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高速的发展令人叹为观止,他的成长路径也值得我们去探索。为了更好的探究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成长轨迹,找出其成功秘笈,本套丛书主要从平安的管理模式与企业规划、企业文化与团队管理、营销模式与品牌管理三方面进行了阐述,使读者对中国平安能有个正确、客观的认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平安保险--营销模式与品牌管理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赵守兵//刘俊 |
出版社 | 海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平安高速的发展令人叹为观止,他的成长路径也值得我们去探索。为了更好的探究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成长轨迹,找出其成功秘笈,本套丛书主要从平安的管理模式与企业规划、企业文化与团队管理、营销模式与品牌管理三方面进行了阐述,使读者对中国平安能有个正确、客观的认识。 内容推荐 为了更好的探究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成长轨迹,找出其成功秘笈,本套丛书主要从平安的管理模式与企业规划、企业文化与团队管理、营销模式与品牌管理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中国平安保险:营销模式与品牌管理》主要从经营理念、个性化产品、3A服务模式、营销模式、良好的文化营销、品牌管理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目录 第一章 经营理念 一、国际化之路 二、聘请麦肯锡 三、外脑与外体 四、海外兵团 五、专业化经营 第二章 个性化产品 一、保险产品 二、信托产品 三、银行扩张 第三章 3A服务模式 一、诚信为本 二、创新服务 三、网络3A服务 四、后援服务 五、客户服务节 附录 平安客户服务图 第四章 营销模式 一、高标管理 二、参与国内竞争 三、参与国际竞争 四、全新竞争战略 五、打造金融界“沃尔玛” 第五章 良好的文化营销 一、领先的文化追求 二、企业公民 附录 全国“平安希望小学”各录 三、文化营销 附录 平安企业文化建设 四、中西合璧的企业文化 附录 平安的文化管理与管理文化 第六章 品牌管理 一、与狼共舞 二、独特的品牌传播 三、饮誉“艾菲奖” 四、品牌运动 五、体育营销 附录 精彩案例:运动着,您就是健康的冠军 主要参考文献和网站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经营理念 中国平安是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因此在经营理念上有许多优势,更利于企业的发展。平安凭借着领先的经营理念、先进的风险管控水平和很强的执行力在业内独树一帜。 平安的经营理念主要在于其国际化的发展思路,与国际接轨,以便更好的与国内外的同行进行竞争,不断提升自己的经营水平。 一、国际化之路 中国平安集团保险公司是我国保险业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制企业,这是它先天就带有的成功基因。 1988年,我国恢复保险业务近十年后,平安保险公司在享有“改革试管”之称的蛇口破壳而出。当时国内保险市场尚处于国有保险公司的垄断经营时代,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已在迫切地呼唤竞争机制的建立。中国平安的出现适应了当时日寸代发展的需求。 平安最初的股东只有两家: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和中国工商银行深圳信托投资公司,而受当时政策所限不能直接管理的招商局集团,则是平安的坚强后援。 当时为平安签发“出生证”的中央领导,殷切寄望平安“要办成改革的产物,而不要成为改革的对象。”平安的管理层以此为指导思想,在创业后的前三年,便借鉴国外保险行业的先进经验,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中国《公司法》颁布前,平安就确立了规范的公司化运作模式,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公司经理层,各组织机构责权分明,真正实现了经营者与所有者分离,所有者的资产能够增值,经营者能够按照行业的特点进行企业运作。今天能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已不在少数,但在当时则属凤毛麟角。 1989年,平安首次增资扩股,引入了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深圳市财政局、员工合股基金等新生力量,缓解了企业创立初期营运资本不足的燃眉之急。 1993年,这是平安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间点。中国平安决定向两家国际著名的大财团敞开大门,摩根斯坦利和高盛以超过每股净资产数倍的价格取得平安13.7%的股份,拉开了平安资本国际化的序幕。 为何要在国内同业中率先引入外资?平安早期创业者、现任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孙建一回顾道:“我们不想成为别人的复制品,而是要闯出一条全新的路。”在平安人看来,作为战略性投资者出现的外资,常常更有责任感,更直接、更具体地专注于公司发展,他们投资前有详尽的调查、论证,投资后有良好的稳定性,愿意帮助企业尽快建立起持续盈利能力,同时在专业领域更能提供实质性的指导和合作。 新的高潮终于在2002年10月来临。 世界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的汇丰集团拿出6亿美元现金,认购平安增发的2.467亿股外资股份,以10%的持股比例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平安卖了个理想的价格”,业内对此不无羡慕。汇丰的出价,实际上是向公众显示了平安超过500亿元的潜在市值。 汇丰这位国际战略投资者的介入,也使外资在平安的持股比例达到了23.7%。