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不计较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生活哲学课)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日)岸见一郎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三章。第一章为“不断探索的‘我’”,围绕“思索人生”展开论述,强调了思索人生的重要性,并倡导真正的人生意义必须由自己去探索,也唯有如此才能活出自己的人生。第二章为“驻足静思的‘我’”。作者认为,无论我们的生活多么忙乱,只要静下心来想清楚“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就能够从容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过真正属于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第三章为“随时可变的‘我’”,重点强调活着即变化,只要我们自己有改变的意愿和决心,我们的生活就能随时改变。作者认为,我们只有认真思考对自己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然后聚焦当下,不计较过往,不焦虑未来,认真而又从容地做好当下能做的事情,才能过自己有意义的人生。 作者简介 岸见一郎,1956年生于京都。攻读完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系博士课程后满期退学(专业为西洋哲学史)。著有《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两书均与古贺史健合著,钻石社出版),《别再表扬了》《不斥责、不表扬、不命令》(日经BP出版),《人生虽苦,但要活下去》(讲谈社出版),《此刻活着的勇气》(NHK出版社出版),《不安的哲学》(祥伝社),《愤怒的勇气》(河出书房新社出版),《从绝望到希望》(大和书房出版)。译著有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讲义》《人生意义的心理学》(arte出版),柏拉图的《蒂迈欧/克里提亚》(白泽社出版),等等。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究竟什么才是重要的 第一章 不断探索的“我” 自己的价值岂能由他人来决定 由虚假联系转向真实联系 不近亦不远 关于个性 理解他者 为何活着很辛苦 接受周围人的援助 人群中的孤独 病者物语 最后的留存 第二章 驻足静思的“我” 畏惧恐慌者 犹豫不决者 停滞不前者 从容生活 驻足静思 随遇而安 随性而活 不规划的勇气 不计较的勇气 退出竞争 没有无用的学习 丢掉虚荣心 信赖他人 周二也很糟糕 正视现实 第三章 随时可变的“我” 活着即变化 当下并无优劣之分 小确幸 活在不可逆的人生中 那日那时的自己 从过去的经历中学习 人生并不合理 留给未来 只要心中有希望 生存的意义在“当下” 后记 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序言 柏拉图曾说:“对于任何 生物来说,出生便意味着痛 苦的开始。”诚然,恐怕没 有谁的人生总是顺心如意的 。可是,喜怒哀乐才是人生 的真实滋味,只有积极面对 人生中的各项课题,才能不 枉此生、不负自己。那么, 怎样才能做到积极面对包括 死亡在内的人生课题呢?长 年致力于阿德勒心理学研究 的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给出 了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 :认真思考对自己来说什么 才是最重要的,然后聚焦当 下,不计较过往,不焦虑未 来,认真而又从容地做好当 下能做的事情。 本书围绕这一主题思想 ,分三章展开。第一章为“ 不断探索的‘我’”。这一部分 围绕“思索人生”这一主题展 开,在强调了思索人生意义 之重要性的基础上,借用阿 德勒“不存在普适性的人生 意义,人生意义完全由你自 己去赋予”这一观点来说明 没有适合所有人的人生意义 ,真正的人生意义必须由自 己去探索,也唯有如此才能 活出自己的人生。第二章为 “驻足静思的‘我’”。这部分 首先分析了面对现实生活常 常表现出“畏惧恐慌”“犹豫 不决”“停滞不前”之类态度 的人群,继而导出“从容生 活”与“驻足静思”的必要性 ,并进一步给出了“随遇而 安”“随性而活”“不计较”“丢 掉虚荣心”“信赖他人”“正视 现实”等一系列具体可行的 建议。的确,繁忙的生活常 常令现代人无所适从,甚至 都弄不清楚自己到底为何而 忙又为何而活,于是便出现 了诸多心理不适甚至是心理 问题。在本章中,岸见一郎 告诉我们:不是生活使我们 成为不停转动的“陀螺”,而 是我们自己缺乏“驻足静思” 的勇气。无论生活多么忙乱 ,只要静下心来想清楚“什 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 就能够从容面对、恰当取舍 ,过真正属于自己的有意义 的生活。第三章为“随时可 变的‘我’”。