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以写为生(附光盘)
分类
作者 徐兵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以写为生》作者徐兵为我国著名电视剧编剧,他的作品始终保持着较高的艺术水准。

《以写为生》以文字和光盘的形式呈现了作者多年来完成的经典剧本,以及作者在剧本创作中的感悟,指导性地阐述了剧本写作的基本理念与写作方法技巧。

内容推荐

《以写为生》作者徐兵为我国著名电视剧编剧,他的作品始终保持着较高的艺术水准。

《以写为生》收录了《杀青》、《行走的鸡毛掸子》、《云之南》、《在人间》、《再见》五个电视文学剧本。

目录

作品简历

写在前面

杀青

行走的鸡毛掸子

云之南

在人间

再见

试读章节

第一集

何大伟把他种满绿色植物,像一座小型植物园的两居室里所有的尖锐利器,以及硬物都收起来后,又将门窗统统关好。苗青如他所算,准时按响了门铃。何大伟待她坐下,展开一块新毛巾递过去说:我们分开吧,你要是想哭,可以用这块毛巾擦脸,是干净的。

苗青愣了半晌。叹口气,指着何大伟柜子里那些上好的明前龙井说:这些是我给你的,每斤2700元一共三斤六两,你要把钱还给我。大伟嗫嚅着:我给你买的那些东西怎么算?苗青不明白,大伟便取出一个笔记本。上面清清楚楚地记着大伟给苗青买的每一件衣服每一瓶香水,总数四万多。

苗青愣了半晌,一声不吭撕下笔记本上的清单扭头离去。

这是闷热的六月。和何大伟谈了三个月恋爱的苗青决定找一家公司上班。因为写字楼里有空调,可以让人冷静清凉起来。

她在街上走着,很轻易便看见了一副招聘广告。于是她便与亲自主持招聘的海得公司老板刘钊见了面。苗青文静可人的外表给刘钊留下深刻印象。

苗青其实并没把招聘的事太放在心上。晚上,她约一起合租房屋住的晶晶在酒吧见面。晶晶与何大伟同在卓越律师楼,她已经知道了何大伟与苗青分手的事情。

方凯进入酒吧时,晶晶和苗青正在算账,平摊每月的房租和水电费。婉丽可人又带些哀伤的苗青,引起了方凯的注意。

何大伟来了,是晶晶约来的。晶晶希望他们俩能和好。陌生的方凯并不知道邻桌另有隐情,让服务生送了一杯饮料过来,点明是送给苗青的。

苗青的伤心并不流露在脸上。尽管他们之间确实越来越没话可谈,以往大伟的稳重厚道还能让她有些留恋,但那个笔记本上的购物清单,让苗青倒足了胃口。晶晶在一旁如何口齿伶俐都不起作用,大伟反复解释记账是自己的习惯,丝毫没有要苗青还钱的意思。苗青一赌气干脆端了杯子去坐到方凯桌上。

大伟一直没走也没动,只是闷头喝茶。

方凯和苗青像那些无数在酒吧结识的新知己一样,聊得开心喝得尽兴。

晶晶陪大伟走了。

虽然有赌气的成分,但是当酒喝完上了方凯的车时,苗青确实对方凯有了好感。方凯能说会道性格开朗,在美资公司任高职,几乎具有一切优秀青年的特质。而方凯更是欣赏聪慧洒脱中略带忧郁的苗青。

两个刚认识的年轻人五分醉意却装出九分糊涂,一路尽情高歌狂欢,都不问车要往哪里开。方凯突然将车停了下来,苗青以为他借酒劲有所企图,一时间心中砰砰乱跳,口气却严厉有加。方凯指了指前面远远有警灯闪烁,他一点也没醉,是怕酒后开车碰上警察。苗青也没醉,最后自己打车继续往前回了家。经过警灯闪烁处,哪有警察?只是民工趁着夜色挖沟修路。回到住处,晶晶还在等她。她说何大伟想约她再解释解释。

苗青心里空空落落的,一场狂欢到头什么都没留下。何大伟是如此,刚认识的方凯也是如此。他们俩甚至连电话都没留。

第二天一早,苗青接到通知,可以去海得公司上班。海得是一个草创阶段的公司,和苗青想象的高级写字楼有很大出入。而且作为秘书,苗青的月薪也很有限,根本不足以支持她每月购买化妆品出入酒廊会所的花销。苗青虽然表面没显露出失望,内心却没有打算在海得长干。

下班的时候,临时有事的刘钊将车钥匙给了苗青,让她去学校接独子刘光,并带刘光一起吃饭。

苗青想象中老板的独子应该还是孩子,见了面才知道是个年届十八,高大英俊的大小伙子。并且刘光很早就没了母亲,父子俩相依为命一直到现在。刘钊自己艰苦敬业,对这个儿子却是锦衣玉食有求必应。

苗青比刘光大不了多少,俩人在西餐厅吃饭免不了尴尬。更尴尬的是竟然又碰见了方凯,他正和美华总裁谈天阁的女儿谈天紫一起吃饭。隔着不远的几张桌子,两个人心里隐隐燃着一团火,但碍着各自身边的人又不便过于失态。

