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工程力学”教材力求突显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全书贯穿一条主线。即:将静力平衡、变形几何相容条件、力与变形间物理关系的研究作为分析、研究工程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注重理论结合工程实际。在教学内容中引入工程实例,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扩展、延伸和综合,尤其要使学生掌握从实际工程结构或构件中建立合理力学模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注重归纳思维方法。在讨论不同问题的个性和特点时,突出共性的归纳,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与推广、求同与辨异等归纳思维方法,从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工程力学(高等学校教材) |
分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作者 | 李卓球//朱四荣 |
出版社 |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本“工程力学”教材力求突显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全书贯穿一条主线。即:将静力平衡、变形几何相容条件、力与变形间物理关系的研究作为分析、研究工程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注重理论结合工程实际。在教学内容中引入工程实例,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扩展、延伸和综合,尤其要使学生掌握从实际工程结构或构件中建立合理力学模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注重归纳思维方法。在讨论不同问题的个性和特点时,突出共性的归纳,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与推广、求同与辨异等归纳思维方法,从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全书共13章,第l章为绪论,第2、3章为静力学,第4~12章为材料力学,第13章为疲劳强度简介。重点内容包括物体及物体系统的静力分析;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分析。每一章附有思考题及习题,书后附有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型钢规格表,以及习题参考答案。 本书是编者在多年讲授工程力学课程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在内容编排上既精选了工程力学的经典内容,又体现了21世纪现代科技发展的相关要求。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及自学者使用和参考。 目录 1 绪论 1.1 什么是工程力学 1.2 力学发展的简要回顾 1.3 力学的发展趋势 1.4 工程力学的研究方法 1.5 工程力学的基本研究主线 思考题 2 力的性质及物体的受力分析 2.1 静力学基本概念 2.2 力的性质 2.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2.4 共点力的合成 2.5 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 2.6 力偶 思考题 习题 3 力系的简化和平衡 3.1 力系向一点的简化 3.2 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3.3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应用 3.4 空间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应用 3.5 杆系结构的内力分析 思考题 习题 4 轴向拉压杆的应力及变形 4.1 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及基本概念 4.2 拉压杆横截面上的轴力及轴力图 4.3 应力-拉压杆内的应力 4.4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胡克定律 4.5 拉压超静定问题 思考题 习题 5 材料的拉伸和压缩力学性能 5.1 概述 5.2 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5.3 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5.4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强度计算 5.5 等直杆在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应变能 思考题 习题 6 连接件的实用计算与圆轴扭转 6.1 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 6.2 圆轴扭转的实例及计算模型 6.3 薄壁圆筒的扭转 6.4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与变形 6.5 圆轴扭转时的强度、刚度条件 6.6 圆轴扭转时的应变能 思考题 习题 7 梁的弯曲内力 7.1 弯曲的概念 7.2 剪力和弯矩 7.3 剪力方程、弯矩方程和剪力图、弯矩图 7.4 剪力、弯矩和分布荷载集度间的微分关系 7.5 用叠加法作弯矩图 思考题 习题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8.2 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8.3 梁的剪应力及其强度条件 8.4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思考题 习题 9 梁的弯曲变形与刚度计算 9.1 工程中的弯曲变形问题 9.2 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9.3 积分法求梁的变形 9.4 叠加法求梁的变形 9.5 梁的刚度计算及提高梁的刚度的措施 9.6 简单超静定梁 9.7 梁的弯曲应变能 思考题 习题 10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10.1 应力状态基本概念 10.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10.3 空间应力状态的最大应力 10.4 广义胡克定律与应变能密度 10.5 强度理论 思考题 习题 11 组合变形 11.1 组合变形的概念 11.2 斜弯曲 11.3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11.4 弯曲与扭转的组合 思考题 习题 12 压杆的稳定性分析 12.1 压杆稳定性概念 12.2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12.3 其他约束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12.4 压杆的临界应力总图 12.5 压杆的稳定性校核 思考题 习题 13 疲劳强度简介 13.1 交变应力和疲劳破坏 13.2 疲劳破坏机理的基本概念 13.3 构件外形与表面对疲劳极限的影响 13.4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思考题 习题 附录Ⅰ 截面的几何性质 1.1 静矩和形心 1.2 极惯性矩、惯性矩和惯性积 1.3 惯性矩、惯性积的平行移轴公式 1.4 惯性矩、惯性积的转轴公式 思考题 习题 附录Ⅱ 型钢表 主要参考文献 习题参考答案 索引 synopsis Contents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