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子大讲堂--老子的无为而治/中华国学精读书系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李世化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有人认为,《老子》仅仅五千多字便能包罗万象,世界上什么事情都说到了,任何问题都可以在书里找到答案;甚至认为读通《老子》,可以得道成仙。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宣扬消极避世哲学的书,什么“不敢为天下先”,也许对奋斗遭受了挫折、有失落感的成年人有抚慰的作用,却对培养青少年积极进取的精神有妨碍。还有人批评《老子》把“小国寡民”作为理想境界,是要开历史倒车,回到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去。至于说《老子》是站在没落奴隶主阶级立场上,宣扬唯心主义、阴谋权术,这样的观点今天已经不大有人提了,但持有这样观点的人其实也不在少数。而另一方面,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统计,《老子》是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世界文化名著。尽管《老子》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但是以前《老子》的注译本,存在大量的误读与曲解,根据以往的中文注译本翻译的《老子》外文本,自然也会错得很严重。所以,其实世界上大多数人了解的《老子》,与《老子》的本来意思是有很大距离的,有些地方甚至是南辕北辙的。流传两千多年,目前世界上拥有读者众多,而其本意还尚未弄清楚,真正的价值当然远未被人认识,这样奇异、矛盾的现象,怎么会发生在《老子》这本书上?《老子》又是怎样的一本奇书呢?

《老子》是中国第一本哲学著作。《周易》也是一本哲学著作,而且成书年代比《老子》早得多,之所以《老子》是中国第一本哲学著作是因为《周易》的经文中虽然包含了许多朴素的哲理,但全书基本上还是以占卜为主。直到孔子与他的弟子写出系列的阐释《周易》的篇章,才将《周易》的哲理提升了,系统化了,连同《周易》才成为一部哲学著作。所以《周易》成书虽在《老子》之前,而提高到哲学书的地位却在《老子》之后。

《老子》首先是一本政治哲学著作,而且是专对侯王(诸侯与国王)进行说教的政治哲学著作。西周重教化,开办官方的学校,培训王公贵族及其子弟与官吏,这官方学校学的内容叫“王官之学”。我们今天看到保留在“四书”里的“王官之学”,其实只是官学,是培训官吏用的;《老子》里说的才是王学。

除了《老予》,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政治哲学,都教授统治者怎么做大做强,政治哲学理所当然地成了强者的哲学、大者的哲学。而《老子》则反其道而行之,要侯王“受邦之垢”、“受邦不祥”。就凭这一条,《老子》便高居于世界哲学的顶峰,何况《老子》哲学是一个有本体论的严密、深邃、完满的体系,《老子》是中国第一个自觉运用哲学思维来观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范例。又因为在老子的观念中,侯王应该是“圣人”,也就是品质高尚的人,侯王只有凭他的道德、修养,才能长久、稳固地拥有统治大权,才能“没身不殆”;所以,《老子》的政治哲学实际又是好人哲学,可以顺理成章地推广、引申到哲学的各个层面、各个方面,乃至在后世创立道教时被引为修身经典。所以有人说,“中国迄今为止的所有哲学思想、流派都在《老子》创立的哲学体系的覆盖之下。从世界范围看,其思想高度可以和佛教哲学比肩而立,比古希腊哲学可能还要高出一筹。,’

《老子》中有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即“道”和“无为”(由“道”和“无为”双衍生出一个新的概念——和谐,由于这个概念十分重要,我们将在下一节详细论述)。这两个概念非常抽象,很不容易令人理解,在本书中又将多次涉及,下面分别阐释一下它们各自的内涵。

“道”这个哲学概念,首经老子提出。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色彩的名词,在《老子》一书中频频出现,它有时显示宇宙天地间一种无比巨大的原动力;有时又在我们面前描画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种亘古蛮荒的状态;或展示天地初分、万物始生、草萌木长的一派蓬勃生机,如此等等。从老子对“道”的种种构想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他对“道”的那种近乎虔诚的膜拜和敬畏。老子对“道”的尊崇,完全源于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深信不疑,这完全有别于那个时代视“天”(或称为“神”)为绝对权威的思想观念。老子的“道”具有一种对宇宙人生独到的悟解和深刻的体察,这是源于他对自然界的细致人微的观察和一种强烈的神秘主义直觉。这种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着意关注,是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石。

“无为,,的含义有六重。其一,老子说的“无为”通常就是指不做。不是少做,而是不做。不是随便,而是绝对的坚持。这时的“无为”拒绝一切,是一种智慧的高姿态。

其二,无为就是“勿为”,指不要去做。这是对“不做”这一自我意志的外化,要求别人或自己不要做某事,这本身就是一件事。用事来做事就会陷人事的连环套,多不能得。所以要用人来做事,不要用事来做事。要求别人或自己“勿为”通常是无效的。所以老子自己也承认:“我说的道理是有根据的,也很好懂,可是没有人理解我。”

其三,无为就是“无以为”,指条件不具备,以至无法下手,无从开展。这时的“无为”是一种缺憾事。

其四,无为就是“以无为之”,指不受约束地做事,用无所谓或无所顾忌、甚或无法无天的态度、方法做事。以无为之是一种极高境界,它既不是用事做事,也不是用人做事,而是用“道”做事,人甘当“道”的工具,把自己交出去是自由的,这时往往不重结果,而重在享受过程。

