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锁明、聂延军主编的《成长中的教育家——全国优秀校长办学思想录》从“全国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前五届的获奖校长中挑选了五十名全国优秀校长,通过总结提炼他们的成长历程、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等编辑出版而成。包括: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校长万金陵、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校长马丽娜、宁夏银川二十一小学湖畔分校校长马恒燕、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马骏、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校长马新功等五十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成长中的教育家(全国优秀校长办学思想录)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陈锁明//聂延军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陈锁明、聂延军主编的《成长中的教育家——全国优秀校长办学思想录》从“全国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前五届的获奖校长中挑选了五十名全国优秀校长,通过总结提炼他们的成长历程、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等编辑出版而成。包括: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校长万金陵、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校长马丽娜、宁夏银川二十一小学湖畔分校校长马恒燕、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马骏、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校长马新功等五十位。 内容推荐 陈锁明、聂延军主编的《成长中的教育家(全国优秀校长办学思想录)》中共收录了全国五十位优秀校长的办学思想,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张明远为该书作序。 《成长中的教育家(全国优秀校长办学思想录)》收编的学校和校长有全国富有影响的北京人大附中、上海建平中学、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安阳人民大道小学等老牌学校的校长,也有初露荷尖、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教坛新秀,这些学校都在校长的领导下创造了学校教育的辉煌,也为区域教育、中国教育的创新发展建立了功绩,他们对教育的挚爱、对事业的追求、对学生的关怀,以及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勤于实践的精神和情怀,无愧于教育家称号,他们有的已经是中国当代教育家,有的正在成为教育家。 目录 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校长万金陵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校长马丽娜 宁夏银川二十一小学湖畔分校校长马恒燕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马骏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校长马新功 辽宁省大连市开发区第七中学校长牛朝霞 河南省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长王业生 江苏省扬州市文津中学校长王军文 海南省洋浦第一小学校长王国健 北京市海淀区巨山小学校长王淑清 海南省海口市英才小学校长兰祖军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田树林 河南省濮阳县第三中学校长任树斌 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校长刘淑珍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柳江中学校长吕宇 山西省清徐县县城第二初级中学校长宋建文 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宋鸿莲 江西省武宁私立宁达中学校长张项理 河南省焦作市许衡中学校长张璧宏 内蒙古集宁第一中学校长李一飞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志刚 山东省兖州市第一中学校长杜金山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西航三校校长陈红 江苏省溧水县东庐初级中学校长陈康金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陈福 广东省陆丰市龙山中学校长林群生 深圳市南山区育才第一小学校长罗任重 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小学体育路学校校长罗坚红 广东省实验中学校长郑炽钦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校长郑瑞芳 浙江省龙泉市东升小学校长姜金富 山西省太谷县第二中学校长赵万科 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校长赵丰平 山西省大同市实验中学校长赵兴华 四川省成都市金沙小学校长钟樱 辽宁省大连市开发区第八高级中学校长徐敦和 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徐锦生 山东省昌乐县第一中学校长秦汶民 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第一初级中学校长耿凤菊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十九中学校长贾建设 山西省曲沃中学校长郭□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南路小学校长高剑毓 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 贵州省盘县第二中学校长黄初俊 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校长强新志 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程红兵 山东省潍坊市第四中学校长韩忠玉 山东省胶州市向阳小学校长韩珍德 天津市塘沽区第十五中学校长潘怀林 试读章节 第一乐章:以“创新”谋发展 学校办学思想和“德治、柔性、文化”管理思想的形成过程也是校长价值领导力的形成过程。价值领导力的形成来源于学习、实践,在学习、实践中借鉴、反思、创新。 