临走的时候,方凯不失时机给了苗青一张名片。

性格被宠坏的刘光,起初有些刁难爸爸的女秘书。但渐渐对处处得体可人的苗青心生好感。苗青对刘光表面上不卑不亢,心里却着实看不起刘光那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公子哥做派。

方凯的名片在手,苗青一连几天没有给他打电话。她已暗暗打定主意离开海得公司,只是还没找到机会向刘钊提起。周末下午,她和晶晶约好在酒吧见面。但是公司却有一个重要的会议要她列席。

会议上,苗青了解到海得正在研制一种新型鸡尾饮料。这种饮料配方独特,静止状态下液体在瓶中,从下到上依次澄清为蓝、粉和透明三层不同的颜色。与会的人都是参与这种饮品研制的投资方,一旦上市,海得将获得巨大收益。相反,如果泄密被别的公司抢先上市,海得所有前期投入将功亏一篑。刘钊面临的只能是破产。

会议开到很晚才结束,刘钊陪几位投资方去吃饭,留下苗青收拾残局。

晶晶不停地打电话催促,苗青收起桌上的会议资料,匆匆出了门。

苗青在去酒吧的路上掏出方凯的名片,犹豫着用手机给方凯打了电话。

酒吧内依然是周末惯常的热闹嘈杂。方凯来的时候,苗青正在舞池里跳舞。方凯站在吧台边给苗青打电话,晶晶坐在苗青的手包边,拉开手包找苗青的手机。那些会议资料被带出掉到地上。

晶晶对着电话喂了几声,便看见了旁边的方凯。晶晶是来撮合苗青和大伟之间关系的,见了方凯一点也没客气,痛痛快快发了一通火,下舞池拖出苗青离去。方凯捡起地上的资料,随便瞟了一眼上面的内容,一时有些发愣。他先给美华总裁打了个电话,然后就开始不停地拨苗青的手机。

实际上,同样经营大众饮料的美华集团虽然规模庞大,近年来却一直为没有新型饮品投入市场发愁。从苗青包中掉出的那几页纸,正是有关新型饮品极有价值的材料。

苗青和晶晶坐在回家的出租车上,手机一直响,晶晶在一边盯着她看,说大伟觉得错了,想向她解释。

苗青没接方凯的电话,关闭了手机。

P6-8

序言

实际上我的剧本出一个集子,分量是绝对不够资格的。

十年写作大都是电视连续剧剧本。在纯文学好歹还存活着、电影剧本写作似乎意气风发的今天,电视剧写作算不得文学创作,也不似电影创作那么先锋,这个行业是给普通老百姓说故事的,在茶余饭后陪好多家庭度过闲散平常的日子。

终还是能出个集子,因为是教育科学出版社。阅读群体中很多是未入社会,或刚步入社会的热爱写作特别是剧本写作的青少年。电视剧的受众本来就是大众层面,因此内容不至不宜。同时电视剧创作还是一个职业,靠写故事挣钱,目前看来也只有连续剧这个行业最稳定,最能养家糊口。对将来有志往这方面发展的朋友,看看这书有可能是一个了解和准备。考专业学院戏剧文学系,固然是一个途径,但入了学再毕业未必你便成了一个合格的写手。

有时候你甚至不需要经过专业院校培养,也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编剧,我的朋友之中不乏这样的高手。写剧本一点都不难,只要你确实是一个热情的会讲故事的人,或者是个极其乐观,或者是个极其拧巴的人,然后你能够将乐观和拧巴条理清晰地向别人倾诉。

但有关对剧本体裁的熟悉,以及区别于小说等其他故事体文学作品的写作规律还是要有一个训练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技术性的,可以在实践中培养,也可以提前多看一些别人写的剧本得到熏陶。除这些之外,不可或缺的便是在生活中你得具备一颗对所见所感时时戏剧化的心情。

一件好事在你面前结束,你在心里再悄悄将它继续演变成一件更好的事,或者急转直下变得惨不忍睹。一件坏事来临,你在心里面将它悄悄演化成一件别人的事,演化得越合理你便越痛快,演化得你自己心胸开阔,然后对那个替你承受坏事的人由衷心怀悲戚。你完全沉浸到这样的生活里,多少会有些神经质,但如果隐藏得好,至多只有少许的一惊一乍情绪流露出来,这样别人便对你一惊一乍,然而大多数的秘密和波澜壮阔的经历只在你心里无人知晓,供你自己享受。日后有一天准备以戏剧写作为生时,你突然发现只需要将自己心里那些小九九放大,写出来就可以赚钱活命了。

我是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毕业的,四年大学没人告诉我连续剧剧本怎么写,也不知道以后我会以干这个谋生。谋生是遥远的事儿,大学一味地只是玩儿,然后在心里阿Q。不知道日后的方向,不知道实际上自己已经为日后的方向做着积累。经历和环境多多少少还是会对将来的职业有影响,也有截然不搭调的,我先举我的例子。

上大学之前,我在南方一个剧团干灯光操控,一干五年。五年我在条幕上方伺候了几百场戏,眼看着同一个故事在我将舞台灯推亮之后,来来回回不厌其烦地轮回。平常人出条幕便成了戏里的人,进条幕又恢复成常人,如此循环演员自己都麻木了。只理会这个戏与下一出戏的差异,不理会生活与戏的差异,从来不去想穿着古代衣服在条幕边聊百货大楼化妆品的荒诞,不理会上场自己又变成“陈世美”的荒诞,不理会对面的“秦香莲”一会儿到后台便对他喊:你这个月的菜票又没了,总是这样过了上半月饿下半月,嫁给你人家会怎么看我?

