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出生是一个伟大的自然奇迹。这个刚刚降l临到世界上的小生命突然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里,他们不得不为此做着艰难的挣扎。当这个新生儿做出对他来说最困难的调节,从一种生活方式进入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人们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照管他们呢?一个人的一生中再没有一个时期像出生时那样经历如此剧烈的冲突和挣扎,并承受那样大的痛苦。这个时期理应受到人们的重视。
科学研究已经发现:一个人在婴儿期所经历的事情往往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和出生后在儿童期的成长,不仅对本人的健康成长,而且对他整个人生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到今天为止,当一个婴儿降生的时候,所有人都只关心他的母亲。她确实受苦了,大多数人都认为分娩是母亲整个生命过程中最为艰难的考验。但是新生儿就没受苦吗?人们只关心母亲是否受到了强光和噪音的干扰,但是对来自不受任何干扰、恒温之处的婴儿又有什么保护措施呢?事实上,同母亲一样,新生儿在分娩时也面临着一道难关。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经过分娩,婴儿就彻底脱离了赖以生存的母体。从新生儿脱离母体的那一刻起,他们就面临着生存的考验,他必须依靠尚未发育成熟的器官来维持弱小的生命。我们知道,婴儿出生之前生活在母体恒温的羊水中,母亲用身体保护着他不受到伤害,在那个最适宜的环境中,他一点一点长大。然而,随着分娩的来临,新生儿从母体温暖的羊水中来到了空气里,他必须尽快学会适应这个对他来说全新的世界。原来在母亲子宫里安心长大的胎儿,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就经历了这么一场生死的考验。婴儿那脆弱的身体被挤压着,带着一些委屈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急需大人的爱抚。而这时候我们又做了什么呢?在分娩的时候,人们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母亲的身上,婴儿只是被粗略检查一下,确定他身体健全就完事了。
然而,当产妇在舒适的房间里放松休息的时候,有谁想起了同样饱受辛苦的婴儿呢?新生儿应该得到精心的照料,而在他出生之后,满屋的人由于缺乏经验都不敢碰这个新生儿,他实在太娇小脆弱了。因此我们必须要彻底地了解婴儿的特质,婴儿那稚嫩的身体非常敏感,照料婴儿一定要具备相当丰富的知识,并且要以婴儿自身的需求为主。要知道仅仅用一双强有力的手去牢牢抱住婴儿是不够的,他必须被正确地托抱,并且动作要轻柔舒缓。同时婴儿出生以后,不要立刻包裹住他,婴儿应该像画中描绘的那样裸露着,应该让婴儿保持在妈妈肚子里时的姿势。事实上,新生儿也无须穿任何衣服,即使是刚刚出生的第一个月也不需要。当然由于胎儿一直生活在母亲体内,当他出生后显然需要保暖。但这种温暖主要应该来自外界的环境而不是他的衣服。好在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已有所提高。
一般来说,对于新生儿,人们可能更多地关注他的身体和物质方面的照料,还不能说是充分考虑到新生儿的真正需要。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已经为婴儿做了不少的事情,但是还要做更多的事情。我相信,在人们更好地了解了婴儿的特点以后,他们就会找到更好的方法来照料婴儿。对于新生儿的保护,不仅仅是使他避免受到身体上的伤害,同时也应该采取必要措施使他的心理能够适应周围的世界。
对于婴儿来说,出生之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适应。他们不像动物那样天生就有既定的行为模式。身体还远没有发育成熟的婴儿必须不断地完善自己,直到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婴儿从出生开始,就必须构建自己的精神生命,建立自己对外表达的机制。很多人说,婴儿成长的起点不只是在身体方面,更是在精神方面。这是因为,人类发展最重要的方面是心理方面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必须要通过精神的指导和控制来进行。P3-4
第一章 让孩子自然地成长
奇迹:天使降临人间
成长:开始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
独立:让孩子按自然规律长大
帮助:不是为孩子包办一切
呵护:给孩子一张最适合他们的床
活动能力对道德和智力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让孩子的兴趣集中到某~件事情上
第二章 需要产生的巨大的吸收力量
让母爱回归天性自然
更多地关注婴儿的精神世界
世界上最敏锐、最热情的观察者
正确帮助努力模仿的孩子
内部的控制才能使孩子集中精力
孩子的正常发展来自于专注某项工作
最难得的是有意志力控制的服从
自由是发展的前提
将孩子从想要占有的事物本身转移到事物所包含的知识上
第三章 敏感期的活力与激情
什么是孩子的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2~4岁)
感官敏感期(0~6岁)
语言敏感期(0~6岁)
细节敏感期(1.5~4岁)
书写敏感期(3.5~4.5岁)
阅读敏感期(4.5~5.5岁)
动作敏感期(0~6岁)
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文化敏感期(6~9岁)
第四章 各种能力要均衡培养
注意力
想象力
运动能力
独立能力
智力
意志力
性格
第五章 不要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
成人眼里的孩子
育人的核心是爱
协助孩子自我发展
