇/106
(一)金融危机“拯救”了房地产业/107
(二)海葵和寄居蟹=楼市和泡沫/110
(三)炒楼:国内热钱更应受关注/112
五、各地五花八门的热钱炒楼纪实/112
(一)上海:豪宅起舞,虚火旺盛/113
(二)北京:房子卖得比萝卜快/119
(三)海南:圈地运动急剧升温/123
六、反思热钱房地产泡沫/127
(一)泰国/127
(二)马来西亚/129
(三)日本/130
(四)美国/132
(五)国外热钱泡沫对中国的启示/133
第四部分 商品市场里的热钱
一、国际期货市场表现/141
二、国内商品期货市场的反应/143
三、期股联动——高风险下的“夺宝奇兵”/146
(一)金、铜等贵金属/147
(二)石油等大宗原料/149
(三)粮食农产品/150
(四)敏感性商品/159
(五)航运市场:干散货运输市场/166
四、热钱在商品市场攫利的操作手法原因/168
(一)资本贪婪/171
(二)价格紊乱,通货膨胀/173
第五部分 狙击热钱的不归之路
一、中国的热钱“抗战史”/177
(一)“抗战史”回顾/177
(二)中国目前在热钱监管上取得的成绩/184
(三)中国限制热钱异常流动采取的措施收效不大的原因/216
二、反热钱的博弈战:理论分析/223
(一)三者的利益分析/224
(二)三者的利益博弈分析/226
三、反热钱战争的实践:中国应对热钱异常流动的思路/229
(一)应对热钱异常流动的基本原则/230
(二)应对热钱异常流动的调控政策/231
(三)加强我国宏观层面的指导/236
(四)从流通途径进行监控和疏导/240
四、个人财富保卫方略/248
(一)资金充足引发通胀隐忧/248
(二)保卫个人财富跑赢CPI/252
后记/267
热钱是当今国际金融领域最变化莫测和令人谈虎色变的概念之一,是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热钱之所以受到密切关注,是因为热钱的进出将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和汇率,乃至社会经济稳定,而且热钱流动具有高度的波动性和快速的流动性。其流入会造成一国资本项目顺差、外汇储备激增、本币大幅升值、流动性过剩以及资产市场行情火爆,而其流出则可能会造成一国资本外逃(资本项目逆差)、外汇储备骤降、本币大幅贬值、流动性紧缩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等大难题。最令人不安的是热钱流动方向的突然逆转,通常会成为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目前,千方百计狙击热钱是中国政府必须也是亟待完成的任务。
1992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1999年的巴西金融危机、2001年的阿根延危机、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等,尽管每次危机出现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都与热钱的大规模快速流动有关。尽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热钱是市场投资价值或投机价值的发掘者,对于推高股指和房产价格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未经有效控制后的非理性快进快出确实给进出国家或地区带来了金融和宏观经济方面的双重影响。热钱这把悬于一国或一个地区社会经济之上的“达摩克斯之剑”,究竟是压倒流经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警示危机的有效信号灯,亟待全社会各界的关注。
席卷全球的世界性金融危机还在不断演化,世界经济开始进入后危机时代。新兴国家在经济保持良好复苏势头的同时,也面临着房价飙升与居民收入严重不符、通货膨胀率远高于发达国家、热钱非理性追逐敏感性商品等困境。我国2010年4月CPI同比上涨2.85%,5月上涨3.1%,6月增幅为2.9%,均围绕3%的红线徘徊,这意味着一年期存款的实际利率将为-0.55%左右。蔬菜、水果等价格的上涨,加上民众不断高涨的通胀预期有可能进一步推高CPI指数的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将急剧呈现。