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遇关公(影响未来的心灵正能量)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陆树铭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陆树铭以平实、质朴的语言从他年轻时的草根生涯开始说起,七年蹉跎复蹉跎的日子并没有摧毁他的初心与梦想,而是让他身处逆境却不屈不挠。在《三国演义》剧组,他有幸遇到著名导演王扶林、著名表演艺术家鲍国安、孙彦军、李靖飞等影响他做人与做戏的良师益友,有幸遇到关羽这样一位半神半人的角色,并在精益求精中慢慢靠近关羽的内心与灵魂,从而演活了诸如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刮骨疗毒等经典片段。

《三国演义》播出后,他扮演的关羽一炮而红,没想到演活了一个人物却让他落到无戏可演的囧境,他决心靠自己拯救自己,从而在艺术道路上焕发了新的光彩。作者还深情地回顾了与母亲、父亲、兄弟姐妹在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以及他半辈子朋友满天下的感悟,细述与王扶林、鲍国安、斯琴高娃、杨洪基、郭达、孙彦军、李靖飞、严彬、等良师益友交往的感人故事,字字发自肺腑,感人至深,充满了对当下年轻人走对路、做对事的人生大智慧。

《我遇关公:影响未来的心灵正能量》收录大量珍藏照片,立体再现几十年丰富人生。随书赠送《三国演义》经典关羽片段。

内容推荐

《我遇关公:影响未来的心灵正能量》是著名影视演员、关公文化大使陆树铭的自我审视与回望之作。他以60年在人生低谷和高峰处的不断转换,讲述一个真实的自己和他眼中的关公精神。书中首次披露陆树铭做人与演戏的独特心路历程,以及与王扶林、鲍国安、斯琴高娃、杨洪基、郭达、孙彦军、李靖飞、严彬、等良师益友交往的感人故事。他因扮演关公,而有所成就,而改变人生,而踏上艺术大道。更因巧遇“关公”,而细细体味历史上的关羽为民间所崇奉的前因后果,懂得了年少时的任性怎样与所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距,而悉心钻研,终于有大收获。这是一本让人感动的人生智慧之书、心灵信仰之书,浸透了他对人生本质和价值观的种种追问与感忏,说出了健全而丰满的关公精神与思想,为未经世事的年轻人提供了有益的交友、修心、处世之道。

目录

推荐序01 这个关公五十年不会再有 王扶林

推荐序02 做戏与做人 苏叔阳

推荐序03 他为关公而生 斯琴高娃

推荐序04 一壶浊酒喜相逢 杨洪基

推荐序05 岁月与回眸 郭 达

推荐序06 无悔的选择 严 彬

第一章 半个月亮爬上来

 01 阳光灿烂的日子

 02 我的七年之痛

 03 蹉跎复蹉跎

 04 一场暴雨带来的转机

 05 春风得意遇知音

 06 导演王扶林一席话惊醒梦中人

第二章 我从三国走来

 07 表演的最高境界是不表演

 08 戏里戏外的恩师益友鲍国安

 09 和孙彦军的三国不了情

 10 豹头环眼李靖飞粗中有细

 11 我塑关公,关公塑我

 12 艺术家斯琴高娃情系《忠义千秋》

第三章 成也关公,败也关公

 13 亲历东南亚三国热

 14 关公和牛魔王竟然是一个人

 15 高处不胜寒,靠自己拯救自己

 16 举起奥运圣火的一瞬间,我泪流满面

 17 我在《星光大道》当评委

 18 大演员与小角色

第四章 人生的四季风景

 19 感恩父母,百事孝为先

 20 手足的情,兄弟的心

 21 耳顺之年写给儿子一封信

 22 瞧!我们这群“烟斗党”

 23 半辈子朋友满天下

 24 “关二爷”成了月老“红二爷”

第五章 忠义千秋

 25 讲关公、画关公、学关公、敬关公

 26 从江湖到庙堂,关老爷为什么这样红

 27 败军之将,却成儒释道三教共拜之神

 28 以义取利,中国商人做大做长的秘密

 29 关公信仰,华人世界最广泛的文化认同

 30 今天,我们还要不要敬关公?