为孩子提供适宜的环境
像爱惜眼睛一样爱惜孩子的自尊心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让孩子回归自然
己所不能,勿施于孩子
最好的奖励是孩子的自我奖励
第六章 教育所要做的是保护孩子以自然的方式成长
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
用心观察孩子的行为
好老师让孩子终生受益
简单明了的授课方式
出人意料的写字才能
放养的孩子更健康
体格训练
感觉训练
常用的教学用具
附录:蒙台梭利生平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位伟大的儿童教育家。她在长期的儿童研究和教育实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儿童之家”,发展了别具特色的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法,并在不懈的努力下,向世界各国宣讲她的教育理念,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蒙台梭利认为,童年是人一生发展中最重要的时期。在其著作中,蒙台梭利首先强调的就是发现孩子的成长秘密、发展孩子的内在潜力和规律,给孩子以自由,尊重孩子的自我发展和自由发展。在蒙台梭利看来,孩子是独立的、不断发展着的完整个体,有着与生俱来的“内在潜力”。孩子身上这一自然发展的神奇力量,促使他们不断发展,使他们的生命犹如一幅潜能不断彰显和展开的画卷。蒙台梭利在探究童年的秘密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发展存在着“敏感期”,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孩子表现出对某种事物或活动特别敏感或产生一种特殊兴趣和爱好,学习也特别容易而迅速。因此,蒙台梭利提倡教育家、教师和父母都应该仔细观察孩子,研究孩子,了解孩子的自然发展进程及规律,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期,及时给孩子以引导、帮助和鼓励。
在蒙台梭利思想中,孩子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想要独立地探寻世界的奥秘,但是成人经常用自己的节奏代替孩子的节奏,用自己的思想代替孩子来思考。成人应该明白,孩子不是容器,不是大人们的附庸,孩子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生命个体。成人只有在内心深处尊重孩子,努力和孩子进行有效的、平等的沟通,认真研究和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真正的内心需要,才能逐步发现孩子自身拥有无限发展的内在生命力,就像一颗蕴藏着生命活力和发展潜能的种子,它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吸收有益的养分,茁壮成长。这就要求我们成人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用心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学习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并为孩子提供满足其心理发展需要的环境,从而帮助孩子内在生命力的自然发展。
我们每一位父母都认为自己爱孩子,甚至愿意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但是,父母往往没有意识到,很多时候正是自己的爱,或者说正是父母以爱的名义让自己孩子的心灵受到不利的影响和伤害。在此并非否定父母的爱,而是他们爱的方式与方法不对。正所谓“教子有方”,所以,除了爱,父母更应该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而科学的教育方法是什么呢?它是“依照人类成长的自然法则,用科学的方法了解孩子各个年龄段生理、心理成长的变化情形与需要,并给予适当的帮助,以启发或诱导孩子心智与体能的有效活动,让他们发展成为最有用、最有效率、最幸福的人!”而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法,是一套非常实用的、操作性强的、完整的教育体系,能在不损害幼儿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达到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教育法通过使用丰富的蒙台梭利教具,对孩子进行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以及自然人文教育,培养孩子独立、自信、乐群、注意力集中、意志坚定的优良品质,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蒙氏幼儿教育法始终贯穿其幼儿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其自由原则、独立原则的具体操作和体现。
