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图文精释版)(精)/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汉)班固//(宋)范晔//(晋)陈寿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图文精释版)(精)》收录了“四史”中的“三史”,即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宋代范晔的《后汉书》和晋陈寿的《三国志》。本书编排严谨,完整地保留了原著的风貌,书中还配有精美的插图,它们不但和作品中的情节、人物相互对应以达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而且也能够反映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演变与继承关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内容推荐

《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图文精释版)(精)》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文库》之一。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著。其记事始于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终于新(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全书包括本纪12篇,表8篇,志10篇,列传70篇。《汉书》在古代享有很高的声誉,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历来为史家所推崇。

《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重要史籍。作者范晔(南朝宋),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人。全书共120卷,记载了东汉(自光武帝刘秀至献帝刘协)近200年的历史。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三国时期历史的书籍。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字承祚。晋灭吴后,陈寿开始整理三国史事,著《魏书》、《蜀书》、《吴书》共65篇,史称《三国志》。

目录

汉书

 高帝纪

 武帝纪

 项籍传

 萧何传

 韩信传

 李广传

 苏武传

 霍去病传

 董仲舒传

 张骞传

 霍光传

 杨恽传

 董贤传

 王莽传

后汉书

 光武皇帝本纪

 光烈阴皇后纪

 邓禹传

 冯异传

 耿弇传

 马援传

 梁冀传

 班固传

 班超传

 虞诩传

 张衡传

 蔡邕传

 陈蕃传

 王景传

 左慈传

三国志

 武帝纪

 董卓传

 袁绍传

 吕布传

 郭嘉传

 张辽传

 钟会传

 华佗传

 先主传

 诸葛亮传

 关羽传

 张飞传

 赵云传

 姜维传

 吴主传

 周瑜传

 吕蒙传

 陆逊传

试读章节

【译文】

高祖以亭长的身份为沛县押送服劳役的人去骊山,一路上有很多人逃亡。高祖自己估计,到达骊山时押送去服劳役的人也可能都跑光了,于是到了丰乡西边的泽中亭便停下来,喝了一顿酒,到夜里就把押送的徒众都放走了。高祖说:“诸位都逃走吧,我也从此一走了之!”徒众中有十几个壮汉愿意跟从高祖。高祖乘着酒意,当夜就沿着小路往泽中走去。他派一个人走在前头探路。探路的人回来告诉说:“前头有大蛇挡住了路,请往回走吧。”高祖有些醉意,就说:“大丈夫走路,怕什么!”他于是走上前去,拔出剑来,把蛇斩为两截、,道路畅通了。走了好几里路,高祖酒性发作,感觉困倦,就地睡了。后面的人来到有蛇的地方,见有一位老妇人在黑夜中啼哭,问她为什么哭,她说:“有人杀了我的儿子。”又问:“你儿子为什么事被杀的?”老妇人说:“我儿子本是白帝之子,化身为蛇,当路而伏,刚才赤帝之子把他杀了,所以我哭。”人们都以为老妇人说假话,准备让她吃点苦头,忽然间老妇人就不见了。等这些走在后边的人赶到,高祖也睡醒了。他们告诉了高祖,高祖于是心里暗中高兴,自以为有了依凭。那些跟随的人从此也越来越敬畏高祖。

【原文】

于是樊哙从高祖来。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高祖。高祖乃书帛射城上,与沛父老日:“天下同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可立立之,以应诸侯,即室家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父老乃帅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高祖,欲以为沛今。高祖日:“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择可者。”萧、曹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高祖。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刘季奇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高祖数让,众莫肯为,高祖乃立为沛公。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延,而衅鼓旗。帜皆赤,由所杀蛇白帝子,(所)杀者赤帝子故也。于是少年豪吏如萧、曹、樊哙等皆为收沛子弟,得三千人。

【译文】

不久,樊哙与高祖回到县里。沛令后悔起来,害怕发生变故,便关闭城门防守,想杀掉萧何、曹参。萧、曹恐惧,越城逃走去投靠高祖。高祖便写信射至城上,对沛县父老说:“天下都被秦朝折磨坑害得很久了。现在你们虽然替沛令守城,但诸侯都起兵,将要杀光城里的人。沛县众人今天共杀县令,选择可以立为首领的人就立起来,以便响应诸侯,就可以保全室家性命。不然,父子都被杀,是白白送死。”众人便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高祖,想立为沛令。高祖说:“天下正混乱,诸侯都起兵,如果带头人立不好,会一败涂地。我不是自爱,恐怕能力薄弱,不能保全大家。这是大事,希望挑选可以胜任的。”萧、曹都是文官,很自爱,担心事不成功,以后让秦朝诛杀全家,也都推让高祖。众人都说:“平常听说刘季有怪事,当为贵人,又去占卜算卦,都不如刘季当头头最吉利。”高祖再三推让,众人都不同意,高祖便被立为沛公。在沛县大堂拜祠黄帝,祭蚩尤,用牛羊血涂旗帜和战鼓。旗帜皆赤,这是因杀了白帝子,杀者是赤帝子缘故。于是少年豪杰官吏像萧何、曹参、樊哙等皆去招收沛县子弟,收编三千多人。