目前,除外资股东外,平安有25.9%的国有股权、17%的员工合股基金、30%包括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在内的一般企业股权。孙建一认为:“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股权结构。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做细化股权的工作,以确保平安能真正按照市场化规律运作,为各方股东提供公平对话的平台,而不会因为股权失衡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二、聘请麦肯锡 平安与麦肯锡的合作,堪称国内保险界提升管理品质的经典案例。1996年,平安管理层敏锐地发现,公司业务高速增长的背后暗藏着管理滞后的危机。在多方寻求解决途径的时候,台湾同行向平安引荐了世界一流的咨询顾问公司麦肯锡,为平安的发展出谋划策。 当年底,麦肯锡工作组在诊断了平安的投资体系后,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建议改变组织构架,把投资分成战略资产分配、战术性资产分配、投资风险控制三个部分;建议公司加大资金上划力度,成立结算中心实行统一管理;建议公司停止放贷和实业投资,所有资金投向国债,信托全部转向清理资产、回收贷款,简称清收。仅第三项建议,平安就取得了很大收益。当时国债利率高达10.98%,免交所得税,反算回来,实业投资要有20%的回报才能达到这个水平,加之国债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符合保险公司资产流动性强的要求。全面清收资金,还使平安回避了在当时经济过热的风险。平安把到期收回的贷款和分公司上划的保费共计100多亿元资金全部购人国债,此后利率一路走低时,平安却坐享大量高息国债所带来的安全而稳定的投资收益。初次合作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坚定了平安与麦肯锡深化合作的决心。随后,“平安的抱负(战略规划)”、“平安寿险的流程改造”、“人力资源项目”等相继展开。 P2-5 序言 平安中国 “平安”,一个典型的中国化的名称,意在带给人们平平安安,安安康康。 现在,“平安”二字,随着中国平安保险走进了中国人们的心,走向了世界。 “平安”,寄托着世人的期待,也见证了平安保险人在平安中国,挺进世界的道路上的辉煌。 中国平安 对于中国平安,很多人只知道它是一家保险公司,除此之外,并没有太多的了解,至于它的发展历程,成长历史,它在中国企业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它现在已经成为中国首家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更让人们感觉它是一个谜,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奇迹。 中国平安成立于1988年,诞生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特区,如今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自成立以来,平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成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中国平安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深圳。2004年6月和2007年3月,公司先后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作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以一种新生事物的姿态向当时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保险企业发起了挑战。公司以国际化为标准,先后引进了摩根、高盛、汇丰集团等外资股东,采用了国际的精算制度、国际的标准和管理体系,引进了国际化的优秀人才。通过这一系列创新之举,中国平安不仅获得了飞速发展,具备了行业领先的优势,而且使公司具备了国际化视野,为其国际化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20多年来,中国平安从只有13名员工、总资产区区5312万元,成为一家市值超过5000亿元的全球大型金融机构,其高速的发展令人叹为观止,他的成长路径也值得我们去探索。中国平安是我国保险业的一面旗帜,他所倡导的“中国平安,平安中国”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不再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平安人的行动指南和不懈的追求。 平安之道 为了更好的探究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成长轨迹,找出其成功秘笈,我们主要从平安的管理模式与企业规划、企业文化与团队管理、营销模式与品牌管理三方面进行了阐述,使读者对中国平安能有个正确、客观的认识。 《中国平安保险:管理模式与企业规划》主要从管理运作、组织架构、高效团队、客户服务、企业战略、全球规划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中国平安保险:企业文化与团队管理》主要从企业发展、企业经营、员工管理、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团队管理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中国平安保险:营销模式与品牌管理》主要从经营理念、个性化产品、3A服务模式、营销模式、良好的文化营销、品牌管理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由于每一个成长发展中的企业每天都在新的变化中,我们书的出版总是跟不上发展着的形势,加上我们掌握和发掘的素材有限,书中难免有出入,还请读者谅解和指正。 在本套丛书的编写过程中,引用了大量专家学者的资料和数据,我们也一直在努力与有关内容的版权所有者联系,申请使用许可,但暂时无法找到联系地址,如有遗漏和疏忽,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