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等著的《解读雪漠(上中下)》汇编了报刊上公开发表的专家学者对雪漠作品的评论文章,以及相关作品研讨会上与会人员的发言。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反映了对《大漠三部曲》的评论,第二部分重点反映了对《灵魂三部曲》的评论,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系列研讨会的情况。从不同侧面解读了雪漠作为一个西部作家,所具有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解读雪漠(上中下) |
分类 | |
作者 | 雷达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雷达等著的《解读雪漠(上中下)》汇编了报刊上公开发表的专家学者对雪漠作品的评论文章,以及相关作品研讨会上与会人员的发言。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反映了对《大漠三部曲》的评论,第二部分重点反映了对《灵魂三部曲》的评论,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系列研讨会的情况。从不同侧面解读了雪漠作为一个西部作家,所具有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内容推荐 雷达等著的《解读雪漠(上中下)》一百三十多万字,雷达等著,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录了2000年到2014年间研究雪漠作品的文章,是迄今最全面的雪漠及雪漠作品研究集。该书破解雪漠文化密码,剖析雪漠文学追求,是研究雪漠、了解雪漠的百科全书和权威文本。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大漠之子雪漠”,解读《大漠祭》、《猎原》、《白虎关》,总说“大漠三部曲”,以及众人眼中的雪漠书画;中卷“灵魂歌者雪漠”,解读《西夏咒》《西夏的苍狼》《无死的金刚心》,以及众人对禅者雪漠的感受等;下卷是“众声喧哗说雪漠”,包括鲁迅文学院、中国作协、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对雪漠作品的专题研讨,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对雪漠作品的综合解读,他人笔下的雪漠素描,以及《人民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兰州日报》等网络媒体的相关报道等。 本书中的论文、评论、随笔、新闻报道等资料收集历时八年,起稿至定稿历时两年,其校正打印稿达三尺之高,全书汇聚了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硕士学生、民间人士等二百多人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滴水映世界,透过本书,读者会看到另一种文化景观。 目录 《解读雪漠》【上卷】大漠之雪漠 辑一 《大漠祭》为谁而“祭”? 【专家解读】 雷达 /生存的诗意与新乡土小说 杨剑龙 /生活的体验与生命的感悟 雷达 /雪漠小说的意义 雷达、赵学勇/《大漠祭》评法几种 杨文林 /贫不薄文 马步升 /卑琐与高贵的双向冲突与和解 欧阳文彬 /为《大漠祭》喝彩 赵雁翼 /《大漠祭》的语言 梁胜明 /一部真正为农民写的书 吴金海 /《大漠祭》内容摘要之编后记 张炳玉 /甘肃文学的新崛起 北野 /《大漠祭》:活的艰辛死的无奈及爱的荒诞 【学界视角】 张明廉 /西部农民凡俗人生的真实与诗意 朱卫国 /猎猎大漠风悠悠西部情 杨万寿、唐援朝/平静中书写农民的历史 彭岚嘉 /乡土风景与乡村情感 