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韩非子大讲堂--韩非子的法制统治/中华国学精读书系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李世化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诚信是为人处世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古人就曾经讲过一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而早在战国时代,韩非子便提出了“小信成则大信立”的观点,可见诚信思想对中华文明影响之深远。大到国家,小到个人,诚信都是不可或缺的,诚实守信的人总会得到上天更多的眷顾,而欺诈撒谎的人会迟早要受到惩罚,让我们来看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渡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艄公凭着娴熟的技术,乘风破浪,终于将年轻人送到了彼岸。艄公淡淡地说:“年轻人,我跟你来个约定:当你不得意时,就回来找我。”年轻人随意地答应着,却不以为然。他以为,有了身上的六个背囊,他是不会有不得意的一天的。

确实,不久,他就靠金钱和才学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凭着荣誉和机敏,他睥睨商界,所向无敌;而健康和美貌更是令他春风得意,娶得如花美妻。他逐渐地忘记了摆渡的艄公,忘记了被抛弃的“诚信”。

当他人到中年时,总是做着同一个梦:他坐在一艘小船里,正惬意地游荡,突然风起浪涌,他被掀入急流之中,他并不下沉。只是水向他的七窍冲来,耳、眼、鼻皆安然无事,水却冲他的口中猛灌,他感觉到自己开始无尽的沉没……

他无数次在梦里惊醒。但这次却是电话铃声叫醒,电话那头传来惊恐急躁的声音:“老板,最近风声太紧,那事是否先停一下。”他似乎也开始慌张失措:“不行,不行……停不了了……”也不知怎么挂的电话。他知道电话那头的“那事”是什么。多年来,他欺骗了所有的人,包括他的对手和亲人:他多次将商品以次充好,他承包的建筑全是豆腐渣工程;他透支着他的荣誉和才能,劝说身边所有人投资于他,却把资金用于贩卖毒品和军火走私;他出入高楼大厦,天天花天酒地,热衷于夜生活,他的健康和美貌悄然飞逝;他一掷千金,豪赌无度,他背着妻子,频频外遇。这一切都只能解释他失去了做人最重要的一个准则——诚信。

因为没有诚信,他失去荣誉、金钱以及他的事业、爱情等一切,这时,他想起了那个渡口,想起了艄公的话。

从监狱里出来,他直奔渡口。艄公已不在,只有那里一条小船依稀当日模样。那时的年轻人也已垂垂老矣,这时的他便开始后悔他当年的选择了。

事实上,无论是谁,无论你是否取得成功,要想让别人信任,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必须要在很长的时间里,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给大家看,兑现自己的每一个承诺、诚心诚意地去做每一件事。

应该谨记的是,诚信的养成固然极为艰难,但要将其毁掉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长期守信得来的信用,很可能只因为一次失信就被破坏,所以爱惜信用一定要谨慎行事,千万不可走错一步。

人们常说无商不奸,然而事实上商人如果不讲诚信,则不会有立足之地。诚信的商人更能走向成功,松下公司的成功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927年,松下公司开始同住友银行建立合作关系,这全是住友银行一位业务员的功劳。在此以前,松下和另一家银行往来,而且十分顺利,按理来说,根本不必与住友银行往来,但是由_于这家银行分行的业务员太热心了,松下才被他说动。

虽然有开始往来的意思,不过松下还是提出了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能否在开始往来之前先约定,给他的公司两万元以内的贷款,如果可以的话,就和该银行往来。

这个业务员说:“愿意开户往来的先决条件是,只要开始往来就可充分地融通。”银行要求先往来,松下则说应该先约定可以贷款。这个业务员很伤脑筋,他对松下先生说,要回去和分行经理好好商量再说,然后他就回去了。

为什么松下先生希望先有可以贷款的约定呢?这就是信用问题,银行要他跟他们往来,是基于他们认为松下电器有前途,可以继续成长、发展,所以来劝松下跟他们往来。因此,相对的,他们也应把信用贷款这件事,表现在实际的行动上。换句话说,假如不能够表现在实际的行动上,银行对松下的信用,就变成嘴上讲讲而已,并没有信用的实体。

