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富兰克林自传(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富兰克林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

一部改变了世界无数人命运的精神指南!

一个拥有美德与善行的革命领袖!

一段展现奋斗与传奇的跌宕人生!

富兰克林编著的《富兰克林自传》详细叙述了富兰克林艰苦创业、自学成才、坚持不懈奋斗的历程和为人处世的原则,包含了他在治学、创业、外交、处世、做人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朴素的文字中蕴含着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

内容推荐

富兰克林是美国有史以来最杰出的人物之一,被誉为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人类道德与理性的最佳诠释。这位曾在众多不同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博学之才,以他的美德和睿智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美国人勇于创新和充满无穷创造力的民族特性。

富兰克林是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和航海家。富兰克林少年时因家境贫寒只上过两年学,但他通过自学掌握了多门外语,博览群书。作为政治家,他与杰斐逊一同起草了美国《独立宣言》,与华盛顿一起领导美国人民进行独立革命;作为科学家,他通过“风筝实验”揭示了雷电现象,他发明创造的新式火炉、避雷针等提升了美国人民的生活水,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乔治·华盛顿曾这样评价他:“因为善行而受景仰,因为才华而获崇拜,因为爱国而受尊敬,因为仁慈而得到拥戴,这一切将唤起人们对你的亲切爱戴。你可以得到的最大欣慰,就是知道自己没有虚度一生。”

晚年,富兰克林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成了《富兰克林自传》,这实际上是富兰克林写给儿子威廉·富兰克林的家书。《富兰克林自传(精)》文字简洁幽默,通俗易懂,作者在书中以拉家常的方式,将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该书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成为两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出版史上的优秀畅销书,世界各国青年深受其影响,许多人因为这本书而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目录

第一部分 (1771年,作于泰德镇,圣·阿萨夫教堂主教家)

 第一章 我的为人处世之道助我取得成功

 第二章 卑微的家族

 第三章 父亲对我的影响很大

 第四章 我从小就爱好读书

 第五章 我是如何掌握写作技能的

 第六章 辩论的目的和技巧

 第七章 哥哥和我的第一份报纸

 第八章 从纽约到费城

 第九章 初进费城

 第十章 得到总督的赏识

 第十一章 重回波士顿

 第十二章 酗酒毁了科斯

 第十三章 我的朋友全是好学之士

 第十四章 总督原来是这样的人

 第十五章 滞留伦敦

 第十六章 伦敦的新生活和新朋友

 第十七章 重回费城

 第十八章 我对伦理道德的看法

 第十九章 开始创业

 第二十章 报纸成为我赚钱的主要事业

 第二十一章 我的事业一帆风顺

 第二十二章 我的婚事

第二部分 (1784年,作于巴黎附近的帕西)

 第二十三章 创办图书馆

 第二十四章 勤奋是发财致富和扬名立万的手段

 第二十五章 美德是人生的代码和表达

第三部分 1788年8月,我在家中,准备动笔写了。我的许多笔记在战争期间遗失了,不能像期望的那样从中得到帮助,不过我还是找到下面的部分。

 第二十六章 对“自由幸福社”的设想与计划

 第二十七章 出版对人们有益的东西

 第二十八章 多学一些实用的技术

 第二十九章 外国语学习的技巧

 第三十章 讲读社的活动方式对人生非常有益

 第三十一章 一位有才华的传教士

 第三十二章 在宾夕法尼亚的事业

 第三十三章 成立自卫队

 第三十四章 教友会

 第三十五章 发明宾夕法尼亚火炉

 第三十六章 关注教育

 第三十七章 担任议员

 第三十八章 热衷于公益事业

 第三十九章 关心市政建设

 第四十章 政治风云

 第四十一章 卷人战争

 第四十二章 政治活动

 第四十三章 科学研究

 第四十四章 无能的掌权人

 第四十五章 航海经历

 第四十六章 与领主们的周旋

试读章节

第二章卑微的家族

我的一位伯父,像我一样喜好收集家族轶事。一次,他交给我一些关于家族先辈事迹的笔记,从中我才知道,我们家族在伦敦之北的诺桑普顿郡的爱克顿教区至少已经三百年了,究竟有多久他也不知道,大概是从“富兰克林”作为家族姓氏就开始定居于此了。(在此之前,“富兰克林”这个名字是指一个社会阶层,他们拥有30亩的自由领地,兼职打铁业)我们家族一直传承着打铁这一技艺,一直到我这位伯父的时候为止。家传规矩是长子皆学打铁,伯父和我父亲也遵照族规让他们的长子学做铁匠。