附录1 陆树铭纪事

附录2 《三国演义》关羽经典片段节选

后记 我的关公缘 陆树铭

试读章节

11.我塑关公,关公塑我

1992年,拍完千里走单骑,我演关公,从形似到神似,越来越自如了。在罗贯中的笔下,对关羽的描写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在民间,关羽的传说越来越神,对他的崇拜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样一位半神半人的大人物,当像我这样一位普通的演员去表现的时候,如何接近关羽内心世界的状态,是非常难的。除去外形,我想到了关羽的神韵,他的五尺长髯,他的眼神,还有关羽的身姿。比如刮骨疗毒,关羽坐的姿势,身体太高了也不对,太低了,也不符合疼痛的场景要求,要恰到好处。单刀赴会也是这样,当他架起鲁肃要往岸边走去,关羽要佯醉打着趔趄,同时两只眼睛眯着看着岸的两边,需要将一瞬间关羽所有的神韵,完全地展示出来。当演员抓住了这个人物的实质,观众再看的时候,就会觉得非常过瘾,仿若关公再生。如果连自己都进入不了状态,根本不可能打动观众。我一直觉得这段戏是有节奏的,那种韵味,犹如一首音乐,演这样的戏真是让人大呼过瘾。

从“千里走单骑”、“古城会”、“水淹七军”到“刮骨疗毒”“华容道”,我的戏在摄制组里再也没有补过。我可以拍着胸膛说:现在我开始有点凝重了!

“单刀赴会”要轮换到孙光明导演的剧组拍摄,他给我说戏,强调要把握人物心理特征,刻画人物的神态与神韵,既不失威武凝重,又要有一股子从容潇洒的气度。

关羽乘着轻舟自上游而下,他先是坐在舟中,看到滚滚东区的波涛,他站起身来,江风吹着他的五绺美髯。身边是握着青龙偃月刀的周仓和八个士兵,关平在自己的一方做好了接应的准备。我心中响起了那支歌:

“好江风,将这轻舟催送。波翻浪涌,添几分壮志豪情。龙潭虎穴何足惧,剑戟丛中久鏖兵。非是俺藐群雄,一部《春秋》铭记。义不负心泰山重,忠不顾死何言轻!桃园金兰誓,弟兄山海盟。早把这七尺身躯青龙偃月,付与苍生!”

一曲《单刀赴会》,气势豪迈,令人热血沸腾!关羽的一举一动: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声怒气,一颦蔑视,点点中透出威风,斑斑中恰似英雄。东吴,鲁肃在岸边迎候。关羽望着鲁肃一笑。走上栈桥踏上红毯,关羽迈着大步,踏、踏、踏,鲁肃再请,关羽又一笑,把披风一解一甩,周仓接住。

在那“鸿门宴”上,面对鲁肃的劝告,关羽巧妙绕过话题,以席间谈论国家大事不妥为由,堵住了对方的发问,不料鲁肃竟然又发问,关羽先是从历史上谈,后来干脆明言:子敬是请我赴宴,还是来讨荆州啊?!熟读春秋深通兵法的关羽,当然知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鲁肃向来性格软弱,对刘方态度不会十分强硬,因此关羽的大气与直率更让子敬不能明言。关羽那种凛然正气,那股威慑的力量,震住了鲁肃,不敢叫埋伏的兵将出来杀关羽,关羽一放酒杯,又冲鲁肃一笑,潜台词是:“哼!你少给我来这一套!”特别是在周仓看似莽撞的冲入席间,怒斥鲁肃的时候,云长早已将青龙偃月握在手中,云长有了刀,有几人敢轻易行动?!一顿“鸿门宴”在关羽的笃定和沉着和谈笑风生间,征服对方。云长佯醉,倚刀信步,乘船离去,仰天长笑,而站在岸边的鲁子敬却还手握一直不敢掷出的酒杯而不停颤抖。关羽以精神的力量战胜了鲁肃,震慑住了吕蒙,在一瞬间把敌人统统定格,如有神助。他平安返回蜀寨,保住了荆州。

孙光明导演高兴地一拍腿:“谁说没有好演员?谁说大陆不会演戏?这一段能打到国际上去!”

我清楚,孙导不仅是肯定,更是鼓励我。戏好,是导演、演员和全剧组共同创造的结果。春节,我打长途电话给孙导拜年。

“你能想到给我打长途哇?”孙导很开心。

“您走时没跟上送您。”

“咱们配合挺愉快,大陆,好好珍视这次机会啊!”

“托您的福啦!”

回到住处,又冲着满墙的台词咕噜咕噜地背了起来。我不敢松懈,后面还有“败走麦城”等着我呢!

