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观察隋唐五代这一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向读者展示了四百年间中华帝国的无上光荣与血雨腥风,并阐释出历史进程中,(偶然性)和(英雄)个人相结合时所释放出的惊人能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帝国的正午(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梅毅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观察隋唐五代这一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向读者展示了四百年间中华帝国的无上光荣与血雨腥风,并阐释出历史进程中,(偶然性)和(英雄)个人相结合时所释放出的惊人能量。 内容推荐 梦回唐朝,千年萦绕。诗歌的浸润,胡风的影响,音乐歌舞的盛行,书法艺术的臻至极盛,民俗生活的丰富多彩,多种宗教形态的繁兴,各种文明的输出与输入,在中华帝国的土地上生长成一个无比辉煌,无比强盛,无比光荣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盛世。八表九极,神韵悠扬,令人无限神往。由隋唐到五代,中华帝国从如日中天的盛世滑向极度衰弱的末世:反叛、杀戮、饥荒、瘟疫、欺骗、背叛、汗与血浸透了历史的书卷。混乱之中,无数双贪婪的眼睛凯觎着雕有九条金龙的无上宝座。乱哄哄你方战罢我登场之际,中华帝国的实际统治疆域极度萎缩,对燕云十六州的割弃,更为数百年后中原帝国的浩劫埋下了最大的一个伏笔。唐承隋制而发扬光大,至五代却乱之,本书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由盛而衰的内在逻辑。 目录 序:黄金时代的凋零 ——隋唐的极盛与五代的极衰 那个姓“普六茹”的汉人 ——隋文帝杨坚隐忍弘博、沉独刻薄的一生 样貌怪异的“奇”男予——杨怪的“蛰龙”岁月 猙狞毕现的大丞相——杨坚“辅政”的过程 混壹南北的大功—7隋文帝灭陈的大业 文治武功四方宾服——隋文帝的功绩 精明不到黄泉界——杨坚晚平最大的失误:废嫡与立储 寒鸦飞数点 流水绕孤村 ——隋炀帝杨广的功业与可悲下场 罪在当时 功用千秋——大运河的开凿 南证林邑 北过突厥——好大喜功的雄心帝王 三证高丽 盗贼蜂起——隋朝灭亡的前奏 江都变起 死于匹夫——隋炀帝的最后岁月 时来天地皆同力 ——李渊唐朝的建立 倜傥豁达 任情真率——太原起义前的李渊 反经合义 炒尽机权——太原起义后的李渊 拾取天下治端拱而治——李渊唐朝的建立 英雄乱世争从龙 ——光辉大唐的开国功臣元勋们 贵戚豪族 英冠人杰——长孙无忌 宗室名王 独称军功——河间王李孝恭 贤辅谋深 遭逢明生——莱公杜如晦 智者尽言 青史美臣——郑公魏征 命世之才 善建嘉谋——梁公房玄龄 才高望重 社稷之臣——申公高士廉 夺槊陷阵 智勇双全——鄂公尉迟敬德 南平吴会 北定沙漠——宋公萧瑀 临危不慎 真正将军——褒公段志玄 开国猛将 入京首功——夔公刘弘基 隋室贵臣 唐朝义夫——蒋公屈突通 参预谋略 秦府能臣——郧国公殷开山 驸马英雄 临危不惧——谯公柴绍 太原从龙 晚节不终——邳公长孙顺德 