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时尚方程式
分类 生活休闲-时尚娱乐-服饰搭配
作者 (日)中野香织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由“英国文化史”延伸出来、专门讨论“服装史”学问的小书。仔细阅读本书后你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本时尚书,更是一本文化史书。它包含了各个时期的服装样式,分析了每一种服饰的特点以及现在的大师仍在沿用的流行元素。由不同时期的服装饰品衍生出来的、那些不为人知的小故事,也在作者的笔下熠熠放光:一个个鲜活事例,一段段妙语连珠,就连每一章节的标题都是令人兴味盎然的。

内容推荐

这不仅仅是一本时尚书,更是一本文化史书。它分析了每一种服饰的特点以及现在的大师仍在沿用的流行元素。由不同时期的服装饰品衍生出来的、那些不为人知的小故事,也在作者的笔下熠熠放光:一个个鲜活事例,一段段妙语连珠,就连每一章节的标题都是令人兴味盎然的。“闪闪发亮的钻石其实不是女人的专利,最早爱上钻石的,是男性!毛衣原来是给马匹穿的衣服,曾几何时竟穿到我们的身上。高跟鞋一直被认为是女性的专利,但法王路易十五才是高跟鞋的流行教主。”作者风趣幽默的讲述中,融入了大量的服装服饰类常识及知识,对于初涉时尚界的人士来说,是一本非常不错的普及类读物。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不为人知的时尚小故事

 卡其裤

 狩猎夹克

 毛衣

 开襟羊毛衫

 波洛领带

 裤装睡衣

 手提包

 帽子

 雨伞

 长筒橡胶靴

 球鞋(休闲鞋)

 手套

 手帕

 T恤

 斗篷

 面罩

 泳装

 围裙

 莫名的内衣魅力

第二章 男性时尚的地下规则

 细条纹西装的难处

 灰色西装的再度登场

 从颈部看威严——衣领篇

 从颈部看威严──领带篇

 窄版领带

 为什么不能将衬衫拉出来?

 皮带不能太显眼!

 腿部线条美的条件

 “袜子”是个陷阱

 深藏不露的小礼服

 如何说行话?

 第三种服装

第三章 男女有别还是男女平等

 充满男子气概的荷叶边

 缎带与男人

 裙子是最后的堡垒?

 路易十五的高跟鞋

 钻石是男人最好的朋友

 安东尼斯情结

 男孩子穿粉红色洋装

 王子风时尚

 非关男女的一种风格

 型男

 再次攻占裙子堡垒吧!

 反性族

 跨越性别差异的尝试

第四章 时尚辞典

 浪漫的

 豪华的

 洗练

 富有魅力的

 质朴的

 可爱的

 酷

 潇洒的

 和风

 未来的

 某某年代风

 充满惊奇的失误背后:从错配到混搭

 拒绝被轻易判定美丑的双搭

 出乎意料的穿法

 “卫生”的真相

 直截了当不如含糊其辞

 冷酷的真相不如美丽的谎言

 违反道德又如何

 玩弄死亡意象

 在图腾和刺青之间

 精密计算出来的不修边幅

 隐形的有钱人

 从乡愁出发的改造

 衣着并不能创造人

 主流圈外的B系

 一时的风尚

 你我都是名流

 打破服装规定的方法

 风格和时尚

试读章节

卡其裤/Chinos

我曾经在一所环境不太好的大学教书,那里真的是不怎么干净。

也许有人会问,到底有多么不干净?笔者穿着当时流行的白衬衫前去讲课,一堂课结束后,身上的衬衫已经成了米色;而女性教师用的洗手间最近才好不容易挂上一面镜子,也就是说,那是一个女生洗手间没有镜子也不足为奇的环境。它的肮脏就是整体特征的一部份。

如果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得方便些,该怎么做才好呢?