这样的生活很绝望,很精彩,很平常,很无常。大多数人取其一种异于别人。如果你置身事外,从条幕上方俯视,便能得其全部滋味。得其全部滋味并不好受,于是那五年我过得很拧巴,但我在看一出大戏,每晚条幕外的那部分不过是戏中戏而已。

这样,你以后还不能写戏吗?

再说个截然不搭调的例子。我一个朋友,也是一位编剧,写得很不错,从来没在艺术专业院校混过,理工科毕业的,没受过戏剧写作技巧训练,连思维都是理科的,但那只是表面。

职业连续剧写作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是因为篇幅长。一部剧少则30集,多则40集以上。人物少则十几个,多至几十个。我写过一部剧,有名有姓的四十多人。四十多人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衣食住行都得在编剧心里发展清晰,他们的性格喜好,每天在做什么,编剧要了如指掌。如果恰巧这个戏是跨年代的,那么从他们小时到老去这一生都归你安排。

这需要极强的逻辑性,这是理工科朋友的专业特长。

当然,他打上大学时便“不务正业”。中外剧本几乎看遍了,也是个爱幻想的主儿。在大街上见一个人骑车而过,便将他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有过几个情人几个仇敌,在心里不负责任胡乱编排一气,然后当什么事都没想过一样,回头买个煎饼去上微积分。

说了这两个例子,可能会加重一个误会。

可能你会认为,搞创作的人爱幻想异于常人,要想往这个职业上发展,首先得充满热情地把自己折腾得异于常人,这不靠谱。

创作既然是职业了,与别的职业便大同小异。你的专业素养和艺术文学天分,等同于金融家对市场的敏锐,等同于农民对庄稼和土地的熟悉。不要把自己看得有多了不起。冲动在内心,行事平和低调,才能让你有效地在内心更加冲动,否则更多地流露表面,会费去你大部分热情和气力。

另外,连续剧是给平头百姓看的,咱们国家平头百姓占绝大多数,低收入阶层才在八点钟的时候守着电视机,因为别的娱乐少。当然,话说回来高收入阶层歌舞升平那些娱乐其实更乏味,成天那么耍,他们也会烦。

黄金时间的电视广告大都是护肤霜和洗衣粉之类的平民产品,写电视剧就得把自己过成一彻头彻尾的平民,因为你说的是平民感兴趣的故事。一只脚在演艺圈里,一只脚踏住平常心,娱乐风云那些事儿你都明白,但跟你没关系,好端端大妈大婶家长里短地活着,才能使自己的职业长久下去。

早些年,中戏北电出来的专业学生,意气风发长时间保持一颗昂扬的心,也有以写连续剧为生的。能生存这是多好的事儿啊?可那颗要拍电影成艺术家的心太强硬。在学校熏陶的是欧洲电影先驱、布莱希特、斯坦尼……写个电视剧还不小菜?把积攒了多年的追求、梦想、艺术观念,对生命的重大感悟都整出来不就结了?结果败得多,成得少。连续剧实际上等同于七八十年代的广播连载,五六十年代的评书大鼓连播,明清的章回小说,几百几千年老百姓的欣赏习惯,能让布莱希特和斯坦尼把口味升级了?如果强硬升级,系统不会崩溃,但会拒绝安装不兼容。

说得太多了。一开始的时候我说过,我的剧本出个选集分量上绝对不够资格,是给要往这个职业发展的学生和年青人有个原始的东西看。市面上原始剧本确实少,有的也都是配合电视剧播出的电视小说,拿到市面上卖,那是什么体裁的东西真不明白,我也出过类似的,惭愧。

连续剧作为一个职业,虽有些走下坡路,但稳定的状态我估计还有10到15年,所以现在看这集子的朋友,投身其中还有时间。

就像国家地理现在选一个有关北极熊的题材,策划论证是描述北极熊物竞天择,还是熊的生物链,还是拍小熊成长的一生……十年后北极融化,冰原都不存在了,在什么平台上讲北极熊的故事?

这是丧气话,我们的社会总是让我们能忧心于长远,再收心着眼于目前。古代人早明白电视连续剧的现状和将来,古代人明白一切,他们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外就算能料到,但路你总得一步一步走吧。

过去的十年间,我一直在电视连续剧这个圈子写作,留下的痕迹也就是一些剧本,择了几部提供出来,给你们当休闲故事看。也许这里择的剧本,有人在电视屏幕上看过,但那是经过加工的,原始剧本什么样看的人总还是少,对准备走我这条路的朋友,从这行业的第一步看起,比看最终的屏幕要有益许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0: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