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一把手姜钧唯一的“政绩”,就是以盘活国有资产的名义正当贱卖国企,变成自家取款机……《国家投资》虽然写国企,却是在演绎官场的政治生态,着力揭示左右官员命运的潜规则。
啼笑皆非的误会、拍案称奇的情节、独具个性的人物、匪夷所思的阴谋……体制漏洞下,国企管理者姜钧冠冕堂皇、合理合法地搞垮了一个又一个企业,却愈腐败愈升职,令人深思。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国家投资(长篇小说)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高和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新锐一把手姜钧唯一的“政绩”,就是以盘活国有资产的名义正当贱卖国企,变成自家取款机……《国家投资》虽然写国企,却是在演绎官场的政治生态,着力揭示左右官员命运的潜规则。 啼笑皆非的误会、拍案称奇的情节、独具个性的人物、匪夷所思的阴谋……体制漏洞下,国企管理者姜钧冠冕堂皇、合理合法地搞垮了一个又一个企业,却愈腐败愈升职,令人深思。 内容推荐 国企南方集团一把手空缺,一时应征者如云,国资委主任却意外敲定姜钧。个中原委居然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姜钧有一个跟“某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名同姓的好父亲。 姜钧顺利履新,走进南方集团是非窝,巧遇同道中人“海龟派”。一时之间,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汹涌,阴谋阳谋次第上演,良知廉耻灰飞烟灭…… 在《国家投资》中,高和以其凌厉热讽的笔锋,将国企蛀虫们一网打回原形,真实的国企官场首次跃入人们的视野。不得不说,这是首部深度反思国企官场化的警世之作。 目录 第一章 官运当头 第二章 既定方针 第三章 金算盘 第四章 看不见的盾 第五章 要命关系 第六章 封官游戏 第七章 连环妙手 第八章 遍地机关 第九章 国企董事会 第十章 通天狐狸 第十一章 关键因素 第十二章 最后通牒 第十三章 匿名信 第十四章 隐形账户 第十五章 审计猫腻 第十六章 逼宫 第十七章 看看刀握在谁手里 第十八章 危机四伏 第十九章 命运的拐点 第二十章 永恒利益 第二十一章 鸟去林空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官运当头 南方集团是省国资委直属的国有公司,经济实力雄厚,地处滨海开发区,既有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地理优势,又有享受优惠政策、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政经背景,是个极有诱惑力的大肉包子。总经理黄智年底就到站了,整整60岁。但是,他有高级职称,不论按相关规定,还是依据他在省内企业界的声望,如果他愿意,可以干到65岁。 尽管如此,黄智这一回却真不想再干了,因为省国资委主任换人了,由好友曹洪仁换成了对头汪玉麟。对于黄智来说,这个人事变化是致命的。尽管在位8年为南方集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他也知道,这些贡献只有当人家承认的时候才能称之为贡献;如果人家不承认,那就不但不是贡献,还可能成为罪状。如果他继续恋战不舍,他所有的政绩一夜之间变成罪状是完全可能的,说到底,对人的评价靠的不就是一张嘴吗?而人的嘴又是最不可靠的东西。 所以,黄智急流勇退,求个平安降落,断然提出了退休申请。其实,他心里清楚,提不提出退休申请结果都一样,上面人换了,没有铁关系硬靠山,不提申请人家也不会让他再干了。 南方集团的董事会组成人员都是省国资委属下国有企业的领导。当年的国资委主任到邻省海滨开发区巡游,心血来潮,决心要在海滨开发区办一家直属的集团公司,作为省国资委成立后的一大政绩向省政府展示,便向下属各个企业发了通知书,要求各企业踊跃投资,投资底线为200万元。尽管关于组建南方集团的通知上明确表示,投资不投资完全自愿,可是,各企业愿意不愿意的,都慷慨解囊豪爽出血。因为,谁也不想为了200万得罪国资委,虽然各企业理论上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是人事任命权却牢牢把握在国资委手里,谁会为了舍不得200万元的国有资产而得罪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呢?有些企业为了讨好取悦省国资委领导,避免上级觉得自己响应号召太勉强,投资额还大大超出200万,最高的一家金城公司一下子就扔进来2000多万。于是南方集团成立的时候,啥也没干,注册资金已经达到了8000多万。按照省国资委的文件精神,投资500万以上的企业,可以在南方集团的董事会里分到一个董事名额;投资1000万以上的企业不但可以分到一个董事名额,还可以得到一个监事会的名额。 正因为如此,南方集团的董事会格外超级,共有15个董事,董事长由省国资委主任兼任,副董事长由南方集团总经理兼任。当然,总经理也由省国资委提名,按照《公司法》还得董事会通过。从理论上说,黄智退休以后,集团董事单位的企业家们都有机会得到这个职位。 南方集团需要一个新的正厅级总经理,消息传出,省国资委系统渴望到滨海开发区风光一番、有志于再上一个台阶、企图在企业掌握实权谋些好处的人们立刻蠢蠢欲动,目标齐刷刷地锁定了省国资委人事部和各位主任。 