何茂活 /农民生活、农民情感和农民语言 尚缨、汉滨/西部文学的新收获 孔会侠 /满腔热血,几多感慨 唐翰存 /苍凉的大漠深处的声音 白晓霞 /大漠呵大漠 丁皎年 /再读《大漠祭》有感 白晓霞 /《大漠祭》中的民俗世界及其象征意义 唐援朝 /重读《大漠祭》 李文琴 /“大漠”中的老顺 韩伟 /文本的生态审美解读 梁颖 /乡村叙事的审美特征 蔺春华 /乡土的悲恸与生命的期盼 田广 /小说语言与汉语主体性 韩伟、王彩凤/生存状态的描绘与西部精神的展示 董俊兰 /浅谈《大漠祭》对农民生活的表现 吴建新 /《大漠祭》理智与情感的困惑 西部,苦难的召唤 辑二 《猎原》“路”在何方? 【专家解读】 崔道怡 /关于生存的真实画卷 白烨 /读雪漠的长篇新作《猎原》 崔道怡 /地球是这样毁灭的 阎晶明 /《猎原》笔记 卢洪涛 /西部:一个真实的神话 唐达天 /西部人似乎不崇拜狼 纪天材 /悲怆的命运交响诗 【学界视角】 彭岚嘉 /与狼共舞的困惑与悖谬 刘镇伟 /平静叙述中的痛彻之思 柴永贤 /《猎原》环境和人物 【民间话语】 古之草 /“路”在何方? 张平 /《猎原》:让我们赴心灵之约 颜桥 /《猎原》语言的艺术倾向 孙悟祖 /生存诗意的寓言悲剧文本 辑三 《白虎关》是谁的“关”? 【专家解读】 陈思和 /什么是美丽的最好定格? 木弓 /甘肃又有好作品 杨剑龙 /生的挣扎与爱的执著 何清 /无力的挣扎与无望的救赎 【学界视角】 陈晓明 /西部叙事的美学气象与当代机遇 徐炯 、徐德明/《白虎关》中“花儿”的叙述功能 张惠林 /西部大地上的民俗图景 贾玲俐 /西部农村生活的绝唱 韩春萍 /现代语境下的陇军小说 【民间话语】 郝奇 /城市化进程中的病态 古之草 /《白虎关》的良知和尊严 梁一夫 /坚守与变迁 夕阳 /良知的书写,灵魂的拷问 古之草 /《白虎关》:“善”的传递与弘扬 古之草 /《白虎关》:文学应有直达人心的力量 明子 /“研”“磨”《白虎关》的理由 明子 /敬畏经典、重塑人生 明子 /温暖的马灯 古之草 /定格在美丽的瞬间 辑四 总说“大漠三部曲”及其他 李星 /从《大漠祭》到《白虎关》 李星 /现代化语境下的西部生存情境 李清霞 /西部民间伦理与西部乡土叙事 朱墨 /沙湾村的人间喜剧 子玉 /品读《大漠祭》和《猎原》 朱卫国、杨万寿/不同文学观视野下的两个文本 心蓝 /《大漠祭》和《长恨歌》的比较解读 孙玉玲 /从小说《白虎关》和《凿空》看西部农民的荒原体验 王锐 /系列长篇的创作诱因与接受困惑 刘青汉 /沙漠生态与生命告白 张玉 /雪漠小说中的生态意识 程国君 /审视“西部”之痛 何清 /关于卑微的叙事 曹雪梅 /西部女性的生存境遇 郭茂全 /西部儿女的悲歌 张继红 /“大漠—人—乡土”的一体书写及其局限 马梅萍 /关于西北地区乡土生活的一种书写 冯佩昕 /西部民间伦理下女性的生存境遇 武建新、徐军新/从现实到寓言 武建新、徐军新/从“童话”到悲剧 武建新、徐军新/从人的出走到狼的远行 朱辉军 /评《狼祸:雪漠小说精选》 董雄儿 /社会转型时期的西部农民生存图景 杨剑龙 /写出大漠中生命的奋斗与挣扎 陈思 /太阳和月亮同时升起的地方 附录 雪漠书画解读 【新闻报道】 罗倩曼 /雪漠书画应邀参加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博会暨“中华佛教高僧大德墨宝精品展” 罗倩曼 /雪漠书画获得好评 罗倩曼 /雪漠书画引起强烈反响 罗倩曼 /国际文博会雪漠读者见面会 罗倩曼 /国际文博会雪漠书画作品展回顾 古之草 /雪漠书画展获得圆满成功并引起强烈反响 【众人眼中的雪漠书画】 雪漠 /我为啥痴迷地画画? 古之草 /从鹰的“佛慢”谈雪漠的成功“转型” 杨博妍 /对雪漠书画的另一种观看 陈彦瑾 /文字般若,书画传印 张笑颜 /解读雪漠老师的大写意水墨画 罗兰 /用笔敲开心灵之窗 罗倩曼 /美的启示 苏晓霞 /从雪漠书画作品看香巴文化精神 文印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陈思 /众人眼中的雪漠书画 陈思 /读雪漠老师的抽象画一二感 《解读雪漠》【中卷】灵魂歌者雪漠 辑一 灵魂叙事《西夏咒》 【学界视角】 陈晓明 /文本如何自由:从文化到宗教 张继红 /文学,以怎样的方式进入了历史? 