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凤鸣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温皓然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位于河南焦作温县的东口村,南承黄河之瑞,北接太行之祥,西望老子与孔子相逢的相逢村,东邻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是一方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圣地。当年,老子辞官归隐,择善水、居善地。而天下至善至德之水,非济水莫属。济水又处畿内,老子自然要奔济水而来。济水发源于济源市王屋山西崖下太乙池,出土为泉,复伏流地下60余里至龙潭和珍珠泉复出,逶迤流经温县东口,南下穿黄河至荥阳,又东北向,经原阳、巨野、寿张,打齐郡东北人海。后黄河改道,夺了济水的人海口。济水又伏流地下,造就了济南历下之泉。它清能独守,浊不可杂。德冠百谷,名光四海。被称为水中至贤,世间大善。济水进人温县,便被称为珠龙河,珠龙河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一般,环绕东口村而过,村西弯出一汪池塘,池塘中满眼都是大如伞盖的荷花,青色青光,黄色黄光,白色自光,赤色赤光……

当年,喜水的老子站在珠龙河畔,感怀万端,由衷赞赏:“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惟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自此,美丽的珠龙河畔出现了一位长眉大耳、仙风飒然的老者,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之间,这位老人常常伴着悠悠的珠龙河水,读书静悟,究大道,思善治,穷天理,梳理满腹经纶,构思道德文章。而后,才有了孔子见到老子之后的那句惊艳万代的由衷赞叹:“变化莫测,见首不见尾,真乃神龙也”;也才有了老子到函谷关的厚积薄发,将构思成熟的《道德经》一挥而就的绝世潇洒。

更为奇妙的是,与这珠龙河紧紧相邻的,便是古今闻名的凤鸣台。据世代居住在这里的老人们说,上古时期,曾经有一只凤凰被这方神奇美丽的宝地所吸引,因而天天在此盘旋,高声呜叫,竟引来了百鸟朝凤的奇观。所以,后来人们就把凤凰飞落的这个地方叫做“凤鸣台”。说也奇怪,这里本是一块空旷的平地,可是人站在地中央,拍手或者欢呼,便能清晰地昕到“啾啾”的回音,仿佛是凤凰通过一条冥冥中的隧道,向人们发出的应和。她的神奇神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当年,孔子在与这珠龙河、凤鸣台相隔不到6里的相逢村遇到老子,称其为真龙,老子则赞美孔子是百鸟之王的凤凰。这一龙一凤,便像有意无意之中泄露了天机一般,他们闪光的思想和智慧,就象奔腾绵延的长江与黄河一般,注定要世世代代滋养着华夏儿女。

明清时期,这东口村是水旱码头,商贾云集,曾经一度演绎着无限的辉煌。明末清初年间,这里就出了两个武状元——武德将军、后军督抚,和一个文状元——大书法家王铎,而名震一时。

时值今日,事过境迁,昔日的繁华辉煌随着岁月的变更,眼前早已变得面目皆非了。尤其是这条不知道流过了多少朝代的珠龙河,眼下早已是河道淤塞,河堤坍塌,一片萧条衰败的景象了。多少年来,它清了又浊,浊了又清。在这清清浊浊之中,不知载去了多少历史的隐衷绮怨,冲残了多少人间的智术权谋。

这天,从焦作市退休回到东口村的马海棠和几个同村的姐妹在村口散步,她们沿着珠龙河畔一路前行,经寇公桥,过泽世碑,进入村小学,刚才还谈锋正健的马海棠,立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十多间破败不堪的教室气息奄奄地散落在一片杂草中,满眼的断瓦残垣,窗户上几乎没有一块完整的玻璃,墙上到处是大窟窿,桌子基本都快散了架……她的心被紧紧地揪住了,一种莫名的凄怆之情油然而生。她不住地感叹着说:“这里,曾经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是一块文化的圣地,它,不应该变成这样啊!”

