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一辈革命家的读书生活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刘宝东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和梳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等领导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程中是如何加强自身学习和推动全党和全国学习的,总结他们积累下来的丰富学习经验,弘扬党的优良学风,推动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作者在撰写过程中,力求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以扎实史料为基础,在行文和叙述风格上力争生动,可读性强。书稿绝大部分内容已经在《学习时报》公开发表。
作者简介
刘宝东,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央党校科研部副主任、培训部副主任,主要从事党史党建研究。
目录
引言:以全党大学习推动事业大发展
第一章 毛泽东只争朝夕的读书人生
一、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
二、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
三、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四、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
第二章 周恩来审慎求真的学习志趣
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读书须有方法和方略
三、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四、向科学进军
第三章 刘少奇啃硬骨头的学习精神
一、学习!学习!再学习!
二、学习方法要弄对
三、为了用才去学习
四、动员全党学习
第四章 朱德追求真理的实践学习法
一、学一辈子也不会够
二、读书要从实际出发
三、使理论和实际打成一片
四、学习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第五章 邓小平服务大局的学习观念
一、学习是绝对不能少的
二、学习要老老实实
三、僵化和教条是学习的大敌
四、我们党总是要学习
第六章 陈云不唯书的求真求实学习风尚
一、我永远都是小学生
二、读书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三、到什么地方去学习
四、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
序言
以全党大学习推动事业
大发展
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
干部的学习,是推动党和人
民事业发展的一条重要成功
经验。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
有之大变局,面对新时代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波澜
壮阔实践,更需要继承、弘
扬和创新党重视学习的优良
传统,更加崇尚学习、积极
改造学习、持续深入学习,
以全党大学习推动事业大发
展。
一、没有理论武器不行
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实践
上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
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最
鲜明的本质特征。而要保持
和发展党在理论上的先进性
,就必须重视学习、善于学
习。全党学习根本的是要学
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中
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
讲:“主义譬如一面旗子,
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
望,才知所趋赴。”①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最新理论成果,是21世纪
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新时代
的“旗子”,是当前全党学习
的重中之重,而要将这面“
旗子”领会得全面、深刻和
系统,就要汲取历史经验,
科学地进行学习。
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
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毛泽东曾指出,“在中国
,本来读书就叫攻书”,“读
马克思主义就是攻马克思的
道理”,“读不懂的东西要当
仇人一样地攻它”②。刘少
奇常对身边的同志讲:“哪
一个人的文化知识都是通过
艰苦努力得来的,要有点蚂
蚁啃骨头的精神。”③读原
著、学原文就要有这种“攻
仇”和“蚂蚁啃骨”的精神,
原原本本,逐篇逐句,强读
强记,认真研究,悉心揣摩
。重要篇章要反复阅读,毛
泽东阅读《共产党宣言》就
不下百遍。重要观点、重大
论断、核心内容要记忆,内
化于心就是一个记忆的过程
,如果连应知应会的知识都
记不住,内化就是一句空话
,外化就更无从谈起。
学习理论要坚持阅读与
思考相统一,要联系思想实
际和工作实际深入思考,防
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读
书存疑方有进,带着问题学
,才能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
实效性。1919年9月1日,
毛泽东撰写了一个《问题研
究会章程》,提出当时中国
需要研究的7l项共计144个
问题,这些问题涵盖了政治
、经济、文化、外交、社会
、科技等诸多方面,甚至还
提出研究“白令英吉利直布
罗陀三峡凿隧通车问题”。
①正是这种可贵的问题意识
,使得毛泽东看问题的视野
、分析问题的深度,都高于
同时代人一筹。2009年5月
13日,时任中央党校校长习
近平要求中央党校的学员:
读书一定要有问题意识,“
只有对现实中的疑惑进行深
入思考,才能把零散的东西
变为系统的、孤立的东西变
为相互联系的、粗浅的东西
变为精深的、感性的东西变
为理性的”。
思写结合是提升理论学
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
1991年,康克清将朱德生
前的119本工作笔记献给了
中央档案馆。这批笔记写作
时间自1947年至1969年,
内容涉及人民战争、军队建
设、党的建设、外交事务、
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和人
民生活等各个方面。这些笔
记内容简洁、观点清晰、思
考深邃,是朱德“不动笔墨
不读书”学习特点的生动写
照。“动笔墨”是一种读、思
、写的有机结合,是深化学
习的过程。“动笔墨”可以把
