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孝子故事集。收集故事48则,古今人物皆有。每个故事后面都配有图文并茂的连环漫画。全书故事真实,语言通俗易懂,不仅适合具有中等阅读水平的读者阅读,也适合只有低等阅读水平的读者来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古今二十四孝(上下)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谭杰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孝子故事集。收集故事48则,古今人物皆有。每个故事后面都配有图文并茂的连环漫画。全书故事真实,语言通俗易懂,不仅适合具有中等阅读水平的读者阅读,也适合只有低等阅读水平的读者来阅读。 内容推荐 孝道是儒家价值体系的基本美德之一。孝敬并瞻养父母是天下人子的首要义务。知孝敬之礼则德立,德立则行天下。有父母而不能齐,何以善待朋友?有生身养育之恩而不知报,何以报效国家?所以,人勿论男女老幼,位不分高低尊卑,都应该把孝敬看作天经地义的事。 本书收集孝子故事48则,供广大普通读者阅读。 目录 古二十四孝 一 虞舜圣君 大孝格天 二 文帝事母 亲尝汤药 三 曾参至孝 母子连心 四 闵子芦衣 感化后娘 五 子路事亲 百里负米 六 董永卖身 天赐良缘 七 郯子鹿皮 取乳孝亲 八 江革背母 逃难尽孝 九 陆绩六岁 怀橘孝亲 十 唐媳乳姑 子孙孝如 十一 吴猛爱亲 以身喂蚊 十二 王祥卧冰 为母求鲤 十三 法师诚孝 感动白骨 十四 杨香十四 打虎救父 十五 寿昌寻母 弃官不仕 十六 黔娄尝粪 忧亲病危 十七 老莱七十 戏彩娱亲 十八 蔡顺拾葚 孝养母亲 十九 黄香九岁 扇枕温衾 二十 姜诗孝亲 涌泉跃鲤 二一 王裒纯孝 闻雷泣墓 二二 丁兰刻木 侍死如生 二三 孟宗哭竹 冬日生笋 二四 庭坚事亲 体贴入微 今二十四孝 一 南南卖报 敬母奉花 二 大孝惊天 捐肾救母 三 校外修业 打工医母 四 七载谎言 情藏大孝 五 千里寻药 痴情救母 六 自跳火坑 侍奉公婆 七 大孝博士 舍爱奉亲 八 花甲孝子 背母游京 九 孝不可待 千里送药 十 稚肩撑家 六岁奉亲 十一 老儿纯孝 花轿悦母 十二 八旬老婿 乐侍岳母 十三 恩报继父 孝做红娘 十四 三轮载父 万里求医 十五 破产富翁 典身救母 十六 悉心照料 笑奉瘫母 十七 赵雪至孝 恩报疯娘 十八 义女孝婆 忘辱化怨 十九 争献角膜 报母春晖 二十 母孝女随 名传乡里 二一 大连孝子 弃业舍爱 二二 代亡书信 谎言慰母 二三 韦立大孝 举债救母 二四 将军守坟 死后尽孝 试读章节 二一 大连孝子 弃业舍爱 王希海,辽宁大连人。母病,弟残,父为植物人。希海舍业弃婚,善事其父。每每有念日:“必使父寿高八十。”每日擦屎倒尿,洗衣换被,做饭煎药,寸步不离。日月如梭,恍然二十四载,当年二十三岁俊小伙,今为半大老头矣。希海宁愿终身不娶,亦要侍奉父亲长寿。有诗为颂。诗曰: 二十四年谈何易, 大孝齐天亘古稀。 弃业舍身感天下, 真情延寿创奇迹。 【讲解】 王希海,辽宁省大连市站北街人。1980年,他父亲因脑出血变成了植物人。母亲体弱多病,弟弟先天肢体残疾,家庭重担一下子落在了23岁的王希海肩上。他放弃了出国到马来西亚工作的机会和自己的婚事,一心一意尽人子之孝,护理自己的父亲。 他心里为自己暗暗定下了一个目标,要想尽一切办法使父亲能够活到80岁。他知道这个目标意味着什么,但他毫不犹豫地向着这个目标迈进。每天,他为父亲擦屎倒尿,洗衣换被,做饭煎药……日夜陪伴着,从不离开半步。每半个小时需要翻一次身;有了痰,要赶快用管子口对口地吸;每逢节日,他要背着比自己重得多的父亲下楼,到大街上感受节日的喜庆……就这样,一晃便是24年。 漫长的24年啊!希海从一个23岁风华正茂的小伙子,熬成了47岁的半大老头。同龄人,事业成功了,做了大款了,娶妻生子了,儿子上了大学了……而这些,统统与他无缘。他无怨无悔,他的心里只有父亲,只要父亲能多活在世上一天,就是他最大的快乐。 一位从医40年的老教授感慨地说:“他创造了护理史上的奇迹。他应该去医科大学给学生讲一讲护理课。比起他,那些老师的实践知识太微不足道了……”王希海的孝举感动了大连,感动了中国。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他“中华孝亲敬老之星”称号,号召人们向他学习。 二二 代亡书信 谎言慰母 罗谦芬,武汉市人。其父英年早逝,母育六子,俱成大才。弟谦思患脑瘤致瘫,母怜之,每暗自落泪。未久,其兄谦慈亦因医疗事故身亡。谦芬不忍母受亡子之痛,遂代兄书信以瞒其母。十七年间,谦芬精心撰写二百封“谎信”,直至九十二岁母亲与世长辞。有诗为颂。诗曰: 孤抚六子历艰难, 不幸临门昏地天。 大孝代亡编谎信, 痴情慰母十七年。 【讲解】 罗谦芬,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人。武钢安装公司的干部,高级工程师。她的父亲去世早,母亲40岁守寡,抚育6个孩子一个个长大成人,并且都考上了大学。母亲尽管年岁大了,但是每天都乐呵呵的,日子过得还算称心。 不料,小儿子罗谦思患了脑瘤,致使半身瘫痪,常年卧床不起。母亲眼见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突然成了这般模样,便常常暗自落泪。