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斯文(精)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易中天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斯文》收录了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名誉教授易中天先生谈文化嘴脸的文章30多篇,分五辑编排,包括:文化人的分野,新新儒家,再谈教育,愤不顾身,我和我爸。厘清了中国文人的品格和品类,清算了古往今来中国文人的“红”与“黑”。

本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内容推荐

《斯文》为易中天教授谈文化嘴脸的诸文结集。

“文化人的分野”系列文章,从孔子时代追溯文人的源头,探求文化人的品格和品类的分野,在对士人、学人、诗人、文人等类型的区分中,考量风骨、气节、担当、性情、学养和理想,穿透皮相,排列出文化人的精神光谱,烛照中国文人在历史和当下社会中扮演的帮忙、帮闲、帮腔、帮凶及其他角色。在人格光谱的比对中,分明映现出中国古今文人的红与黑。

另有长篇访谈《那时我们唱红歌》,畅谈红色年代的“红歌”往事,透视“红歌”岁月的荒诞和离奇。此外,又有系列专文,就儒家的遗产,与秋风论道;从药家鑫的悲剧,反观中国教育的缺失及教育官僚的职责与担当,伸张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精神;以“方韩之争”,辨析公民的权利与言论的自由。

《斯文》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第一辑 文化人的分野

 文人原本是怪胎 ——“文化人的分野”之一

 诗人与文人——“文化人的分野”之二

 学人与文人——“文化人的分野”之三

 士人的风骨——“文化人的分野”之四

 文人真面目——“文化人的分野”之五

 文化气质与文化血型——“文化人的分野”之六

 谁都可能是文人——“文化人的分野”之七

 做人要做怎样的人——“文化人的分野”之八

第二辑 新新儒家

 我们从儒家那里继承什么,又该怎样继承

 这样的“孔子”不离奇吗——与秋风先生商榷

 儒家的限政只能是徒劳——再与秋风先生商榷

 独尊儒术:革命还是参股——兼答秋风先生

第三辑 再谈教育

 “后药家鑫时代”之某校

 药家鑫案:啥教训,咋整改

 谁把药家鑫变成了凶手

 儿童节:何妨也是“亲子节”

 改革是没有任期的

 最该以人为本的,最不拿人当人

第四辑 愤不顾身

 反对票不该是奇迹

 正义是不是一座很远的桥——由音乐剧《时光当铺》所想到的

 “擦桌子的主义”之排列组合

 惟其独立,方能妥协

 美德本是天良

 文化是个慢活——答《人民日报》记者潘衍习

 放水养鱼——答《南方都市报》记者王晶

 传统文化不是道德缺失的解药——答《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马芸菲

 “文化入世”与“文化航母”

 国骂·汉骂·非非骂——答《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倩

 我看方韩之争

 兔子怎样证明自己不是骆驼

 决不能再设“道德祭坛”——从“方韩之争”说开去

第五辑 我和我爸

 我的父亲易庭源

 那时我们唱红歌

试读章节

加拿大籍华人亚伯拉罕·牛是反恐部队的一员,在阿富汗历尽艰辛地寻找本·拉登。有一天,部队终于发现了恐怖分子的藏身之处。但,就在炸弹落下的一刻,亚伯拉罕·牛看见的却是拾柴禾的孩子。那么,他应该怎么办?

这就是音乐剧《时光当铺》给我们留下的悬念。《时光当铺》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学生曹禅的作品,而曹禅则跟亚伯拉罕·牛一样,也是加拿大籍华人。曹禅的处理,是让炸弹暂时停在半空,然后让亚伯拉罕·牛进入了“时光当铺”。在“时光当铺”里,亚伯拉罕儿时的玩具“乐高”变成了真人,向他“痛说革命家史”;妈妈苏梅则一边包着饺子,一边倾诉着母亲的思念:给你包饺子,就是想让你囫囵个儿去,囫囵个儿回。

盼着亚伯拉罕·牛回家的,还有他的妹妹西亚和恋人哈利菲克斯。然而,另一个母亲哈斯提,那个阿拉伯女人,却不能不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亚伯拉罕。因为只有亚伯拉罕,或许还能给她孩子一条生路。只不过,要救下这些孩子的命,亚伯拉罕必须牺牲自己。

于是,亚伯拉罕有了两个选择。一是迅速撤离现场,这样就可以回家团圆,因为他的服役期只剩下五天;二是扑到孩子身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那炸弹,这样就可以拯救无辜的生命。走,还是不走?救,还是不救?这是一个难题。

结果,是亚伯拉罕牺牲了自己,拯救了别人,而问题却没有了结。

为什么没有了结?因为正义并没有得到完全地实现。比方说,苏梅的,西亚的,哈利菲克斯的,还有亚伯拉罕父亲约翰的正义,就落空了。苏梅说得很对:我是你的母亲!从你生下来的那个夜晚,从你为了这个该死的沙漠而离开的那个夜晚,我夜夜都会醒来。我们把你养大成人,保护你,难道就是为了这个(让你去送死)?  当然不是。但亚伯拉罕没有办法,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那孩子“无罪而就死地”。这是孟子所说的、全人类共同都有的“恻隐之心”。那个阿拉伯母亲哈斯提也没有错。正如乐高所说:她把她的孩子交给你,这是她最后的希望。那是她的孩子们啊!她本不想这么做的,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只好对哈斯提说:我很抱歉!

也只好对自己的母亲说:他们还是孩子,妈妈!

苏梅却回答:我知道他们是孩子。我也有三个孩子,有谁替我这个母亲想过?我们每天倒计时等你回家,没有季节,没有月份,没有周几,只有离儿子活着回来还有几天。

是的,对于一个母亲来说,这就是最高的正义。

亚伯拉罕又只好说:正义向来是一座很远的桥。

苏梅则说:但是儿子,这次你走得太远了。

远吗?未必。至少,他是“逼上梁山”。亚伯拉罕的父母,是移民加拿大的中国人。他们历尽艰辛,受尽凌辱,好不容易建立起自己的家庭,并且有了凯、亚伯拉罕和西亚三个孩子。但是,他们的大儿子凯,却在“9·11”事件中遇难。在“时光当铺”,乐高告诉亚伯拉罕,小时候,总有坏男孩守在学校门口打他们哥俩。每次,都是凯让亚伯拉罕快跑,自己替弟弟挨打。亚伯拉罕则总是跑到医务室要来冰袋,在教室门口等哥哥。

这样一种兄弟情谊,其价值是不亚于生命的。因此,为了凯,也为了千万个他们这样的兄弟姐妹不再生活在恐怖之中,亚伯拉罕必须走向战场。这时,他义无反顾。

同样,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情感,亚伯拉罕必须扑到那阿拉伯孩子身上,完全顾不上“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敌人孩子的生命”,究竟有什么意义。因为亚伯拉罕清楚地看见,炸弹落下的那一刻,那个大一点的男孩正准备扑向弟弟,跟他哥哥凯一模一样。这时,亚伯拉罕如果见死不救,那么,他跟那个该死的混蛋本·拉登,又有什么两样?

P141-14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2: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