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疯狂的石油(石油风暴下的世界政治经济镜像)/读点石油财经丛书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作者 秦扬//何沙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应运而生的新型武器

战争开始后两年多的时间里,筋疲力尽的双方难分胜负。三大战线异常残酷,惨不忍睹;西部战线双方拼命厮杀,但只向前推进了约15公里。壕沟战依然在继续,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考虑采取新的手段。英国人E.D.斯文顿建议,将枪炮装在拖拉机上,可以产生一种新型战斗武器,并设计了这种新型战车的式样。从此,在石油驱动下兼有机动、火力、防护三种功能的坦克就应运而生了。

在海军方面,独具慧眼的丘吉尔倡导成立了海军陆地战舰委员会。他还慷慨解囊,拿出海军的资金研究开发新式战车。在海军的及时帮助下,这种“陆路战舰”很快问世。为保密起见,人们命名它为“Tank for Mesopotamia”,后来简称“Tank”。汉语音译“坦克”一词即源于此。

1916年索姆河战役,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并取得了战役的胜利。1918年8月8日在亚眠一役中,456辆坦克大破德军防线。从此,石油坦克的应用结束了军事防御为主的时代。1918年10月德军最高指挥部宣布胜利已无可能,首要的理由就是坦克的诞生。其二则是协约国的汽车和卡车压倒了德国的火车,那也是用石油作驱动的缘故。1914年8月英国远征军开赴法国时仅有827辆汽车(包括747辆征用的车)和25辆摩托车,到战争结束前几个月,英国陆军车辆达到了5.6万辆卡车、2.3万辆汽车、3.4万辆摩托车和机动脚踏车。此外,1917年4月,参战的美国带到法国5万辆汽油驱动车辆。这些车辆根据部队的需要,将部队和补给从一地迅速运到另一地。而德国占据优势的火车因为缺乏机动性,在战争中渐渐失去优势。

费希尔上将和温斯顿·丘吉尔都不幸言中了石油之重,石油为这些机械和武器提供了动力资源。但是,石油对战争胜负的决定程度及战争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却是任何领导人都始料不及的。汽油用来给战争武器供应能量,从而使石油成为具有高度战略意义的物资资源。以汽油发动机为核心的军事装备的使用,使石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舞台上尽显风流。从此之后,世界各国对石油的争夺战更是前所未有。

当时,灌着石油的内燃机在战争中又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空中打击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航空工业初见雏形,仅有1000人;而5个月后的1915年1月,英国也才制造出250架飞机,其中60架还属试产机型。为了迎合战争需要,飞机立即被应用于军事领域。战争的发展催生了飞机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以汽油为燃料的飞机大规模用于战争。当时先进的飞机航速达193公里/小时,作战高度达8千多米,空军已经成为独立的军种。随着战争的延续,航空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到1915年7月,开战不足一年,所有空中武器均已过时。

军用飞机最初主要用于侦察。至于打仗,顶多也是飞行员拿枪对射。后来在侦察机上装备了机枪,开发了新的机械装置使螺旋浆的运转与射击同步,以免飞行员误射自己的螺旋浆,从此战斗机便诞生了。1916年时飞机已开始编队飞行,空战战术也已有所发展。随后配合步兵作战的战术轰炸,英国人用此办法与土耳其人对阵,取得辉煌战果。1918年3月德军突破了英军前线阵地,英军又用战术轰炸挡住了敌人进攻。德国率先实施战略轰炸,先用飞艇,后改轰炸机,直接轰击英格兰,触犯了英伦三岛的尊严,史称“首次不列颠之战”。英国报之以在战争末期几个月间对德国境内狂轰滥炸。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断推动着发明创造的进程。到战争最终几个月间,最先进的飞机航速提高了一倍多,飞机生产总数也逐渐增加:战争期间英国生产了5.5万架飞机,法国6.8万架,意大利2万架,德国4.8万架。美国在参战的一年半中生产出1.5万架飞机。

英国皇家海军将军舰的燃料由低燃烧值的煤炭改为高燃烧值的石油,提高了英国舰队的速度,增大了活动范围,燃料补充更加快捷,英国舰队也就更加牢固地掌握了制海权。而以煤炭为燃料的德国舰队则受限于狭窄的范围之内,欲出不得。战争爆发时,英国主力舰队压倒了德国公海舰队。1914年12月,福克兰群岛战役中皇家海军大败德国一支舰队,从而剥夺了德国进入世界各贸易中心的权利。不过,双方舰队只有过一次大交锋,即1916年5月21日的日德兰海战。此次海战从战术上讲,德国舰队成功地避开了陷阱,取得了胜利。但从战略上讲,英国人才是胜利者,因为他们从开始直到战争结束始终控制着北海。并迫使德国舰队困于本土基地,无法出动。

