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根据前人的研究与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特点确定一个分析框架,即具体的分析类目,然后从构成教科书的选文、主题思想、插图、练习、人物、作者等项目进行逐项统计,并作相应的质性分析与归因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或解释。其中,频率统计主要是通过对内地、香港两套语文教科书的各种价值取向类目的频率进行量化统计,进而梳理两地价值取向的基本内容,并进行共性与差异分析。质性分析,即对教科书中的课文内容进行个案分析,寻找其中蕴涵的价值取向,比较内地、香港的价值取向内容的差异与共同点。归因分析,主要从文化背景、历史传统、政治经济、社会差异等角度对内地与香港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归因分析,试图探寻其存在的合理性及其优越之处。
本研究的内容从宏观上分为两大类: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内容比较及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呈现方式比较。微观上分为六个专题:①教科书选文标准的比较。分别从政治取向与文学取向、生活取向与经典取向、儿童取向与成人取向、历史取向与现代取向八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②教科书编排结构的比较。分别从教科书形式结构与内容结构两个维度进行比较。③教科书性别意识形态比较。分别从选文作者、课文主角、课文人名、插图人物、职业角色等角度对教科书的性别意识形态进行频度分析,并从教科书的语言、故事主线、工作性质、心理形象四个角度对两套教科书中男女的形象塑造进行质性分析。④教科书人物形象塑造比较。分别对教科书人物的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进行比较与分析。⑤教科书道德教育要素比较。主要从主副题、插图、思考与练习、教学目标、单元主题等项目对教科书道德教育要素进行频度统计,并对热爱祖国、保护环境、聪明智慧、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等五个类目进行内容分析。⑥教科书科学教育要素比较。从科学素养的结构分析着手构建科学教育要素比较的操作框架,而后对两套教科书进行频度比较与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