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法国著名作家和哲学家狄德罗的小说代表作,以夸张的手法揭露宗教禁欲主义的虚伪和修道院阴森可怖的内幕。本书写的是一个年轻的修女,为了不愿意当修女,为了逃避当修女的命运,所作的种种艰苦的斗争,以及因此而遭受到的种种迫害和苦难。
柔弱善感、聪慧多知的美丽少女苏珊·西莫南因是私生女,遭到家庭厌弃,被逼做了修女。在虚伪、残忍、疯狂、心理变态等丑行充斥的修道院里,少女的心灵和肉体遭受了种种令人难以想象的摧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修女(全译本)/企鹅经典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狄德罗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法国著名作家和哲学家狄德罗的小说代表作,以夸张的手法揭露宗教禁欲主义的虚伪和修道院阴森可怖的内幕。本书写的是一个年轻的修女,为了不愿意当修女,为了逃避当修女的命运,所作的种种艰苦的斗争,以及因此而遭受到的种种迫害和苦难。 柔弱善感、聪慧多知的美丽少女苏珊·西莫南因是私生女,遭到家庭厌弃,被逼做了修女。在虚伪、残忍、疯狂、心理变态等丑行充斥的修道院里,少女的心灵和肉体遭受了种种令人难以想象的摧残…… 内容推荐 柔弱善感、聪慧多知的美丽少女苏珊·西莫南因是私生女,遭到家庭厌弃,被逼做了修女。在虚伪、残忍、疯狂、心理变态等丑行充斥的修道院里,少女的心灵和肉体遭受了种种令人难以想象的摧残。那些以宗教信仰为借口达到自私目的的伪善者,那些将信仰导入迷信并以残暴行为败坏上帝形象的人,视她为叛教者。然而。不论是在残酷的迫害面前,还是在罪恶的甜蜜诱惑面前,苏珊始终怀着天使的诚信,始终没有放弃对美德的敬意。《修女》由于强烈批判和讽刺了宗教隐修制度的残酷和违背人性,成为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最具争议的作品之一。 试读章节 如果德·克鲁瓦马尔侯爵先生给我一封回信的话,它将为我提供这部故事的最初几行。在给他写信之前,我想要认识他。这是一个上流社会的人,以帮助他人而出名;他上了年纪,早已结过婚。他有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他爱他们,也被他们依恋。他有高贵的出身,有智慧,有个性,有欢快,有对美术的兴趣,尤其还有独创性。人们向我称赞他的同情心、他的荣誉和他的廉洁正直;而我通过他对我的事务所怀有的强烈关心,通过人们就这事对我说的一切,判断出我向他求助时丝毫没有使自己的名誉受损。但是不应推测认为他尚且不知道我是谁,便决定要改变我的命运,正是这一动机使我在写作这部回忆录时,决心克服我的自尊和踟蹰,在这部回忆录中,我以我这年龄的孩子的天真和我性格的直率,不耍聪明,不玩弄技巧,描述了我的一部分不幸。我的保护人可能会要求,或者当一些遥远的事情不再出现在我的记忆中时,可能我会突然想到要完成我的回忆录,我想,对这些事情结局所做的简略记述,和那只要我活着就一直存留在我心中的深深的印象,将足以使我完整地将它们回想起来。 我的父亲是一位律师。他在相当大的年纪时与我的母亲结婚;他与她生了三个女儿。他有很多财产,比他体面地嫁出她们所需的要多得多;但是如要这样,他的爱心至少必须平均分配;而他在这方面很是欠缺,使我不能做这个赞美。当然,我由于才智和相貌的惹人喜爱之处以及性格和才华,而比我的姐姐们出色,但我的父母亲似乎为此而伤心。天赋与努力使我优于她们,而这竞变成了我痛苦的根源,为了能够像她们一样总是被爱,被亲,被欢迎,被原谅,我从很小时便决心模仿她们。如果偶尔有人对我母亲说:“您有一些迷人的孩子……”这从来不被认为是说我。我有时狠狠地报复了这种不公正待遇,但是我得到的赞美在我们单独在一起时使我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使得我宁愿被人漠视或者甚至是侮辱。外人们越是对我表现出偏爱,他们走后,家人越是愤怒。哦,有多少次我因为自己没有生得丑陋、愚蠢、笨拙、傲慢,总之是具有使她们在我们父母身边成功的那些怪癖而哭泣!