P6-7

序言

《汉书》,又名《前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人,出身于豪富兼外戚的家庭。父亲班彪,东汉光武帝时,官至望部长。班彪博学多才,专攻史籍,是著名的儒学大师。他不满意当时许多《史记》的续作,便“采前史遗事,旁贯异闻”(《后汉书·班彪传》),作《后传》六十五篇,以续《史记》。班固生在这个家学渊博的家庭中,九岁便能作诗文,十六岁入洛阳太学就读。他博览群书,穷究诸子百家学说,熟悉汉史掌故。建武三十年(54年),班固因父丧回故里,并整理班彪的《后传》。汉明帝永平元年(58年),班固开始编纂《汉书》,至建初七年(82年)才告完成,历时二十五年之久。全书记载起自汉高祖刘邦起义反秦,终于新朝王莽败亡,西汉二百三十年的历史。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计一百篇。

《汉书》沿袭《史记》的体例,但作了一些改动,也有一些创新。在纪部分,《汉书》不称“本纪”,而改称为“纪”(如《高帝纪》),在《史记》的基础上,《汉书》增立《惠帝纪》,以补《史记》的缺略;在《武帝纪》之后,又续写了昭、宣、元、成、哀、平等六篇帝纪。《汉书》取消了《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将项羽的事迹移人列传,立了《陈胜项籍传》。而王莽称帝十余年,《汉书》并未立纪,而将他归入列传,立了《王莽传》。在表的部分,《汉书》立了八种表,其中六种王侯表是根据《史记》有关各表制成的,主要记载汉代的人物事迹。只有《古今人表》和《百官公卿表》,是《汉书》新增设的两种表。在志部分,《汉书》改《史记》的“书”为“志”,而又丰富和发展了八书,形成我国史学上的书志体。《汉书》的志,包括律历、礼乐、刑法、食货、郊祀、天文、五行、地理、沟洫、艺文等十种。刑法、五行、地理、艺文等四志,都是《汉书》新创立的。在传部分,《汉书》继承《史记》的传统。但它不设“世家”一目,凡属《史记》世家类的汉代历史人物,《汉书》都移入传部分。原属《史记》的一些附传,《汉书》则扩充其内容,写成专传或合传,如张骞、董仲舒、李陵等人的传记。

《汉书》开创了我国断代纪传表志体史书的先河,奠定了修正史的编例。历来,“史之良,首推迁、固”,史班或班马并称,两书各有所长,同为中华史学名著,为治文史者必读之史籍。《汉书》尤以史料丰富、闻见博洽著称,“整齐一代之书,文赡事详,非后世史官所能及”。可见,《汉书》在史学生亡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后汉书》是我国古代史学名著之一,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该书记述了东汉由光武帝建武元年至献帝延康元年(25-220年)一百九十五年间的历史,分纪、传、志三个部分。纪分帝纪、后纪,共十卷;列传记载王侯将相、社会上下各阶层行迹可传的人物,及汉周边诸国历史等,共八十卷。

范哗(398-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人,晋豫章太守范宁之孙,侍中赠车骑将军范泰之子。宁、泰二人《晋书》《宋书》各有传。范晔“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二十岁前后,曾为晋相国掾,入宋后,为彭城王刘义康(刘裕第四子)冠军参军。渐转荆州别驾从事史、新蔡太守、尚书吏部郎等职。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

《后汉书》具有简明周详的特点,因而能拔起于众家之后。从思想上看,《后汉书》对东汉流行的谶纬迷信持批判态度,对东汉后期豪强专权下的黑暗政治也有所揭露。书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比较注重道德品质。在体例上,《后汉书》把东汉一代在位时间短、事迹不多的殇、冲、质三帝附在其他帝纪后面,又开创了给皇后增作本纪的先例。这既反映了他对君权的尊崇,又反映出东汉一代皇后在政治地位上的日益强化。另外《史记》、《汉书》中已经有了“类传”,即把同一类的人物放在一起作传;《后汉书》在这方面新创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等。其中《党锢传》、《宦者传》反映了东汉封建政治的重要特点。在《儒林传》之外新立《文苑传》,表明文学和经学开始分家。《后汉书》的《列女传》特别值得注意。范哗认为史书不为妇女立传是不对的,他选择“才行”优秀的各种类型妇女写了传记,在纪传体史书中,开创了为妇女立专传的先例。为人们熟知的蔡文姬就收录在《列女传》中。在文学价值方面,《后汉书》的“论”、“赞”是值得称道的。作者自认为是“精意深旨”,后人更推崇它有“奇情壮釆”。

《三国志》是记述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间这段历史的一部史学名著,它记述的主要是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故称《三国志》。《三国志》历来备受推崇,它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而前四史被公认为是二十四史中成就最高的四部史书。由于具有巨大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三国志》不仅在史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对后世的社会文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陈寿(233-297年),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一生历仕蜀汉和西晋两朝。在蜀汉时,陈寿出仕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人晋后,他历任佐著作郎、著作郎、平阳侯相、治书侍御史等职。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西晋灭吴。此时陈寿四十八岁,开始着手整理三国史事,先后撰成《魏书》《蜀书》《吴书》,所以称为《三国志》。《三国志》共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魏书》由“纪”、“传”两部分组成,纪包括《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三少帝纪》四篇,传以《后妃传》居首。《蜀书》和《吴书》只有传而无纪,传在顺序排列上,犹如一部独立的纪传体史作,居首的是两国君主的传记,以及与蜀、吴有承袭关系的人物传记。《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全书叙事生动、文笔优美、可读性较强。

本书编排严谨,校点精当,完整地保留了原著的风貌。并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但和作品中的情节、人物相互对应以达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而且也能够反映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演变与继承关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此外本书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编者

2011年1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5: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