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致建立了北京地区先秦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对北京地区人地关系也有了一定了解,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以前的研究多局限于各个时段,缺乏着眼于整个先秦时期的系统分期研究和文化谱系梳理,从而难以理清北京先秦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的动态过程;聚落形态研究薄弱,对当时的社会状况缺乏足够了解,从而难以把握北京地区早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进程;环境考古多局限在单个遗址,缺乏长时段的综合观察,从而难以正确评价先秦北京的人地关系。韩建业编著的《北京先秦考古》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北京先秦考古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作者 | 韩建业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虽然大致建立了北京地区先秦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对北京地区人地关系也有了一定了解,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以前的研究多局限于各个时段,缺乏着眼于整个先秦时期的系统分期研究和文化谱系梳理,从而难以理清北京先秦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的动态过程;聚落形态研究薄弱,对当时的社会状况缺乏足够了解,从而难以把握北京地区早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进程;环境考古多局限在单个遗址,缺乏长时段的综合观察,从而难以正确评价先秦北京的人地关系。韩建业编著的《北京先秦考古》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内容推荐 北京地区先秦时期多数时候都是农业和狩猎畜牧经济南北并存的局面,自然环境及其变化对文化发展有明显制约,人地关系总体比较和谐。 《北京先秦考古》由韩建业编著。 《北京先秦考古》在考古学分期的基础上,对北京地区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谱系、聚落形态、经济形态、人地关系等进行了综合考察,认为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是该地区文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文明进程则相对滞后于黄河流域并深受其影响。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分期年代 一 典型遗址分期 1.上宅遗址 2.雪山遗址 3.镇江营遗址 4.塔照遗址 5.琉璃河遗址 6.张营遗址 7.丁家洼遗址 8.玉皇庙墓葬 9.怀柔城北墓葬 二 总分期 三 绝对年代 第三章 文化谱系 一 新石器时代早期 二 新石器时代中期 1.兴隆洼文化 2.赵宝沟文化上宅类型(早期) 3.小结 三 新石器时代晚期 1.仰韶文化下潘汪类型镇江营亚型 2.赵宝沟文化上宅类型(晚期) 3.仰韶文化后岗类型 4.小结 四 铜石并用时代早期 五 铜石并用时代晚期 六 青铜时代前期 1.夏家店下层文化大坨头类型 2.围坊三期文化 七 青铜时代后期 1.西周早中期的燕文化 2.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燕文化和西拨子类遗存 八 早期铁器时代前期 1.春秋中晚期的燕文化 2.玉皇庙文化 3.小结 九 早期铁器时代后期 第四章 聚落形态 一 新石器时代早期 二 新石器时代中期 三 新石器时代晚期 1.仰韶文化下潘汪类型镇江营亚型 2.赵宝沟文化上宅类型(晚期) 3.仰韶文化后岗类型 4.小结 四 铜石并用时代早期 五 铜石并用时代晚期 六 青铜时代前期 1.夏家店下层文化大坨头类型 2.围坊三期文化 七 青铜时代后期 1.西周早中期的燕文化 2.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燕文化 八 早期铁器时代前期 1.春秋中晚期的燕文化 2.玉皇庙文化 九 早期铁器时代后期 第五章 经济形态 一 新石器时代早期 二 新石器时代中期 三 新石器时代晚期 1.北京北部 2.北京南部 四 铜石并用时代早期 五 铜石并用时代晚期 六 青铜时代前期 1.夏家店下层文化大坨头类型 2.围坊三期文化 七 青铜时代后期 1.西周早中期的燕文化 2.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燕文化和西拨子类遗存 八 早期铁器时代前期 1.春秋中晚期的燕文化 2.玉皇庙文化 九 早期铁器时代后期 第六章 人地关系 一 北京地区自然环境概况 二 北京及邻近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 1.早全新世回暖期(距今12000~8500年) 2.中全新世适宜期(距今8500~3000年) 3.晚全新世降温干旱期(距今3000年至今) 三 北京地区先秦时期的人地关系 1.新石器时代早期 2.新石器时代中期 3.新石器时代晚期 4.铜石并用时代早期 5.铜石并用时代晚期 6.青铜时代前期 7.青铜时代后期和早期铁器时代前期 8.早期铁器时代后期 第七章 结语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