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模式,是判别城市交通整体状态的关键性概念,更是综合交通规划与政策研究的首要战略性问题。交通模式伴随着城市化和出行机动化的过程,经过一二百年的演进,在世界上形成了四大类型:北美洲的小汽车模式、亚洲的公交模式、欧洲的公交私车并重模式,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慢行模式。
本书首先介绍了交通模式的概念与分类,亚洲交通模式的本质特征,亚洲交通模式演变进程,进而介绍了轨道垄断型的交通模式的东京、轨道主导型的交通模式的首尔以及公交垄断型的交通模式的香港等五个城市的交通模式。
第一章 交通模式的概念与分类
一、交通模式的定义
二、交通模式的度量
三、交通模式的成因
第二章 亚洲交通模式的本质特征
一、三种典型的交通模式
二、亚洲交通模式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 亚洲交通模式演变进程
一、亚洲交通模式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亚洲交通模式实现的四大策略
第四章 轨道垄断型的交通模式——东京
一、轨道交通主导的交通模式
二、持续的轨道建设形成多样化的线网
三、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发展
四、高速对外铁路通道强化东京与日本其他地区的交通联系
五、多样化运营服务促进不同出行需求
六、轨道交通近期发展
第五章 轨道主导型的交通模式——首尔
一、急剧变动的交通模式
二、轨道系统分两阶段集中建设
三、巴士系统的全面改革
四、道路交通系统的阵痛与变革
第六章 公交垄断型的交通模式——香港
一、高度密集城市与公交垄断模式
二、持续协调综合的整体交通研究(三次CTS)
三、成功的“轨道车站+顶盖物业”策略
四、公交优先的整合策略
五、“有限车流+高效路网”策略
第七章 公交优势型的交通模式——新加坡
一、持续优化的公交主导模式
二、创造世界级的交通体系发展战略
三、用地布局和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策略
四、保持公交优势策略
五、限制机动车流策略
第八章 追求亚洲交通模式的实践——上海
一、上海近20年交通模式的演变
二、促成轨道主导型的公交模式的一体化交通战略
三、用地和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策略
四、近期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三年行动计划
五、严格的小汽车拥有控制策略
六、打造通畅型机动车交通运行环境
七、保障安全型慢行交通运行环境
参考资料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