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金融经济的故事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沈立君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沈立君主编的《金融经济的故事》内容介绍:经济学并不只是研究钱的学科,它是研究人们的意识和行为的学科领域——人们如何做出选择!因为世界上有很多东西,但是你不可能全部拥有,所以不得不做出选择!比如你要决定如何花钱,是看电影还是买新衣服?什么会让你最高兴?这就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学。它是由一系列活动所组成的集合,包括购买、销售、讨价还价、投资、劝说和威胁等,经济科学的最终目标就要理解这些复杂的活动。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金融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融通的对象——货币;融通的方式——有借有还的信用方式;融通的机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融通的场所和机制——金融市场;在现代银行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流通的特点和规律;通过货币对经济生活进行宏观调控的理论等。

内容推荐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但是你不可能全部拥有,所以不得不做出选择!比如你要决定如何花钱,是看电影还是买新衣服?什么会让你最高兴?这就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学。

沈立君主编的《金融经济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妙趣横生的货币、信用、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历史发展,古今中外金融名人的荣辱兴衰,以及历史上发生过的惊心动魄的经济危机等内容。通过阅读这些内容,可以进一步拉近金融经济和我们的距离,不断提高学习金融专业知识的兴趣。

《金融经济的故事》是职业院校金融事务专业学生的课外读物,可作为金融事务专业教学的辅助用书,也适合对金融知识感兴趣的社会公众阅读。

目录

第一章 人人都爱的货币

 一、货币的发展

 二、中国货币演变历史

 三、各国货币欣赏

 四、世界怪异货币

 五、历史上的恶性通货膨胀

第二章 信用传奇

 一、实物借贷

 二、货币借贷

 三、高利贷

 四、银票

 五、信用货币

 六、直接信用:商业票据、债券、股票

 七、间接信用:存款、贷款

 八、信用卡

第三章 百年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

 一、金融机构的发展

 二、中国金融体系

 三、世界上五花八门的银行

第四章 金融经济人物

 一、外国金融经济名人

 二、中国经济金融名人

 三、金融危险,以史为鉴——金融反面人物

 四、金融人的一天

第五章 经济危机

 一、1637年荷兰郁金香狂热

 二、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

 三、1837年美国经济恐慌

 四、1907年美国银行危机

 五、1929年全球经济大崩溃

 六、1973—1975年国际石油危机

 七、1987年华尔街“黑色星期一”

 八、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九、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十、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

第六章 人人都离不开金融

 一、金融与房子

 二、金融与理财

 三、保险就在我们身边

 四、金融与创业

第七章 金融经济发展大事件

试读章节

二、中国货币演变历史

我国货币发展历史悠久,种类丰富、绚丽多彩。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人民币在我国货币文化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已发行五套,其中前三套已经作废,退出了流通,成为了钱币收藏品。第四、第五套人民币正在流通使用,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一)经历曲折的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进军的形势下,在统一各革命根据地货币的基础上,由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印制发行的唯一的法定货币,于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使用。

第一套人民币统一发行的经历非常曲折。在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由于被敌人分割封锁,产生了多种名称不同和币值不等的地方货币。抗日战争胜利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就开展统一货币的工作。该项工作一度因为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全面内战而暂停。1947年夏,人民解放军陆续取得重大胜利,华北、西北、华东解放区逐步连成一片,各解放区之间贸易联系、物资交流逐渐活跃。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迫切需要改变各解放区货币版别多、种类繁杂、比价不同、折算不便的状况,使用统一的货币。

1948年底,全国各解放区除中原、东北等解放区自成独立货币体系外,华北、西北、华东三大解放区货币统一工作基本完成。其中,华北解放区,冀南银行币成为统一货币;西北解放区,西北农民银行币成为统一货币;在山东和华中各解放区,北海银行币成为统一货币。1948年12月1日,合并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开始发行统一的第一套人民币。1951年底,除西藏自治区和台湾省外,全国范围内货币已经统一,人民币成为我国唯一的合法货币。

第一套人民币共印制发行了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最小面额只有1元,最大面额则是50,000元。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六字由当时的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同志题写。在图样题材上,选择当时经济建设和新社会人们生活的图案,生动展现出我国解放事业及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的政治、生活、文化、社会百态,使人们领略到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建设新中国、新社会的如火如荼激情岁月。

统一发行人民币,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的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新中国成立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前苏联代印第二套人民币

