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这样吃最健康(从盘古开天辟地起就代代相传的养生大法)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窦勇
出版社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不生病的智慧”系列丛书之一,书中荟萃了全国各地久负盛名的养生名家、名老中医的养生治病绝学,简单、实用、有效、省钱、省力,能切实预防和治疗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及各种疑难杂症,是我们健康生活的好帮手,长命百岁的福音书。

该书的出版主要意在探讨疾病之根源及防治准则,提倡防病,治未病,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从根子上祛除人体内的疑难杂症,让身体风调雨顺,心灵五谷丰登。

内容推荐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把食品安全和中医食疗结合在一起的健康普及读物,重点介绍了几十种超级食物的特性、药用方法。经常食用这些食物,能够祛病养生、益寿延年。中医食疗养生可谓源远流长,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今天民间仍有“三月三,荠莱当灵丹”、“要健康,喝驴汤;要长寿,吃驴肉”的俗谚,足见食疗的方法一直在生活中使用。小小一碗粥、一勺汤、一道菜,既滋补爽口,又保健养生,怎么不让人喜爱有加呢?

目录

代序 四方食事

第一章 食物是我们生下来、活下去的根本

 1.生病了就一定要吃药吗

 2.即便是扁鹊也不能包治百病

 3.与其把希望全寄托在医疗上,不如多花点心思去调理生活

 4.食物是生民之天,活命之本

 5.用食物“炼”出百毒不侵之身

第二章 健康从正确饮食开始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全面膳食,营养才会均衡

 2.半饱半饿,福满寿多

 3.与厨房“约法三章”:烹饪的基本原则

 4.会生病的10种吃法

第三章 摸清食物的脾性是食疗的关键

 1.熟知食物的脾性是食疗的关键

 2.和谐食物打造和谐身体——食物配伍要合理

 3.判断好食物的五个基本标准

 4.吃东西也得讲究门当户对——五色食物,滋养五脏

第四章 好食物保佑好人一生平安

 1.生姜是救命的英雄

 2.大蒜进城,医生关门

 3.山药:益肾气,健脾胃

 4.天下第一粥——桂圆粳米粥

 5.大枣是补血的神品

 6.香菇:菇中之王,蔬菜之冠

 7.番茄:让我们永远年轻的驻颜丹

第五章 把损害我们身体的食物拒之门外

 1.防癌,必须从餐桌上开始

 2.当心把孩子吃成性早熟

 3.怀孕妇女吃薏苡仁会导致流产

 4.皮蛋和爆米花会让人越吃越笨

第六章 恰当的食物是一剂管用的良药

 1.用食物驱除病魔的三个要诀

 2.常见食物的归经

 3.开往健康的地铁——亚健康这样治

 4.不给感冒留机会

 5.美味小药膳,预防甲型H1N1流感

 6.让咳嗽见鬼去吧

 7.发誓不再涕泪交流

 8.萝卜橄榄粥:保护扁桃体的贴身卫士

 9.防治慢性咽炎,其实很简单

 10.杏仁麻黄豆腐汤,哮喘一扫光

 11.这样治,就能保佑我们的支气管四季平安

 12.肺结核的疗养大法

 13.胃口好得可以吞下一头大象

 14.灵药在手,腹泻不愁

 15.慢性胃炎——您我不再重复昨天的故事

 16.消化性胃溃疡,悉心调养是关键

 17.口气清新的秘密在于清胃去秽

 18.用食物为便秘开道

 19.精挑食物养,不再怕痔疮

 20.不用惹得一身剐,就把高血压拉下马

 21.葛粉和无花果,让心脏不再“地震”

 22.糖尿病决不是疑难杂症

 23.不吃饱饭,哪有力气减肥

 24.与脂肪肝绝交

 25.为前列腺保驾护航

 26.“性”致勃勃做男人

 27.保肾重于泰山,尿毒症这样治

 28.疏肝理气是治疗乳房胀痛的根本

 29.对付痛经也有杀手锏

 30.月事顺利,越是欢喜

 31.善待脾胃,开心告别“白色恐怖”