P5-7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描绘了国际石油市场的风云变幻。揭示了石油产、消大国政治经济的战略角逐,内容丰富,文笔流畅,值得一读。

——王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书以石油为主线,描述了近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以及人类的生活方式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它集历史、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和文化故事于一炉,生动活泼地向人们展示了一副波澜壮阔的石油工业史,叙说了围绕石油所发生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冲突与战争。

——李景明 中国石油煤层气公司总地质师,教授级高工,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

石油是个非常复杂的范畴,它在当今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系中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因此,从战略高度审视石油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书透过石油的重重迷雾,冷静观察了世界石油政治、经济博弈的旧貌新局,从全球的整体视野,思考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石油安全的生存之道,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杨志 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石油没有疯,疯狂的是人心.是强权对世界的控制欲。若说过去150年石油带来的是流动的黄金,那么未来150年。它带给世界更多的将是血和硝烟。正是以石油安全问题为切入点,这本书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告诉读者:石油这种极特殊的商品,从价格稳定、环境安全,就业保障与社会关系,正离我们每个人越来越近;而对于国家而言。以对世界石油资源的控制力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时代,正在一步步地迫近。当石油不仅仅是金钱,而更多的是安全时,作者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惊心的大问号:不管你是升斗草民,还是国家政策制定者,面于石油安全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郭立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

后记

全书通过回顾世界各国围绕石油利益所展开的政治博弈、外交角逐、军事对抗,特别是中国围绕石油战略所开展的种种努力,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揭示了一个多世纪来石油利益对国际格局、世界经济的诸多重大影响,从而为读者展现了石油风暴席卷下的世界政治经济的万千景象,读来令人震惊。在此基础上,本书还探讨了中国石油能源问题的应对和解决之道。总的来说,本书敲开了读者了解石油问题的兴趣大门,为读者朋友思考21世纪石油问题提供一把钥匙。

本书由秦扬、何沙任主编,负责拟定写作提纲,并审定稿件。李秀铎、李洁任副主编,负责书稿的统稿工作。参加各章编著工作分别为:前言,秦扬、何沙;第一章,秦扬、陈东升、李洁;第二章,何沙、李秀山、刘言颜;第三章,何沙、王江荣,李秀铎;第四章,秦扬、罗文、刘言颜;第五章,李秀铎、张群胜、宋丹;第六章,李秀山、王明臣、周楚;第七章,何沙、吉安民、李洁;第八章,秦扬、宁佳、罗文。

为了系统全面地给读者朋友们提供一个关于石油问题的全貌和历史视角,我们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新闻报道和研究成果,同时也引述了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和观点,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非常荣幸地引起了石油工业出版社的兴趣。与石油工业出版社团队合作真是一件幸事,他们在石油领域所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编辑技巧、灵敏而犀利的眼光都极富价值。感谢石油工业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们,感谢他们对《疯狂的石油》的厚爱,是他们,使得《疯狂的石油》这个精灵,在石油工业的历史舞台上得以崭露头角。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疯狂的石油》不会这么快、这么好地与读者朋友们见面。

最后,我们还要感谢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西南石油大学科研处、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部、西南石油大学文法学院、西南石油大学政治学院、西南石油大学图书馆等有关领导、老师、同学、朋友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的观点和认识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0年7月21日