我自问在别处都是正直、公正和虔诚的一位父亲和一位母亲身上,为什么会有这种怪现象?我要对您承认吗,先生?当我父亲在愤怒时——因为他是粗暴的——从他口中漏出的一些话,在不同的场合收集到的一些细节,邻居的一些闲话,仆人们的一些议论,使我怀疑到其中的一个原因,它能为他们做一点辩解。也许我父亲对我的出生有点不肯定;也许我使我的母亲想起她曾经犯过的一个错误,想起她曾经太听信的一个男人的忘恩负义;我知道什么呢?但是当这些疑问还是没有实在根据时,我将它们向您透露又有什么害处呢?您将烧掉这封信,而我也向您保证将烧掉您的回信。 由于我们相互之间间隔不长地来到这世界上,我们三人一同长大了,出现了一些求婚者。我的大姐姐被一位迷人的年轻人追求。我觉得他看中了我,而她也许只不过一直是他献殷勤的借口而已。我预感到他的追求可能给我带来的所有痛苦,我提醒我母亲注意。这也许是我一生中做的唯一使她高兴的事。且看我是如何被报答的。四天以后,或者至少是不多天之后。他们对我说已在一所修道院中为我安排了一个位置,于是第二天我就被带到那里。我在家中处境很不好,所以这一变故根本不使我感到难过;我带着许多欢快,去到了圣玛丽修道院,这是我的第一个修道院。此时我姐姐的那位情人因为再也看不到我,便忘了我,成了她的丈夫。他叫K先生,是位公证人,住在戈尔贝依,他在那里过着最糟糕的日子。我的第二个姐姐被嫁给了一位博雄先生,他是巴黎的一位绸缎商人,住在甘冈布瓦大街,她与他过得很好。 我的两个姐姐成了家,我相信人们该想到我了,我不久就会出修道院了。我当时有十六岁半。人们给了我的姐姐们相当丰厚的嫁妆。正当我期望会有一个与她们同样的命运,我的头脑里充满着许多诱人的计划的时候,人们派人叫我去到会客室。这是赛拉凡神甫,我母亲的告解神甫;他曾经也是我的告解神甫;因此他向我解释他这次造访的动机时,并没有什么为难:这是要劝我出家进入修会。我听了这一奇怪的建议,惊叫起来;我向他明白地表示我对宗教职业不感任何兴趣。“那没有办法,”他对我说,“因为您的父母亲为您的姐姐们已经罄尽了家产,在他们已经陷入的拮据状况下,我再也看不到他们能给您什么。想想吧,小姐,要么永远进入这个家庭,要么走到外省的某个修道院,必须如此;在那里人们只要一点微薄的费用便会接收您,您只能在您父母亲去世之后从那里出来,而这要等很长时间。”我痛苦地呻吟,泪如泉涌。女院长被通知了这事,她在我从会客室回来的路上等我。我处在一种无法言喻的混乱中。她对我说:“您怎么了,我亲爱的孩子?(她比我更清楚我怎么了。)看您这样!人们从来没有见过像您这样的绝望,您使我发抖。是不是您失去了您的父亲或您的母亲?”我扑到她的怀里,想回答她的话。“呃!上帝!……”我只是叫道,“唉!我既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我是个不幸的女孩子,人们厌恶我,想要将我活埋在这里。”她任我发泄自己的悲伤,等待着安静的时候。我向她更加清楚地解释人们刚刚向我宣布的事。她显得同情我。她怜悯我。她鼓励我决不要选择一个我不感到有任何兴趣的职业。她答应为我恳求他们,指出他们的错误,劝说他们。哦!先生,修道院的这些女院长是多么的狡猾!您根本就想不到。她真的写信了。她不是不知道人们会给她怎样的答复,她将答复通告给我。只是很长时间以后我才开始怀疑她的好意。这时人们对我下决定的期限到了,她带着最刻意装扮的悲哀来通知我。她一开始不说话,然后她抛给我一些同情的话,根据这些我明白了其余的一切。这又是一场绝望的景象,我几乎不会再有别的这种场面可向您描画。她们最大的技巧就是懂得克制自己。接下来她对我说,真的,我相信这是哭着说的:“这么说!我的孩子,您就要离开我们了!亲爱的孩子,我们将再也不能相见了!……”还有一些别的话我没有听到。我仰倒在一张椅子上,我或是保持安静,或是哭泣,或是静止不动,或是站起来,或是时而走过去倚在墙上,时而在她的怀抱中发泄出我的悲痛。当这一切都发生过了之后,她又说道:“可是为什么您不做一件事?听着,至少不要说我给了您这个建议。我相信您的审慎是无法改变的,因为,无论如何,我不愿意人们有什么可以责备我的。人们要求您什么?要您戴面纱吗?那好!您为什么不戴面纱?这使您损失什么?什么也没有,只是再与我们在一起过两年。人们不知道谁会死谁会活。