党的理论加以综合、概括和
比较,从而深化自己的认识
理解。
二、多读“无字之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
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
力、社会号召力”。在要提
升的这四种能力之中,居于
首位的是政治领导力。领导
政治,首先要领导好“人心”
这个最大的政治,而要汇聚
民心、凝聚民力,就要以人
民为中心,放下架子、扑下
身子,察民情、知民意、解
民忧。
……
学到底要发扬韧劲,坚
持终身学习。毛泽东曾把学
习比喻成一所“无期大学”,
他号召全党同志都要人这个
“无期大学”。毛泽东逝世的
前一天,全身都插满了管子
,即使这样他还用醒过来的
时间看书和文件。1975年7
月8日,病重的周恩来嘱咐
秘书将新、旧《唐书》的《
武则天传》找出送阅。8月
16日,他又嘱咐身边人员找
出《鲁迅全集》中《评金圣
叹》篇及各种版本的《水浒
》书送阅。①1976年5月19
日,朱德收到了成仿吾的新
译本《共产党宣言》,20日
他就十分专注地阅读了一遍
,21日还亲自看望了成仿吾
,一个多月后他即与世长辞
。②学习最可贵的是终身坚
持,读书就需要这种锲而不
合的精神、常读常新的态度
、百读不厌的劲头,惟有如
此才能够将学习进行到底。
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
步;善于实践,就是善于上
进。2013年3月1日,习近
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
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中
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
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
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
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
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
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
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
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是阔步新征程的时代,是学
习的时代,是实践的时代。
开国领袖毛泽东、周恩
来、刘
导语
开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人酷爱读书,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对如何学习、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历史经验。他们颇具传奇色彩的读书经历和各具特色的学习方法,都给后人以启示。比如,毛泽东只争朝夕的读书人生,周恩来审慎求真的学习志趣,刘少奇啃硬骨头的学习精神,朱德追求真理的实践学习法,邓小平服务大局的学习观念,陈云不唯书的求真求实学风……开国领袖们积累下来的学习经验、学习方法,以及长期养成的优良学风,都将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国家、学习型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精彩页
毛泽东只争朝夕的读书人生
毛泽东的一生笃志好学,博览群书,他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无论是求索真知的青年时代,还是金戈铁马的革命岁月,亦或是日理万机的治国时期,他都嗜书如命,手不释卷。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谈及对毛泽东的印象时如此说:“他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①毛泽东一生与书为伴,读书带给他无穷的智慧与力量,使他具备了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智慧,了解他的读书人生,领悟他的读书精神,把握他的读书特点,学习他的读书方法,意义深远而重大。
一、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
在延安时期,为了鼓励干部学习,毛泽东曾说:如果我再过10年死了,那么就要学习9年零359日。毛泽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去世的,9月7日到8日下午,已经生命垂危的毛泽东仍坚持看文件和书。根据医疗组护理记录,“九月八日这一天,毛泽东看文件、看书十一次,共二小时五十分钟。他是在抢救的情况下看文件、看书的:上下肢插着静脉输液导管,胸部安有心电监护导线,鼻子里插着鼻饲管,文件和书是由别人用手托着。”②直到心脏停止跳动前一刻,毛泽东才结束了他一生从未中断的读书生活,他以至死方休的精神实现了“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的学习信条。
为革新社会做准备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南岸上屋场。毛泽东幼年大部分时间在湘乡唐家坨外祖父家度过,1902年他人韶山南岸私塾读书,从此他的一生与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毛泽东读书时代,正值西学新学在中国初兴之际,然而中学旧学仍是一般读书人的必修功课,也是地方私塾学校授业的重点。在私塾,毛泽东读的是“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幼学琼林》《增广贤文》等启蒙课本。继而,又读《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和《诗经》等旧学经典。毛泽东记忆力超群,能够口诵心解,很快领悟。
1906年,毛泽东转学到韶山井湾里私塾。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读了《春秋公羊传》《左传》等史书,但有着强烈求知欲望的毛泽东,对传统“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兴趣不大,反倒是对《水浒传》《三国演义》《隋唐演义》《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小说产生了浓厚兴趣。当时私塾有这样的规矩,认为小说是杂书,不准学生看,因此毛泽东总是背着老师偷着看。毛泽东同美国记者斯诺谈他少年时代读书情况时说:“我是家里的‘学者’,我读过经书,可是我不喜欢经书,我爱看的是中国古代的传奇小说,特别是其中关于造反的故事”,“其中许多故事我几乎都可以背下来,同学们也经常一起讨论”,“我认为这些书对我影响大概很大。”①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7: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