四五天之后,这个业务员又来了。他说:“我们分行经理说他非常明白松下先生的意思。无论如何,希望松下公司和住友银行往来,至于贷款这件事情,在开始往来三四个月之后,一定可以实现。”

松下觉得很奇怪,这跟上次讲的话一样,完全没有任何进展,难道他们不了解他的心意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关于信用这一点,不是说根本没有考虑到吗?于是他就把他的意思再详细说明。他在解释的时候,对方一直点头,好像了解了。

但是,他一讲完,这位业务员马上就说:“我非常明白。松下先生所说的一点都没有错。可是,我们银行对于任何再有信用的公司,在还没有往来之前,都很难约定近期内可以贷款。事实上,过去也没有这种例子,至少我没有听说过。所以,我希望您先和我们开始往来。”

松下觉得对方说得也有道理,尤其银行对信用一向都非常谨慎,站在银行的立场来说,这种做法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如果就这样答应他先开始和他们往来,那么事情就结束了。一般看来,这么做也并不影响松下电器公司的信用,更何况住友银行颇有名气。松下公司跟大银行往来,在信用上算是相当有利的,这一点也不值得忧虑。P26-28

书评(媒体评论)

两千多年前,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不起的鼻祖韩非子,我后来才知道美国哈佛大学把《韩非子》全部翻译成英文,全世界都非常崇拜我们中国的哲学思想家,所以我们把祖先的话好好地体验一下,就是一部管理学。——哈佛大学企管博士后、著名培训师,余世维

有时候,我认为把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好就不错,用孔子的思想做事,用老子的思想做人,用韩非子的思想做企业管理。——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

目录

第一章 法家学派与法家智慧

 法家学派思想概述

 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韩非子的生平及其著作

 韩非子的法家智慧

 韩非子的哲学思想

 法家智慧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

第二章 精明为人,积极处世——韩非子的为人处世

 信用第一

 君子求名要取之有道

 决定大事时要慎重

 锋芒不可毕露

 谦虚是人生进步的阶梯

 莫为小利失大利

 宽以待人

 才不可露尽

 私怨不入公门

 识时务者为俊杰

第三章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韩非子的心计谋略

 胜者为王败者寇,阵前不嫌伪诈多

 以虚避实,以静制动

 计谋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之一

 做人要懂得进退之道

 见人所未见,思人所未思

 谋无正邪,有胜乃大

 拙诚至极便是巧诈

第四章 得人才者得天下——韩非子的人才观

 培养人才要慎重

 给属下以足够的施展才华的机会

 以恰当的方法去使用人才

 成功必得人相助

 将最好的人才用到最合适的岗位上

 集众人之智来成就大业

 不拘一格用人才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使用人才要不避亲仇

第五章 让下属甘心为你服务——韩非子的领导术

 收买下属的心要用不同的方法

 用好下属的长处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上司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不以貌取人

 领导者管理好下属的诀窍是激励

 原谅下属的过错可以收买人心

 不可过分信赖自己的下属

 以官爵之赐来收买下属的心

 不可使自己的下属过于显贵

 领导者要懂韬晦之策

 恩威并用,赏罚分明

第六章 统御臣民,富国强兵——韩非子的“法制”思想

 君主要威严但不可过度

 明君要能辨忠奸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信赏必罚,言出必践

 执法不应避开权贵

 刑过失民,以德服人

 君主以铁腕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国君不可玩物丧志

 君王沉迷于女色是国之大害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君主要能纳忠言

第七章 说话说到点子上——韩非子的说话艺术

 说服别人要讲究技巧

 迂回出击,巧妙说服

 说话讲究实效,不作无用之功

 赞美的语言别人最爱听

 谬论还需歪理治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批评的语言是苦口良药

 直谏不如婉谏

第八章 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韩非子的办事技巧

 心动了就赶快行动

 干大事要从小事着手

 善于利用朋友的智慧

 做事要有好的点子

 求变创新才能求赢

 遵循事物的规律去办事

 利用同仁的力量易成事

 办事要灵活

 办事要注意细节

 从细微之处寻找机遇

 立足自身,敢于冒险

第九章 小人是针,沾着穿心——韩非子的防小人术

 认清小人真面目

 千万不要“与狼共舞”