其实当我在研究斜纹棉布裤的时候,发现有个人也曾经为此所苦,并试图加以解决,那就是驻扎于印度的英国步兵联队司令官--哈里·拉姆敦(Harry Lamden)。

当时英国的军服是纯白色的,但旁遮普(Punjab)这地方的风沙很大,重视军队纪律的拉姆敦,无法忍受部下们纯白的军服有任何脏污。拉姆敦在思考对策的时候,心想如果军服一开始就是风沙尘土的颜色,那些脏污是不是就不会那么明显?因此他在1848年,命令管理军用品的将官,用咖啡、咖喱或桑树果实的汁液,将白色军服染成黄褐色。

印度人称这种染上新色的军服为“卡其”(khaki),印度话的意思就是“风沙的颜色”。从那时开始,卡其色就在印度普及开来。到了1880年,英国陆军全体都采用了卡其色的军服。

那么,卡其色与斜纹棉布裤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与复杂的流通过程有关。

为了供应全体陆军的军服,英国曼彻斯特的纺织工厂生产了大量卡其色斜纹棉布(如木棉般坚韧的材质),布料再送往印度进行加工,而多余的部份则是输往中国。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中国的军队又将这些布料卖给了驻扎在菲律宾的美军,美军称这些来自中国的布料为“chino”(chino意指中国的),并用在陆军制服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chino制成的裤子象征着胜利,“chinos”(狭义来说便是指卡其裤)便成了一般常见的单品。

现在的卡其裤几乎各种颜色都有,而它的起源竟是为了掩饰战场的风尘。

为了向起源致敬,笔者穿上米色的衬衫,走在由白色转米色的大学校园里,等到要回家的时候,衬衫已经是茶色的了……看来只有忽略自己的仪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了。啊!原来学校就是因为贴心,才一直没有在洗手间挂上镜子啊!

狩猎夹克/Safari Jacket

很多男性总是想把手机、随身听、游戏机、笔记型计算机随时带在身边。因此针对这种需求,结合了3C与服装,也就是所谓“可穿戴”(wearable)的设计愈来愈多。

像是目前在市面上可以看到的,有些西装在背上配置可装下笔记本电脑的口袋,或者在衣领设计让耳机线能够穿过的洞。过不了多久,我们还可以买到在手腕部位搭载液晶画面的服装。

从2002年春夏就开始流行的多口袋服装,笔者认为跟这个趋势多少有些关系,这股热潮经过2002年秋冬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退烧。除了多口袋的上衣外,配置许多口袋的裤子也随处可见。这就是所谓的“multi-pocket服装”,而讲到“口袋很多的服装”,就会令人想到以前人们所穿着的狩猎夹克(safari jacket)。

狩猎夹克名副其实,就是指狩猎时穿的服装,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灌木丛(bush)夹克,就算进入灌木丛也不怕被勾破,还要能耐得住赤道地区的酷热,以及拥有可以收纳维生工具的口袋。

最先制作出这种上衣的,是美国户外衣料专卖店Abercrombie & Fitch(A&F)。经过无数次的改良,一直到了1923年,这种上衣才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狩猎夹克。长度稍微过腰的狩猎夹克,采用衬衫式衣领,中央单排五个扣子,肩膀部份通常会缝上肩章,而前胸与其下共有四个外加的信封式口袋,口袋有打折,开口以扣子固定,另外还会搭配与夹克同质料,并带有饰扣的腰带。

而将狩猎夹克引入时尚潮流的,是作家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当时他也是A&F的顾客,特别请他们在左袖上方配置一个专门摆放眼镜的口袋,也就是所谓“model 476”款式,可以说是海明威式的订做款喔。

狩猎夹克其实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的陆军军服,现在的女性为了在宁静的都会制造些类似狩猎的快感,并向军服表达致意时,也会穿着狩猎夹克。

而外露的口袋是17世纪末才有的设计,在此之前,例如16世纪的男子所穿着的紧身裤,其胯部的袋状布(codpiece)就是拿来当口袋用的。袋状布也是使男性胯部突出的装饰品,又称“遮阴布”,当时的男性会将游戏用的球类或橘子放在里面。

“希望能随身携带,并吸引他人目光”的想法,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

毛衣/Sweater

我一直都以为毛衣的英文是sweater,那么在英国也一定通用才是,但几年前笔者旅居英国时,在当地最大的百货公司,却找不到叫做“sweater”的商品,陈列许多毛衣的架上,标示的却是“jumpers”。几天后,笔者还看到一家叫“Jumpers”的店,走进一看发现原来是间毛衣专卖店,才知道在英国毛衣被称为“jumpers”。

那我们所熟知的运动(工作)外套(jumpers),在英国是叫做什么呢?毛衣专卖店的店员说:“那是sports jacket啦!”,而笔者其实是要找套头毛衣(turtleneck),画了张衣领外翻的图给店员看,“啊,你要找翻领(polo-neck)的毛衣是吗?”笔者才终于买到想要的东西。