两年,这是相当多的时间,在两年中能发生许多的事情……”她在这些阴险狡诈的话中加入那样多的关怀,那样多的友情的保证,那样多的甜蜜的欺骗。我知道我当时在哪里,我不知道人们会将我引到哪里,我说服了自己。她于是给我的父亲写信。她的信写得很好,哦!人们不能在这方面更好了:我的痛苦、我的悲伤、我的抗议在这里丝毫没有被隐瞒。我向您肯定,一个比我更细心的女孩也会受骗的。但是人们最终同意我了。一切都是何等快速地被准备完毕啊!日子被定下来了,我的制服被做好了,仪式的时刻到了,就是今天我还是觉得这几件事做得天衣无缝。 P1-4 序言 德尼·狄德罗(1713-1784)在诸多方面都成为18世纪法国文坛三巨头中最具人文精神和人格魅力的一位。言及文学创作,不可否认伏尔泰与卢梭均胜于狄德罗;而作为人,此二者却都有所局限,其对人性的关怀略乏兴味,甚而漠然视之。言及治学涉猎,狄德罗比此二者的眼界更为广阔,而其钻研的深度却都并非浅尝辄止。他的文艺批判也从不因嫉贤妒能和个人私怨而走人偏颇。狄德罗的人文精神与广泛的涉猎源于其人格的双重性。首先,他是一名科学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笃信一切人类行为都可由化学、物理和生理学法则进行解释。而与此并驾齐驱的是,他同时又具有富于感情的艺术气质,信仰道德价值,生来多愁善感。在一封日期不详的狄德罗致密友索菲·福朗的信件断章中,他诉说了自己缠结不去的人格双重性:“我陷入了一种疯狂的哲学观念,我的思想接纳了它,而我的心却在拒绝。这使我恼怒不已。”这一双重性在他的对话体作品中也屡有显露。可以说,狄德罗正是18世纪人们所遭遇的两难困境的完美写照:科学宿命论与感伤的社会道德信仰的不可调和。 狄德罗曾主编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文献巨著《百科全书》二十余年,他也因此成为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除了这部影响巨大的著作之外,他还撰写了数部哲学和对话体作品,作品中的反宗教思想在当时曾引起举世骇然。狄德罗也写作了一定数量并不成功的戏剧,大多歌颂美德,充满感伤情绪。他的作品中还包括杰出的戏剧评论《沙龙》系列,该系列最早为“艺术评论”这种独树一帜的法国文学体裁作出了诠释。他还创作过几部小说,或者称为小说化了的事件记述与哲学思辨。这些姑且称之为小说的作品在多年之内并未出版,甚而在狄德罗有生之年也未曾面世,而仅在狄德罗的密友圈子中传阅。可以说,这些当时并未出版的作品——尤其是《拉摩的侄儿》和《达朗贝尔的梦》,恰恰展现了真实的狄德罗。比之“官方”作品,狄德罗的唯物主义思想、宗教自由、道德解放和性自由思想更为深广地根植在此类作品中。这也情有可原,因为他的所谓“官方”作品不得不一再面对法国当局敌意十足的审查制度,后者甚至数次阻挠《百科全书》的出版。这些个人化的小说作品中无疑应当包括《修女》。《修女》是最为显而易见源于作者内心的作品,同时也是最接近于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标准甚至艺术杰作要求的作品。小说的创作契机源于一场骗局。 小说的开场人物德·克鲁瓦马尔侯爵是一位真实存在的人物,他在现实中是一个虔诚、严谨的天主教徒,为人宽宏仁慈、温文尔雅。此人同时也出入于戴比奈夫人、F.M.格里姆和狄德罗等“百科全书派”成员组成的朋友圈子,且大家都对他颇有好感。由此可略窥当时知识阶层的普遍趣味和豁达思想。在18世纪的法国,即便是在具有自由思想的出版者与天主教当局关于《百科全书》的“战争”进行到最为残酷的时候,人们也很难说会泾渭分明地分为两派:要么憎恨天主教,要么憎恨自由思想者。超越意识形态和宗教观念的友谊绝不鲜见。在这一点上,如今我们似乎尚不及前人。1758年,德·克鲁瓦马尔侯爵对一起诉讼案件产生了兴趣。巴黎隆尚修道院的一位修女诉请弃誓还俗,克鲁瓦马尔运用自己的影响给予了她几分帮助,但终未成功。他从来没有和她谋得一面,出手相助的行为仅仅是出于对一位因遭父母抛弃而身陷囹圄的姑娘的同情。这位修女名叫玛格丽特·德拉马尔。1758年3月,德拉马尔被判败诉,当局同时判决她终其一生谨守宗教戒律。 近一年之后,出身诺曼底贵族的克鲁瓦马尔因已年逾六十,打算离开生活了多年的巴黎,回到卡昂(又名冈城)附近的拉松城堡隐居。