在我查阅爱克顿教区的户籍册时,我只找到了1555年以来的出生、婚嫁和丧葬记录,再以前的资料就未得保存了。从那些户籍册里。我了解到自己原来是五世以来小儿子的幼子。我的祖父汤姆斯生于1598年,一直住在爱克顿,直到年迈不能劳作时才搬到他儿子约翰的家里。约翰的家在牛津郡班布雷村。他是一个染匠,我父亲就是跟他学徒的。我的祖父至今仍长眠在那里。1758年,我还曾去瞻仰他的墓碑。他的大儿子汤姆斯住在爱克顿的老宅子里,后来将宅子及田产留给了他的独生女儿。这个女儿的丈夫是一个威灵堡人,名叫理查德·费雪。他们后来又把这份田宅卖给了伊斯德先生,此人现在还是那儿的庄园主。我祖父有4个儿子长大成人,即汤姆斯、约翰、本杰明和约瑟。现在,我手上没有任何材料,不过我要把还能记得的都尽可能地给你写出来。如果我搜集的材料在我离家后还保存完好的话,你将会从中看到更为详尽的记录。

按照传统,长子汤姆斯跟他父亲学习打铁,但因他生来聪颖过人,得到当地一个尊贵的绅士伯麦老爷的赏识,他鼓励他求学上进(我所有的哥哥们也得到了同样的鼓励)。后来,他终于获得了书记官的资格,成了当地较有名望的人,并且成为当地一切公益事业的积极倡导者,不论是他家所在的村子,还是有关诺桑普顿城镇或者他们那个州的事物。关于这一类事情我还听到了很多。他颇受当时爱克顿教区的哈利法克斯勋爵的赏识。他于旧历1702年1月6日死去,比我的出生刚好整整早4年。记得当我们来到爱克顿教区,从一些老人那里听到有关他的生平事迹时我非常惊奇,因为这很像我的个性和为人。当时你说:“要是你出生在他死的那一天,人家还以为这是灵魂转世呢!”

约翰学了染匠,我记得是染羊毛织品。本杰明是在伦敦学徒的,后来也成了一名丝织品染匠。他非常聪明,我对他印象很深。因为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曾从伦敦到波士敦我父亲那里,跟我们在同一幢房子住了好几年,他活到了高寿,他的孙子塞穆尔·富兰克林现在还住在波士顿。他去世后留下了两卷四开本的诗稿,主要是一些赠亲送友的即兴之作,这样的诗他还曾送给我一首呢。他还自创了一种速记方法,并教我使用。可我从不练习,所以最终忘得一干二净。我的名字就是这位伯伯取的。因为他和我父亲之间有着非常亲密的兄弟之情。他笃信宗教,只要是有点名气的传道士的布道,他都不肯错过,并且用速记法将布道全部记录下来,他留下了好几卷受道笔记。他还非常热心政治,可是以他的身份地位这种关心显然有些过头。最近,我在伦敦发现了他所收集的从1641年到1717年间重要的政论手册.从编号来看,已经遗失了许多卷,不过还保存了8卷对开本的、24卷四开本和八开本的。一个旧书店老板偶然得到这些书,因为我常去他那里买书,所以认识我,便把它们拿给我看。看样子是我伯父在去美洲的时候把它们留在了伦敦。当然,这可是50年前的事情了,他还在书页的空白处作了许多批注。

我们这个卑微的家族很早就参加了宗教改革,从玛丽女王治下开始,他们就一直坚持信仰新教了。当时,因为他们激烈反对天主教会制度,因而时有被迫害之虞。他们珍藏着一本英王版的《圣经》。为了能够将其安全地保存,他们把《圣经》打开用细绳绑在一个折凳的底下。这样,当曾祖父向家人朗读经文时,他把板凳翻过来放在膝盖上,在带子底下翻阅,让一个孩子站在门口放哨,如果看见教会法庭的官吏过来,就马上跑进来报信,于是折凳又被翻了过来,凳脚朝下放好,《圣经》就像原先一样藏在凳子下面了。这是我从本杰明伯父那儿听说的。直到查理二世的末年,我们家族还是一直信奉国教。那时候一些牧师因不信奉国教而被开除了教籍。但在那时有几位部长因为不信奉国教遭到了驱逐,他们在诺桑普敦举行集合,宣布了自己的信仰。本杰明和约瑟追随他们,并且一生矢志不渝。而家族的其他人仍然信奉国教。P5-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10: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