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喻世明言(图文精释版)(精)/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明)冯梦龙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冯梦龙著的《喻世明言》是“三言”中的第一本,刊刻于天启元年(1621)前后,内中多辑录了改编宋元时代的话本。所谓明言,即是可导愚解惑者。

《警世通言》是“三言”中的第二本,刊刻于天启四年(1624),内中多辑录改编了宋元时代的话本。所谓通言,即是适于民俗者。

《醒世恒言》是“三言”中的第三本,刊刻于天启七年(1627),有人认为此部是冯梦龙模仿说书人口气,自己创作的,内中多为明朝故事,从中可看到明代社会百态,是考察明时社会的一个重要参考资料。所谓恒言,即是习之不厌,流传可恒久者。

内容推荐

“三言”是冯梦龙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每集40篇,共120篇,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标志着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它“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是数百年小说创作的一个结晶,也是旧时市民文化心理的积淀,由北宋到明万历朝,时间绵延约700年。这120篇短篇以短小精悍、通俗幽默的底色历述了世俗的人情百态,再现了旧社会的种种生活场景,勾勒出了一幅幅精彩真实的市民社会风情画。

目录

第一卷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第二卷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第三卷 新桥市韩五卖春情

第四卷 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第五卷 穷马周遭际卖■媪

第六卷 葛令公生遣弄珠儿

第七卷 羊角哀舍命全交

第八卷 吴保安弃家赎友

第九卷 裴晋公义还原配

第十卷 滕大尹鬼断家私

第十一卷 赵伯升茶肆遇仁宗

第十二卷 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第十三卷 张道陵七试赵升

第十四卷 陈希夷四辞朝命

第十五卷 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第十六卷 范巨卿鸡黍死生交

第十七卷 单符郎全州佳偶

第十八卷 杨八老越国奇逢

第十九卷 杨谦之客舫遇侠僧

第二十卷 陈从善梅岭失浑家

第二十一卷 临安里钱婆留发迹

第二十二卷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

第二十三卷 张舜美灯宵得丽女

第二十四卷 杨思温燕山逢故人

第二十五卷 晏平仲二桃杀三士

第二十六卷 沈小官一鸟害七命

第二十七卷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第二十八卷 李秀卿义结黄贞女

第二十九卷 月明和尚度柳翠

第三十卷 明悟禅师赶五戒

第三十一卷 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第三十二卷 游酆都胡母迪吟诗

第三十三卷 张古老种瓜娶文女

第三十四卷 李公子救蛇获称心

第三十五卷 简帖僧巧骗皇甫妻

第三十六卷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第三十七卷 梁武帝累修归极乐

第三十八卷 任孝子烈性为神

第三十九卷 汪信之一死救全家

第四十卷 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试读章节

第一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明日正月初一日,是个岁朝。晴云、暖雪两个丫头,一力劝主母在前楼去看看街坊景象。原来蒋家住宅前后通连的两带楼房,第一带临着大街,第二带方做卧室,三巧儿闲常只在第二带中坐卧。这一日被丫头们撺掇不过,只得从边厢里走过前楼,吩咐推开窗子,把帘儿放下,三口儿在帘内观看。这日街坊上好不闹杂!三巧儿道:“多少东行西走的人,偏没个卖卦先生在内。若有时,唤他来卜问官人消息也好。”晴云道:“今日是岁朝,人人要闲耍的,哪个出来卖卦?”暧雪叫道:“娘!限在我两个身上,五日内包唤一个来占卦便了。”

到初四日早饭过后,暖雪下楼小解,忽听得街上当当的敲响。响的这件东西,唤做“报君知”,是瞎子卖卦的行头。暖雪等不及解完,慌忙检了裤腰,跑出门外,叫住了瞎先生,拨转脚头一口气跑上楼来,报知主母。三巧儿吩咐:“唤在楼下坐启内坐着。讨他课钱,通陈过了,走下楼梯,听他剖断。”那瞎先生占成一卦,问是何用。那时厨下两个婆娘,听得热闹,也都跑将来了,替主母传语道:“这卦是问行人的。”瞎先生道:“可是妻问夫么?”婆娘道:“正是。”先生道:“青龙治世,财爻发动。若是妻问夫,行人在半途,金帛千箱有,风波一点无。青龙属木,木旺于舂,立春前后,已动身了。月尽月初,必然回家,更兼十分财采。”三巧儿叫买办的,把三分银子打发他去,欢天喜地,上楼去了。真所谓“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大凡人不做指望,倒也不在心上;一做指望,便痴心妄想,时刻难过。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从此时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直到二月初旬,椿树抽芽,不见些儿动静。三巧儿思想丈夫临行之约,愈加心慌,一日几遍,向外探望。也是合当有事,遇着这个俊俏后生。正是:

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这个俊俏后生是谁?原本不是本地,是徽州新安县人氏,姓陈名商,小名叫做大喜哥,后来改口呼为大郎。年方二十四岁,且是生得一表人物,虽胜不得宋玉、潘安,也不在两人之下。这大郎也是父母双亡,凑了二三千金本钱,来走襄阳贩籴些米豆之类,每年常走一遍。他下处自在城外,偶然这日进城来,要到大市街汪朝奉典铺中问个家信。那典铺正在蒋家对门,因此经过。你道怎生打扮?头上带一顶苏样的百柱鬃帽,身上穿一件鱼肚白的湖纱道袍,又恰好与蒋兴哥平昔穿着相象。三巧儿远远瞧见,只道是他丈夫回了,揭开帘子,定睛而看。陈大郎抬头,望见楼上一个年少的美妇人,目不转睛的,只道心上欢喜了他,也对着楼上丢个眼色。谁知两个都错认了。三巧儿见不是丈夫,羞得两颊通红。忙忙把窗儿拽转,跑在后楼,靠着床沿上坐地,兀自心头突突地跳一个不住。谁知陈大郎的一片精魂,早被妇人眼光儿摄上去了。回到下处,心心念念地放他不下,肚里想道:“家中妻子,虽是有些颜色,怎比得妇人一半!欲待通个情款,争奈无门可人。若得谋他一宿,就消花这些本钱,也不枉为人在世。”叹了几口气,忽然想起大市街东巷,有个卖珠子的薛婆,曾与他做过交易。这婆子能言快语,况且日逐串街走巷,哪一家不认得,须是与他商议,定有道理。