姜钧是北方机械公司的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就在前不久,他完成了一项“伟业”:把北方机械公司给变卖了。北方机械公司原来是一家军工企业,生产步枪、冲锋枪还有手榴弹、地雷等等那些已经落伍的战争器具。改革开放以后,推行军转民,刚开始经营情况很不错。他们专门照顾人的“两头”,用生产武器的精密设备生产橱柜、碗柜、电饭锅、高压锅等等厨房炊具,也生产大便池、小便池、浴盆等等卫生用具。军工企业产品过硬,无论是厨房用的还是厕所用的,在市场上都取得了相当程度的成功。 后来姜钧来了。他当了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吃喝嫖赌全报销,一年到国外潇洒五六次,心思全都放在了花钱上,很快就把这个企业带进了沟里。几年下来,企业就成了烂摊子,产品因为质量差、款式老而被淘汰,利税成了负数,职工的工资也开始拖欠。 这个时候姜钧也开始紧张,好好一个企业让他给干成了这副德性,他估计自己的下场可能比企业也好不到哪去。就在他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国家开始推行国企改革,破产、下岗、改制、重组、拍卖等手段,给北方机械这样的企业留了条后路。 北方机械公司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摊子烂了,地皮、设备、设施,还有那块招牌仍然值钱,这就为姜钧杀出一条活路创造了条件。他利用国家推进国有企业改制的政策机遇,开始对北方机械厂进行美其名曰的“改制”。接下来的事情并不难办,上有政策支持,下有姜钧的高智商,他找了一家体己的审计公司,对北方机械厂清产核资,然后以极低的价格把这座国有工厂改制为私营控股企业,对外叫股份有限公司。 让姜钧没有想到的是,那家买入北方机械公司的私营业主居然相当有良心,买卖成交之后,不声不响地给姜钧提来一大提包现金。送走老板,姜钧清点了一下,整整200万。对于姜钧,这是意料之外的收获,原本他不过想给自己干垮一家国企找个借口、为自己寻个出路而已。没成想名利双收,不但个人得了丰厚之利,改制还成了新的政绩,报纸广播电视进行了充分的报道:北方机械公司在他的领导下,改制成功,一个濒临破产的老军工企业经过拍卖、重组变成了由私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这件事情让姜钧恍然大悟,作为国企的领导,想发大财,企业管理好并不是机遇,企业干垮了才是机遇。变卖了北方机械公司名利双收之后,姜钧已经知足了,本来想找个机关轻松愉快地混到退休,这个时候传来了南方集团要换总经理的喜讯,他立即雄心再起,开始动作。他知道,这又是一次机会,如果超过了50岁,按照国内的行情他也就成了废物,这一辈子也就到头了。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小兄弟李天来说了,李天来二话没说第二天就给他抱来了10万元钱:“姜哥,这是我的家底,你带到省城去,得活动,得有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行。你没听人家说吗,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光跑不送,原地不动;不跑不送,要你没用,得跑也得送。” 李天来原是北方机械公司的供销科科长,跟姜钧一向来往密切,姜钧认为他为人非常仗义,对自己忠心耿耿、两肋插刀。其实,李天来对所有领导都能表现出这么一副忠心耿耿情投意合的模样来。如果不是因为经济上有些不清不楚,跟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往来密切,而且风声闹得挺大,凭着在领导圈子里的人脉关系,李天来早就是供销处的处长了。 看到李天来抱来的10万元现金,姜钧假模假式地做出了谢绝的姿态:“不行,这可不行,查出来我吃不了兜着走。” 李天来一句话就让他放心了:“这是我借给你的,你不是我哥么?等你有了再还我。” “我要是办成了,绝对忘不了你。”姜钧顺水推舟,收下了这笔活动经费。 李天来说了一句文绉绉的话:“苟富贵毋相忘,如果真成了,姜哥把我带过去随便干点啥就成了。” 姜钧连连答应:“没问题,没问题。” 其实,南方集团对姜钧来说,只不过是又一个赚钱的项目而已,凭他的资金实力,投资这个项目不敢说是小菜一碟,却也不是付不起钱。可是,既然李天来愿意投入,那就也给他一个投资的机会,卖了人情,自己也乐得省下10万元。姜钧又从自家的存款里提了20来万,加上李天来的10万元,30多万全部打到自己的信用卡里,斗志昂扬地来到了省国资委。P1-4 书评(媒体评论) 新锐一把手姜钧唯一的“政绩”,就是以盘活国有资产的名义正当贱卖国企,变成自家取款机……《国家投资》虽然写国企,却是在演绎官场的政治生态,着力揭示左右官员命运的潜规则。 ——《沧浪之水》作者:阎真 暗度陈仓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危险。高和式的结构,在冲突和消解中,把故事叙述得从容不迫。 ——《秘书长》作者:洪放 这是一部气象万千、光怪陆离的小说。啼笑皆非的误会、拍案称奇的情节、独具个性的人物、匪夷所思的阴谋……体制漏洞下,国企管理者姜钧冠冕堂皇、合理合法地搞垮了一个又一个企业,却愈腐败愈升职,令人深思。 ——《步步高》作者:李春平 高和的写作路子很广,从官场到婚姻家庭,再到国企改革,都很精彩好读。《国家投资》中,看似一个偶然的误会,背后潜藏着的却是权势与金钱的较量,利益与良知的博弈,读来不忍释手,欲罢不能。 ——《一把手》作者:唐达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