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常被作为山水、花鸟画的创作题材而广泛应用,在山水画中以松作配景的,有近景取其枝、远景取其势,从而衍生出美意无穷的画境。
本书结合作者本人的教学经验与写生积累,编绘此小册,向初学者介绍画松的基本方法,以便理解掌握。
为画好松树,要多临摹古今画松名家的作品,学习他们的表现方法。同时,更应该到大自然中细心观察,多作写生练习,领悟松树的生长规律,在实践中得出经验。
松树具有阳刚之美,它的枝干更是具有柔中有刚的特征,松的叶群给人以清脱之感。它是我们民族心目中的吉祥树,是常青不老的象征。松树,有的像虬龙,故称虬松,其枝干多变,直处坦率,弯曲内含,显出龙探青山之状;也有的曲中有直,变化非凡,似蛟龙入海之态;有的巨臂遮天,挺拔刚毅,有拔地钻云腾飞之势也。
松树是山水画中应用最多的树木之一,无论是旷野还是山巅,都生长有松树。松树还可以作为主体形象表现。生长在肥沃平地的松树高大茂盛,常常挺拔高入云际;生长在山石空隙的,常常蜿蜒曲折,盘地如苍龙。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生长到一定年龄,枝干就不再往高处长,而枝多横出,形成伞状,“枝如游龙,叶如翔凤”。画松,首先要“有情而动”,唐末五代山水画大师荆浩,他见到体态优美的松树,就“因警其异,遍而赏之。明日携笔复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这个“真”,不是形同照相,而是抓住了松树的灵魂,因此才能描绘出松树的“皮老苍藓,翔鳞乘空”“蟠虬之势,欲附云汉”,或“抱节自屈”,或“回根出土”,正因为荆浩对松树怀有深情,才能做到认真观察与研究,悟到画松的妙理。
松树的画法很多,大致可分为南方的松树画法和北方的松树画法两种。
南方的松树落笔的时候尖,中心枝干结蒂的地方笔触大,落笔的时候应有点的感觉,绝不是描出的线条。扇状分布向中心聚拢,笔笔点出,笔意生动方能写出松树的韵味,这样的松树一般给人以苍郁葱秀的感觉。
北方松树的画法则与之相反,落笔处大,向中心聚拢的地方笔触较小,这样画出的松树会显得厚重而苍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