这部分重点强调 一个道理,那就是:活着即 变化,只要我们自己有改变 的意愿和决心,就随时可以 改变。在本章中,作者在强 调了“随时可变”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如何具体去改 变。诚如作者所言,我们都 “活在不可逆的人生中”,过 去的经历看似不可改变,但 如果“现在”发生了变化,也 就是现在的自己改变了心态 和看问题的视角,那“过去” 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我们就 可以从过去的经历中学到许 多,继而对现在的生活产生 积极影响。这就正如阿德勒 所言,“重要的不是被给予 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 给予的东西”。所以,我们 既可以正确看待过去,也可 以适当展望未来,但更应该 聚焦当下,在当下生活中发 现生存的意义。如此一来, 我们便能够积极愉快地投入 到“当下”之中,也就不会因 过去徒增伤感或者因未来而 无端焦虑,生活自然也就能 够变得从容而富有意义。 总之,不必畏惧人生中 的痛苦与艰辛,也不必奢望 事事顺心如意,因为,畏惧 和幻想都无法使我们的生活 变得更好。我们只有懂得“ 随时可变”的道理,拥有“驻 足静思”的勇气,拿出“不断 探索”的决心,才能够找到 适合自己的生命意义,活出 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导语 岸见一郎以阿德勒心理学为基础,论述了我们如何才能懂得“随时可变”的道理,拥有“驻足静思”的勇气,拿出“不断探索”的决心,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命意义,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本书基于阿德勒心理学,对我们如何积极面对包括死亡在内的人生课题进行了系统阐释。 后记 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 去 某位作家在访谈中回答 :“我还没有找到那个问题 的答案。”有很多问题都没 有答案。我常常认为既然提 出了问题就必须要得出答案 ,但看到那位作家的回答之 后稍稍松了口气,原来也可 以回答说自己还没有找到答 案。即使到了人生的最后, 找不出答案的问题也会有很 多。 在没有答案的问题中最 难的就是“人从哪里来,要 到哪里去”这个问题。没人 能对这个问题给出答案。因 为,没有人记得出生时的事 情,死去的人也不会再重返 人世。但是,也并不是因此 便无法活下去。 伊壁鸠鲁说道:“死往往 被认为是最可怕的。但实际 上,它对我们来说什么也不 是。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只 要我们活着,死就不存在, 而当死存在的时候,我们则 已经不复存在了。” 活着的时候,死对我来 说并不存在。死了之后,我 便不复存在。所以,死并不 是什么可怕之事。 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 简单。因为死就处于生的近 旁。即便理论上来说,死在 人活着的时候并不存在,但 人在突然想到死的时候也会 陷入不安。如此一来,人有 时就会笼罩于死之不安中, 无心做任何事。 当我在十多年前出版的 一本书中写了“死并不是在 人生的最后才来造访。恐怕 很多在夜里突然醒来,听到 心脏的跳动声的人,都会想 到自己离死亡竟是如此之近 吧”这句话的时候,编辑在 校样中加了句“我不曾有过” ,看到之后,我很是吃惊。 当时我便想这位编辑一定是 个从未在夜里醒来且睡眠质 量极好的人。 关于不了解的事情,人 或许无法做到那么确信。如 果能够确信死并不可怕,或 许就能够摆脱死之不安。可 是,因为不了解便害怕也很 奇怪。人之所以认为死亡可 怕,是因为明明不了解却自 认为了解。 苏格拉底说人之所以害 怕死亡,是因为自以为了解 不了解的事情。 “为什么呢?因为谁都不 了解死亡。死也有可能对人 来说是所有好事中最大的好 事。可是,人们却十分惧怕 它,就好像自己知道它是所 有坏事中最大的坏事一样。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 申辩》) 死究竟是怎么回事,我 们只能通过他人之死去想象 。可是,他人之死即为不在 了。无论死是什么,其都意 味着离别。离别的悲伤很难 治愈,即便如此,随着时间 的流逝,悲伤实际上也会变 淡。倘若自己死了,家人或 许会很悲伤,但那种悲伤也 不会永远持续下去,终有一 天,就连自己曾经活过这件 事也会被人们遗忘。 他人之死即为不在,与 此相对,自己的死并非不在 ,而是归为虚无。当然,那 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并没 有办法知道,因为无人死去 之后再生还到这个世界。恐 怕没人不害怕受地狱之火焚 烧。倘若遭受那样的不幸, 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即使死了 也并不是归于虚无。因此, 虽然被地狱之火焚烧之类的 事情不会真正出现,人也会 认为这比起死后归为虚无还 是要强一些。 也许有人会害怕死后归 为虚无。虽然我们现在有时 也很辛苦,但如果死了就什 么都感觉不到了。