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唐诗宋词全鉴
分类
作者 张志英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唐诗宋词全鉴》是唐诗宋词的鉴赏总集,基本上按时间顺序编排,较为全面地收录了唐宋两代最富盛名的诗词作品,其中既有出自大家之手流传千古的名篇,也有一般选本中难以窥见的遗珠佳作。鉴赏文字简短精练、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有助于读者体会作品的深广的艺术内涵,获得美的享受,陶冶性情。编者真诚地希望这部《唐诗宋词全鉴》能帮读者朋友们更好地领略唐诗宋词的风采神韵,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无穷魅力。本书由张志英主编。

内容推荐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是中国文学史上两座不可超越的丰碑。《唐诗宋词全鉴》精选唐诗宋词中最具代表性、历经千年依然脍炙人口的篇章,按作者简介、诗词、注释、鉴赏的顺序阐释唐诗宋词的美学内涵,让读者欣赏图文并茂的唐诗宋词千古绝唱。

《唐诗宋词全鉴》由张志英主编。

目录

上编 唐诗

 虞世南

 王绩

野望

 上官仪

入朝洛堤步月

 卢照邻

长安古意

 骆宾王

在狱咏蝉

于易水送别

 王勃

滕王阁诗

杜少府之任蜀州

 杨炯

从军行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渡湘江

 宋之问

题大庾岭北驿

渡汉江

 沈俭期

杂诗三首(其三)

独不见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感遇(其四)

燕昭王

 贺知章

回乡偶书

咏柳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张九龄

感遇二首

望月怀远

赋得自君之出矣

 王之涣

登鹳雀楼

凉州词

 孟浩然

秋登万山寄张五

夏日南亭怀辛大

夜归鹿门山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岁暮归南山

过故人庄

宿建德江

春晓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早寒江上有怀

晚泊浔阳望庐山

留别王维

 李颀

古意

送陈章甫

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古从军行

送魏万之京

 綦毋潜

春泛若耶溪

 王昌龄

送魏二

采莲曲

从军行

塞下曲(其一)

塞下曲(其二)

芙蓉楼送辛渐

闺怨

春宫怨

出塞

 祖咏

望蓟门

终南望馀雪

 王维

山居秋暝

终南别业

渭川田家

老将行

桃源行

终南山

过香积寺

汉江临泛

竹里馆

山中送别

相思

杂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秋夜曲

渭城曲

使至塞上

观猎

送别

青溪

鹿柴

陇西行

 邱为

寻西山隐者不遇

 李白

关山月

梦游天姥吟留别

长干行

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

春思

蜀道难

行路难

将进酒

赠孟浩然

渡荆门送别

送友人

登金陵凤凰台

静夜思

秋浦歌

玉阶怨

送孟浩然之广陵

望庐山瀑布

赠汪伦

早发白帝城

怨情

梁甫吟

北风行

望天门山

南陵别儿童入京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妾薄命

峨眉山月歌

劳劳亭

 崔国辅

采莲曲

 王翰

凉州曲

 张旭

桃花溪

 崔颢

黄鹤楼

 高适

燕歌行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别董大

塞上听吹笛

 刘长卿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饯别王十一南游

寻南溪常道士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送方外上人

长沙过贾谊宅

送灵澈上人

听弹琴

 常建

宿王昌龄隐居

题破山寺后禅院

 戎昱

移家别湖上亭

 张谓

早梅

题长安壁主人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逢入京使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寄左省杜拾遗

 杜甫

赠卫八处士

佳人

梦李白二首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兵车行

丽人行

月夜

月夜忆舍弟

别房太尉墓

旅夜书怀

登岳阳楼

蜀相

客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高

阁夜

咏怀古迹(其三)

八阵图

江南逢李龟年

赠花卿

望岳

春望

哀江头

新安吏

石壕吏

新婚别

春夜喜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登楼

绝句(其三)

秋兴八首(其一)

饮中八仙歌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春日忆李白

前出塞(其六)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戏为六绝句(其二)

登楼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

严郑公五首(其四)

水槛遣心(其一)

 刘方平

月夜

春怨

 元结

贼退示官吏并序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张继

枫桥夜泊

 钱起

谷口书斋寄扬补阙

 韩翃

寒食

 司空曙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喜外弟卢纶

江村即事

 皎然

寻陆鸿渐不遇

 李端

闺情

鸣筝

 严维

丹阳送韦参军

 顾况

过山农家

听角思归

 柳中庸

征人怨

 戴叔伦

三闾庙

兰溪棹歌

 韦应物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寄全椒山中道士

长安遇冯著

送杨氏女

夕次盱眙县

寄李儋元锡

淮上喜会梁州敌人

滁州西涧

秋夜寄邱员外

赋得暮雨送李曹

 卢纶

送李端

塞下曲(其二)