由于当时各解放区的环境和全国解放初期条件的限制,第一套人民币设计思想总体还是不够统一,主题思想不突出、不明确,印制工艺多样,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防伪性能较差,券别种类繁多,面额大小差别大,面额最大为50,000元。在流通和计算时,以万元为单位,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为了健全货币制度,我国于1952年4月初做出了改革币制的决定。

1955年,国务院规定按第二套的一元等于第一套的一万元折合比率,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和收回第一套人民币,同时发行人民币硬币,使新中国货币进人纸、硬币混合流通的时代。第二套人民币共11种面值、以下几种版别:1分、2分、5分、1角、2角各1种,5角2种,l元2种,2元券1种,3元券1种,5元券3种,10元券1种。

受当时物质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第二套人民币发行由前苏联提供帮助。周恩来总理亲自指挥了中苏双方的商谈和有关事项签约的全过程。据记载:“张大使(向苏财政部长兹维列夫)申明:系受总理委托而来。”1953年2月初,中苏双方就钞票印样、数量、交货时间等事项签订合同。国内为印制新钞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国徽、行长图章和深线花纹钢版,套花画样,民族大团结、石雕和敦煌照片,全套装饰及文字铅版、钞票样本、规格尺寸等。

1953年9月,一列列装有成箱人民币的列车从莫斯科开出,运往满洲里。为了保证安全,货物品名被写成“技术装备”,发货者是“苏联木材公司”,收货方为“满洲里进口公司”,交接工作在满洲里火车站的列车上进行。

第二套人民币是新中国首次采用胶凹套印,版纹深、墨层厚,有较好的反假、防伪功能的货币,面额结构合理,首次实行主辅币制,具有统一完整的构思和艺术风格。票面上“中国人民银行”字样由中国人民银行职员马文蔚书写。藏、蒙、维吾尔文的“中国人民银行”和各种面额字样均为各族著名人士书写,便于在少数民族地区流通使用。分角币以交通运输、机械、发电为主题;1元、2元、3元券分别采用天安门、宝塔山、井冈山龙塬口等中国革命圣地为主题;5元、10元券以各民族大团结和工农联盟为主题。图案颜色新颖,主景图案内容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风貌,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战斗历程和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主题思想。

(三)首次独立印制的第三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的,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它是新中国钱币中实际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前后历时38年。它的比价与第二套人民币相等,并在市场上与之混合流通。这套人民币与第二套人民币相比,取消了3元纸币,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纸币共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种面额,13种版别,其中1角券别有3种,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各有1种。

第三套人民币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困难时期,原计划从国外引进高级印钞机和水印纸,结果因国际关系紧张未能成行。我国技术员向北京的前苏联专家讨教水印技术,结果前苏联专家不同意,说“这是仅次于原子弹的绝密技术”。怀着强烈民族自尊心的中国制钞专家于是战胜了一系列困难,终于研制出最新工艺,制造出天安门图案的水印钞票,使我国第三套人民币跨越了20年的时间段,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结束了依靠外国印钞的历史。

第三套人民币券别结构合理,纸硬币品种丰富,设计思想鲜明,印制工艺也比较先进。在印制工艺上,第三套人民币继承和发扬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技术传统、风格,机器和传统的手工相结合,制版精雕细刻,图案、花纹线条精细;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票面纸幅较小,图案美观大方,集中地反映了当时我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并举的方针。第三套人民币的发行,不仅增强了人民币的反假、防伪能力,还为健全我国货币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工艺日臻成熟的第四套人民币

从1987年4月27日起至1992年8月20日止,我国印制发行了9种面额、14种版别的第四套人民币。其中1角、2角、5角券各1种,1元券3种(1980年、1990年、1996年),2元券2种(1980年、1990年),5元券1种,10元券1种,50元券2种(1980年、1990年),100元券2种(1980年、1990年)。

第四套票币是1983年开始设计的,此时毛泽东已去世多年。起初的设计方案,最大面额仍为壹拾元,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发觉此方案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尤其是人们在购买贵重物品时要提上大量现金。广大群众希望发行较大面额的人民币。为此,中国人民银行一方面呈报国务院增印伍拾元和壹佰元的大票,另一方面向设计小组部署新的任务。经过充分研究,设计人员一致认为应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4位领袖侧面浮雕头像放在壹佰元券上,反映新中国第一代主要领导人的光辉形象。这种设计思想上报中央后很快得到批准,从而开创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中以领袖头像作图案的先河。