谁知,祸不单行,没多久,大儿子罗谦慈也因医疗事故而突然身亡。罗谦芬害怕母亲承受不了这亡子之痛,决定将大哥死亡的消息隐瞒起来。 大哥是母亲最喜欢的一个儿子,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69届毕业,多才多艺,仁厚孝顺。虽说在襄阳工作,但他一月一封信,一月一次孝心钱,从无间断过。十天八天没有信,母亲就要打听询问。一次,她得知儿子犯了胃病,心疼得哭了整整一夜。罗谦芬考虑再三,决定代亡兄为母亲写信。 为了在内容上不让母亲看出破绽,她一连几晚上睡不着觉,反复琢磨,一字一句修改。为了在字体上不露出马脚,她把信起草好后,请表兄陶守义抄写。一封、两封,一年、两年,寒来暑往,17年过去了,她编织了200多封美丽的“谎信”。母亲在这些“谎信”的安慰下,安然度过晚年,直到92岁高龄与世长辞。临终前,母亲拉住罗谦芬的手说:“我多想见你大哥最后一面啊!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有时间就让他回来奔丧,没有时间也就算了……” 二三 韦立大孝 举债救毋 韦立,广西河池人。九岁丧父,母患恶瘤久治不愈,七十余恶瘤遍布全身骨骼,脓水外溢,皮肤溃烂,痛苦不堪忍。韦立毅然弃学,孝侍母侧,百般救治,举债十万,犹不肯放弃。立惟存一念:只要母病可医,愿终身偿债。有诗为颂。诗曰: 孝子韦立卓不凡, 弃学侍母情动天。 救亲愿借千金债, 留待一生独自还。 【讲解】 韦立,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县人。九岁时,他父亲患肝癌离开了人世。母亲潘雪梅含辛茹苦抚养他长大成人。2000年,潘雪梅发现自己身上时不时剧烈疼痛,到河池市一家医院检查之后,发现淋巴内有大量癌细胞。恰恰就在这时候,潘雪梅因所在的工厂效益不好而下了岗。年仅16岁的儿子韦立只好放弃学业,回到家中照顾母亲。 潘雪梅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医学名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七十多个恶性肿瘤遍布她全身的各个骨骼。经过四年治疗,不但没有好转,而且随着癌细胞的转移,身上的肿块越来越多,脓水外溢,面部皮肤溃烂,疼痛难忍。她知道自己患的是不治之症,情绪非常低落。有时,她莫名其妙地对着儿子发脾气,甚至想一死了之。每当这时,韦立总是低着头一声不吭,任由母亲发泄。 韦立每日为母亲喂饭擦身,看病买药,对母亲细心照料。每次到医院去,他都用自行车慢慢地推着母亲。母亲的裤管里不断地滴着脓水,路人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他从不理会。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母亲的病看好。 由于长时间吃药、化疗,家里仅有的一点储蓄很快就用完了,于是就向亲友们借钱,几年间背上了10万元的巨债。这些,韦立没有过多地去考虑,只要母亲的病可以治,他就决不放弃。他一次次流着泪苦苦地求告母亲:“有一丝希望,我们就要治下去,我愿意一辈子为母亲还债!”潘雪梅面对儿子的乞求,也常常感动得泪流满面。她不奢望能活多久,她之所以能支撑四年,就是为了能够多看儿子一天啊! 二四 将军守坟 死后尽孝 许世友,河南新县人。开国元勋。貌黑多髯,曾习武于少林,性刚勇,人称“猛张飞”。因累年征战,无暇孝母,故拒在《火葬倡议书》上签字。尝云:“自古忠孝难两全,我生为国家尽忠,死为母亲看坟。”将军死后,被特许葬于大别山母坟之侧。有诗为颂。诗曰: 疆场拼杀难事亲, 肩挑道义鉴真人。 生年未尽人子孝, 死葬山中守母坟。 【讲解】 许世友,河南新县泗水店区田铺乡许家合村人。因为他排行老三,所以乳名三伢子。八岁时,离家到登封少林寺习武,而后从戎。他脸色黑,胡子浓,性情刚烈,人称“猛张飞”、“活李逵”。他是新中国开国元勋,战功赫赫,荣获过国家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许世友是有名的孝子,因长年征战,无暇孝敬母亲,所以心里总感不安。他拒绝在毛泽东带头签名的《火葬倡议书》上签名,并直言不讳地向毛主席表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许母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非常理解和支持儿子所从事的事业,要儿子效忠国家,拯救民族。而许世友一生戎马倥偬,没有探望孝敬老母亲的机会,心里一直非常愧疚。 他曾经说:“当兵三年无孝子,自古忠孝难两全。我活着尽忠,忠于毛主席;死了尽孝,为母亲看坟。”1979年10月22日,他致函长子许光说:“邮去现金五十元整,这五十元是我准备后事用的,一口棺材。我死后不要火化,要埋到家乡去,埋到父母身边去。” 许世友死后,中央派王震到南京吊唁,带去了党和国家关于许世友安葬的意见。他说:“许世友同志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许世友这次土葬,是毛泽东同志留下的、邓小平同志签发的特殊通行证。这是特殊的特殊!”就这样,许世友葬在了大别山母亲的坟墓旁边,使他日日夜夜能够守候自己的母亲。 P269-28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