塞下曲(其三)

晚次鄂州

 李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

江南曲

夜上受降城闻笛

 孟郊

游子吟

古别离

登科后

 杨巨源

城东早春

 王建

新娘嫁

望夫石

雨过山村

十五夜望月

 张籍

秋思

节妇吟

 贾岛

寻隐者不遇

剑客

题李凝幽居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山石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晚春

调张籍

听颖师弹琴

 刘禹锡

蜀先主庙

西塞山怀古

春词

乌衣巷

竹枝词

石头城

秋词(其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望洞庭

 白居易

长恨歌

琵琶行

卖炭翁

赋得古原草送别

暮江吟

问刘十九

钱塘江春行

花非花

大林寺桃花

后宫词

观刈麦

夜雪

江楼月

村夜

舟中读元九诗

南浦别

杭州春望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李绅

悯农

 柳宗元

溪居

渔翁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江雪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元稹

遣悲怀(其二)

离思(其四)

菊花

行宫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张仲素

春闺思

 张祜

何满子

赠内人

集灵台

题金陵渡

 朱庆馀

近试上张水部

 崔郊

赠婢

 李贺

雁门太守行

李凭箜篌引

南园十三首(其六)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马诗(其五)

致酒行

苏小小墓

 武元衡

春兴

 崔护

题都城南庄

 许浑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旱秋

塞下曲

成阳城西楼晚眺

 杜牧

过华清宫

赤壁

泊秦淮

寄扬州韩绰判官

遣怀

秋夕

赠别

清明

江南春

山行

题乌江亭

早雁

九日齐山登高

 温庭筠

利州南渡

苏武庙

瑶瑟怨

 陈陶

陇西行

 李商隐

风雨

北青萝

无题二首(其一)

隋宫

无题

登乐游原

夜雨寄北

嫦娥

贾生

锦瑟

 韦庄

章台夜思

台城

金陵图

 郑畋

马嵬坡

 秦韬玉

贫女

 郑谷

淮上与友人别

 皮日休

汴河怀古(其二)

 黄巢

菊花

 罗隐

自遣

 曹松

己亥岁(其一)

 鱼玄机

江陵愁望有寄

 杜秋娘

金缕衣

下编 宋词

 赵佶

燕山亭

 王禹俑

点绛唇

 钱惟演

 范仲淹

渔家傲

御街行

苏幕遮

 柳永

迷神引

木兰花慢

安公子

少年游

卜算子慢

采莲令

蝶恋花

八声甘州

雨霖铃

双声子

定风波

望海潮

鹤冲天

曲玉管

浪淘沙慢

玉蝴蝶

竹马子

倾杯

 张先

天仙子

青门引

醉垂鞭

一丛花令

菩萨蛮

菩萨蛮

生查子

 晏殊

浣溪沙

撼庭秋

破阵子

采桑子

木兰花

清平乐

浣溪沙

浣溪沙

少年游

蝶恋花

清平乐

木兰花

 宋祁

锦缠道

玉楼春

 叶清臣

贺圣朝留别

 梅尧臣

苏幕遮草

 欧阳修

生查子

采桑子

玉楼春

临江仙

蝶恋花

浪淘沙

采桑子

望江南

采桑子

蝶恋花

蝶恋花

踏莎行

采桑子

诉衷情

玉楼春

南歌子

 韩琦

点绛唇

 司马光

阮郎归

西江月

 韩缜

凤箫吟

 王安石

南乡子

浣溪沙

桂枝香

渔家傲

浪淘沙令

 苏轼

水调歌头

念奴娇赤壁怀古

浣溪沙

八声甘州

江城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蝶恋花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临江仙夜归临皋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贺新郎