伍晋巧 /背后的语言 伍晋巧 /《西夏咒》中的阿番婆形象 伍晋巧 /读《西夏咒》第十三章《梦魇》之“剃度” 胡行舟 /母体与更生 丁皎年 /解开灵魂的密咒 陈彦瑾 /信仰的诗学与“灯”叙事 【民间话语】 陈思 /冷漠的时代 陈思 /一本书,一种信仰 明子 /《西夏咒》中的命运构成 明子 /《西夏咒》:折射人性的光芒 杨菲菲 /《西夏咒》:一个巨大的混沌和寓言 明子 /文学作品之后还有另一个世界 杨菲菲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 明子 /大乐无欲 何小龙 /在恶的世界里追寻大善之境 古之草 /试论《西夏咒》系列 陈思 /《西夏咒》中的善与恶 陈思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西夏咒》 陈思 /希望属于敢于“追梦”的人 刘东风 /《西夏咒》:普世杰作,长夜明珠 圆成 /厚重的灵魂大爱的情歌 辑二 信仰寓言《西夏的苍狼》 【专家解读】 陈彦瑾 /诗意雪漠:有关爱与信仰 陈彦瑾 /诗意女子诗意爱 陈彦瑾 /让我们谈谈信仰 【学界视角】 伍晋巧 /疗救人性之陋 伍晋巧 /西夏的那匹苍狼 陈永有 /灵魂的清凉之旅 【民间话语】 孙悟祖、杨博文/魔镜中的阴影 辑三终极寻觅《无死的金刚心》 【专家解读】 徐肖楠 /灵性写作中的存在证悟与生命幻变 陈彦瑾 /发生于灵魂内部的信仰求索故事 陈彦瑾 /信仰是信仰者的呼吸 陈全林 /寻找的悲歌 陈全林 /雪漠教修心:走出心灵的困惑 【民间话语】 陈思 /独一无二的奇迹之作 孙悟祖 /灵魂求索的大书 陈思 /《无死的金刚心》:一部能与你交流的大说 古之草 /“大说”既是结束又是开始 古之草 /透过爱情,看人类智慧的升华 辑四人物与灵魂 伍晋巧 /寻找慈悲与光明 李蔷 /贫穷的悲哀 明子 /《白虎关》:写给莹儿的灵魂 欧隆痴/大漠悲情 杨坤 /改嫁或守寡:女性永远的梦魇 周宇、张彦斌/在生活的沧桑与无奈中对生命的虔诚与渴望 古之草 /用爱拯救灵魂 陈思 /女人的“盼头”与救赎 张建华 /无根的漂泊与清凉的微笑 炳松 /雪漠笔下的西部农民精神世界 许心宏 /基于空间诗学的女性书写与悲剧意识 彭青 /西部农民生存真相的现实关照与灵魂救赎 陈彦瑾 /本土先锋、历史叙事与附体的写作 辑五 禅者雪漠 纪天材 /《大手印实修心髓》:开启智慧的窗棂 孙万朋 /《大手印实修心髓》:一本划时代的巨著 宋洁 /论雪漠小说的佛教文化色彩 宋洁 /论雪漠小说创作中的道教文化 赵春 /雪漠的宗教情怀与小说创作 权绘锦、李骁晋/西部农民的多重困境与宗教救赎的探索之路 孙悟祖 /东方佛教的哲学思想和西方艺术技巧的重构 李贤、曹永光/论《白虎关》的三重意蕴 陈彦瑾 /朝圣的雪漠 陈彦瑾 /雪漠关键词 心印法师 /“当代大手印之父”:让智慧宝石重现光芒 陈彦瑾 /让大手印之光照亮心灵 心印法师 /从我的宗教体验谈大手印墨宝之“光” 辑六 感受雪漠 陈颖 /说点感受给您听 陈思 /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试金石 古之草 /用赤子之心去亲近真理 王凤国 /修复心灵的奇书 滋滋 /从传统小说到“心灵瑜伽” 陈思 /“心灵瑜伽”:以出世智慧解当代困惑 陈思 /印在T恤上的“涂鸦小品” 《解读雪漠》【下卷】众生喧哗说雪漠目录 辑一 专题研讨 一、鲁迅文学院雪漠作品研讨会 甘武臣等人/人民立场和忧患意识 二、复旦大学《白虎关》研讨会 雷达 /一部未引起重视的好小说 栾梅健 /中国西部文学的扛鼎之作 张新颖 /《白虎关》:生命应有更高的一种力量 杨扬 /站在农民角度上提出了时代性的灵魂问题 王鸿生 /中国的灵魂怎么在文学作品当中出场? 