如果是什 么都感觉不到,那么应该也 不会感觉到恐惧了,可一想 到自己可能会归为虚无,往 往就会产生莫名的恐惧。 小学的时候,非常疼爱 我的祖父去世了,之后祖母 和弟弟也相继去世。那时, 我开始强烈意识到之前完全 没有意识到的死亡。那时我 想的是虽然自己现在有意识 且能思考和能感受,可一旦 归为虚无,就实在太可怕了 。 …… 但是,谁也不知道“下一 次”会怎样,我们并不清楚 下次能否见面。今天能见面 也保证不了下次还能见面。 所以,我们必须珍惜今天的 相见。 同样,如果能够于当下 获得满足,那么在人生最后 等待着的死亡究竟是什么便 也不再重要了。 即便如此,活着也很辛 苦。柏拉图说:“对于任何 生物来说,出生便意味着痛 苦的开始。” 所以,对于希腊人来说 ,不出生就是最大的幸福, 排在第二位的幸福便是出生 之后尽早死去。但是,经历 痛苦对人来说真的是一种不 幸吗? 在长崎经历过轰炸的林 京子说:“十四岁便死去的 朋友们既没有见识过青年的 俊美,也没有被有力而温柔 的手臂拥抱过,就那么走了 。多么希望她们也能尝一尝 恋爱的快乐和痛苦。” 关于自己早早夭折的弟 弟(我的舅舅),母亲也曾 对我说过类似的话。古希腊 哲学家梭伦说:“人在活着 的时候不得不看一些自己本 不想看的东西,遭遇一些自 己本不想遭遇的事情。” 可即便如此,如果我们 死了,那么这些事情就都不 能经历了。 或许是因为最近也一直 在想着没能见母亲最后一面 的事情吧,某天晚上我竟然 梦到了母亲。在梦里,我接 到通知说母亲倒下了。我急 忙赶过去,却发现母亲仰面 倒在我过去常常散步的河边 小道的草丛里。 母亲因脑梗死病倒的时 候,病情日渐恶化,要转到 有脑神经外科的医院。当护 士把母亲抬上担架车的时候 ,母亲还嫌阳光晃眼,但梦 中的母亲看上去丝毫也不觉 得阳光晃眼。我甚至都不知 道母 精彩页 就如同无法理解他人一样,我们并不能弄懂人生的全部。 自己的价值岂能由他人来决定 我小时候,祖父经常说:“你是一个聪明孩子。”听到祖父这么说我肯定会很高兴,但这话对我的人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你是一个聪明孩子”中的“聪明孩子”是一种“属性”。 属性就是事物或人所具有的特征/性质。“那花很美丽”中的“美丽”就是属性(属于花的性质)。如果是说人,姿容或学历等就是属性。 精神科医生莱因用“属性化”或“属性赋予”这样的词语来说明人对自己或世界的理解或解释。 “你是一个聪明孩子”是祖父赋予我的属性,也就是赋予了我“聪明孩子”这一属性。倘若仅仅是这样的话倒也没有问题,但莱因医生却说这种属性会“限定并将人置于某种特定处境之中”。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即便是同样的花,也会有人认为漂亮,而有人认为不漂亮。同理,关于人的属性赋予也会因人而异。 如果我自己也能认同祖父对我的属性赋予,或许我会很高兴。但是,那时候,我也许并不理解祖父所赋予我的“聪明”这一属性的意义。 属性赋予出现问题往往是在他人赋予自己的属性与自己赋予自己的属性不一致的时候。不仅仅是不一致,有时还会出现让人无法接受的情况。 倘若单单是属性赋予不一致,自己无法接受他人对自己的属性赋予,那倒也还好,关键是还可能出现更大的问题。 一般说来,A对B的属性赋予和B对自己的属性赋予既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如果B是孩子,多数时候,孩子很难去否定大人(父母)对自己的属性赋予。这种情况下,属性赋予事实上就等于是命令。 祖父在赋予我“聪明孩子”这一属性的时候,其意思就是在命令说“要做一个聪明孩子”。实际上,祖父在“你是一个聪明孩子”这句话之后接着又说“长大后要上东京大学”。我则认为自己必须满足祖父的这一期待。可是,听到祖父这样的话是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可能那时谁都无法判断还从未拿到过成绩单的我实际上是否聪明。 不过,升入小学之后,在临放暑假的学期末结课仪式那天,第一次拿到成绩单的我瞬间明白了自己并没有原来认为的那么擅长学习。那时与现在不同,成绩分为5级,而我的算术成绩是5级中的“3”。那时的我并不明白东京大学具体意味着什么,仅仅就是理解为如果上了东京大学,似乎就会获得大人的赞赏。从学校到家,当时还是孩子的我需要步行大约30分钟,而在到家之前的那段时间里,我好几次将成绩单从双肩背包里取出来查看,每看一次就会叹息着想:“完了!这下上不了东京大学了!” 阿德勒说:“一旦努力想要获得认可,精神就会变得紧张起来。” 成人倘若想要获得他人的认可,就会很紧张。孩子也是一样。希望获得认可的孩子和渴望被爱的孩子往往会去顺从外界以属性赋予的形式下达给他们的命令,试图为了满足父母或周围的大人的期待而活。 “这种紧张有助于人将获得力量与优越性作为目标,并付诸行动去靠近那一目标。那样的人生往往会期待获得巨大胜利。” 孩子也许会拼命学习,但其目标是获得力量与优越性。学习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那是以获得力量并进一步期待取得“巨大胜利”为目的,就有问题了。所谓胜利,往往是指在与他人竞争中的胜利。竞争对象首先是兄弟姐妹。一旦进入学校,竞争对象就是同学,面临考试时就是其他考生。孩子必须通过竞争获得胜利。如果能够取得好成绩,父母或许就会很高兴。 P2-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