英式英文中也有所谓的“sweater”,但当地人却不用这个词,到底是为什么呢?在《牛津字典》中,这个词有着“发汗物品”的意思,以往指的是“低工资的重度劳动工作者”(或是高劳力的人)。一直到了1828年,才又有了“促进发汗的服装”之意,但不是指人的服装,而是给马匹穿的衣服(可能是棉被之类)。

虽然在19世纪末,“sweater”被普遍认为是体育服装,尤其是骑脚踏车的服装,但1900年《裁缝杂志》(Taylor & Cutter)上的一句话:“不论是谁穿上这种衣服,看起来都像个不懂礼仪的笨蛋”,使我们了解到,当时的“sweater”并不是正式的社交服装。

然而,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温莎公爵,成功地改变了“sweater”的形象。1922年,他以一身几何图案的编织毛衣与花呢灯笼裤的装扮,出现在贵族高尔夫俱乐部,让人印象深刻。根据《绅士百科:20世纪的男性时尚》(Esquire\\'s Encyclopedia of Twentieth Century Men\\'s Fashion)一书记载,“光靠一个人的力量,英国皇太子的光芒照亮了整个苏格兰海外的费尔岛(Fair Island)”,所以后来人们将晋升为社交服装阶级的毛衣,称为费尔毛衣(Fair Isle)。

现代毛衣始祖的费尔毛衣、苏格兰阿朗岛的艾伦毛衣(Aran Tweed),以及英国千诺群岛(Channel Islands)的耿西毛衣(Guernsey),三者并称渔人毛衣(fisherman sweater),是渔夫们的工作服。不只因为未脱脂羊毛织成的毛衣含有油脂,十分防水,非常适合捕鱼;还因为毛衣上独特的编织图案起到了“家纹”的作用,万一渔夫们遇难,人们可以靠毛衣上的图案来辨认其身份。  在1920年代照亮费尔岛的,其实是将英国皇太子视为时尚教主的美国人们。美国式的“sweater”是以脱脂后的羊毛织成,“sweater”背后有着渔夫的悲惨故事与挥汗如雨的历史,难怪英国人会认为“只有外国人才将‘sweater’挂在嘴边”。

……

P3-9

序言

“流行方程式”这个专栏在2001年8月于《日本经济新闻》开始连载,笔者为了专栏最后该挂什么头衔而考虑了很久。我必须围绕“流行服饰”这个主题,并且要写得让读者易于理解,字数也要精简。也不知道我自称“服饰史学家”,是不是可以被人们接受。最后,我抱着“豁出去了”的心情,诚惶诚恐地这么写了下来。

回想起来,当时我已经出了和男性西装有关的书,也发表了许多与时尚相关的文章,但是从“英国文化史”延伸出来专门讨论“服饰史”的学问,却少得可怜。我对这点一直很介意。

不过,既然有了这个专栏,就可以将所有的时尚都讨论一下,这真是个绝佳的机会!我在搜集和当代流行现象相关的题材之余,也寻找着“不为人知的流行”资料。在不断地搜寻和调查当中,我发现许多令我感到惊奇的事物,并且不禁发出喟叹:“哇!竟然是这样啊!”

总而言之,专栏连载一开始只约了半年,但后来竟可以持续到2005年,应该是“不为人知的流行”还堆得像山一样高的缘故吧!当然这也与“新流行前仆后继地为我们诞生”有很大关系。本书的副标题“Satisfashion”,就是来自滚石乐团(Rolling Stone)一首叫《Satisfashion》的名曲,意思就是:“绝不满足于现状的流行时尚”。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专栏的连载也接近尾声。我不禁觉得我这个“服饰史学家”,其实是靠着各位读者的栽培才生存下来的。专栏中的调查记载若有错误与不周到之处,还请各位读者不吝指教!

在分章整理众多而庞杂的原稿时,幸而有编辑川崎优子帮忙,并通过时尚达人大住宪生先生牵线,请到了新潮社的田中树里小姐担任编辑,才使得本书顺利诞生。真是非常感谢各位!在这里,我也向《日本经济新闻》负责整理这些稿件的历任编辑:板津直快先生、铃木由美子小姐、赤羽雅浩先生,以及美术设计清田贵代小姐,致上谢意。

如果对时尚不太关心的读者,也能从本书中得到阅读的乐趣,我会感到很幸福的。

中野香织

2005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9: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