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文人画思想探源(以北宋蜀学为中心)/美术学博士论丛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作者 寿勤泽
出版社 荣宝斋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以北宋蜀学与文人画意识的关系探索为研究方向,所涉及研究对象的时段范围为北宋建国至北宋为金所灭(960—1127)。本书以《中国文人画思想史探源——以北宋蜀学为中心》为题,意在研究与探讨北宋蜀学与文人画意识兴起之间的思想关联与内在脉络,为完整而准确地认识与评价北宋文人画的艺术价值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蜀学”与“元祜文士集团”是论题的关键词。

内容推荐

本书从全新的视角剖析了宋代文入画意识的价值取向、建构特点及其内部联系,揭示了蜀学思想对文人画内在品格建构的深层影响,阐述了北宋文入画的审美特点及其对于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深远历史意义。本书作者认为,文人画意识的兴起,与北宋中后期蜀学思想的兴起及元佑文士集团的形成密切相关。元祜文士集团在绘画艺术上的一系列主张表现出鲜明的文入画意识,提出了与新的时代精神与审美思潮相符合的思想,为文入画艺术的繁荣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推动中国绘画逐步从较为单一的造型艺术发展成诗书画印交融发展的综合造型艺术。

目录

总序/程大利/1

序/陈振濂/1

绪论1

一、本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1

二、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5

三、本书的理论创新与研究方法/11

第一章 北宋中后期学术思想发展的新趋势与宋学的兴起13

 第一节 文士阶层与宋学的发展/13

一、崇文思潮与文士阶层的形成/13

二、北宋士风的演变及其特点/25

三、宋学发展的趋势/33

 第二节 蜀学的兴起与元佑文士集团的形成/36

一、蜀学学派的兴起与发展/36

二、蜀学的异端性质及其思想特点/45

三、元祜文士集团的形成及其特点/73

第二章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与蜀学文艺观的发展81

 第一节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与蜀学文艺思想的发展/81

一、宋初田锡、穆修的文艺思想/81

二、欧阳修的文艺观及对文艺创作的影响/83

 第二节 蜀学与洛学在文道观上的分歧/89

一、洛学的文道观/92

二、蜀学的文道观/96

第三章 蜀学思想与北宋文人画的审美倾向 112

 第一节 蜀学思想与文人画尚“淡”审美倾向的关系/113

一、梅尧臣的“平淡”论与欧阳修“平淡”论的异同/115

二、苏轼推崇“平淡”的审美倾向与文人画艺术的内在联系/118

三、苏轼推崇“平淡”的审美倾向源自于蜀学思想影响/125

 第二节 蜀学思想与文人画尚“韵”审美倾向的关系/127

一、北宋时期文艺“气韵”论重心由“气”向“韵”的转移/128

二、苏轼、黄庭坚、范温等对艺术之“韵”认识的深化/130

三、北宋尚韵审美趣尚与文入画艺术的内在联系/138

四、元祜文士集团尚韵的审美倾向来自于蜀学思想的影响/139

 第三节 “逸品”绘画观的倡导与确立/141

一、从黄休复到邓椿:逸品观的发展与确立/144

二、蜀学思想与文人画逸品观的内在联系/153

第四章 蜀学思想特质与北宋文人画审美创造的特点一160

 第一节 蜀学的权变思想与文人画创作的“物化”论/161

一、苏轼的“物化”论是对文人画审美创造特征的深刻洞察/161

二、苏轼的“物化”论与文人画艺术的发展/167

三、苏轼提出的“物化”论与蜀学思想的关系/169

 第二节 蜀学的权变思想与文人画创作的“随物赋形”论/172

一、“随物赋形”论为文人画创作提出了新的方法论启示/172

二、“随物赋形”论与蜀学变化观的内在联系/178

 第三节 蜀学的杂学特质与“诗画本一律”的绘画观/180

一、蜀学的杂学性质与文士“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的审美倾向/180

二、北宋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变化/182

第五章 北宋文人画意识对南宋与元代文人画发展的影响195

 第一节 北宋文人画意识对南宋文人画发展的影响/195

 第二节 北宋文人画意识对元代文人画发展的影响/200

结语214

附录宋元书画篆刻大事年表224

参考文献312

后记34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8: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