永遇乐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望江南

江城子别徐州

鹧鸪天

阮郎归初夏

 晏几道

鹧鸪天

长相思

思远人

虞美人

减字木兰花

玉楼春

清平泺

临江仙

鹧鸪天

 李之仪

卜算子

 舒宜

菩萨蛮

虞美人寄公度

 黄庭坚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水调歌头

清平乐

南乡子

望江东

 秦观

画堂春

鹊桥仙

满庭芳

浣溪沙

江城子

减字木兰花

浣溪沙

满庭芳

八六子

踏莎行

 赵令畴

蝶恋花

蝶恋花

清平乐

菩萨蛮

 贺铸

青玉案

行路难

踏莎行

天门谣

石州慢

鹧鸪天

 晁补之

水龙吟

迷神引

浣溪沙

临江仙

洞仙歌

忆少年别历下

 张耒

秋蕊香

风流子

 周邦彦

兰陵王

六丑

西河

解连环

风流子

关河令

蝶恋花

夜游宫

瑞龙吟

应天长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尉迟杯

 晁冲之

汉宫春

临江仙

 毛滂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临江仙

惜分飞

 叶梦得

念奴娇

点绛唇

八声甘州

水调歌头

贺新郎

虞美人

 谢逸

江神子

 徐伸

转调二郎神

 陈克

菩萨蛮

菩萨蛮

临江仙

 周紫芝

醉落魄

鹧鸪天

踏莎行

 朱敦儒

相见欢

鹧鸪天

鹧鸪天

诉衷情

 李纲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李清照

如梦令

武陵春春晚

蝶恋花

一剪梅

声声慢

点绛唇

如梦令

凤凰台上忆吹箫

临江仙

醉花阴

永遇乐

渔家傲

渔家傲

念奴娇

点绛唇

添字丑奴儿芭蕉

 蔡伸

苏武慢

柳梢青

 吕本中

踏莎行

采桑子

 陈与义

虞美人

临江仙

临江仙

 张元斡

贺新郎

石州慢

浣溪沙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石州慢

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念奴娇

蝶恋花

兰陵王春恨

 岳飞

满江红

小重山

 康与之

菩萨蛮

长相思

 韩元吉

好事近

六州歌头桃花

 袁去华

安公子

剑器近

瑞鹤仙

水调歌头定王台

 朱淑真

菩萨蛮

谒金门春半

蝶恋花

 陆游

鹧鸪天

钗头凤

卜算子

诉衷情

秋波媚

长相思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鹊桥仙

水调歌头多景楼

临江仙离果州作

 唐婉

钗头凤

 范成大

秦楼月

浣溪沙

霜天晓角

蝶恋花

鹧鸪天

眼儿媚

 杨万里

好事近

昭君怨

 朱熹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严蕊

卜算子

 张孝祥

水调歌头

念奴娇

念奴娇

西江月

六州歌头

 辛弃疾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水龙吟

摸鱼儿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鹧鸪天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清平乐

太常引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

呈史留守致道

木兰花慢

西江月

千年调

丑奴儿近

鹧鸪天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祝英台近晚春

青玉案元夕

贺新郎赋琵琶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汉宫春立春日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程垓

卜算子

水龙吟

 陈亮

念奴娇

水调歌头

虞美人

水龙吟春恨

 张镃

满庭芳促织儿

 杨炎正

水调歌头

 刘过

唐多令

沁园春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六州歌头

 姜夔

点绛唇

淡黄柳

扬州慢

暗香

疏影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鹧鸪天 元夕有所梦

踏沙行

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俞国宝

风入松

 戴复古

柳梢青岳阳楼

 史达祖

阮郎归月下感事

八归

双双燕

绮罗香咏春雨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三姝媚

秋霁

 刘克庄

清平乐

贺新郎

卜算子

贺新郎席上闻歌有感

一剪梅

昭君怨牡丹

忆秦娥

 方岳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水调歌头

 吴文英

望江南

鹧鸪天化度寺作

唐多令

风入松

高阳台落梅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刘辰翁

兰陵王丙子送春

虞美人

柳梢青春感

宝鼎现春月

永遏乐

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

 周密

闻鹊喜吴山观涛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花犯水仙花

 王沂孙

齐天乐蝉

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水龙吟落叶

 文天祥

酹江月

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蒋捷

贺新郎

女冠子元夕

虞美人听雨

 张炎

鹧鸪天

清平乐

八声甘州

解连环

 元好问

摸鱼儿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秋登万山①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②,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注释】

①万山: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北十里处。②荠:野菜名,这里形容远望中天边树林的细小。

【鉴赏】

这是一首秋登万山寄给其好友张五的一首诗。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自然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既描绘了登高远眺的美丽景色,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①乘夕凉,开轩卧闲敞②。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霄劳梦想。

【注释】

①散发:把头发披散开来。古人蓄发,把长发挽在头项上。②闲敞:安静而开敞的地方。

【鉴赏】

此诗写夏夜水亭纳凉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全诗感情细腻,语言流畅,层次分明,富于韵味,对各种感觉描写细致入微,由境及意浑然一体,表现了封建士大夫的隐逸生活,虽然闲适,但也有孤寂之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为纳凉消暑表达之佳句。