出身寒贱 外恭内诡——郧公张亮 摧凶克敌 恃宠矜功——陈公侯君集 助定奇策 英年早逝——郯公张公谨 骁勇虎臣 义气将军——卢公程知节 德行淳备 良谏纯臣——永兴公虞世南 高祖旧臣 举义殊功——渝公刘政会 忠纯不贰 心存唐朝——莒公唐俭 国家长城 义名天下——英公李勣 马槊英雄 勇武绝伦——胡公秦叔宝 附:唐朝对手系列 谄谀求荣篡逆奸雄——王世充 仁德盖世天命不及——窦建德 一时人雄命亡突厥——刘武周 乡里泼皮称王一方——刘黑闼 义结金兰富贵成隙——杜伏威与辅公柘 食人恶魔乱世狂贼——朱粲 千年灭倭第一战 ——唐高宗龙朔三年白江之役 半岛也三国——高丽、百济、新罗与唐朝的关系 倭奴自送死——百济的“复国”活动 嗜血的妇人 ——女皇武则天的杀戮一生 茅庐初出——武才人与太宗、高宗的父子“情缘” “二圣”在朝——唐高宗时代的其正“皇帝” 变唐为周——真正过了“皇帝瘾”的女性第一人 高寿遗祸——武则天的晚丰 天潢贵胄横空出世 ——李隆基光艳绝伦的青年时代 倒霉一辈子的绿帽皇帝——唐中宗李显 仁懦迟疑的过渡帝王——唐睿宗 英武明决的盛世帝王——唐玄宗 九重城阙烟尘生——“安史之乱”前后的大唐帝国将军们 时兮命兮自折栋梁——倒霉透顶的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三大将 临危救难再构国家 ——唐朝中兴大将李光弼、郭子仪、颜果卿、张巡 善始无终反噬国家 ——“安史之乱”中的另类大将仆固怀恩 附:“安史之乱”的两大魔头安禄山与史思明 负恩逆胡罪大恶极——“安史之乱”的恶首之一安禄山 恶贯满盈叛逆本性——“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二史思明 乱世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唐朝“藩镇割据”大戏的上演 跳梁弄乱第一人——田承嗣 太监坏事葱大祸——李宝臣的“玩寇”之举 既成事实的割据——藩镇的成型 被部将狼狈驱逐的“忠臣” 不合时宜的冒动——唐德宗的“削藩” 自以为是的举措一以藩治藩 唐军忽然而就的“胜利”——王武俊的起事 赏罚不均造恶果——王武俊、朱滔的节夕卜生枝 群雄拒唐的纷乱——“四王”加一李 腹心几溃的大难——京城泾原军士的叛乱 “隐龙”破囚而出——朱的上台 板荡识忠臣——奉天保卫战 否极泰来的好消息——王武俊、朱滔的暗中分裂 鱼死网破的决斗——血战奉天城 难兄难弟“窝里反”——藩镇之间的猜忌 怨多成叛——魏博田悦的被杀及其余波 反目成仇的“朋友”——王武俊对朱滔的进攻 重造社稷立奇功——李晟收复长安 伪龙日——朱此的最后结局 昔日忠臣的穷途路——李怀光下场 附:相矣诸人结局 夕阳无限好 ——元和君臣的削藩大计 元和天子初发威——平定西川 师出镇海又一功——擒斩李铸 群狼俯首甘称臣——河北成德、魏博二镇的“归顺” 平灭彰义立奇功——李雪夜入蔡州 端取淄青十二州——李师道的最后下场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元和天子的“暴崩”结局 不光荣的“革命” ——“甘露之变”后的晚唐政治 置易帝王掌中轻——中晚唐的宦官乱政 血雨腥风意悠悠——“甘露之变”后几位诗人的反应 乘时运智也立功——李德裕的“会昌之政” 矫枉过正行“灭佛”——武宗君臣兴道毁佛始末 我花开后百花杀 ——黄巢之乱 少年帝王手中的老大帝国 ——唐僖宗的荒嬉与时政的糜烂 盐贩子纵横天下的“长征” ——黄巢势力的作大与唐朝内部势力的内斗 唐僖宗重走玄宗路 ——长安的陷落以及黄巢的“盛极而衰” 四海滔滔的鼎沸局面 ——黄巢灭亡前后的混乱局势 贱民朱三也天子——唐朝的灭亡及五代“季世”的肇始 谋而少断躁终至祸——无力回天的唐昭宗 阴狠猜忌乱伦灭性——贱民为帝的梁太祖 认得胡儿做“父皇” ——“汉奸”石敬瑭的悲喜剧 残唐五代的戏剧性历史 乱世播迁中的石敬瑭 割送燕云十六州的耻辱及后果 “儿皇帝”崩后的身后事 相矣诸人的悲喜剧下场 血火总破温柔乡 ——前蜀末帝王衍与后蜀末帝孟昶 前蜀末帝王衍 后蜀末帝孟昶 有国有家皆是梦为龙为虎亦成空 ——五代后周两代帝王的经营 五代后汉的混乱局面与郭威的上台 郭威代汉为周的迅捷过程 后周王朝的新气象 神武雄略的周世宗柴荣 周世宗的西进与南征 跋:虚无历史中的珍宝 ——刻骨的回忆和目眩神迷的爱情 附录:隋朝世系表 隋唐皇族血缘表 唐代年号 五代十国年代表 隋时期全图 唐时期全图 元和方镇图 五代十国时期全图 试读章节 乍看本文题目,肯定不少人会立刻联想起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一个伪命题式的开场白:“我就是那个叫牛原的汉人”,很有故弄玄虚之感。当然,“大师”总有道理,就像鲁迅之文——“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如果现在有哪个小学生写下如此文字,必会为老师揪着耳朵痛骂:“你有病吧,这么百无聊赖、心不在焉!”但出于大师之笔,赘文废话自然也飘然物外,立意深远,非常人所能及,成为小说修辞学津津乐道的“话题”。 至于那个姓“普六茹”的汉人,绝非是模仿“先锋”小说家的故作深沉。宇文泰主掌西魏国事,大将杨忠(即后来隋文帝杨坚的老爸)出力甚多,东征西杀,血染战袍,被魏恭帝“赐姓普六茹氏”,所以,大名鼎鼎的杨坚最早的名字就叫普六茹坚。 如此不伦不类的姓氏,还要追溯一下西魏的权臣、北周的开国主周文帝宇文泰(同曹操一样,宇文泰是死后儿子称帝被追封的皇帝)。北魏孝文帝改胡姓为汉姓,鲜卑化的匈奴种宇文泰一反其道,崇慕儒化之余,为了在乱世保持军队的战斗力,不得不对汉族兵将进行“胡化”。他模拟鲜卑最初的军事部落组织,改汉姓为鲜卑姓,“以诸将功高为三十六姓,次者为九十九姓,所将士卒亦改从其姓。”当然,宇文泰的“胡化”并非本质上的“反动”,西魏(北周)境内胡汉关系并不像北齐那样水火不容(鲜卑人欺凌汉人),而是相互间比较融洽。 杨坚(普六茹坚)不仅最初姓氏奇怪,小名也怪,叫什么那罗延,其鲜卑原意“金刚不坏”,源于梵语。杨坚十三岁前在寺庙长大,小名由抚养他的女尼智仙所取。 样貌怪异的“奇”男子——杨坚的“蛰龙”岁月 《隋书·文帝纪》中,有这样的记载:“皇妣吕氏……生高祖(杨坚)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皇妣尝抱高祖,忽见头上角出,遍体鳞起。皇妣大骇,坠高祖于地……(杨坚)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人顶,目光外射,有纹在手日‘王’……”——这些鬼话不用详释,肯定是史家为显示帝王神奇而做的荒诞不经的“编排”,犹如号称杨坚是汉朝太尉杨震第N代孙一样,纯属胡说八道。 杨坚六世祖杨元寿不过是北魏武川镇军户,“又红又专”说得上,贵族血缘丁点也没有。