1988年,师范毕业的兰祖军回到家乡江西上饶县的一所农村中心小学任教。他喜欢读书,又勤奋、肯钻研,虽初出茅庐,却凭借课堂“一鸣惊人”之后,更是在各类教学比赛中屡次获奖。三年后,兰祖军被提拔担任副校长。 1994年,25岁的兰祖军接任乡中心小学校长,成为当时江西省上饶地区最年轻的小学校长。但这个校长的位置对他来说,却充满了压力和挑战。 那是江西上饶最偏远的乡村,当时,学校在全县综合排名以倒数见榜。如何摘掉“落后”的帽子?这成了压在这位年轻校长心头的一块重石。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对学校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后,兰祖军从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做起,他完善了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深入教学一线全面推行教学方法改革,短期内扭转了校风,学校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三年后,这所戴了多年“落后”帽子的乡中心小学成为全县优秀学校,并创造了全县奥数竞赛团体第一、统考排位第八的好成绩。 因为工作成绩显著,1997年,被评为“上饶县十大杰出青年”的兰祖军调任上饶县旭日中心小学(现更名为上饶县第一小学)校长。 这是一所完全不同的学校。县一小办学条件好,师资强、生源优、规模大。时年28岁的兰祖军从最边远的乡下调入县里最大、最好的小学,首先经历的是一场“信任危机”。的确,无论是年龄、资历,他都无法让一小的一百四十多位教师轻易信服。他稳扎稳打,凭借在乡中心小学的办学经验,再加上年轻人开拓进取的精神,一年里,他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公正公平地解决了诸多遗留问题,赢得了人心,凝聚了人心;担任校长的他仍然坚守教学第一线,所兼任的思品课教学获上饶地区优质课比赛特等奖。就这样,兰祖军靠着强烈的事业心,凭借真诚的待人态度和过硬的教学能力赢得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回顾这一时期的工作,兰祖军用“大胆创新”来进行总结。让他引以为豪的是他在一小所做的几项突破:一是整合资源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创建多媒体教室、校园电视台、教师电子阅览室、校园网站等,使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远远超过了同类学校。二是鼓励教育科研。“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现代小学数学”和“‘大成全’实验”等课题均取得显著成果,教师们也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得到了成长。三是对教师分德、能、勤、绩四方面二十多个子项进行综合评价。四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举办富有教育意义的系列活动,将传统文化、武术、民乐等创建成学校的教育特色。 在这个过程中,兰祖军的管理手段从“权力压服”开始转向“引导、欣赏、激励、包容”,管理思想上也有了“法家——儒家、道家”的转变。他对教育、对管理的本质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也更加注重在工作的同时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 第二乐章:以“规划”创特色 教育工作是需要灵性的,学校不能让制度成为束缚教师心灵的网,而是要解放教师,去掉教师身上那些有形或无形的枷锁。 2004年,兰祖军告别了江西上饶县第一小学那些依依不舍的教师们,成为海口市英才小学的校长。该校创立于2000年9月,是海口市教育局直属公办重点小学。现拥有47个教学班、2580名学生、122名教职工。 当时的兰祖军已经清晰地认识到,当今学校的竞争已经由物质层面转向非物质层面——发展规划、学校特色、品牌形象等的竞争。他清楚,只有以此才能形成“区别”,创造“差异”,各谋“优势”,所以“文化力必然上升为决定学校前途的最重要的因素”。 于是,上任伊始,兰祖军亲自到深圳、珠海等地考察,邀请专家学者到学校指导,通过座谈、研讨、问卷调查等方式,集中教师、家长、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校发展的宏观、中观、微观的环境做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对SwOT(即学校的实力、缺陷、机遇、威胁)全面地进行了分析,从而做出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 在2004年12月召开的全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兰祖军将学校发展的规划三年内成为一所优质的学校明确地提了出来。作为一所新建校,英才小学虽然缺少深厚的文化积淀,但也少了许多“常规”、“传统”的束缚,可以凭借挖掘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依据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构建学校的组织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环境文化。基于这样的思考,兰祖军进一步梳理学校的办学思路,最终将学校的核心文化定位为:“书韵”、“绿色”、“现代”。“书韵”即“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绿色”即“绿色课堂、绿色环境、绿色人生”;“现代”即“师资现代化、管理现代化、设备现代化”。 依据这样的办学思路,兰祖军在学校里建立了民主协商的对话制度,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学校制定了各种内部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并汇编成《英才小学内部管理制度汇编》,教师人手一册,从而使学校管理有章可循,促进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上,他注重将科学化和人文化、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他深知,要使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首先要“构建与时俱进的现代学校”,而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就是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本,是学校最丰富、最有潜力、最有生命力的资源。”因此,兰祖军将“以师为本”的管理定位在关注教师的精神和价值需求,成就和发展需求,归属和幸福需求,在校园中努力构建“书养品性、规划人生、规范言行、和谐团队”的教师文化。 为了“激发动力”,兰祖军首先通过专题学习、沙龙、座谈会、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对宇宙、对人生、对教育的真谛进行思考,同时,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帮助教师放远人生长线”。 