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中国读者对于俄罗斯文学的阅读和了解由来已 久,在灿若星河的俄罗斯作家当中,尼古拉·克里 蒙托维奇的名字是比较陌生的。但在当代,克里蒙 托维奇在俄罗斯读者当中却极负盛名,堪称当代俄 罗斯小说界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 对现实生活敏锐的感受和真实、细致的反映而被誉 为“近三十年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被译成英 、法、意等多国文字在全世界出版发行。本书是克 里蒙托维奇的代表作之一。 尼古拉·克里蒙托维奇1951年出生在莫斯科一 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尤里·利沃维奇·克里蒙托 维奇是莫斯科大学的教授,著名的统计物理学及等 离子体物理学家。尼古拉·克里蒙托维奇从小天资 聪颖,1974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物理系。20世纪七 八十年代,克里蒙托维奇的家庭与当时苏联的许多 持不同政见者关系密切,因此大学毕业后,他没有 选择走科学研究之路,而是成为一名记者,并先后 担任纽约《新俄罗斯文学报》莫斯科部的主任,《 生意人日报》、《俄罗斯电讯报》、《大众报》、 《独立报》以及《首都》杂志的专栏作者。他一边 从事新闻工作,一边开始了文学创作。1977年,他 的处女作——中短篇小说集《早岸》问世。80年代 ,其作品多发表在国外,如1982年剧作《主人公出 走》刊登在一家美国出版社出版的文集《目录》中 。 90年代后,克里蒙托维奇的创作进入了高产阶 段,几乎每年都有新作品问世,主要有长篇小说《 大路通罗马》(1994)、《最后一份报纸》(2000 )、《阿尔巴特大街的终结》(2001)、《那时那 地——一个宽容青年的笔记》(2002)、《只是一 个岛》(2007)、《最后的教训》(2008)、《别 佳·卡姆涅夫的下流事》(2009)、《演讲》 (2011)、《一个欧洲人的悖论》(2013),还有 一些短篇小说集等。除了小说,戏剧在克里蒙托维 奇的整个创作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他的《雪·离 监狱不远的地方》《卡拉马佐夫一家和地狱》《石 榴石手镯》等都是俄罗斯各大城市舞台上的热门剧 目,盛演不衰。 纵观克里蒙托维奇的创作,其作品鲜明的特点 首先就是它的自传性,他常常以自己真实的生活经 历作为创作素材。在一次采访中,他谈到长篇小说 《最后的教训》时说:“这是我第三本尝试写我自 己的童年和成长的书,素材实际上依然是:我的家 ,60年代,告别令人心痛的过去,父母那一代重新 开始生活的尝试。”而前两本则指的是《阿尔巴特 大街的终结》与《那时那地——一个宽容青年的笔 记》。虚构小说的主人公也永远是与作家本人经历 相似之人,即人到中年的知识分子。他们的青春岁 月是在苏联时期度过的,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均 形成于那个年代,但现在又不得不去适应俄罗斯新 体制下的生活。谈到这一代人,作家在一次采访中 这样说:“可以说,我们是很无趣的一代人,我们 没有赶上战争,也没有遭遇饥饿和贫困。我们读书 、踢球,希望能有几条时髦的裤子,我们听巴赫的 音乐,听滚石的唱片,甚至我们在性方面的成长也 很轻松:没什么严格的禁忌,也没有因偷食禁果而 产生任何痛苦的后果。一切就是这样过去的,但这 仅仅是表面的、外在的。我们在很多时候都感到忧 郁,我们做梦、自责、反省。”不仅如此,生活猛 然翻转到了陌生的一面,曾经似乎无比稳固的生活 却在猝不及防之间“像纸牌屋一样坍塌了”。在他 的自传体小说《阿尔巴特大街的终结》中,作家心 痛地描写到,一所承载了他童年欢乐、对父母的温 暖记忆以及和小伙伴友情的房子一夜之间就从他的 眼前消失了,变成了一个混乱不堪的停车场。“看 着那块突然变得空荡荡的地方,我感到仿佛一只脚 已经滑到了深渊的上方,滑到了时间的悬崖边。” 