而且,大脑门上五条肉柱子贯人头顶,棱棱角角,恰似动画片中的东海龙王,如果以玩乐的眼光看电视看电影觉得这种“尊容”好玩,真人长成这种样子,让人不吓死也得腻歪死!观唐初阎立本所绘《历代帝王图》,杨坚的相貌庄重、威严,画家笔下肯定有“溢美”,但隋亡不久,杨坚的样子应该有五六成可信,也不见他大脑瓜子上有五根肉柱棱起。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杨坚此人相貌堂堂,定有让人过目不忘之处,且“沉深严重”、“虽至亲不敢狎也”,属于不怒自威那种人物。由于其父杨忠有大功于国,杨坚十五岁就获封成纪县公,十六岁迁骠骑大将军,加开府。 当时,宇文泰见到老战友这位风华正茂的儿子,也不禁大相叹异:“此儿风骨,不似代间人。” 讲起北周,还要简述一下西魏的历史。 北魏孝武帝被高欢所逼,逃至宇文泰处,也称魏,至此,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宇文泰所掌握的魏,史称西魏。 孝武帝至长安后不久,即与权臣宇文泰发生龃龉,被毒酒毒死,时年二十五。 宇文泰毒死孝武帝后,又立孝文帝孙子元宝炬为皇帝,是为西魏文帝。文帝在位十七年,安死于宫,时年四十五。虽身为皇帝,元宝炬完全是个幌子,大权尽在宇文泰之手。正因为他听话,所以一直让他在帝座上呆着。 文帝死,宇文泰立太子元钦为帝,是为西魏废帝。元钦只当了三年皇帝,便被宇文泰废掉,转立文帝第四子元廓为帝,是为西魏恭帝。恭帝也只当了三年摆设,公元556年,宇文泰病死后,其堂侄宇文护拥立宇文泰第三子宇文觉建立周朝,史称北周。西魏恭帝不久就被毒死。三十余年中,西魏的皇帝虽姓元,其实真正的皇帝是宇文泰。 宇文泰不仅大大增扩了西魏的国土,最重要的贡献还在于他于535年建立了府兵制,并仿鲜卑旧制,将所统兵马分为八部,各设“柱国大将军”,称为“八柱国”,府兵是职业军人,专门编为军籍,只作军事用途,不从事屯垦生产。(周武帝时,府兵制又走向“兵农合一”。)P2-3 序言 黄金时代的凋零 ——隋唐的极盛与五代的极衰 世事空悲衰复荣,凭高一望更添情。 红颜只向爱中尽。芳草先从愁处生。 佳气霭空迷凤阙,绿杨抵水绕空城。 游人驻马烟花外,玉笙不知何处生。 ——张祜《洛阳春望》 透过历史层层的烟雾,回望一千多年前屹立于东亚大地上强大繁荣的唐帝国,苍凉之情。油然而生。 在辉煌的七世纪,中华帝国的疆域,最东涵括几乎整个朝鲜半岛。最西亘至中亚的咸海之滨,最南抵至越南,最北绵延到广袤的西伯利亚。更为重要的是,唐帝国不仅仅是军事意义上的大一统帝国。还是一个以高度文明著称的幅射八方的文化帝国。其实,自隋而唐。中华帝国的版图和域内人口并没有超过先前的西汉时代。恰恰是胡汉民族融合后的崭新精神面貌和文治武功,使得盛唐文明煊煊赫赫,如日中天。唐帝国的威振八荒,与其说是武力征服。不如说是文明宣威。唐代帝皇之所以能成为亚洲中心的“天可汗”。君临万邦,恰恰体现出中华大地上胡汉人民血乳交融后诞生的强大民族共同体的强大和庄严。 梦回唐朝,千年萦绕。最最令人心眩神迷的,是唐帝国海纳百川的博大和恢宏自信的气度。诗歌的浸润。胡风的影响,音乐歌舞的盛行,书法艺术的臻至极盛,民俗生活的丰富多彩,多种宗教形态的繁兴,各种文明的输出与输入,在中华帝国的土地上生长成一个无比辉煌、无比强盛、无比光荣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盛世。