历史上,孙权曾令诸葛瑾索要荆州,提出孙权的儿子要娶关公的女儿,关公一下子拍案而起,“虎女安肯嫁犬子!”一句话将诸葛瑾骂了回去,同时也为他败走麦城埋下了祸根。演戏的时候,我既要表现出关羽在三大集团中的地位,无人敢惹,同时不能把他演成不可一世的人,他理解大哥刘备的难处,不希望以个人的私事影响集团的整体利益。所以表演既要体现他凝重的一面,又不失飘逸,有一种令人尊重的大丈夫气概,表现出关羽玉可碎而不可毁其白、竹可粉而不可毁其节的气节。我继续往戏里倾注心血。

为了拍摄败走麦城,我们一路从北京,辗转东北寻找漫天大雪。最后来到了河北承德围场县,寒冬大雪。通往目的地的盘山路曲曲折折,路边就是数百米深的山谷,再加上大雪封山,用铁链子裹住大轿车的轮子仍然打滑,最后索性找来几台拖拉机,硬拉着汽车一点点往山上移动,我们坐在车上的演职人员常常浮上来命悬一线的感觉。

在围场里一连七天的寒流,零下三十度,摄像机都冻了。工作人员还能穿点戴手套,演员夜里气温达到零下三十度,我们的手冻得都失去了知觉,大家互相温暖着,工作人员拿来了所有能取暖的东西。工作人员还能穿厚点戴手套,演员只能穿着薄薄的服装,我第一次体会到小说中的语言,寒风凛冽,雪花飞到脸上,那种刀割的感觉。导演一声“停!”郝恒民主任就给我揉耳朵,孙光明导演把棉大衣给我披上,我心里暖乎乎的。

天寒地冻,在漫无边际的田野上,我带着一种使命感和对关老爷的崇敬之情,暗暗对自己说:“三年了,我一定要拍好这场戏!”演关羽败走麦城,就好像自己真的要去奔赴死亡。

漫天大雪从天空飘落,打在我们的脸上,白茫茫一片肃穆,让我们感觉无比神圣。我和制片主任在香烟袅袅之中,跪倒在雪地上,磕三个头,满怀崇敬地遥拜关老爷。我口中念念有词:“关老爷,我拍您之死,我愿意用我最大的真诚来演绎这段败走麦城。希望您在天之灵保佑我,保佑我们所有的人,一定会拍好。请关老爷赐福。”我把三炷香插在雪地里,站起身,发现身后漫山遍野齐刷刷地跪了几百名战士,同我们一起跪拜关老爷,一瞬间非常感动,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

我始终觉得那柱香一直烧到现在,它在我心中一直没有熄灭。我的脉搏跳动和关老爷一模一样跳动,仿佛能体会到他败走麦城时的心情。当演完他的每一个经典场面,我的精神和灵魂,已经与他紧紧系在了一起。

五十八岁的关羽被捆绑着,头盔不在了,发髻散乱了,他花白的头发、胡须上满是冰霜雪粒。敌人的到高举在他的头顶,他半闭着眼睛沉默不语。仍然是没有表情的面容,可谁知他的内心是悔?是恨?是憾?戎马一生枪林弹雨,生死早已置之度外,至是——对不起大哥!三弟还等我回去与他重聚!事已至此,夫复何言!

孙光明导演为了拍好这场戏,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他每次和我讲起关公,情绪都非常激动,有时甚至眼含热泪。他指点我,关老爷应该是凝重的,像一棵不老松,还应该是正直不阿的,他的眉发虚张,风吹动胡子的感觉就若一曲悲歌。他多次帮我分析,败走麦城,败在关羽过于自负,关键时刻又不肯听从随军司马王甫的进谏之外,更多的是大宇宙中深不可测的天意。关羽兵败,荆州失落,促成了三国鼎立的格局,也成就了关于关羽义薄云天、名传千古的忠义精神。既是关羽人格上的最高升华,也有他面临重大军事行动时对宿命的理解。还有关羽对刘关张“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契约的忠诚,为刘备集团完成历史使命的坚定。最后孙导恳切地嘱咐说:“塑造好关老爷形象的历史责任就放在你身上了!”