“咱们捐钱把学校修修吧,孩子们太可怜了!”马海棠眼中含着热泪,心情沉重地说。

几个姐妹当中,有性情爽利外露一些的,当即热烈地应和起来。也有言语钝拙,自己不惯做主的,不免羞口羞脚地回避着话题。

然而,马海棠的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就算了的,当晚,回到家里后,她将自己的想法郑重其事地告诉了她的丈夫。

她丈夫一听,不禁皱起了眉头。沉默了一阵之后,十分严肃地对她说:“你可不能一时心血来潮啊,这可不是一件小事,重新修建一座学校,不是一点小钱就能解决得了的,资金从哪里来?再说了,以后的设计、施工,你又不懂,怎么开展工作?想法虽然不错,但,还是算了吧,行不通。”她丈夫是焦作市公路局局长,政绩赫赫,在全国的交通系统都是挂了名的。

马海棠听了,并没有灰心丧气。她十分诚挚地说:“人家都说,铺路修桥办学校是积德行善的三件大事,前面的两件善事都让你干了,你也总得让我干一件吧?”

此言一出,她的丈夫没话说了,顿了顿,既表示同意,同时又略带激将地说:“那好,既然这样,你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到时候可别哭!”

马海棠听了这话,激动得一个晚上都辗转反侧,没有合眼。她在心里一遍遍地盘算着,规划着未来的蓝图。

第二天,她便拿出了自己多年来的积蓄,找来几个平日里十分要好的姐妹,经过大家一番群策群力地讨论、协商之后,这一善举便被以最快捷的方式向全体村民公布了出去,当下轰动全村,大家都当作一件新闻传说。同时也得到了大部分村民们的一致响应。并不富裕的村民们,在短短几天内,便自发捐款1万多元,面粉4000多斤,木材16立方米,树木1700多棵……刚开始打地基,自幼因为没上过学,而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的村民王绍生,就率领全家人“长”在了工地上,还把他家的5头大肥猪也全部贡献了出来。村民王培国夫妇当起了义务管理员,兼打扫卫生,不要任何报酬。杜鹃、牛二嫂等众姐妹们,更是一天到晚跟在马海棠的身边,跑关系,求支援,吃风沙,挨白眼……

也有一些人不理解,认为马海棠这么不顾一切地奔波忙碌,肯定有自己的私心,是为了给自己捞好处,因而多次在施工中进行阻拦作梗,断路、断电、滋事、挑衅、写恐吓信。

然而,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马海棠都不屈不挠,一路披荆斩棘,迎难而上。当然,背地里,她是没少偷偷地流过泪的。P14-18

书评(媒体评论)

在温皓然的笔下,每一位女子都美丽绝伦,每一位情人都漂亮无双。即使是情人之间的分手,也写得那样的沉醉痴迷,神圣庄严。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翻译家 赵振江

温皓然善恶分明、惩恶扬善的态度在《风呜台》中充分表现出来,在构造美丽神话的同时未忘作家本色。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黄玫

温皓然的作品具有一种青春写作的特征。不过,是时下很多流行的书写“残酷青春”体验的作品不同,她笔下营造的是一个带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文本世界。

——复旦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白杨

在种种奇妙独到的糅和之中,作者最显功力的,还在于她的古典情怀、红楼幻境。

——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王中

年轻才女作家温然对《红楼梦》的仿拟,除了显示出其非凡的胆识和才气之外,也表现了回归传统的良好愿望。

——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文学博士 闫立飞

温皓然作品中的气质并非来自提倡“削平深度”和“解构权威”的“后现代”,也并非摒弃现代尖锐生存体验的“古典”,而是来自于过滤掉多数“杂念”的宗教意识。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刘卫东

从温皓然写作的整体来说,我们可以将其纳入到“京派”这一大的艺术流派当中,她承袭了“京派”的古典传统,以及深入的内在抒情特质。

——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著名诗人 上帝的拇指

毫无疑问,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必定是一个伟大的精神修持者。毫无疑问,一部伟大的小说,必定是一座闪耀着智慧之光的精神宫殿。