八表九极,神韵悠扬,令人无限神往。 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历史的宿命?统一国家对高度发达文明是一种沉重负担?抑或福祸的轮回?一言难尽。 九重城阙烟尘生。自渔阳安禄山乱起,伟大唐朝的黄金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而后,藩镇、宦官、党争,祸不单行。“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的揭竿而起,一刀直捅脏腑。帝国庞大的身躯日渐衰弱。安史乱后,又摇摇晃晃过了一个多世纪,唐帝国终于为一个叫朱三的贱民之手轻轻一推,轰然倒坍,一个更加黑暗的五代季世来临了。反叛、杀戮、饥荒、瘟疫、欺骗、背叛。汗与血浸透了五十多年的史卷。混乱之中,无数双贪婪的眼睛觊觎着雕有九条金龙的无上宝座。乱哄哄你方战罢我登场之际,中华帝国的实际统治疆域极度萎缩,“儿皇帝”石敬瑭对燕云十六州的割弃,更为数百年后中原帝国的浩劫添上了最大的一个伏笔。 大一统国家灿烂的文明,倏忽成为过眼云烟。为此,我们不得不相信这样一个事实:世上没有永恒的帝国。但是。伟大帝国消失,大一统强盛的不朽理念却已深入后来者的内心,经久不衰,难以忘怀。一千多年过去了,中华大地经历过数次四分五裂,中原政权不止一次分崩离析。但对伟大唐朝的想往与渴望,却深植于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的精神之中,前赴后继,薪火相传。 帝国的边境一次一次被蛮族摧毁,中华文明的堡垒一次比一次固若金汤。在刀锋之上,在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磨涤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凤凰涅檗般的新生!那样不可一世、耀武扬威的“异族”们。最终皆在孔子像下屏息俯首。 笔者基于一种私人性视角,从某个新奇的侧面观察并描写中华帝国这一黄金时代,以一个历史守望者身份。力图向读者展示近三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华帝国的无上光荣与血雨腥风,并想阐释出历史进程中“偶然性,,和“英雄”个人相结合时所释放出的惊人能量。 对于汗牛充栋的中国古代历史,笔者认为,只有把杂乱无章的历史事件与有血有肉的真实历史个体联系起来,并把这些鲜活的个人分解成互相有内在联系的、特别具有戏剧意味的片断,才能更好地有助于我们普罗大众理解“历史的真实”。当然,这种“戏剧化”地组合历史。绝非把历史“戏剧化”,更不是编排无聊的噱头来“戏说”历史,而是深植于不能割裂的历史真实,撷取历史宝库中以往被人忽视的细节,进而复活特定历史空间中的个人,激活大众的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摒弃历史影像戏剧化的“假象”与评书演义的“愚弄”,最终引发国人对我们祖先历史经验的巨大好奇心,追根溯源。反思历史,形成对我们自身以及现在的深刻审视。 在笔者的历史私人写作中,也摒弃了历史叙述中那些一贯的抽象和概括。笔者力图消泯僵化的“阶级”分类和教条桎梏,使民族情感和审美愉悦超越枯燥的理智的·‘历史分析法”,有时逆流而动,有时娓娓而谈,有时旁征博引,欲在趣味杂陈和眼花缭乱中让读者体会历史的因果规律和内在统一。