为了“提升能力”,兰祖军着重做的是“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飞翔的舞台”。除了抓好常规研训工作,他还在学校构建起长效读书机制,意在使教师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个不读书的教师不可能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每次出差,他至少抽半天时间到书店,买两三千元的教师读物打包寄回;他要求每个教师每学年读五本以上的教育巨著;他亲自翻阅每位教师的读书笔记,择优展览;在他的带动下,教师们自发成立了读书沙龙,每月集中活动一次,学期结束后举行好书推荐会…… 与此同时,每个月都会开展的文体活动以及每年暑假的户外拓展、探险活动也都成了教师们的“特别期待”。而兰祖军正是通过“诚、正、赏、宽”建立起的宽松和谐环境,通过目标、情感、物质、精神激励与制度规范营造成的“文化场”,实现了“形成合力”的目标,让教师在学校找到幸福的感觉。 就这样,兰祖军在英才小学建立起了一套科学的、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因为“刚柔相济”,在执行制度的同时让老师们感受到了管理者的人情味。在兰祖军看来,教育工作是需要灵性的,学校不应使制度成为束缚住教师心灵的网,而是要解放教师,去掉教师身上那些有形或无形的枷锁,给教师一个独立自主的空间,满足每个教师的高层次需要。因为能够获得巨大的工作内驱力,“不待扬鞭自奋蹄”,教师个体在这种“文化场”中就不会懈怠。这也是兰祖军期望达到的管理境界:自我管理、无为而治。 “想要一下子超越老校肯定有难度,但可以从特色发展寻找突破。”于是,在兰祖军的“笔”下,英才小学绘出了别具一格的色彩。四年来,这位“书香校长”在这所精心打造的书香校园里,引领教师们读书、思考、实践,从而品味幸福;带领学生们读书、欣赏、感悟,从而诗意地生活。 P90-93 序言 “全国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五届了,评选活动的开展为激励校长、班主任教师专业化发展,发现并产生校长、班主任杰出代表,宣传和交流他们的先进事迹及工作经验,促进尊师重教良好风气的形成,以及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反映当代校长办学思想的专辑——《成长中的教育家——全国优秀校长办学思想录》,我认为很有必要。这不仅是对五年来评选活动的一次总结,还将进一步地发挥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的示范带动作用,更重要的是能从五年来的活动历程中凝炼出中国教育创新发展的轨迹。 关于教育家的提出,近年来我思考颇多。一方面,中国教育快速发展,素质教育、新课程理念全面推行,需要教育家的引领;另一方面,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深入实施,为教育家的成长创造了机遇;其三,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为己任,开拓进取,发奋工作,正在追求教育家的风格和品质。温家宝总理早在2003年就提出“要办一流的学校,就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出色的教育家。”此后,在多种场合表达了他对教育家的期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时代呼唤教育家,中国需要教育家! 教育家是个崇高而神圣的称号,素有内敛和谦慎特质的中国教育同仁,多不敢以教育家自居。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浮躁的环境下,许多优秀教师都不愿自称为什么家。其实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国人才辈出,都是由于有一批优秀的懂得教育规律,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他们就是教育家。因此,我们不能说中国没有教育家。特别是在今天,中国不仅有良好的教育家成长环境,而且目前已经拥有和正在形成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家。 何为教育家?我想,一名教师或教育工作者,不论是中小幼教师,还是大学教师,包括校长,只要热爱教育事业,懂得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的规律,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并且对教育有研究,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理念,形成了19己的教育风格,在教育界有一定影响,就可以称为教育家。 我想我们不要把教育家看得太神秘,要求得太高、太严格。其实,今年2月去世的霍懋征老师就为我们树立了教育家的榜样。霍懋征老师毕生耕耘在小学教育园地,敬业爱生,矢志不渝,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倾注了全部的爱和心血。她师德高尚,学业精通,勇于创新,追求卓越,是世人的师表,教师的楷模。她从教60余年,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卓越人才,而且提出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教育思想,创造了一套小学教育的理论和经验。这就是中国当代的教育家,她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尊重和全社会的尊敬。她是中国教育家中最杰出的代表。像霍懋征这样的老师我国还有许多,都可以称得上是教育家。 “全国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连续五年的评选活动,我参加了两届,对书中收编的部分学校和校长并不陌生。其中,有全国富有影响的北京人大附中、上海建平中学、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安阳人民大道小学等老牌学校的校长,也有初露荷尖、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教坛新秀。这些学校都在校长的领导下创造了学校教育的辉煌,也为区域教育、中国教育的创新发展建立了功绩。他们对教育的挚爱、对事业的追求、对学生的关怀,以及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勤于实践的精神和情怀,无愧于教育家称号,他们有的已经是中国当代教育家,有的正在成为教育家。 值得欣慰的是,在书稿征集活动中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培养一线校长成为教育家,不仅是社会的职责,更是校长培训机构的使命,这是对一线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支持。 谨此为序!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张明远 2010年1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