这是作家及他笔下主人公真切的感受,他们失落、 苦闷,甚至恐惧,面对种种问题,他们不屑于随波 逐流,但又无力改变现状,看不到出路,只能茫然 地看着周围一切发生的剧烈变化。 作家通过揭示新体制下知识分子遭遇的各种问 题,描写了他们内心的矛盾、痛苦和生活境况。在 俄罗斯文学中,这样的一类人并不鲜见,可以说, 他们就是新时代的“多余人”,如此而已。 …… 在互联网上能够看到一个署名Dondanillo的人 的博客,也许可以作为这篇“译后记”的结尾。博 客的作者称尼古拉。克里蒙托维奇是他父母的朋友 ,后来他也成了作家的朋友,经常去作家家里做客 。2015年6月4日,尼古拉·克里蒙托维奇病逝,这 个朋友在6月5日的博客中写道:“在文学界不可避 免的等级中,他(指尼古拉·克里蒙托维奇)被称 作‘第二梯队的作家’,他从来不是文学‘明星’ ,但在这个界定中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即使是‘ 第二梯队’的,强大的作家也能创造出有血有肉的 作品,只有天才才能在它的语境和空间中闪闪发光 。他自己分明很清楚这一点,因此在我看来,他一 点儿也不因为目前的境况而感到哀伤,只是勤奋工 作,不断写书。他是一位诚实的文学工作者。我的 经验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阅读这些‘第二梯队 ’作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译后记
精彩页 3 双簧管演奏员名叫康斯坦丁,莫斯科人,50岁上下。他身材瘦削而结实,一头乱蓬蓬的头发,络腮胡子里已现出了花白,微鼓的鼻梁使他看上去更像个南方人。他是由于很偶然的机缘住进这座小楼的,事情是这样的:他的第三任妻子是个相当活络的女人。当他们15年前相识的时候,他30多岁,她比他小5岁,还不到30。他当时单身,到处巡回演出,过着美好的飞来飞去的飞人生活,有很多美金,80年代末就开通了VISA卡,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酷毙了”。他穿着西班牙产的服装,开着当时非常显阔的玫红色“小九”;住的两居室公寓面积虽然不大,但却很体面,而且位于高档的多罗戈米洛夫大街。房间层高2.6米,嵌着雕花吊顶;厨房9个平方米,因为是开放式的,所以在这里就餐。家里有很多古董和绘画,都是追求他的搞艺术的前女友和早先的普通女友送的,也就是说,他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他后来的妻子当时没有自己的住房,带着前夫留下的年幼的女儿和自己的爸爸以及爸爸的妻子住在伊兹玛伊洛沃的一套三居室里。层高也是2.6米,厨房只有6.5个平方米。她的父亲曾是个将军,身材高大但却一副萎靡不振的神态,这在南方人中极为少见;他的妻子身材矮小,整天唠叨个没完。女儿的父亲——她的前夫——名叫热尼亚,是个足球运动员,但后来不知去向了。也就是说,他曾和他们一起生活过,不过早就因为家里没人需要他,因为他运动前途的终结和在最好的运动阶段无度酗酒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这段罗曼史对于双簧管演奏员来说持续的时间太长,长得有点难受,就像是阵地上胶着的拉锯战,还好,并无成见的各方观战者很快就都明白了,这场恋爱的结局是注定的。 起初他的女友安娜表现得很是乖巧低调,少言寡语,耐心倾听,读他推荐给她的书,不是他推荐的她就不读,从不和自己的闺蜜们煲电话粥来打扰他;在家做饭,收拾屋子,在床上也从不苛刻——虽浪荡但有分寸,不会纠缠,不让他睡觉。她有一辆老式的迷你日古丽牌轿车,是她老爸买了伏尔加后淘汰给她的。她就是开着这辆车把双簧管演奏员演出穿的晚礼服、裤子、风衣和他扔在沙发、扶手椅上特别喜欢的格子围巾一次次送到“美国女人”干洗店干洗熨烫的。 她不聪明,可也不笨。大学毕业,专业是电脑程序。