 32.更年期也能焕发青春

 33.祛风散寒是彻底剿灭关节炎的不二法门

 34.痛风,止痛更要治痛

 35.每天一块茯苓龙牡饼,肾壮骨更壮

 36.有了甘麦大枣汤,从此夜夜睡得香

 37.宁心安神是治疗神经衰弱的要诀

 38.让耳鸣左耳进右耳出

 39.轻松搞定眩晕,时刻安如磐石

 40.木耳大枣汤,养血补血运道旺

 41.良方在手,中暑无忧

 42.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战痘英雄”

 43.“聪明绝顶”并非都是好事——治疗脱发要从固肾气入手

 44.皮肤瘙痒无须愁,排毒养颜有奇方

 45.让冻疮抱头鼠窜

 4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癣之患根治有术

第七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食医

 1.送子观音的秘籍:先送食物再送子

 2.孩子长得壮,全靠父母养

 3.一定要让母乳充足

 4.奶嘴要扔掉,断奶有诀窍

 5.孩子哭吧哭吧不是罪——小儿夜哭的食疗奇方

 6.小儿咳嗽——送您“咳立停”

 7.服用感冒药或有致命危险——儿童感冒要由吃来解决

 8.孩子尿床,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9.别让孩子痛苦“痱”常

 lO.呕吐还需食来医

 11.让孩子与腹泻绝缘

 12.孩子走路早,关键在补钙

 13.牙齿要长好,营养最重要

 14.核桃仁和桂圆肉,让孩子更聪明

第八章 饮食男女的滋润生活

 1.到达男人的心通过胃,到达女人的心通过食物

 2.这世间最幸福的事,就是和爱人一起慢慢吃到老

附录

 一、《黄帝内经》饮食健康秘诀

 二、常见食物搭配禁忌

 三、家常食物营养成分表

 四、世界卫生组织评出的“垃圾食品”和“最佳食品”

 五、食物选购小窍门

试读章节

1.熟知食物的脾性是食疗的关键

人有七情六欲,食有四气五昧

中医对食物的认识侧重于物性,包括四气五味。

四气即四性:寒、凉、温、热。寒、凉之物可清热,泻火,解毒,如大麦、绿豆、小米、苦瓜、丝瓜、鸭蛋、柿子、甘蔗、梨等,热证和炎暑、疫毒流行时可食。温、热之物可温中,除寒,补虚,如羊肉、狗肉、牛肉、鳝鱼、鲢鱼、鸡肉、虾、糯米、刀豆、韭菜、生姜、大蒜、辣椒、大枣、橘饼、胡桃仁、桂圆、板栗、荔枝等,虚证、寒证可食。若寒、凉、温、热不甚明显的食物,称为平性食物,如粳米、玉米、甘薯、黄豆、蚕豆、甘蓝、山药、胡萝卜、银耳、黑木耳、白果、葡萄、花生、芝麻、百合、莲子、黄鱼、带鱼、鲫鱼、甲鱼、鸡蛋、猪肉、牛奶、蜂蜜、白糖等,主在健脾、开胃、补虚、强肾。笔者曾对450种常用食物粗略分析,寒性食物有96种,凉性食物有62种,温性食物有123种,热性食物有11种,平性食物有158种。

五味,即酸、苦、甘、辛、咸。酸(涩)味收敛固涩,如醋、木瓜、柠檬、梅子、山楂、石榴、柚子、李子、葡萄等,凡气虚、阴虚不摄而致的多汗、泄泻不止、尿频、遗精等均宜。苦味能泄能燥,常适用于热证、湿证、气逆证,如苦瓜清热明目、解毒,治热病烦渴、中暑、目赤、疮疡,肿毒等症。常用的苦味食物还有苦瓜、大头菜、香椿、淡豆豉、慈姑、白果、茶叶等。甘味能补益、和中、缓急,凡虚证宜食。如糯米、大枣治脾胃气虚,羊肝治头目昏花、夜盲、青盲。常用的甘味食物有粳米、麦类、高梁、玉米、小米、甘薯、豆类、瓜果、鱼类、动物内脏、肉类等。酸味与甘味的食物结合服食,可以滋阴润燥,如乌梅酸涩,止泻安蛔、止痛,与白糖同用,酸甘化阴,生津止渴,清热解暑。辛味能宣散、行气血、润燥,用于感冒、气血淤滞、肾燥筋骨寒痛、血淤痛经等症,如服姜糖饮、鲜姜汁、各种药酒。常用的辛味食物有生姜、葱、芥菜、香菜、白萝卜、油菜、大蒜、辣椒、茴香、酒等。咸味食物有软坚、散结、润下作用,可治热结,痰核、瘰疬、二便不利等症。如海带咸寒,能软坚散结,消痰利水,治瘰疬、瘿瘤、痰火结核。常用的咸味食物有食盐、苋菜、紫菜、海蜇、海藻、海带、海参、田螺、淡菜、火腿、咸肉、蛏肉等。