如果能成功做到这些。正是笔者这个“历史守望者”的根本初衷。 赫连勃勃大王 hlbbdw@1 63.com 后记 虚无历史中的珍宝 ——刻骨的回忆和目眩神迷的爱情 清晨,我醒了。我总会有那么一刻微微地在半明半暗中颤栗。那看不见的、难以把握的梦之世界幽深难测,蛰伏在睡眠之谷,而最神奇、最瑰丽的云彩漂浮其上,生之隧道进入梦谷立即沉隐下去,变得扑朔迷离,杳不可测,理性的光亮永远不会照明它们,只有心灵极微极细的短波才能穿透理智的厚壁,射入那朦胧的梦境。 从梦中醒来的一刹那,是人生最难以忍受的时刻,生活残忍的瀑流一涌而上,把梦与生分隔开来。意识如此的清醒,令人惊愕得近乎绝望。 也许,昔日美好的情感已被遗忘吞噬,回忆却永远高踞于思维的绝仞之顶,它将随时会由某种触媒的轻触一跃而下,引起响彻灵魂的轰鸣。平淡的生活戕害心灵。怎样才算是满怀美好的青年时代呢,大部分已随昔日美好的幻景一起汽化升腾,融入高不可测、玄奥无尽的虚空……青春如此短促。在海潮般涌至的众多的陌生面孔中,我愿发现曾经使我迷恋不已的曾经倩美的笑脸,而由此种愿望触发的,却又是随之涌上的冬天般的寒冷——记忆如此残酷,春天因之也变成了忧伤的季节,美丽的薄暮时分也化为阴霾的时刻。我领悟到,所有美好的怀念同时都是戕害意志的毒药。人们总是希望一切都能长久,然而永恒又在哪里呢?在茫茫原野之中呼掠而去的风,在南方天空下一别不返的东流的水,以及阴暗林木之间埋葬着的忧郁的年代,所有的一切,恰如把握不住的飞似流云的爱情,最后留给我们的只有泉涌的热泪。每当忆念从前的岁月,总有太多的话语,太多的感情,而最后皆以黑暗中无声的哽咽而告终…… 所有的爱情,所有历史辉煌的残片,都在于瞬间的永恒之中,是的,那片刻的温暖睇视已积聚所有难以言表的柔情。芳香,低语,瞬息的温馨,轻柔的黑暗——一切皆是言语所不能照明的境界,甜美绝伦却又令人窒息沉迷。在这致命的、光华四射的危险中,潜藏着两种秘密的敌人——倦怠与焦躁,因为心灵是脆弱的,愿望只是愿望,它无法祛除别离的恐惧。 忘却,爱情与历史的,正是由于这种美丽的借口,我们才总是在幻梦中迷失,在森林的叹息中垂首,在太阳西落的霞光中痛悼年龄。所有青春绮丽的回忆,绵延不绝,犹如周身淌流的满是蓝色的血液——因为忧郁之后仍是忧郁。幻想的路径没有尽头,一直绵亘于天边外,此条路径的每一站都指示着:错误!可是,在遥遥的前方,总有一轮华光四射的太阳在诱惑我们,望着那令人眩迷的巨大光晕,一时间竟可忘却琐碎的日子以及平庸的生活——那种光亮虽不可企及然却能给人以温暖。 永在的历史,永在的光,相比而言,生活有时会成为一种可怕的梦魇,一切都变得扑朔迷离,甚至从泪腺内淌流出的真挚的、成涩的泪水也令人怀疑。回忆成为永恒的错误。 夜色温柔。即使痛苦也沉默着。南方的美丽令人伤感,没有什么能把柔美的月光污亵。我深深知道,明天的阳光正在这黑暗的夜色里孕育、滋长,明天总会来临……望着星星,我有时会想,青春在幻想中迷醉,熙攘的路程派生出幻灭的阵痛,而后,倦怠与焦躁,使青春的热流化作玉光与水影,倏然无形踪。青春多少次开启门扉,失望也有多少次悄然而入,青春的歌喉喑哑无声,于是,沉重的夜霾纷纷柔柔,化作满天愁绪。所有的美好,恰如光明的暗影,最终留下许多发酵的感情残渣。 向死而生,这确实又是个哲学的问题。人的生命,充其量是一种过程。在这种过程之中,我们总是在不停地努力,解决接踵而至一个又一个烦恼的问题。怎能不令人疑惑呢,在这硕大无比的、毫无头绪的世界中,个体的毫无意义的琐碎之事难道真的有其存在价值吗?