目录

第一章 战争之源:浸淌着鲜血的石油/1

 第一节 油定乾坤——第一次世界大战/3

龙虎相斗,石油助燃——法德较量/3

应运而生的新型武器/5

胜利的“血液”/7

 第二节 为油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11

希特勒的企图/11

伸向东方的魔爪/13

大东亚共荣圈的迷梦/16

油尽粮绝/19

日本军国主义的挣扎/21

 第三节 战火连绵的中东/25

相煎何急——“流着奶和蜜”的地方在流血/25

运河两岸起烽烟——第二次、第三次中东战争/28

“十月战争”与石油危机/32

两伊战争——阿拉伯河边的鹬蚌之争/35

沙漠风暴席卷海湾/37

为自由?要石油?——伊拉克战争/39

第二章 变幻莫测:飘忽不定的石油价格/43

 第一节 风起云涌的国际油价/45

纵观国际油价之变/45

油价为何爱玩“过山车”/48

测不准的油价/51

未来走势的估计/56

 第二节 油价暴涨的恶果/58

原油炒作对世界实体经济的影响/58

持续飙升的油价对世界政治秩序的影响/62

 第三节 到底谁在操纵油价/67

能源政治的相互博弈/67

国际炒家的过度投机/68

原油价格的暗箱操作/74

第三章 祸起萧墙:石油地缘政治/77

 第一节 地缘政治理论/79

地缘政治理论的源起/79

地缘政治理论的内容/80

石油地缘政治理论/82

 第二节 铁托的国度安在/89

铁托与南斯拉夫/89

科索沃问题/90

巴尔干地区的地缘政治意义/91

 第三节 五彩纷呈的“颜色革命”/93

何为“颜色革命”/93

几起“颜色革命”/93

“颜色革命”发生的原因/96

 第四节 不臣的车臣/98

车臣问题的历史溯源/98

车臣问题的深刻原因/100

第四章 油荡四海:世界石油格局之变相/103

 第一节 历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机/105

 第一次石油危机/105

 第二次石油危机/110

 第三次石油危机/112

 第二节 挟石油锋锐的欧佩克/114

在石油博弈中求发展/114

欧佩克亮剑石油外交/116

 第三节 俄罗斯:能源超级大国/122

凸显能源大国地位/122

用石油叫板美欧/126

 第四节 为非洲祈福/132

能源新大陆遭觊觎/132

石油给非洲到底带来了什么?/135

第五章 石油霸权:谁是幕后的黑手?/139

 第一节 美国的石油霸权/141

石油霸权在国际关系中初露峥嵘/141

战后英、美争夺中东石油霸权/143

美国霸权相对衰落与国际石油机制的形成/149

冷战后美国重新控制世界主要石油资源/152

 第二节 美国霸权中的石油因素/157

美国霸权的经济机制——石油美元/157

美国霸权中的石油外交/164

美国霸权中的政治战略——“大中东计划”/170

 第三节 战争:美国掌控着世界的“水龙头”/179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启石油战争的大门/179

美伊之战,美国掌控了世界的能源生命线/182

第六章 险象环生:中国的石油安全/189

 第一节 饥渴的亚洲巨龙/191

中国石油工业艰难找油路/191

中东动荡与中国石油安全/193

逐鹿中东石油/196

 第二节 被践踏着的海疆/198

我国与邻国海洋油气资源之争/198

东海的油气资源之争/198

 第三节 一剑封喉之痛/205

环境决定局面——中国油气威胁论/205

石油海峡——马六甲困境/207

制约海上航运的波斯湾瓶颈/208

 第四节 可怕的石油储备/212

面临挑战的国内油储量/212

形势严峻的供需态势/214

日益增长的石油供应安全风险/216

保障石油安全,任重而道远/218

第七章 当务之急:修筑石油安全的万里长城/223

 第一节 开源节流/225

开源节流的措施/225

我国石油的可持续发展/228

 第二节 放眼四海/233

重要而又不稳定的中东战略/233

中俄石油能源战略/240

蓬勃向上的中亚战略/242

日益重要的中非战略/244

竞争而又受制于人的中美战略/246

 第三节 持剑护油/252

海上军事建设/253

石油争端/255

 第四节 有备无患/262

宏观战略/262

储备规模、结构和布局/263

储备资金的筹措/265

国家石油储备的管理体制/266

国家石油储备的调控运作机制/267

第八章 深谋远虑:打造21世纪石油能源版图/269

 第一节 合纵连横走出去,共创美好未来/271

“走出去”我们究竟走了多远/271

合纵连横——战略重组的国际化开发合作新路缈278

跨国经营——建立海外能源供应基地/279

 第二节 节能与替代能源的新策略/284

全民节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84

节油——控制石油消耗的过快增长/286

寻找替代能源不可避免/287

让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成为21世纪能源的主角/290

 第三节 把握时机置换石油/297

贷款换石油/297

蔬菜换石油/301

市场换石油/303

参股换石油/307

技术换石油/312

后记/316

参考文献/317

序言

埃瑞克·胡佛曾经说过:“世人评价社会进步时,看的是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要求,而不是看最初的意图是否单纯。”石油精灵横空出世时,它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巨大能量。然而,石油确实真真切切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自从石油被发现那一天起,就没有哪一种能源能像它那样能够影响到人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到世界经济起伏跌宕和国际冲突与战争;小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都与石油能源息息相关。正如20世纪中叶一位石油商人所咏叹的那样:“石油,这些被禁锢在岩层下数百万年的黑色精灵,一朝喷出地表,就注定要改变整个世界!”世界石油150年的发展决定性地推动了工业社会前进的步伐,大大加速了近150年人类社会的发展,石油真是功不可没。石油能源为现代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提供了燃料和动力,造就了世界经济的红红火火。