 小人不会风光一辈子

 离小人远点为上策

 小人猖獗是国家的祸害

 小人是针,沾着穿心

 小人兴风作浪,忠臣补漏填缺

 忠臣当道小人便销声匿迹

 对待小人要勇于斗争、巧于斗争

第十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韩非子的智慧箴言

 自信人生二百年

 把苦恼丢一边,快乐要靠自己找

 凡事要留有余地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参天大树生于毫末,百尺高台起于垒土

 真正的智慧在书本之外

 成功需要注意细节

 有大的志向才有大的作为

 贪心不可取,知足者常乐

序言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时代,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思想异常开放活跃。在这段并不算太长的时间里,涌现了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一大批极为深远地影响了中国的思想大家,他们的智慧和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沉淀和演化,成为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源头和起点。

由于历史的特殊背景,百家争鸣的盛况只存在于那段历史时期中,封建王朝的大一统注定了要对思想开始实行控制,从汉王朝开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统治者的首选,这一选择便影响了以后中国的历代王朝,也影响了中国人的性格。

中国历代统治者在坐稳江山后都是非常尊崇儒家的,但“五百年而王者兴”的历史铁律注定了改朝换代的必然,在一个新的王朝建立的初期,旧的秩序被打乱,新的秩序尚未建立,这种历史背景下儒家的思想和手腕显然是已经不够用了,中国思想的另外一支“潜流”法家思想便会在这种特定的时代更加显性地重现历史的舞台。

实际上,中国历代统治者的治国手腕基本上可以用“外儒内法”来概括,儒家是治国的门面和装点,法家才是保持统治者地位和权势的核心所在。因此,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法家思想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在封建统治者的权术和谋略中不断被用到。

由于时代的制约,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和现代的“以法治国”存在着本质差别,前者的立足点是为君王服务,重在御民和保持统治者的地位和权势,与今天的依法治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话虽如此,但国学大师钱穆在谈到如何看待历史时有过这样的提法,即:站在古人立场的“历史意见”和站在当代人立场的“时代意见”。从当代人的立场出发,我们当然不能接受韩非子的一系列与当今时代已经格格不入的思想,但当我们站在古人的角度时,我们依然能够理解这位思想大家的智慧所在。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一直是我们时代所提倡的,对于韩非子的思想,今天的我们在了解的基础上,应该更加着重于其对于现时代的意义,寻找其中的积极因素,为我们所用,这才是我们研究韩非子的真正目的所在,也是我们编辑此书的意义所在。

内容推荐

李世化主编的《韩非子大讲堂--韩非子的法制统治》介绍了,韩非,战国晚期韩国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世称“韩非子”。《韩非子》一书提倡:“夫以法行刑,而君为之流涕,此以效仁,非以为治也。”用严酷的法令治理国家,大家就不敢轻举妄动;如果采取宽仁的策略,就不能达到有效治理的目的。

编辑推荐

李世化主编的《韩非子大讲堂--韩非子的法制统治》内容基本上涵盖了今天政治学、管理学的主要观点和主要论证方法……韩非子综合了‘法’、‘术’、‘势’,任何一个好的组织、企业,都应该是这三者的结合。韩非子说:“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你死我活的权力之争使他明白,要想使人俯首帖耳,必须有一种深藏于胸、变幻莫测、凶狠刁钻而又充满智慧的心计和手腕,这就是领导人的统御之道、经世奇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6: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