在茫茫宇宙中,坐在一个天边的黑洞边缘,在黑暗中无声地望着黑暗,想着某些与星星有关的“永恒”的事情,暂时忘掉总有一天会死这个忽然涌上的意念,思索星空、人类、银河、宇宙、无限,最后,在思维的圆道上跑了一百万圈以后,又回到起点,回到血肉之躯的归依和下落,令人在揪心肺之余又感到一些荒谬和可笑。 每当我真切地意识到时间的流逝,我知道,其实珍贵的时光已经流逝了许多。它们在无聊之中,在闲谈之中,在痛苦不寐之中,在故意拖延之中,像哗哗开启的龙头里面的自来水一样白白流掉了。意识到时间的消失是令人痛苦的,无意识时间的消失也会在某一段将来令人深深的不安。所以,抗拒时间的最好方法不是纵情欢乐,那无异于饮鸩止渴;最好的方式,说出来可笑,只有沉思于历史与哲学之中。然而哲学工具那样晦涩,学派纷杂不堪,道、释、儒、基督种种源流,千头万绪,未能深入思考之前已陷入线团之中。在“选择”的烦扰之时,一万个新宇宙可能形成了,也可能一朵静夜中的花朵还没有完全绽放开来。另外一种最好的方式,就是冥想。空洞的能够陷入无意识的半睡眠状态的冥想。新芽、死亡、重生、往世,季节、温度、海洋、天空,燃烧的想念,记忆的频闪,遥远的梦中地方……一切皆像蒸汽中太阳光的折射,七彩迷离,惟恍惟惚,似禅似道,似梦似真,会令人于半坐半卧之中倍感肉身的轻感和精神的飞腾,又不会因过分的思虑而导致身心的疲惫。 躺在屋子中央,深夜,凝视着窗外某一处,感受着黑夜之后隐藏的寂静,身体会不自觉地处于一种紧张的松弛状态。南方的夜晚是那么不同,没有朔方呼啸的罡风和湿雾迷离的空气,可以在任何时候全裸地站在阳台俯瞰灯光辉煌的夜色和黑茫茫的南方丘陵,感受一种温暖的、不真实的宁静快意。望向月光笼罩下的山峦,其间的树木气息甚至都能于暗夜时分氤氲过来,青蛙宏远的鸣声若隐若现,如同天边星星的闪光。 为了慰藉自己,逃避平庸的生活、摆脱悒郁症、偏头痛、挫折感、以及某次巨大的情感变故,我选择了历史! 相比哲学,历史更加有血有肉。历史,如同那些我们曾经爱过的人,如今皆已远离而去。然而,她们曾经左右了我们和我们民族的整个青年时代。对于过去往事,我们总是满怀深深的眷恋。每当我们回首往事,顿感人世沧桑,同时领悟了生活的残酷——一切都会终结。 新鲜的绿色,总会在褐色的大地中蓬勃地燃烧着,这就是历史的、希望的象征。对昔日的眷恋,应化作泥土,孕育未来的信念。突然之间,放下史书的一刻,似乎我又成了一个老人,默默地凄然孤守迷漫的、混乱的黑夜。醒后又睡,一任黑暗的、迷蒙的浪潮在我意识中汹涌袭过,而后没有留下任何东西,只有一片荒芜的空白。从前美丽的日子,仅仅美丽而已,如今已感觉不到它们的温热。在这荒废的园林中,暖风不知飘向何方,春天徒然使叶子与花朵茂盛。“呵,残忍的岁月呀”,如今我深谙艾略特的叹息。回顾的绿色引起希望的欢欣,它又是一种令人绝望的色彩——希望之后又会发生什么! 在褪色的史书前,我坐了下来。我仿佛听见,岁月之流于我身边悄然而逝,似乎看见了昔日的金戈铁马和我过去的爱情一样,在这忧悒之流中跌宕起伏,而后,它们在夜色的隅落里淀积下来,以一种蔷薇花般美丽的姿态,等待着我们以回忆之钎摘采。从前旧事,虽然已如冷涸的空潭,只留下暗黄发脆的纸页。可是,我深知,一切都没有褪色,即使生命化作了无形的轻风,对于青春和历史的忧伤而甜美的回忆也会随风丝在那雪白的百合花上悠悠漂浮,继续释放它那沉郁的芬芳。 是为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