在事前的准备会上,我们定下一套表演方案,关羽的豪情如何表现,如何出城,如何与手下的将士们分别。我并不难寻找关老爷败走麦城的心态和感觉,因为当年我曾经长达七年的蹉跎岁月,早就尝尽了败走麦城的滋味,表演这段戏根本不用刻意去演就能找准感觉。这时的关羽,须发花白,兵士已尽,在败走麦城之前,他留下了伴随他数十年的周仓还有一群将士,周仓不愿离开侍奉左右多年的关将军,但将军之令怎可不听,晚年的关羽流出了英雄泪,为自己一代枭雄竟落到如此地步,也为自己对不住拼死跟随自己的将士而哭。风雪萧萧,这个绝代英雄带着他的爱子还有最后十余名誓死不弃的兵士,艰难的跋涉,为了心中那渺茫的希望,此时,冷不防伸出绊马索,关羽翻身落马。四员吴将跳出,四把兵器齐压下来。关羽大叫一声,挣扎欲站起,然而此刻的关羽再不是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时的云长了,年老加上久未愈合的箭伤,满心的失落与惆怅,英雄迟暮的抱憾,壮志未酬的怅然,让他竟不敌四个无名小将,青龙刀也架不住四把兵器的压力,仰天长啸,最后的拼搏,怎奈年近六十,右臂伤口崩裂,关羽力尽被四员吴将压倒。

我特别提出,关羽临走前,应该对周仓有个交代,周仓感谢关羽,让他踩着他的背上马。导演欣然同意,因为这是人性的光芒,这一刻没有利益,没有地位,只有几十年的兄弟情义。很多观众看到这里的时候,都禁不住留下了眼泪,感觉这太残忍了。这是关羽最后一次登场了。一声长啸是何其悲壮!桃园的誓言,惊涛骇浪的一生,一切尽归尘土。

遗憾的是,今年2月份孙光明导演已经不幸去世了,终年80岁,我非常悲痛。他对我来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启迪者,我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P68-74

序言

做戏与做人

苏叔阳

在表演艺术界,历来重视做人与做戏的关系。即使是在旧戏班子里,所谓“祖师爷”是不是“给饭吃”,即做演员的条件也是两大类:一是生理条件,二是道德、心理条件。“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戏”,是中国演艺界千年流传的祖训,也是表演艺术“高台教化”功能的具体化之一。中国无可数量的杰出表演艺术家,无不以高超的艺术和高尚的艺德而被后世效法。这是值得今天的演员继承的优秀传统。

中国优秀文艺作品,自古以来就张扬民族优秀人物而臧否丑类。关羽就是全民族共同认可的英雄。按照历史上约定俗成的英雄条件是“立功、立德、立言”,有开国或扶大厦之将倾的大功勋者、有睿智和至理名言成为民族智慧之代表者、或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之楷模者,这样的人物才被千载仰视,而万古流芳。中国穿越无法形容的历史之汹涌波涛依旧昂首挺立的圣人孔子,在立功立德立言上,穿越古今,为民族立标,当得起万世师表(据今天最精确的计算,孔子的身高为今日之2.21米,比2.26米的姚明仅矮S厘米,其身高也为人仰视)。

而在立功、立言两项上,均少盖世之杰出表现的关羽,却在唐、宋两代以“武圣”之赫赫盛名滥觞于民间,而传之历代皇朝,已仅次于孔子(或与孔子平等)的地位站在历史上。究其根本原因,盖以关羽之德成为中华民族的楷模所使然。孟子曾为伟丈夫立下标准,日:“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言一出竟然应在5∞年后的关羽身上。又悠悠过了将近八九百年后,竟然出现了一个中华民族全民拥戴关羽的现象,连藏族、蒙古族兄弟的史诗英雄,都被一些学者认为有关羽的影子。关羽的历史地位越来越高,被中华民族各支系认为是武圣人。关羽崇拜早已冲破“迷信”雾霾,成为一种民族道德楷模的象征。关羽的忠义信勇令全民族敬仰。“关羽学”已经成为一种中华优秀传统伦理价值观的一部分而值得认真研究、继承,为我今日所用。

所以,“三国戏”、《三国演义》再度热火,扮演关公,又成为男演员们所心仪的目标。至今荧屏上为人广泛认可的关公扮演者,就是本书的作者。他说:他遇到关公,是他的幸福。确乎如此,他因扮演关公,而有所成就,而改变人生,而踏上艺术大道。真的,他是幸福的。他因巧遇“关公”而细细体味历史上的关羽怎样为民间所崇奉,懂得了年少时的任性怎样与所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距,为了这难得的机遇,为了一改人生的道路他悉心钻研,终于有大收获。他的这本书,对于今天所有的演艺者,今日、明日的明星们都会有所教益:艺术之路曲折漫长,有许多沟坎,也有无数才人躺倒在路上。《我遇关公》值得一读,更值得深长而思。谨为序。