第四套人民币在票面的设计思想、设计风格和印制工艺上较前三套人民币都有创新和突破,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在文字的采用及规范化、标准化上也作了认真调整。全套票券不仅继续采用蒙、藏、维、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以方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使用,而且又在1元以上主币上增印了盲文符号,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

第四套人民币钞票用纸的主要成分是短棉绒,纸张光洁、坚韧、耐折、挺度好,并有一定的抗化学腐蚀性,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使用而不易损坏。钞票采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凹印接线技术、套印对印技术和平凸版接线技术等,大大提高了防伪功能。1990年版100元、50元券还新增加金属安全线,这也是第四套人民币中的亮点之一。安全线是在造纸时加入的,埋在钞票纸中,而不是直接印在票面上。

“互补图案”、磁性标记、安全线等防伪措施,均是在第四套人民币上首次使用。这些先进印刷工艺和新型印钞材料的采用,大大提高了第四套人民币的防伪性能,它标志着中国的印钞造币技术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五)科技领先的第五套人民币

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货币流通的要求,199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共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6种面额,其中1元有纸币、硬币2种。第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需要,增加了20元面额,取消了2元面额,使面额结构更加合理。

第五套人民币继承了中国印制技术的传统经验,借鉴了国外钞票设计的先进技术。在原材料工艺方面做了改进,提高了纸张的综合质量和防伪性。固定水印立体感强、形象逼真。磁性微文字安全线、彩色纤维、无色荧光纤维等在纸张中有机运用,并且采用了电脑辅助设计手工雕刻、电子雕刻和晒版腐蚀相结合的综合制版技术。特别是在二线和三线防伪方面采用了国际通用的防伪措施,为专业人员和研究人员鉴别真伪提供了条件。与第四套人民币相比,第五套人民币的防伪技能由十几种增加到二十多种,主景人像、水印、面额数字均较以前放大,便于群众识别。

各面额货币正面均采用毛泽东主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头像,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头像首次独立成为第五套人民币壹佰元大钞的正面主景。放大了的毛泽东头像非常醒目,非常亲切,了却了亿万人民崇敬开国领袖的心愿,有着极深远的历史意义。底衬采用了中国著名花卉图案,背面主景图案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中国伟大的民族文化。

2005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2005年版人民币保持了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主图案、主色调、规格不变,但在印制生产工艺、防伪措施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提高,并将年版号改为“2005年”。P34-39

序言

金融是什么?经济是什么?金融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史?金融经济离我们生活远吗?

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这么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经济学并不只是研究钱的学科,它是研究人们的意识和行为的学科领域——人们如何做出选择!因为世界上有很多东西,但是你不可能全部拥有,所以不得不做出选择!比如你要决定如何花钱,是看电影还是买新衣服?什么会让你最高兴?这就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学。它是由一系列活动所组成的集合,包括购买、销售、讨价还价、投资、劝说和威胁等,经济科学的最终目标就要理解这些复杂的活动。

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金融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融通的对象——货币;融通的方式——有借有还的信用方式;融通的机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融通的场所和机制——金融市场;在现代银行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流通的特点和规律;通过货币对经济生活进行宏观调控的理论等。

《金融经济的故事》一书是职业院校金融事务及相关专业学生的课外读物,可作为金融事务专业教学的辅助用书,也适合对金融知识感兴趣的社会公众阅读。本书主要讲述妙趣横生的货币、信用、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历史发展,古今中外金融名人的荣辱兴衰,以及历史上发生过的惊心动魄的经济危机,进一步拉近金融经济和我们的距离,不断提高读者了解金融专业知识的兴趣。

本书由沈立君、欧捷和江莹凤编写,编者都是在职业院校从事金融专业教育工作的教学人员,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了解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此,本书在编写时力求既尊重金融经济知识的专业性,又尽可能使用最直观的图文形式表达,使读者能在轻松阅读过程中掌握金融经济的基本理论知识。至于我们能否达到所期望的目标,尚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所限,书中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在此我们殷切地盼望读者对本书不足之处提出宝贵的意见。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摘录了大量国内外网站、书籍等相关资料,并得到了原作者的大力支持,对于原作者付出的辛勤劳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编者:沈立君

2013年7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6: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