她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在知识分子圈子里生活过的人;她不那么善良,可也不恶毒;她不乱花钱,可也不吝啬;不漂亮,但挺有魅力且可爱;不热情,也不冷淡——一般人对这种不苛求的女人是很容易习惯的。 还不到45岁,尽管有点早,双簧管演奏员就开始苦恼于这种像吉普赛人一样居无定所的生活。他厌倦了国际机场,厌倦了蓝色海岸宾馆、宾馆里的游泳池和那些根本不需要就跑来更换毛巾的殷勤的服务员;他烦透了记者,吃够了单调的自助早餐,总是咖啡饮料、一成不变的果汁、蛋糕配果酱;他厌倦了客房小吧台的账单,尽管每次他都会责骂自己,可当音乐会结束回到客房时他总是会忍不住要从那里拿点什么。总之,他已经厌倦了流浪:收拾行李,打开箱子,逛各种纪念品店或者去Rivoli专卖店给自己在莫斯科的女友们购买高档内衣。他有一个无可厚非的嗜好,就是喜欢看她们在他面前试内衣。他厌倦了曲谱,厌倦了音乐家和那些八面玲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行政人员,甚至连那个不辞辛苦为他们组织演出的西班牙人也让他感到心烦;不管听上去有多奇怪,他甚至对钱也厌倦不堪了。其实,总是有人伸手向双簧管演奏员要钱。第一任妻子不停地向他索要儿子的抚养费,事实上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儿子的存在,这个孩子完全是由妻子的第二任丈夫——一个富有的律师来教育的;除此之外,他又总是不得不花钱。每次一回到莫斯科就得和那些女友坐在令人厌烦的小酒馆里或者是在旧货铺子里闲逛。他的钱很多,多到从来就没有不够的时候。 他就想待在家里,穿着家居服和拖鞋,白天看看电视,摸摸随和而忠诚的狗狗或者女人软软的后脖颈。一早起床先喝一杯加白兰地的咖啡,也不用担心嘴里有酒味,反正也不开车外出;下午两点再给自己来一杯卡奇利鸡尾酒,可以多放些罗姆酒,用不着舍不得,更用不着惦记时间,总是看表。 他已经得到了很多。自从21岁赢得了音乐比赛大奖之后他就在音乐圈里有了名气,演出中经常担任独奏,后来又领衔了自己的铜管五重奏组,在世界各地举办音乐会。但就像普通的男人一样,到了中年他就明白了,其实他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拥有年轻时梦想得到的那些光环,还是求上帝帮他保住头顶上这一小块安身立命的屋顶吧。双簧管演奏员从不自欺欺人,他清楚地知道,他的生活其实很多方面并不那么光鲜,即使对于很多人来说,他所取得的成就正是他们梦寐以求而又求之不得的东西。他知道,如果严格地说,他应该是个失败者:他依然像过去一样热爱音乐,热爱自己那根神奇的木制双簧管,但他又厌倦这一切,厌倦在所谓的艺术周围挣扎。他最厌倦的是人,他已经不再隐瞒这一点。他就是一个居无定所的流浪汉,他的那点气场很快也不够维持外 导语 尼古拉·克里蒙托维奇著的《步履维艰(我们是亚美尼亚人您是吹双簧管的)/俄罗斯文库》既矛盾、荒诞,又真实、复杂,讲述了20世纪中期主人公作为一个双簧管演奏家一生遭遇,反映了俄罗斯这个多民族国家中人民的生活状况和自我身份认知,从一个小人物身上反映出历史原因给现代俄罗斯人思想造成的困扰。 内容推荐 尼古拉·克里蒙托维奇著的《步履维艰(我们是亚美尼亚人您是吹双簧管的)/俄罗斯文库》讲述了康斯坦丁是一位双簧管演奏员,他年少成功,在国内外音乐界颇有名气。尽管三次婚姻并不幸福,但这没有影响他一直过着令人羡慕的艺术家的生活。如今人到中年,他已厌倦了巡回演出的不稳定生活。他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只希望能好好工作,能有一所自己的房子、一个自己的家和一份真正的爱情。然而苏联解体了,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一切人和事都变得“面目全非”,双簧管演奏员感到很不适应,对诸事感到失望。他买了自己的房子,但那里并不是家;他有了新邻居,但大家面和心不合;他有了自己深爱的人,但她却遭遇不幸而死;他希望能好好演奏音乐,但……一地鸡毛的琐碎生活令他身心俱疲,焦头烂额,最后郁郁而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