这一夜翻来覆去,勉强过了。次日起个清早,只推有事,讨些凉水梳洗,取了一百两银子、两大锭金子,急急地跑进城来。这叫做:

欲求生受用,须下死工夫。

陈大郎进城,一径来到大市街东巷,去敲那薛婆的门。薛婆蓬着头,正在天井里拣珠子。听得敲门,一头收过珠包,一头问道:“是谁?”才听说出“徽州陈”三字,慌忙开门请进,道:“老身未曾梳洗,不敢为礼了。大官人起得好早!有何贵干?”陈大郎道:“特特而来,若迟时,怕不相遇。”薛婆道:“可是作成老身出脱些珍珠首饰么?”陈大郎道:“珠子也要买,还有大买卖作成你。”薛婆道:“老身除了这一行货,其余都不熟惯。”陈大郎道:“这里可说得话么?”薛婆便把大门关上,请他到小阁儿坐着,问道:“大官人有何吩咐?”大郎见四下无人,便向衣袖里摸出银子,解开布包,摊在桌上,道:“这一百两白银,干娘收过了,方才敢说。”婆子不知高低,哪里肯受。大郎道:“莫非嫌少?”慌忙又取出黄灿灿的两锭金子,也放在桌上,道:“这十两金子,一并奉纳。若干娘再不收时,便是故意推调了。今日是我来寻你,非是你来求我。只为这桩大买卖,不是干娘成不得,所以特地相求。便说做不成时,这金银你只管受用,终不然我又来取讨,日后再没相会的时节了?我陈商不是恁般小样的人!”看官,你说从来做牙婆的哪个不贪钱钞?见了这般黄白之物,如何不动火?薛婆当时满脸堆下笑来,便道:“大官人休得错怪,老身一生不曾要别人一厘一毫不明不白的钱财。今日既承大官人吩咐,老身权且留下,若是不能效劳,依旧奉纳。”说罢,将金锭放银包内,一齐包起,叫声:“老身大胆了。”拿向卧房中藏过,忙踅出来,道:“大官人,老身且不敢称谢,你且说什么买卖,用着老身之处?”大郎道:“急切要寻一件救命之宝,是处都无,只大市街上一家人家方有,特央干娘去借借。”P4-5

序言

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到明代,世俗文学兴起,在白话小说的基础上,明人又搜集整理和拟作了不少的“话本”。所谓“话本”,即说书艺人使用的一种底本,是以俚语记述市民生活的一种文学形式,不少人称之为俗文学。在这些话本中,以冯梦龙所编选的“三言”为最。

冯梦龙(1574一1646),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长洲(苏州)人。冯梦龙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儒学熏陶,’又深受袁宏道推崇民间文学的影响,逐渐成为晚明主情、尚真、适俗文学思潮的代表人物和通俗文学的一代大家。天启年间,冯梦龙先后编选“三言”,为话本小说提供了一个集大成的选本。

“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每集40篇,共120篇,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标志着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它“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是数百年小说创作的一个结晶,也是旧时市民文化心理的积淀,由北宋到明万历朝,时间绵延约700年。这120篇短篇以短小精悍、通俗幽默的底色历述了世俗的人情百态,再现了旧社会的种种生活场景,勾勒出了一幅幅精彩真实的市民社会风情画。

“三言”中所体现的思想是平民化、市民化的,其中商人成为了时代的宠儿,它打破了传统观念岐视商业的思想,而把商人作为正面主人公频频亮相,如《徐老仆义愤成家》、《卖油郎独占花魁》,都是以小商小贩作为主角来塑造歌颂。明中后期,商贾在百姓心目中地位的提高,在“三言”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另外,歌颂婚恋自主,宣扬男女平等的作品仍占“三言”中的最大比重,如《崔待诏生死冤家》、《闹樊楼多情周胜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落难逢夫》,诸如此类的爱情婚姻故事,或哀艳动人,或曲折人胜,在人类这一自然需求欲望上,作品反映出平民的健全理智和常人之情,尊重女性的意识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其中的一些篇章抨击了贪官酷吏的凶残暴虐,赞扬了清官廉政爱民,如《张廷秀逃生救父》、《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等。

当然“三言”中也有糟粕的东西,比如过多的封建道德说教,宣扬因果报应等。虽然如此,作为市民文学代表作的“三言”,仍不失为一组优秀的白话小说集,广大读者开读“三言”尽可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喻世明言》是“三言”中的第一本,刊刻于天启元年(1621)前后,内中多辑录了改编宋元时代的话本。所谓明言,即是可导愚解惑者。

《警世通言》是“三言”中的第二本,刊刻于天启四年(1624),内中多辑录改编了宋元时代的话本。所谓通言,即是适于民俗者。  《醒世恒言》是“三言”中的第三本,刊刻于天启七年(1627),有人认为此部是冯梦龙模仿说书人口气,自己创作的,内中多为明朝故事,从中可看到明代社会百态,是考察明时社会的一个重要参考资料。所谓恒言,即是习之不厌,流传可恒久者。

我们在校刊时,尽量遵循原著,只对其中明显的讹误慎加改正,以便广大读者更好地欣赏到这一古典名著。

编者

2011年9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4: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