徐德明 /对生命的珍重 宋炳辉 /一部充满张力和穿透力的作品 何清 /对现实的关怀精神 周立民 /生命的锤炼如但丁的《神曲》 朱小如 /将日常生活写得如此惊心动魄的一部小说 王光东/乡土文学的一大突破 吴金海 /最终靠好作品说话的雪漠出来了 朱墨 /作家应有悲悯之心 张勐 /震撼《白虎关》的内在精神深度 石圆圆 /探索女性之“死”的根源 雪漠 /关于死亡与苦难 陈思和 /捡起萧红的精神 庄英豪 /三位伟大女性是“真、善、美”的化身 三、兰州大学雪漠作品研讨会 雪漠 /练笔、打碎、重铸 张明廉 /独特的“大漠世界” 彭金山 /溃退的《白虎关》 古世仓 /执著于表现生命与精神的传奇 张懿红 /雪漠的思想探险:从启蒙到宗教 马梅萍 /《西夏咒》关键词:轮回、苦难、修炼 哈建军 /论雪漠小说人生抗争的积极向度 叶淑媛 /混沌之境中的终极价值探寻 李晓禺 /雪漠的超越 宋俊宏 /魔幻背后的历史真相 雪漠 /《西夏咒》有着无穷的解读 彭岚嘉 /有着宗教悲悯情怀的雪漠 四、中国作家协会《西夏咒》《白虎关》作品研讨会 胡平 / 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作家 何建民 /具有民族文化特性的小说 雷达 /《白虎关》:触及生死与永恒 吴秉杰 /《白虎关》:一本留给现在也留给历史的书 孟繁华 /《西夏咒》“价值连城” 陈晓明 /雪漠是被严重低估的作家 彭学明 /雪漠作品:守根的文学 何向阳 /为农耕文明作精神传记 肖惊鸿 /《西夏咒》:能进入世界文学视野的一本书 雪漠 /站在人类的高度反思 陈彦瑾 /雪漠《西夏咒》《白虎关》研讨会简记 五、中央民族大学“光明大手印”书系研讨会 和龑 /做思想文化的摆渡者 潘蛟 /社会学应把宗教作为一个研究课题 陈彦瑾 /我对“光明大手印”书系的三点体会 史原朋 /大手印文化要现代化和国际化 蒋晖 /自由才是最高的价值 赵万波 /我为什么亲近大手印文化? 崔栢涛 /我非常看好雪漠老师的大手印 董巍 /我们为什么要出版“光明大手印”书系? 陈全林 /“光明大手印”书系的五个特征 心印法师 /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大手印文化 雪漠、沈思源/灯泡与太阳 辑二 专家解读 何清 /论雪漠小说的现实关怀精神 孙英 /雪漠文学创作中的西部文化解读 甄瑞霞 /荒漠中的孤行者 宇文舟 /谈雪漠的《凉州令》 赵海钧 /论雪漠小说乡土语言的艺术魅力 赵维娟 /雪漠小说创作论 姚俊强 /死亡意识、悲剧命运与苦难叙事 周小华 /谈雪漠小说的语言 辑三 雪漠素描 阎世德 /走近雪漠 高培芳/ 生命,因文学而精彩 徐大隆 /雪漠印象 何羽 / 雪漠速写 陈亦新 /我与父亲雪漠 陈彦瑾 /走进雪漠家 赵武明 /苍凉大地上的“苦行僧”雪漠 张建华 /质朴的朝圣者,诗意的生活 古之草 /一支真正的笔 宏亮 / 初识雪漠 冰子 /雪漠,另一个灯火 古之草 /我研究雪漠作品的缘由 辑四 报刊掠影 《文汇报》:西部农村生活跃然书卷 《书海知音》:西部社会的风情画 《兰州晨报》:激情描绘西部农村 《飞天》:忠实记录老百姓的生活 《兰州晨报》:《大漠祭》封镜雪漠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试读章节 读《西夏咒》,读者会产生哪一种对历史的感觉呢?当法国人看到英雄的拿破仑给人们带来的只是战乱、鲜血和动荡不安时,雨果的小说《93年》出版,给人们擦亮了一次眼睛:用善良和人}生衡量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这便是《西夏咒》里的大爱:不分朝代、阶层、性别、种族、老幼,也不分物种,无边之爱。雪漠作为中国著名作家,文学技巧娴熟老道。《西夏咒》的语言简约,含蓄,有力度;浓厚的宗教氛围,神秘丰富的意象;曲折浓缩的情节,严谨的结构;凉州历史的沧桑感;悠远、低沉、缓慢而永恒的痛苦或激越的灵魂。但这些,还不足以让读者一步一步理解它的深刻内涵。 就像西夏的文化一样神秘,《西夏咒》的那些神秘里,隐藏着人类灵魂的一些密码。作品捕捉到历史上曾经凸显的一次闪亮,从一千年前写起,把人物集中到几个典型身上,让一次次机械古老的轮回模糊了改朝换代,模糊了英雄和草民,历史变成一个车轮,不断地重复,跌跌撞撞地往前碾去。其中不乏爱情的神秘凄美:主人公雪羽儿有两个原型,一个是飞贼。