2015年8月10日  于京华寤斋

后记

我的关公缘

在过去如飞的日子里,从少年步入社会,而后中年,转眼人生最美的一段年华逝去。我从没有写书的想法,更无心写一部煌煌万言的回忆录。直到今年春节,小兄弟王大路给我打电话拜年,说到1994版《三国演义》20年已经重播了上千次,回头望去,百感交集。一个人一生能够扮演好一个角色,已是幸事。和那么多优秀的导演、演员、艺术家共同来创作关羽这个角色,更是弥足珍贵。

恰逢东方出版社约稿,希望由我来讲讲这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上有着极其重要地位的第一神明,我觉得这倒是件好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事业、人生经历,也有着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这些不过都是过程,无须表白过多;但如果是以关公文化为主题,以弘扬关公精神为中心,能让青少年们理解关羽这个人物在民间及中华文化中的地位,我还是很乐意的;如果还能让读者从我的讲述中得到些启迪,或是能够让关公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继续延续下去,让爱国、爱家、尊长护幼的风气得到继承与发扬,那将更是让我欣慰的。一来把多年的关公情结与大家分享,二来写写自己还算传奇的人生经历,所以欣然应允。

岁月恍惚,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人生最黄金的年龄三十四岁时,我有幸遇到这样一个机会,中央电视台要拍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在遴选三十余名演员后选中了我,这个角色正是中国人乃至华夏子孙家喻户晓的人物一一关公,我觉得作为演员我是幸运的。

记得总导演王扶林曾经对我说过,关羽这个角色将陪你终生,二十年、三十年观众还会记得你,当时的我并没有深刻的体会,如今,二十余年过去了,关公确实在现实中影响了我,伴随着我,而在我留下的那片记忆中的依旧是三四年间艰苦的拍摄时光,戏里戏外的兄弟情谊,马上马下的疆场厮杀,风里雨里的走戏串场,更有那天天吃不完的速食面与盒饭,眼前的一切似乎还笼罩在那一层层迷眼的沙尘中……

更为巧合的是,2015年是我人生的第五十九个年头,中国人讲这是跨入了耳顺之年,在这样一个值得回顾、值得留恋的日子里,《我遇关公》这本书的出版,也算是对我过去几十年一路风尘走过来的一个小结。在几十年中,人生那么多的故事,那么多帮助过我的人,不能不说一声“谢谢”;也曾遇见过一些冷眼相视,甚至落井下石的人,我更应该对他们说:转眼成败已百年,一笑泯恩仇。

最后,我还要真诚地感谢人民东方出版传媒公司的许剑秋总编、张莹女士的最初到访感谢一直在为我的新书忙前忙后的好朋友王靖女士和王大路先生,感谢执笔的东方出版社的王莉莉女士,她与我的多次深谈,让我的讲述更加完整真实地呈现给读者,在此,我都要说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

陆树铭  2015年夏

书评(媒体评论)

树铭演活了关羽,至少五十年没有人能够超越。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著名导演 王扶林

遇到关公,是大陆的幸福。他的这本书,对于今天所有的演艺者,今日、明日的明星们都会有所教益。

——著名剧作家、文学家 苏叔阳

我和陆树铭认识三十年,情意依然如故。我们作为艺人,若不讲诚信,不关注忠、义、仁、勇,那便无路可择,甚至寸步难行!

——著名表演艺术家 斯琴高娃

我和大陆因唱三国、演三国而结缘,他的直爽与仗义为人称道,对母亲的孝道更是有口皆碑。

——著名歌唱家 杨洪基

“关公”成就了陆树铭,他的艺术人生也因为这个角色而盘活。事实告诉我们,成名不在早晚,也不在你刻苦与否,而在于合适的时间,碰到合适的角色,加上阴差阳错的机缘。

——著名表演艺术家 郭达

大陆曾烧过两年锅炉,当年我大胆启用他,曾经纠结但从未后悔过,我为他如今在影视表演和音乐造诣上的进步与成就,感到高兴。

——著名话剧导演 严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