本书是在综合蒙台梭利历年所写《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发现儿童》、《吸收性心智》五本重要著作的基础上,汲取其中的精华部分编译而成。以发现童年的秘密为起点,在孩子有吸收力的心智的基础上,发现孩子的敏感期,同时在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的过程中给予日常生活中教育的指导以及学习的环境的准备,通篇围绕孩子发展的主线,给予家长和教师各方面的指导和提示,使孩子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在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更有针对性的帮助,使得孩子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发现成长的秘密。从降生那刻开始,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开始了自己的生命历程。孩子不仅是一种肉体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蒙台梭利称之为“精神胚胎”,孩子的精神深深地隐藏着,并不立即表现出来,他通过适宜环境的刺激和自身的努力形成自己的个性。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孩子内在潜力的觉醒,并按其自身规律使其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 激活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认为,孩子的学习与成人不同,他们不是用大脑而是用心理能力直接吸收知识,并通过吸收周围环境的知识和经验,他们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孩子这种被称为“吸收性心智”赋予了孩子巨大的学习能力。这一能力使他们以无意识的方式高效全纳地吸收周围的经验和知识,不仅帮助他们适应环境,学习成人的生活和行为,而且创造他们自己的独特个性。
把握住孩子的敏感期。孩子从出生到6岁,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倾向。这时,孩子会通过各种感官,像一块海绵似的去吸收他所感兴趣的知识,这说明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敏感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语言、动作、细节、程序、书写、阅读等分别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敏感性,在敏感期内,孩子对相关的一切都充满了活力和激情,比如1~2岁的孩子对细节特别敏感,常常将注意力集中在细枝末节上。成人的作用在于把握住孩子敏感期的良机,让孩子获得做好的学习效果。
感受爱的力量。孩子来到这世界上改变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他的家人和他周同的世界。孩子的心中充满了爱,这种爱使他们以敏锐和激情的方式认识探索周围的世界,发现我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事物,感受生命和创造的快乐。可以说,孩子因爱而成长。成人如何成为孩子生活发展的导师、促进他们的发展显得极为重要。这提示我们要高度重视家长和教师的素质,激发成人的自我完善,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发展有利。
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教育。教师要为孩子创设一种有秩序的、美的、富有吸引力的、能给孩子以安全感的环境,为孩子提供丰富的、适合孩子自由操作的活动材料,满足孩子活动的乐趣:环境的设置既要适合不同孩子的发展水平,有利于孩子独立进行操作活动,又要为孩子提供与小伙伴和成人交往的机会,满足孩子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精华》是对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及儿童之家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书中针对6岁之前孩子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分析,对孩子的敏感期、感觉、运动、智力等基本能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有助于家长指导孩子掌握阅读、书写和计算的基本技能,和进一步了解蒙台梭利教具。本书最为可贵的是,以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为基线,将孩子自由发展的基本理念贯穿始终,向我们呈现了一种最真实、最有助于孩子成长的蒙台梭利教育法,不仅可以对家长,而且也可对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教师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
博士生导师
朱旭东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精华(专家审定版)》是对玛丽亚·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法及“儿童之家”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书中针对6岁之前儿童发展的特点,指导家长和教师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并为孩子提供满足其发展需要的环境,通过在儿童敏感期的正确教育,充分发挥孩子的内在生命力,实现儿童注意力、想象力、意志力、计算能力、运动能力、独立能力以及好性格的养成。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精华(专家审定版)》是对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法及“儿童之家”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本书由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主任、教育学博导朱旭东教授审定,将玛丽亚·蒙台梭利的教育精华与中国家庭现状相结合,指导父母更好地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运用于自己孩子的教育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