——温皓然

目录

序/朱秀海

第一章 非染非净:结局或开始

第二章 东口村:济水之源

第三章 珠龙河:浪漫的初逢

第四章 凤鸣台:西风惊绿

第五章 蓬山之约:棋盘上的心机

第六章 相逢村:杜鹃林里的黄昏

第七章 老女不嫁:踏地呼天

第八章 再赴蓬山:法脉中的神妙之光

第九章 净影寺:朝圣之路

第十章 极喜地:因缘会遇

第十一章 王屋山:丢失的生命之书

第十二章 华盖峰:玫瑰之杯

第十三章 清风岭:杜鹃啼血

第十四章 水珍珠:重重虚幻

第十五章 心火炎炎:烧尽菩提种

第十六章 鼎源:行善人的快乐

第十七章 境风浩浩:摧残功德林

第十八章 鹊桥仙:诗歌中的誓言

第十九章 富贵金屋:放妻书

第二十章 举世滔滔:群萌长寝

第二十一章 琉璃净土:真耶幻耶

序言

70后女作家温皓然最近刚刚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凤鸣台》。凤鸣台是一个真实的地名,坐落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东口村,是老子悟道之地。温皓然以此为背景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凤鸣台》,彰显的正是其中蕴藏的老子文化(凤鸣台)、商业文化(东口村)和佛教文化(净影寺),等等。

迄今为止。温皓然在长篇小说创作领域收获颇丰,已经出版了《缘分的天空》、《花魂鸟魂》、《般若飘香》、《凤兮凰兮》、《箜篌引》、《陪嫁山庄》等。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在为其《箜篌引》写序时,曾高度评价温皓然:“温皓然是一位才女型作家,有女作家特别的细腻精巧,但又舒徐大气。《箜篌引》给人以生疏而新鲜的感觉,并不是那种可以畅快阅读一览无遗的小说,需要慢慢琢磨体会,享受那种过程,这犹如一场盛宴,其中会有许多奇妙动人的享受。我们有理由相信以温皓然的才力、笔力,这位年轻的70后作家还会为文坛带来更多的‘盛宴’,《箜篌引》或许只是一个‘引子’。”在《箜篌引》之后《凤鸣台》之前,温皓然创作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是《陪嫁山庄》。和《凤鸣台》一样,《陪嫁山庄》也是取材于河南省焦作市青龙峡的一个小村庄,前者关注的是人文景观,尤其是佛、道精神;后者渲染的是自然风貌、中原大地的民俗民风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禅意等。正如刘卫东博士所说:“即使并非佛教徒,也能从温皓然的《陪嫁山庄》(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版)中读出时隐时现的禅意,从而被一种洁净与清凉、温婉与浑厚的力量所攫取,直至被融化,诡异的是,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问发生的。也许只有内心中充满力量的人才能写出这种力量并最终打动与她有缘的人,因为文字不但是心灵镜像,而且具有高度的个体延展性,有自己的‘气功’。温皓然也是从日常生活、~饮~啄写起,却并非拘泥于此,但是也不刻意超脱,她是把自己的境界化在了文字之中的,因此,《陪嫁山庄》虽然也是熙熙攘攘,但是背后却有强大的‘气场’,这使小说琐碎、细微而不失规矩。”

