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你知道的都是错(人生篇)
分类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作者 于清辉//王一民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生需要成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的人生需要法则。同样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得到这些法则。对于成功的人生来说,学习是个不可逾越的漫长过程,实践加感悟,不断反思加上经验的佐证,才会让你的所有知道更有价值。这本书不是给心寻找现成道理和答案的人看的书。它要陪伴相信自我、勇于反思、具有穿越事物的正反面的强悍思想力的人,把这些看似无可辩驳的公论、定理当做对手,清理思想硬盘中被成见占据的空间,共同来一次心灵桑拿和头脑风暴,启迪自己,去尝试建构一个成熟、清醒、充实而理性的成功者的心态。

内容推荐

过于相信那些透彻精辟的古训与权威的思想,意味着一种危险。因为一个人总会对他过于相信的事情付诸行动,却从未考虑过这些事情是对是错。

知识的激增、媒介手段的发展,似乎让“知道”成为非常容易的事。带着训导面孔的资讯如此丰富,看上去真知灼见俯拾即是,秘籍要诀唾手可得。然而,我们往往知道的越多,就越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对是错。我们不妨建立这样的态度:你知道的都是错的。把那些看似无可辩驳的公论、定理当做对手,清理思想硬盘中被成见占据的空间,去尝试建构一个成熟、清醒、充实而理性的成功者的心态。

目录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失败是成功之母

谎言不可说

让人一寸,得理一尺

道不同,不相为谋

枪打出头鸟

凡事要三思而后行

谦虚使人进步

做人不可软弱

一山望着一山高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溜须拍马不是真本事

丑媳妇迟早要见公婆

人怕出名猪怕壮

好马不吃回头草

出淤泥而不染

拿人家手软,吃人家嘴短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胖子不在吃头一口

烂泥扶不上墙

何必捧着金碗要饭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知足者常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沉默是金

话不投杨半句多

凡事常思己过

脚正不怕鞋歪

烂船也有三斤铁

近朱者赤

听人劝,吃饱饭

明人不做暗事

善有善报

试读章节

让人一寸,得理一尺

我们常常说经济学是无情无义的学问,但在帮助我们更好地换算得与失、投入与效益的同时,冰冷的经济学会把有些一直在我们耳边嗡嗡作响的、看似公道温情的陈腐规劝批评得一针见血。比如,在经济学看来,倡导为人处处谦让,得饶人处且饶人,“让人一寸,得理一尺”这样的老话,在某种意义上,并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且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实现,甚至其结果也和表面上的道德诉求相背离。经济学家说:最为科学、合理的做法是。一报还一报。

他是榜样

警察抓住了两个合伙犯罪的罪犯,但却缺乏足够的证据指证他们所犯的罪行。如果其中有一人供认犯罪,就能确认罪名成立。为了得到所需的口供,警察将这两名罪犯分别关押以防止他们串供或结成攻守同盟,并给他们同样的选择机会:如果他们两人都拒不认罪,则他们会被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各判1年徒刑;如果两人中有一人坦白认罪,则坦白者从轻处罚,立即释放,而另一人则将重判8年徒刑;如果两人同时坦白认罪,则他们将被备判5年监禁。这就是囚徒困境博弈的基本情况。“囚徒困境”博弈是图克1950年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博弈模型,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典型例子。

“囚徒1”、“囚徒2”两个罪犯各自都有“不坦白”和“坦白”两种可选择的策略;因为这两个囚徒被隔离开,其中任何一人在选择策略时都不可能知道另一人的选择是什么,因此不管他们决策的时间是否真正相同,我们都可以把他们的决策看做是同时做出的。

博弈的结果是:由于这两个囚徒之间不能串通,并且备人都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会顾及同伙的利益,双方又都不敢相信或者说指望对方有合作精神,因此只能实现对他们都不理想的结果(备判5年),并且这个结果具有必然性,很难摆脱,因此这个博弈被称为“囚徒困境”。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罗伯特·爱克斯罗德为此组织过一场计算机竞赛的试验。竞赛的思路非常简单:任何想参加这个计算机竞赛的人都扮演“囚徒困境”案例中一个囚犯的角色,他们开始玩“囚徒困境”的游戏,每个人都要在合作与背叛之间作出选择。关键问题在于,他们不只玩一遍这个游戏,而是一遍一遍地玩上200次,这就是所谓的“重复的囚徒困境”,于是这就更逼真地反映了日常人际关系。事实上,竞赛的第一个回合交上来的14个程序中包含了备种复杂的策略。但使爱克斯罗德和其他人深为吃惊的是,竞赛的桂冠属于其中最简单的策略:一报还一报。这是多伦多大学心理学家阿纳托·拉帕波特提交上来的策略。