在五味之外,还应提到淡味。淡味食物有渗湿利尿作用,可治湿满及水气为患,如用冬瓜、鲤鱼、葱白佐餐,可消肿利尿。常用的淡味食物有冬瓜、玉米、蚕豆衣、冬瓜皮、瓠瓜等。当然,每一种食物不一定只有一种“味”,可能有的有多种“味”,如酸甘、苦咸、苦辛、甘苦涩等,因此,一种食物也就可能具有多种功效。

食物的升降沉浮

食物与中药一样,具有升降沉浮的作用趋向。

升浮,主向上向外,有发汗解表、散寒祛风、升阳、催吐等作用。沉降,主向下向内,有降气、潜阳、敛汗、清热泻下、止呕等作用。

如何判断食物是主升降,还是主沉浮呢?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食物,多为升浮之品;凡味属酸苦、咸,气属寒凉的食物,多为沉降之品。质地轻的,如花类,大多主升浮;质地重的,如贝壳类食物,大多主沉降。通过烹调加工,作用趋向也可改变,如加酒者可升,加醋者可收,姜汁炒者主散,盐炒者主下行,加糖则健脾和中。

一个萝卜一个坑,一种食物一根“经”

“五味各归所喜”,不同性味的食物,均有各自一一对应的脏腑。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味所人,酸人肝,辛入肺,苦人心,咸人肾,甘入脾,是谓五入。”这句话,就言明了味与五脏之间的关系。

酸与肝、胆、目、筋、怒相关;辛与肺、大肠、鼻、皮毛、悲相关;苦与心、小肠、舌、脉、喜相关;咸与肾、膀胱、耳、骨、恐相关;甘与脾、胃、口、肉、思相关。

以脏补脏,以脏治脏

药王孙思邈以动物肝脏治雀盲,以母猪蹄、鲤鱼、鲫鱼疗妇人“乳无汁”,以羊肉汤、猪肾汤、羊肉黄芪汤、鹿肉汤、乳蜜汤治妇人产后虚赢,并提出“以脏治脏”、“以脏补脏”的理论;《太平圣惠方》中,用羊肺羹、鹿髓煎炙散治病;《圣济总录》中,用猪胰酒、鹿肉臛、羊脊羹治病;《饮膳正要》中,用羊蜜膏、牛肉脯治病;朱丹溪以猪骨髓制大补阴丸,李时珍誉其为“以骨入骨,以髓补髓”;《随息居饮食谱》中,以猪大肠槐花治痔疮,用猪肚煨蒜疗中虚久泻……这些实例,都无一例外地说明了“以脏补脏,以脏治脏”。

在临床上,也有很多以脏疗疾的例子。例如:天麻炖猪脑治头风头痛,天麻炖鱼头治高血压头昏眩晕,柏子仁炖猪心治心悸易惊、心绪不宁,生姜煲猪肚治胃寒作痛,杜仲煲猪腰治肾虚腰痛,罗汉果煲猪肺治肺热咳嗽,珍珠草猪肝汤治急性传染性肝炎,白果煲猪尿脬治小儿夜尿、遗尿,章鱼煲猪腰治腰膝脚软,核桃煲猪皮汤治皮肤干裂、瘙痒,酒蒸鸭血治血虚体弱、劳伤吐血,葱炖猪蹄治四肢疼痛,牛筋花生汤治骨折后期筋骨萎软无力,核桃腰花治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等。

现代研究也证明,人类和动物的各种脏器,从形态、组织结构、功能、生化等各方面都十分相似,动物内脏所含的物质,可以有效地调节人体有关脏器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2.和谐食物打造和谐身体——食物配伍要合理