温皓然最近完成的长篇小说《凤呜台》,应该说贯穿着从《箜篌引》到《陪嫁山庄》的后现代古典主义文学艺术精神,一种浩然丰沛之气洋溢其间,这在当今文坛的非军旅小说中是很少见的。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东方樱西、秦黛罗、南宫元宸等均异于常人。既知识渊博、充满正气,同时还貌若天人、色若莲葩。在某种意义上,他们都是只能生活在小说中的人物。他们似乎不食人间烟火,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而市场经济浪潮此起彼伏的时代背景又提醒人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就在当代,甚至就在当下,因此这一切使小说凭添了些许漫画与玄幻色彩。细观之,温皓然的小说,从最初的《缘分的天空》、《花魂鸟魂》、《般若飘香》,到《箜篌引》、《陪嫁山庄》,再到现在的《凤鸣台》,始终一以贯之地呈现出当下其他作家有意无意回避的道德寓言之场。正是这一脉绵延不断的真气,终于使温皓然的小说创作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旨趣。此外,在作品中把复杂人生戏剧化或舞台化,也是温皓然的小说特征之一,而这一特征恰恰再次激活了传统意义上作家全知全能或百科全书式的角色定位。正如她在小说中,借南宫元宸之口所说出的一般:“一张楮纸,三寸毛锥,锐若戈矛,严于斧钺,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写古今悲欢离合,记中外治乱兴亡,忠孝节义则褒扬之,奸盗邪淫则惩罚之,从心所欲,信笔而书。独运广长之舌,能坠天女之花……虽以著述谋生,却似阎罗天子,执掌一本大账簿,点尽无数鬼魂名姓。又如弥勒古佛,凸出一副大肚皮,装满无限世态炎凉。大凡含冤孝子,抱屈忠臣,能使其重见天日。如或误国奸雄,害贤邪党,即将其明正典刑。敢施造化补救之功。不让《春秋》褒贬之笔……”

最近30年来,当代中国文学从伤痕到反思,从寻根到先锋,从新写实到新历史。从现代到后现代,无论是形式的实验,还是“内容的炼金术”,几乎都尝试过了。温皓然在这方面也做了一番探索。在《凤鸣台》的第一章,为了使小说的开头更具有后现代美学意味,她用拼贴手法糅合了詹姆斯·乔伊斯、T.S.艾略特、托尔斯泰、曹雪芹、奥尔罕·帕慕克等中外文坛巨匠的小说技法,在艺术形式表现上折射出了一种新颖的、陌生化的光谱效果。再就是,《凤鸣台》一书总共21章,每一章的开头都引用了一段或几段经典,这些被作者旁征博引的经典包括儒、释、道,例如《论语》、《解深密经》、《道德经》,等等。因此,在小说中,我们常常可以读到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交互重叠所产生的大美。这些经典段落,一旦与小说的“正文”部分相结合,自然而然就构成了一个“处处都是思想”的小说文本。总之,从老子悟道的东口村到隋朝净影慧远讲经说法的净影寺,作家的思想和笔触自由穿梭其间,几乎已达到妙笔生花的境界。由此也证明儒释道同源,此言不谬也。在此需要补充的是,温皓然的小说语言非常简洁洒脱,品格清高,散发出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古典氛围,显然属于“倒退着进入历史”的另一类“另类”作家。这种语言风格,远承曹雪芹,近续鲁迅和张爱玲,成为当下的独具一格。

现在,《凤鸣台》就摆在读者诸君面前,请有缘者阅读,并与大家分享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全新的审美愉悦。

是为序。

2009年10月,北京

内容推荐

凤鸣台是一个真实的地名,坐落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东口村,是老子辞官洛阳、隐居悟道之地。长篇小说《凤鸣台》以此为背景,彰显的正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回归。男主人公东方樱西是一位才华卓绝的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他英俊不凡,庄重和善,是一位好善的寒士。他的同学兼好友南宫元宸出身名门,是南宫敬叔——那位曾与孔子一同向老子问礼之人——韵后裔,他的父母均在政界任重职。他本人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后进入全球咨询业巨头——麦肯锡。一次,两人一起来到了美丽的东口,在珠龙河畔,在神奇的凤鸣台前,他们同时遇到了一位聪明多才,娇美可爱的女孩秦黛罗。由此,接踵的异变、彷徨、失意、算计、反抗、堕落与救赎就此展开……。

编辑推荐

从《乔家大院》到《凤鸣台》,中国当代文学阔步前行!

继长篇巨作《箜篌引》后,温皓然推出最新力作《凤鸣台》!

《乔家大院》作者、著名作家朱秀海隆重推荐!

凤鸣台是一个真实的地名,坐落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东口村,是老子辞官洛阳、隐居悟道之地。长篇小说《凤鸣台》以此为背景,彰显的正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回归。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