“一报还一报”的策略是这样的:它总是以合作开局,但从此以后就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也就是说,“一报还一报”的策略实行了“胡萝卜加大棒”的原则。它永远不先背叛对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善意的”。它会在下一轮中对对手的前一次合作给予回报(哪怕以前这个对手曾经背叛过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宽容的”。但它会采取背叛的行动来惩罚对手前一次的背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又是“强硬的”。而且,它的策略极为简单,对手程序一望便知其用意何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又是“简单明了的”。为了决出一个结果来,爱克斯罗德又举行了第二轮竞赛,邀请了更多的人,看看能否从“一报还一报”策略那儿将桂冠夺过来。这次有62个程序参加了竞赛,结果是“一报还一报”又一次夺魁。

后来,爱克斯罗德邀请了更多的人参加竞赛,结果试验来试验去,每次都是“一报还一报”者夺冠。“一报还一报”的稳定成功的原因是它综合了善良性、报复性、宽容性和清晰性。它的善良性防止它陷入不必要的麻烦,它的报复性使对方试着背叛一次后就不敢再背叛,它的宽容性有助于重新恢复合作。它的清晰性使它容易被对方理解,从而引出长期的合作。“一报还一报”策略的胜利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合作行为的形成所具有的深刻含义是显而易见的。爱克斯罗德在《合作进化》一书中指出,“一报还一报”策略能导致社会各个领域的合作,包括在最无指望的环境中的合作。他最喜欢举的例子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自发产生的“自己活,也让他人活”的原则。当时前线战壕里的军队约束自己不开枪杀伤人,只要对方也这么做。使这个原则能够实行的原因是,双方军队都已陷入困境数月,这给了他们相互适应的机会。一报还一报的相互作用使得自然界即使没有智能也能产生合作关系。这样的例子很多:真菌从地下的石头中汲取养分,为海藻提供了食物,而海藻反过来又为真菌提供了光合作用;金蚁合欢树为一种蚂蚁提供了食物,而这种蚂蚁反过来又保护了该树;无花果树的花是黄蜂的食物,而黄蜂反过来又为无花果树传授花粉,将树种撒向四处。

深入学习

“一报还一报”可能是个反击自私者占我们便宜的有效的策略。人家打你一巴掌,你还把另一边脸转过去,等于鼓励对方再占你便宜。无条件合作不仅伤害你自己,而且伤害了这个成功的剥削者接着要遇到的无辜者。无条件合作将会宠坏对方,并为社会留下改造被宠坏者的负担。

极端谦让,往往是小孩子的道德游戏,是成功者的虚伪说教。基于人的真实本性出发,才能找到有效的社会秩序和应对博弈的正确策略。

中国的传统道德,最为重视的教育内容之一是礼让,“孔融让梨”便是对孩子进行这一教育的“经典教材”。蒙学必读《三字经》里面就有“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人总是应该讲点儿风格讲点儿精神的。因此,中国妈妈们便有个传统,给孩子们分东西时,总要求孩子互相谦让。谁知谦让也会谦让出问题,甚至谦让出毛病。首先是失去了公平。不管是年长年幼,在人格权利上,本来都是平等的。无论是年长谦让年幼,还是年幼谦让年长,都打破了这种平等,都有失公平。

其次是易助长孩子的不良习气甚至虚假恶习。想多得一些,得好一些,这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对好吃的东西。在压力下的谦让,往往违背孩子们的本意。这样的“谦让”多了,就容易使孩子滋长说谎、虚情假意等不良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和中国教育孩子强调谦让不同,美国人教育孩子,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一封来自白宫一著名人士的信中,谈到了小时候妈妈给他们分苹果的事。信中写道:有一天,妈妈分苹果。苹果“红红绿绿,有大有小”,他和弟弟们都想要又红又大的。当时,“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他们兄弟说: ‘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你们都想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利得到它!”’比赛的结果,他“千得最快最好”,赢得了那个“最大最红最好吃”的苹果。从此,他懂得了,应该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你想得到更多吗?那你就要更多地付出。你想胜过别人,比别人得到的更多、得到的更好吗?那你就要强过别人,比别人干得更多,千得更好。正是有了这种意识,经过不懈努力,他才终于有今天,成为白宫的著名人士。