他的朋友们非常想念这位贵族,于是就利用他善良的心地,策划了一个阴谋诱骗他回巴黎。他们虚构了一个并不存在的年轻修女,刚刚逃离修道院,目前藏在他们圈子里另一个成员莫罗一马丹夫人在凡尔赛的家中。他们打算用马丹夫人的地址和侯爵进行信件往来。马丹夫人与巴黎各个沙龙十分相熟,狄德罗等人拜托她把寄自冈城的来信都转交给他们。 这场谋划精巧的骗局开始于1760年初。信件假托是那位逃离修道院的修女或马丹夫人自己所写,从凡尔赛寄出。信件内容实际完全出自狄德罗的杜撰,他以一位饱受摧残的修女的口吻恳求克鲁瓦马尔的帮助。不过这场骗局很快就在两方面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一方面,侯爵并未流露出一丝急于返回巴黎的愿望,却立即表达了自己的同情,并做出了愿意提供帮助的表示。侯爵这么快就信以为真使狄德罗瞠目结舌,他在2月10日给戴比奈夫人信中说,他怀疑克鲁瓦马尔已经看穿了他们的骗局,现在玩儿了一招将计就计的手段。好心的克鲁瓦马尔很快就提出将这位前修女接到自己家中。狄德罗不得不使用缓兵之计,写信称修女孱弱的健康状况使之无法成行。然而到了3月底,那位热心肠的绅士又提议为苏珊·西莫南——修女的名字——安排驶往冈城的马车,连行程的细节也写在了信中。到了4月,局面已经让阴谋家们焦头烂额了。显然,事到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结束这位命运多舛的修女的生命,给整个事件画上一个句号。于是一封封以马丹夫人为名义的信件发往了冈,信中描述了那位可怜的修女情形如何严重,如何饱受病魔的摧残。表演以5月份的一封催人泪下的信件最终达到了高潮,这封信描述了修女的死亡:“那位亲爱的孩子已经不在了,她的痛苦结束了;而我们的痛苦也许还将持续长久。她已经于刚刚过去的星期三,在早晨三四点之间,由这个世界去到了我们所有人都被等待着的那个世界……”云云。 …… 后记 1946年以前,英国的经典丛书的目标客户群主要局限于学生和研究人员,普通读者根本就找不到优秀易读的版本。企鹅出版社先前也只出版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丛书,并于1935年出版了一套十本的丛书,1938年还出版了一套十本的插图经典,其中包括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但是市场反映平平。 二战之后情况大为改观。E.V.瑞奥,一位杰出但低调的古典文学学者和出版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润色他所翻译的荷马的《奥德赛》,并将译文朗读给他的妻子莱俐听。他的妻子非常支持他完成并出版他的译作。 企鹅出版社的创始人艾伦·莱恩马上就同意出版他的译作,还邀请他主持一套新的系列经典丛书的出版。莱恩经常做出这种决定:这是一种直觉,他断定很多读者渴望这种全新的通俗易懂的翻译作品,瑞奥的作品就能满足读者的这种需求。与其说这是一场赌博,还不如说是孤注一掷,因为任何唯利是图的理性出版商都不可能做出这样的决策。 瑞奥翻译的《奥德赛》一鸣惊人,销量达三百万册,位居企鹅畅销书榜首,直到后来才被《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和《动物庄园》超过。原因何在?答案就是瑞奥译作的质量和抱负,以及他出版系列丛书的目标。 主编的用意就是委托能效仿自己的风格的译者,给普通读者呈现用现代英语改写的既通俗又吸引人的文学大师的作品,而适当裁减冷僻生涩陈腐之处,以及那些使很多译作没有现代韵味的外来成语。每本书都按企鹅出版社的定价发行。除《奥德赛》外,丛书还包含很多其他著作。 当被问及上个世纪60年代的众多出版物中,哪一部他最感到自豪时,艾伦·莱恩毫不犹豫地推荐“企鹅经典”。半个世纪以来,该系列丛书不断发展壮大,远远超出了瑞奥的最初设想,但从来也没有背离早期译者和编者的初衷。 秉承这种精神,“企鹅经典”在六十华诞之际,来到中国,出版中文版,为广大的中国读者带来内容、翻译质量皆为上乘的外国经典名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