中国金融发展与转型研究中心主任陆磊对此表示,基于通胀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际热钱不断流入,这将进一步加剧通胀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大量境外热钱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吸引下通过各种渠道涌入我国境内,在等待人民币升值的同时,乘机进入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寻找套利机会,从而推动了市场资产价格的逐步上升。这些资产价格的持续升温与人民币进一步的升值预期,又会吸引更多的热钱进入,这势必又将房价、股价进一步推高,由此会形成热钱、房价与股价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并呈现出螺旋上升态势。不少外资涌入中国市场,造成中国市场流动性过剩,随之强化了通货膨胀的货币环境。
在中国政府对货币流动性严防死守,并承诺人民币不在短期内大幅度升值的背景下,大量热钱的饕餮进入显然与政府的紧缩政策形成强烈的对冲。到底热钱会不会成为压死我国经济这匹大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现在笔者也认为可能性不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热钱的进入将会对中国的资产市场形成很大的冲击,弱化我国政府有关金融政策效果,也可以说热钱仍然是个不定时的重磅炸弹,现在,这些大批量的热钱还都安静地呆在各界有价媒介上,这些蠢蠢欲动的热钱还需要一个饕餮而食的故事,以使它们能够制造泡沫并从中攫取到高额利润。
本书即源起于对日益严峻的热钱涌入形式所引起的思考。全书由5部分构成:由热钱定义及流入渠道而起,分别从股市、楼市和商品市场着手分析热钱攫利的手法及其危害,最后总结了我国历年来阻击热钱的艰辛过程,并就目前我国通胀预期强烈的情况提出中国人的个人财富保卫方略。相对此类其他书籍而言,本书具有以下特点:其一,专著热钱。全书内容紧紧围绕社会各界对热钱流动最关心的环节展开。目前国内专写热钱的书籍几乎没有,仅有的一些有关热钱的书籍只是以热钱的某个方面进行探索,或就媒体报道热钱的文章进行编辑或汇编论文集。本书不回避热钱研究的难点,针对热钱的有关重要性问题展开分析,明显是有其独特的视角。其二,分门别类,阐述明晰。以往书籍,大凡专著于热钱,都无疑避开其细枝末节,转而从宏观方向把握。由于热钱具有极强的投机性,其流入渠道也千变万化,所以要详细阐述实属不易。本书对此问题详细的分类及分析是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境外资金在我国大陆异常流动》课题组深入研究热钱的方方面面后谨慎总结而成,立足于普通老百姓的视角,不仅从宏观把握大势走向,而且从细微处呈现一个纷繁复杂的热钱王国,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其三,立足大众,生动有趣。为摒弃宣科式的说教,本书融入了大量的纪实性案例及知识链接,并采用普通群众易于理解的趣味性语言,为读者带去轻松享受的阅读感受。其四,把握时势,理论兼具现实。从现实出发,紧扣写作主线,不仅从理论角度论证观点,而且结合大量实例来阐述内容。
本书是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境外资金在我国大陆异常流动》课题组在收集大量理论资料、经历多次实地调研分析、通读相关书籍的基础上悉心编写。研究“热钱”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尽管我们将现阶段研究的成果集结成册,但其中仍旧有不足之处,我们会继续不断跟进研究,努力做得更好!
全书内容紧紧围绕社会各界对热钱流动最关心的环节展开,本书不回避热钱研究的难点,针对热钱的有关重要性问题展开分析,明显是有其独特的视角;本书对此问题详细的分类及分析是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境外资金在我国大陆异常流动》课题组深入研究热钱的方方面面后谨慎总结而成,立足于普通老百姓的视角,不仅从宏观把握大势走向,而且从细微处呈现一个纷繁复杂的热钱王国,具有极强的可读性;为摒弃宣科式的说教,本书融入了大量的纪实性案例及知识链接,并采用普通群众易于理解的趣味性语言,为读者带去轻松享受的阅读感受。其四,把握时势,理论兼具现实。从现实出发,紧扣写作主线,不仅从理论角度论证观点,而且结合大量实例来阐述内容。
本书源起于对日益严峻的热钱涌入形式所引起的思考。全书由5部分构成:由热钱定义及流入渠道而起,分别从股市、楼市和商品市场着手分析热钱攫利的手法及其危害,最后总结了我国历年来阻击热钱的艰辛过程,并就目前我国通胀预期强烈的情况提出中国人的个人财富保卫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