“让梨”和“分苹果”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方教育孩子上的差异,关系到从小培养孩子什么样的观念、意识,关系到孩子将来能不能适应社会。在市场经济时代,这个问题将显得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重要。

P16-19

序言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当我们在这个信息繁冗的时代企图寻找一些真正有益于人生的指南、有助于成功的真谛时,一定对这句话深有感触。

知识的激增、媒介手段的发达,似乎让知道成为非常容易的事。带着训导面孔的资讯如此丰富,看上去真知灼见俯拾即是,秘籍要诀唾手可得。从大师们言之凿凿、构思精妙的言辞里,在堆积如山的书架上的任何一本书里,在电视上成功者们自信的侃侃而谈里,在百度谷歌雅虎的信手一搜里。我们似乎轻而易举地就能获得人生的正确选择、成功的不二法门。于是一些人便兴奋地说:“我知道了。”

然而更清醒的人知道这不过是赵括、马谡之流当年无知而自信的声音的回响。事实是,在这个貌似遍地智慧的时候,我们最大的困难已经变成了知道。我们往往知道的越多,就越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对是错。我们往往越深信不疑,越在逐渐步入更险的误区。

面对诡谲多变的人生实践,那些巧妙而有煽动性的箴言、警句,看似透彻精辟、毋庸置疑的古训、教条,新奇而权威的思想、道理,对盲目自信、盲目顺从的人开始意味着一种危险。而回避这种危险的人。自当重拾那开启人类智慧之门的伟大先哲所说的话:我唯一能够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

那些我们用最便宜的方式得到的廉价真理,也许只是这个交换思想语言标准件的时代的滥觞。白捡的不值钱,道理也一样;泛滥的就贬值,思想也一样。

当然,重要的不是内容本身的对错,错误的是把捡来的药方当做自己的灵丹妙药,错误的是不假思索地成为成见的奴隶,错误的是动辄奢谈“我知道了”的盲目与骄傲,这才是人生正确选择的最危险的敌人,是成功之路上最隐蔽的陷阱。

有人作过这样的试验,把六只蜜蜂和同样多的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他们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找到出口,直到它们力竭或饿死;而苍蝇却可以从另一端的瓶颈逃逸。因为蜜蜂知道,瓶子的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于是它们不停地重复着合乎逻辑的行动。向着光亮的方向飞。而那些愚蠢的苍蝇则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四下乱飞,结果却误打误撞地逃出去了。

用蜜蜂和苍蝇进行试验的美国学者卡尔·韦克说:“这件事说明,试验、坚持不懈、试错、冒险、即兴发挥、最佳途径、迂回前进、混乱、刻板和随机应变,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应付变化。”韦克的观点是,对付不确定性的办法,是在瞬变时刻赋予事物以合理性,就像上述试验中的苍蝇~样。这意味着,面对趋于复杂的世界,你必须拥有随机性的智慧而不是教条式的智慧。

我们不一定总是要像苍蝇一样只靠误打误撞,但我们必须警惕成为这些。知道的蜜蜂”。我们不要当被现成的道理驱使在一面墙上撞死的傻瓜,也不要当用按常理出牌来为自己失败做借口的弱者。我们不妨勇敢地建立这样的态度,你知道的都是错的,因此能够时常像活动一下我们僵硬的身体一样调整一下被所有的知道弄得僵硬的思想。远离把你驱上盲从之途的听上去响亮的鞭子,不要因为懒惰和贪图便宜而成为道理贩卖市场上的无辜消费者。

人生需要成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的人生需要法则。同样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得到这些法则。对于成功的人生来说,学习是个不可逾越的漫长过程,实践加感悟,不断反思加上经验的佐证,才会让你的所有知道更有价值。这本书不是给心寻找现成道理和答案的人看的书。它要陪伴相信自我、勇于反思、具有穿越事物的正反面的强悍思想力的人,把这些看似无可辩驳的公论、定理当做对手,清理思想硬盘中被成见占据的空间,共同来一次心灵桑拿和头脑风暴,启迪自己,去尝试建构一个成熟、清醒、充实而理性的成功者的心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14: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