凉州某山区有个叫贺玉儿的飞贼,怕别人对号入座,故更名为雪羽儿。另一个原型是甘肃刘家峡罗家洞。几百年前,那儿有个女孩,和一个叫盘唐巴的僧人之间,发生了一段故事,他们以人们所说的双修形式实现了超越。至今,那儿仍有无数的朝拜者。苏州大学教授潘桂明《佛教大百科》认为“大手印法”是显密兼修的教法,噶举派最高的修法是无上瑜伽密的“双身修法”,证明凡事必有其“缘”。作品对西夏的岩窟里发掘的历史秘籍的解读和演绎,刻画了广袤的西部地貌、风土人情,展示了鲜为人知的西部人文景观:诛咒术、打冤家、入骨法器、骑木驴、男女双修……塑造出作品中一个个充满鲜明个性、具有丰满血肉的人物:朝圣的僧侣—-二.琼;超越的化身——雪羽儿;文化及历史的承载——阿甲等分析与解读,呈现出诸多具有悖论般对一个群体最真实的生命体验。 让西部独有的文化得到保留和弘扬,并对其中的糟粕,如暴力、血腥、愚昧进行诅咒,此为“咒”的一层含义。另一层含义是“魔咒”,象征人类的欲望。这本书的本意也是想像伟大智者们一样,用文学可能有的微弱光明来打破人类欲望带来的诸多的困扰、困惑、困境等。所以这个“咒”,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 自有人类历史起,人类的欲望就产生了一种打不破的怪圈,人们在怪圈中陷入一种困境,比如战争、血腥、暴力。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值得骄傲,华夏民族的发展繁荣也给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有一个痛苦的现实:战争连绵不断。雪漠认为,凉州始终没有爆发一次农民起义,几千年来没有农民起义,这个地区的文化核心蕴含着汤因比所说的“无敌意”,认为所有的暴力和血腥都是罪恶的,不管你用什么方式,在这样一种文化中,构建非常和平的一种土壤,有着非常和平的文化、非常和平的气息,这些东西又构成了一种人类的民众心态、民俗风情,也是一种无意识中非常好的东西。诚然,凉州历史上部族、军事集团之间时有战乱。所以《西夏咒》对凉州民众的认识独具匠心。池田大作认为鸠摩罗什居留在凉州的十七年,虽然经常眺望长安,但笃学勤奋,弘扬佛教文化,使凉州成为当时中国北方佛教中心,承认宗教这种人类精神对历史的缓冲作用还是很明显的。雪漠用佛学中的“精进”阐释自己的文学观:“我写了四部长篇:《大漠祭》《猎原》《白虎关》《西夏咒》,还有几部哲学著作和几十个中短篇小说,它们都是在放下后从自性里流出的。只有这样,那文字才会像一粒粒飞来的石子,总能打疼——也可以说打动——读者的心。” 《西夏咒》除了传统文学手法外,突出运用了魔幻手法。当然有作家借鉴西方文学经典的倾向,这从雪漠与西方作家的对话录里可以看到。更主要的是作品主题的需要,也是现实世界中人们渴望救赎灵魂的需要。由于“人定胜天”和“工业文明”,由于对大自然的不敬畏,由于莫名其妙的“咒”,人们越来越浮躁了。于是读者的脑海里回旋《百年孤独》:当布恩地亚家族的最后一代拿着充满智慧的吉普赛人墨尔基阿德斯的羊皮纸并最终破译出布恩地亚家族命运的瞬间,他坦然地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毁灭。当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与姑母所生下的那带着猪尾巴的儿子正在被蚂蚁一片一片地蚕食只剩下一张皮的时候,他一下子就意识到了这个家族不可逃避的命运,正如羊皮纸上所写的那样:第一个人被绑在树上,而最后一个人正在被蚂蚁吃掉。然后,读者的脑海里再回旋《西夏咒》:虽说历经了千年,人类似乎并没有多大进步,依然摆脱不了对权力的追逐,对别人命运的控制,对残酷的体验,逐此种种。在这个人世间,世间万物以人为最凶残、最可怕,却也以人最能忍受。在作者眼里人其实和万兽万物一样,有时渺小有时伟大.万事皆有因果,种下什么因必然会得到什么果。不善良的欲望,像…… P30-31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