石油是能源问题的核心,能源问题又处于金融问题、经济问题与国际政治问题的要害部位,是其核心中的心脏部分。石油,这个被人类爱恨交加,又挥之不去的尤物,用来构建解决上述问题的通道。问题的链条一旦操作失控,人类所付出的代价不是金钱的病态丧失就是刺鼻的鲜血流淌。至于那油价的波动,更是牵动着亿万消费者的敏感神经,也成了缠绕在那些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头脑中那挥之不去的梦魇。

本书重点梳理了石油资源作为“黑色黄金”对世界的影响,促进石油业界的社会认同。本书在以下方面有所努力:

从关注石油安全到关注石油影响。通过研究石油的方方面面,异彩光芒地呈现了石油影响社会的方法、途径及其与工业经济的互动过程,反映出了石油工业与社会万象的结合、磨合与融合的曲折历程。

既注重研究又关注普及。本书既形象展示了石油政治的风云变幻,又深入揭示了石油与世界政治经济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以石油安全为切入点,重点介绍了大国采取的种种石油安全措施,对我国石油安全的现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作为一本普及读物,本书通过对石油与经济社会碰撞互动生动阐述,异彩纷呈地折射了笼罩在石油周围的社会万象,引导读者关注石油因素,普及石油能源意识。

本书客观地俯瞰了石油经济政治状况,同时用更多笔墨关注了石油工业与社会进化的互动过程,努力提高大众对石油研究视角的认同度。

《疯狂的石油》透过石油风暴下的世界政治经济镜像,去观察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的石油角逐;来探测决定世界新秩序的石油动因;揭示世界经济波动起伏的石油影子。书中以石油为载体,深入浅出告诉读者一个道理:能源威胁主要不是来自地下,而是地上的。比如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恐怖活动增加;比如对能源安全事件的反应不力等。为保障全球能源安全,国际社会应该树立和落实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

本书努力向专业和非专业的读者一再表明:石油决不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自然而然地引导读者走近石油、感知石油、关注石油、热爱石油、珍惜石油。总之,本书反映了世界最为庞大产业的纵横捭阖、刀光剑影、波澜壮阔的大历史风貌,跌宕起伏地把世界石油立体化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阅读本书,你可以感受到:石油资源,从某种层面上来讲,与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愿您通过阅读本书,倾听主宰世界舞台幕后的——那些生动而独特的——疯狂的石油的叮咚声响。

秦扬 何沙

2010年7月

内容推荐

秦扬和何沙编著的《疯狂的石油(石油风暴下的世界政治经济镜像)》是一部篇幅紧凑、妙趣横生、内容全面的关于石油精灵的现实力作。《疯狂的石油(石油风暴下的世界政治经济镜像)》对石油精灵引起大国间纵横捭阖、刀光剑影做了生动的描绘;对石油精灵挑起世界经济的风起云涌做了激动人的阐述,

作者从更宽广的历史脉络入手,深入探究石油精灵引起的风云变幻、烈燮风暴,生动活泼地再现了疯狂的石油在国际政治间引起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浓墨重彩地描绘了石油精灵在世界能源市场上粉墨登场后的兴风作浪,以及由此所导致的那些斑斑劣迹。与此同时,《疯狂的石油(石油风暴下的世界政治经济镜像)》以中国学者的视角,扣人心弦地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也做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深度解读了我国石油能源的状况,提出了独到而又封颖的见解。

编辑推荐

秦扬和何沙编著的《疯狂的石油(石油风暴下的世界政治经济镜像)》通过回顾世界各国围绕石油利益所展开的政治博弈、外交角逐、军事对抗,特别是中国围绕石油战略所开展的种种努力,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揭示了一个多世纪来石油利益对国际格局、世界经济的诸多重大影响,从而为读者展现了石油风暴席卷下的世界政治经济的万千景象,读来令人震惊。在此基础上,本书还探讨了中国石油能源问题的应对和解决之道。总的来说,本书敲开了读者了解石油问题的兴趣大门,为读者朋友思考21世纪石油问题提供一把钥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1: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