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通过十年烧烤支起一个家
屈小华的烧烤摊就摆在重庆市两条路的交汇点上。这个位置,对于摆烧烤摊来说,是相当不错的。江北最热闹的不夜城广场与之仅一路之隔,百米外的正前方,便是江北最繁华的商业区。而马路另一端则是小苑一带的居民区。这里人流密集,所以烧烤摊贩们都纷纷把自己的烧烤车推到这里来招徕顾客,平时这里有七家烧烤摊。
屈小华1970年出生在四川南充的一个穷山沟里,童年的她遭遇了很多不幸。在她才满三个月的时候,母亲便一场重病撒手人寰;还未到三岁,父亲也相继谢世,是三个年长的哥哥把屈小华拉扯大。那时农村经济异常困窘,小华几兄妹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然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年轻的小华在家里非常懂事、勤快、能吃苦耐劳。1991年,屈小华和邻村的一个退伍军人结婚,次年生下一个儿子。丈夫家里兄弟三人,屈小华的丈夫是老大,婚后没多久,他们便分家了。屈小华刚嫁过去的时候还没分到土地。靠着丈夫的不到一亩田,任凭夫妇俩如何勤劳苦挣,一年收获的粮食还不够一家人吃。没有办法,屈小华夫妇俩商议,决定将儿子交由公婆带养,他们则远赴重庆,发誓要在这里打拼出一片天空。那是1994年的事。
看出来的烧烤技术
到了重庆后,屈小华做起了贩卖瓜子、花生的挑挑生意。先到市场上批发一些瓜子、花生回来,自己挑着走街串巷地卖,一斤瓜子、花生能赚5毛钱。因为利润薄且每天能卖出去的很少,辛苦几个月下来,没赚到钱。后来,屈小华听人说起卖烧烤赚钱,便决定改行摆烧烤卖。可是,她从来没做过这个行当,又不会技术,怎么办呢?屈小华先是学着别人到市场上去买回各种菜品,让丈夫花了几十块钱用木条加钉子做了一个烧烤架,然后就把自己的烧烤摊摆在那些生意好的烧烤摊旁边,不为能卖出多少,只是为了“看”别人卖。看别人的菜品制作及摆放,看别人如何烤,看别人加佐料的顺序,看别人如何掌控火候等等。屈小华就这样坚持,一“看”就是几个月。因为同行之间存在竞争,问别人技术别人是不会说的,要学到真正的烧烤技术,屈小华说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看”。
当然,每天晚上收工的时候,看到旁边的摊主大把大把地在数钱,自己的钱袋里却空空如也,屈小华又怎能不心寒呢?都是耗费同样的工夫,别人的收获和自己的相比却有天壤之别,为什么呢?技术不好,没人买她的烧烤吃。想到这些,屈小华咬咬牙,又愈发坚定了“看”的决心,继续“看”下去。就这样,一天都没休息,屈小华“看”了大半年后,已经到1995年春节后了。此时,屈小华烧烤摊旁边围着的人渐渐地多了起来,生意开始越来越好,每天准备的菜品都基本上能卖完。一天晚上,入夜没多久,事先准备的菜品很快就卖完了,屈小华回家把钱数了数,竟足足有一百多元。看着这些钱,屈小华流下了滚烫的泪水……
被城管追赶的日子
终于熬出头了,自己的烧烤技术终于被顾客接受了。先前多少的委屈、煎熬,多少个起早贪黑,多少回忍着痛把卖不出去的变质原料和菜品眼睁睁地倒掉,现在,所有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该是收获的时候了。
从那以后,屈小华的烧烤口味越来越好,加上菜品新鲜分量足,屈小华又热情周到、为人爽快耿直,前来屈小华的烧烤摊前排队购买的食客越来越多。这也给屈小华带来了不错的收人。摆烧烤摊几年,虽然风里来雨里去,屈小华夫妻俩还是积攒了一笔钱。后来,丈夫用这些钱买了一辆长安面包车,跑起了运输生意。而屈小华还是卖她的烧烤,家里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改观。
摆烧烤摊毕竟是小本生意,没有一个固定的营业场所,刮风下雨了连个遮蔽的东西都没有,苦啊!除此外,还得被城管们赶着四处躲藏。屈小华说,有一次,当她正在给围着的一群顾客做烧烤的时候,听到旁边有人在低声地喊:“来了!来了!”屈小华想都没想,端起滚烫的烧烤架就拼命冲向旁边的一幢居民楼,一口气跑到了二楼,才躲过了一劫。要是平时,单烧烤架就好几十斤,加上菜品,还有熊熊燃烧的炭火,别说搬走,就是挪一下也都费力,可是,这一次,屈小华却一口气把它端到了二楼。真是难以想象啊!到了二楼,等城管走远了,屈小华瘫软地扔下还紧紧抓在手里的烧烤架,摆放在上面是菜品撒了一地,看着这些,屈小华不禁流下了眼泪,泪水溅在烧得正旺的火焰上,发出“噗哧”“噗哧”的声音……
靠烧烤支撑起来一个家
然而,对于他们这些摊贩经营者来说,被城管追赶,甚至罚款、没收烧烤菜品及器具,那是常有的事情。所以,生意清淡的时候,屈小华也改行开过几个月的火锅店。也进厂做过工人,可是换来换去,还是觉得摆烧烤摊赚钱,于是,很快她还是又回到了老路上:摆烧烤摊。
后来几年,屈小华的烧烤生意愈发好了,夫妇俩把儿子从农村老家接到城里来上学,一家三口人终于可以团聚了。屈小华说,家乡很落后,原来孩子在那上学时每天得走五里路,现在进城了,学校好多了,孩子成绩还是班上的前几名。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夫妇俩越来越有盼头了。说到孩子,屈小华说,儿子读城里中学的7000元的赞助费都是她卖烧烤攒下的钱呢。
现在,屈小华每天的时刻表是这样的:凌晨4点收摊回家,收拾好锅碗瓢盆,吃过饭,准备好儿子的早餐;6点到10点休息;10点后起床,到市场上买回当天所需要的各种菜品,做好儿子的午饭;12点,儿子回家,午饭后,把晚上的烧烤菜品全部备好。做完这些,已是下午5点钟;把烧烤车推到固定地点,6点左右开始营业,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收工。如此简单而劳碌地重复着。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三四百元钱,稍差一些也能卖个二三百元。
一个卖两元的烤鸡腿,除去所有成本后,能净赚一元;荤菜和素菜相比,素菜的利润要高一些;荤菜、素菜平均算下来,利润率在30%~40%左右。
一个不起眼的烧烤摊,就这样活生生地支起了一个家,不容易啊!
P35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