其五,无为就是“为无”,指做事追求零结果、零效果,不求得失而求均衡,不求胜负而求和谐。这是一种极高境界,“为无”已是道本身。佛经说:“不增不减,不净不垢。”《古兰经》说:“他(指安拉)既不生育,他也不被生育。”这就是“为无”的最好诠释。P9-10

目录

第一章 老子与《老子》

 老子的生平

 老子的故事

 《老子》的微言大义

 老子的和谐思想

 老子思想研究概况

第二章 快乐生存的智慧

 人为乏趣,天机自然

 摒弃诱惑

 越简单就越自由快乐

 知足常乐

 挣脱心灵的枷锁

 莫为名利舍弃一切

 算计得失者永不快乐

 不追求完美

 追求快乐但不追求享乐

第三章 做立身敦厚的大丈夫

 人贵有自知之明

 挑战自己,打败心中的魔鬼

 大丈夫为人厚道,朴实无华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做人要有同情心

 学会宽容

 报怨以德

 谦逊是美德

 勇于承担责任

第四章 高人一筹的做事法则

 不要非做第一不可

 不可锋芒太露

 莫与强者争锋

 控制自己的情绪

 忍耐功夫实在可贵

 不逞匹夫之勇

 以柔克刚

 抑制浮躁情绪

 从细微之处做起

 坚持精神能让你取得成功

 把困境转化为顺境

 善始善终方成事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富贵不骄,功成身退

第五章 动静由心的人际交往

 不要自我封闭,敞开心扉应对一切

 保持人际和谐

 不怕人不知

 不要轻许诺言

 创造互利人生

 交友须谨慎,多交必滥

第六章 微妙的语言艺术

 滴水不漏的说话技巧

 美言可以市尊

 直不行就绕个弯

 沉默是金

 谨防祸从口出

第七章 高明的教育思想与学习方法

 教育要培养和谐的人

 个性化的教育

 学习是了解世界的重要方法

 善于向他人学习

 从大自然中学习

 博采众长,融会贯通

 大器晚成

第八章 保养生命的智慧锦囊

 珍惜生命

 养生关键要心态好

 学会享受生活

 顺应自然规律的养生之道

 无为养生法

 养生过度损健康

 让精神长存

第九章 无为无不为的管理之道

 老子管理思想概论

 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

 变领导为引导

 以身作则

 扬长避短识人才

 礼贤下士

 平等对待员工

 重视员工利益

第十章 无往不胜的商战韬略

 诚信为本

 要善于把握时机

 不可盲目行事

 选择一个好场所

 先做小事,赚小钱

 学会让利

 合作也是一种竞争

 要保护商业机密

 防患于未然

序言

老子是公认的百家之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奠基人,老子的思想对中国的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都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东方巨人”、“中国和世界的第一哲人”。

老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老子》是一部历代学者已研究了两千多年的伟大著作,虽然它仅有五千言,但内容涉及哲学、文学、美学、社会学、伦理学、军事学等许多领域,俨然一部精微的百科全书;更重要的是它体系完备,构造出了朴素、自然、宏大的框架,被人称为“万经之王”。

《老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被称为《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所以被称为《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生成及变化的玄机;《德经》主要说的是处世和治国的方略,阐述了人事的进退之术。《老子》一书中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事人情的深刻洞察,时局的动荡、社会的不安定、人事的纷争、生命的无常等,都深刻地影响到了老子的思想,并且反映在《老子》中。

《老子》很早就受到了国外思想家的重视,各种专门对它进行研究的著作层出不穷,近几年国外甚至出现了几次研究老子思想的热潮,一大批专家学者投身其中,乐此不疲。德国哲学家尼采称《老子》“像一个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自己“最直接地从《老子》中获取了思想资源”。西方学者阅读老子,大都是希望能从中获取拯救西方文明危机的良方。他们发现《老子》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对弥补西方文明中的精神失落和强权意志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他们对《老子》寄予了深切的期望。

虽然《道德经》具有如此高的思想价值,可现代的一般读者要想完全理解它可十分不易,它是非常难懂的。我们编写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让《道德经》变得尽可能通俗,尽可能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古人说“诗无达诂”,还说“圣人难知”,因此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对老子思想会众说纷纭。我们在这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一度诚惶诚恐,生怕一不小心就“念歪了老祖宗的经”,尽管字斟句酌,但由于水平所限,其中纰漏肯定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推荐

李世化编著的《老子大讲堂--老子的无为而治》介绍了,老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老子》是一部历代学者已研究了两千多年的伟大著作,虽然它仅有五千言,但内容涉及哲学、文学、美学、社会学、伦理学、军事学等许多领域,俨然一部精微的百科全书;更重要的是它体系完备,构造出了朴素、自然、宏大的框架,被人称为“万经之王”。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历史上,汉初及唐初的统治者都是采用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清静无为,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盛世。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是顺乎自然的不妄为。这也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

编辑推荐

李世化编著的《老子大讲堂--老子的无为而治》内容介绍,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在中国历史上表现为历朝历代的休养生息政策。而其中的辩证观则提升了道家管理理念的深刻性,为人们提供了变通了决策艺术。“无为”是老子处世哲学的一个至高点。“无为”不单是做人或生活的原则,更有帝王“南面之术”即今天所说“领导学”的意义。老子是公认的百家之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奠基人,被誉为“东方巨人”“中国和世界的第一哲人”。老子的处世态度并非一般人印象中的消极、避世。相反它是最积极同时也是最高明的处世哲学。哲人说,一人一世界。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同的。让我们走近老子,实现与老子居,与老子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9: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