食物配伍,也应与中药配伍一样,要讲究食物间的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的情况。相须、相使的配伍原则,能起到协同作用;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的配伍则会拮抗。协同作用可增加食物功效,拮抗作用可减少毒性和不良反应。例如:百合炖秋梨清肺热养肺阴,荸荠加海蜇可清化痰热,生姜加红糖加强了温中散寒的功效,以大蒜炒扁豆可减弱扁豆的不良作用,生姜烧鱼可避免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萝卜与鹌鹑配伍可减弱其补益引起过度的脘腹胀闷,生姜则可减弱螃蟹之寒性作用,而柿子则会加剧螃蟹因其寒性引起的不良反应。

食物的配伍,还要注意升降并举,以防过偏。如葱豉汤加盐,散收同用;补益类食物与发散性食物配伍,可防滋腻恋膈,如芫荽爆里脊;寒性食物与热性食物并调以防过偏,如辣椒炒苦瓜;还有攻补兼施,补虚泻实并用,攻邪而不伤正,如薏苡仁粥加大枣,可防薏苡仁清热利湿过偏。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这是在病理情况下,提出配伍食物的注意点,避免配伍不当带来不良影响。

热证、燥证、阴虚阳亢,或火旺、实证、热盛津伤、湿热、痰热等,切忌配伍温燥类食物,如牛、羊、狗、鹿等兽肉及生姜、桂皮、红糖、白酒等。属寒证、虚证、脾胃虚寒,或阳虚体质,平时常易感冒者,则不宜配伍生冷食物、瓜果、冷饮、凉拌菜、生拌菜等。若为热证食滞、湿热蕴积、黄疸、痰湿重时,则不宜配伍油腻类食物,如肥肉、油炸菜肴及高脂肪食品。当患疮疡肿毒、热毒、湿毒明显时,不宜配伍鸡头、猪头、海鲜、鱼类、辣椒、姜、韭、葱、蒜等,以免加重病情。此外,鳝鱼忌狗肉,鲫鱼忌鹿肉、猪肝、芥菜,人参忌萝卜等,均是中医十分强调的食物配伍常识。

病后,饮食配伍也很重要。如《广瘟疫论》述:“大病之后,客邪新去,胃口方开,首先与粥食,次糊饮,次糜粥,次稀饭,尤宜循序渐进。”病后是不宜即进高脂厚味、油腻之品的,否则,“黏稠胶结,熏灼脏腑”,阻滞生机,生热酿痰而使病情加重或复发。  服药期间亦应忌生冷,黏腻、肉、面、五辛、酒酪等物,否则会影响药物效果。妊娠期饮食配伍也应避免辛辣、腥膻之品,妊娠后期要少吃胀气和涩肠类食物等。

掌握好食物的配伍原则,就可更好地发挥食疗作用,避免一些不良作用,增进健康,这是打造人体健康的重要基础。

P26-31

序言

《不生病的智慧》系列是一套精心打造的中医养生类图书,包括《这样吃最健康》、《不生病的诀窍》、《从里到外说健康》等书。该系列荟萃了全国各地久负盛名的养生名家、名老中医的养生治病绝学,简单、实用、有效、省钱、省力,能切实预防和治疗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及各种疑难杂症,是我们健康生活的好帮手,长命百岁的福音书。

本系列书的作者大都是奋战在第一线、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中医,或是杏坛执教多年的中医学教授,或是家学渊源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领域传承人,或是闻名乡里、声名赫赫的神医,他们不但个个是身怀绝技的回春妙手,而且还是心忧天下、造福百姓的通达之士,不守旧,不循一己之私,毫不吝惜地将自己多年来体悟出的不传之秘和养生智慧倾囊相授,以泽被众生,实为读者之幸运。

《不生病的智慧》系列主要意在探讨疾病之根源及防治准则,提倡防病,治未病,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从根子上祛除人体内的疑难杂症,让身体风调雨顺,心灵五谷丰登,或许能弥补现代医学之不足,对我们的身心有所裨益。

让每一个人都平安活到天年,让天下父母都身轻体健,这是《不生病的智慧》系列的唯一心愿。

《不生病的智慧》系列编委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0:5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