夜归鹿门①山歌

山寺钟鸣钟已昏,渔梁②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③,忽到庞公④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

【注释】

①鹿门:即鹿门山,在今湖北襄阳城东南三十里处。作者经常从祖宅涧南园到鹿门山的别业隐居。②渔梁:洲名,在岘山附近汉水滨,离鹿门山不远。③开烟树:被暮烟笼罩的树林,在月光照射下又清晰可见了。④庞公:东汉高士庞德公,襄阳人,荆州刺史刘表数次邀他入幕府,他都拒绝。后来带领妻儿到鹿门山隐居,见《后汉书·遗民传》。

【鉴赏】

此诗描述了诗入夜归鹿门隐居别墅时一路上所见到的情景,是歌咏归隐情怀志趣的诗。前半部分写夜归的一路见闻及世人返家后诗人独自去鹿门。后面写夜登鹿门山,到得庞德公栖隐处,感受到隐逸之妙,心慕先辈。全诗虽歌咏了诗人清高隐逸的志趣,却也透露出仍不能忘却尘世喧嚣的真实心境。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①,波撼岳阳城。

欲济②无舟楫③,端居④耻圣明⑤。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①云梦泽:古代二泽名,在湖北省长江南北,长江之南为梦泽,长江之北为云泽,并称为“云梦泽”。后淤积成陆地,约当今洞庭湖北岸地区。②济:渡。③楫:音jf,船橹。④端居:安居,闲居,这里指隐居。⑤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鉴赏】

这是一首请求别人荐举的干谒诗。它通过观赏洞庭湖景色,借景抒情,表达自己不甘隐居、渴望出仕的迫切心情,希望得到张丞相(即张九龄)的援引、帮助。诗前半部分泛写洞庭波澜壮阔的景色,后半部分借景生情,抒发个人晋升无路,闲居无聊的苦衷。全诗气势宏大,雄浑有力,感情表达委婉而得体,是篇传世佳作。

岁暮归南山

北阙①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②逼岁除③。

永怀④愁不寐,松月夜窗虚⑤。

【注释】

①北阙:建于宫殿北面的楼观。这里泛指朝廷。②青阳:青天,《尔雅·释天》“春为青阳”。③岁除:年终。④永怀:长怀,指长怀着仕途失意的悲秋。⑤虚:空,空明。

【鉴赏】

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诗中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起首二句记写诗人停止追求仕进,归隐南山;三、四句说理,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五、六句写景,自叹虚度年华,壮志难酬的苦闷;最后两句阐发幽怨空虚之情。全诗语言丰富,层次分明,读起来韵味无穷。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①,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②,青山郭③外斜。

开轩面场④圃,把酒话桑麻⑤。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⑥。

【注释】

①鸡黍:泛指待客的丰盛饭菜。②合:环绕。③郭:外城,此指村外。④场:打谷的场地。⑤桑麻:泛指农事。⑥就菊花:即赏菊。

【鉴赏】

这是一首田园诗,诗中描写了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故人待客的热情,表现了诗人对田家生活的热爱,对宾主间真挚友情的赞美。文笔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P18-20

序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等。其中,唐诗和宋词历来被人们并称为双绝,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千百年来始终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铸就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与鼎盛。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样式,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代表了我国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唐诗不仅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唐代诗人数量众多,其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其中有的反映阶级矛盾,揭露社会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还有的抒写个人抱负;诉说人生悲欢等。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俗,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时的题材。

唐诗是在继承前代传统,又大胆革新、不断进取的基础上繁荣起来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创造了风格优美、整齐的近体诗。唐诗把我国古典诗歌文字精练、音律和谐的艺术特色,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艺术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

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宋词以其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斗妍,都代表了一代文学之胜。词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以民间歌曲形式出现。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韦应物、白居易等人开始写词,把这一文体引入了文坛。到晚唐五代时期,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的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风格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词终于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文学体裁之一。进入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全宋词》共收录流传到今天的词作有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将近两万首。直到今天,宋词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本书是唐诗宋词的鉴赏总集,基本上按时间顺序编排,较为全面地收录了唐宋两代最富盛名的诗词作品,其中既有出自大家之手流传千古的名篇,也有一般选本中难以窥见的遗珠佳作。鉴赏文字简短精练、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有助于读者体会作品的深广的艺术内涵,获得美的享受,陶冶性情。编者真诚地希望这部《唐诗宋词全鉴》能帮读者朋友们更好地领略唐诗宋词的风采神韵,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无穷魅力。

编著者

2010年10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2: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