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在2008年4月审订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改经验编写而成的。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力学、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热学;下册包括电磁学、波动光学、量子物理基础。
本书下册,可作为高等学校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学物理(下普通高等院校物理精品教材) |
分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作者 | 付茂林//彭志华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为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在2008年4月审订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改经验编写而成的。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力学、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热学;下册包括电磁学、波动光学、量子物理基础。 本书下册,可作为高等学校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材。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为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在2008年4月审订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改经验编写而成的。 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力学、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热学;下册包括电磁学、波动光学、量子物理基础。书中介绍的主要是理工科普通物理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内容;另选编有阅读材料,所涉及的是物理学知识在各相关领域的应用及拓展,以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材。 目录 第四篇 电磁学 第9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 9.1 电荷库仑定律 9.1.1 电荷及其性质 9.1.2 库仑定律 9.2 电场电场强度 9.2.1 电场 9.2.2 电场强度 9.2.3 场强叠加原理 9.2.4 场强的计算 9.3 静电场中的高斯定理 9.3.1 电场线 9.3.2 电通量 9.3.3 静电场中的高斯定理 9.3.4 高斯定理的应用 9.4 电势 9.4.1 静电场力做功的特点 9.4.2 电势能 电势 9.4.3 电势的叠加原理 9.4.4 电势的计算 9.5 等势面 电场强度和电势梯度的关系 9.5.1 等势面 9.5.2 电场强度和电势梯度的关系 思考题 习题 第10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10.1 静电场中的导体 10.1.1 导体的静电平衡 lO.1.2 有导体存在时场强与电势的计算 10.1.3 静电的应用 10.2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10.2.1 电介质的极化 10.2.2 极化强度矢量 10.2.3 电极化强度矢量与极化电荷面密度的关系 10.3 电位移矢量 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10.3.1 电位移矢量及其高斯定理 10.3.2 有介质存在时电场的计算 10.4 电容与电容器 10.4.1 孤立导体的电容 10.4.2 电容器的电容 10.4.3 电容器电容的计算 10.4.4 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 10.5 静电场的能量 10.5.1 电容器的储能 10.5.2静电场的能量 思考题 习题 第11章 稳恒磁场 11.1 磁场磁感应强度 11.1.1 基本磁现象磁场 11.1.2 磁感应强度 11.2 毕奥-萨伐尔定律 11.2.1 毕奥-萨伐尔定律 11.2.2 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 11.3 磁场的高斯定理 11.3.1 磁感应线 11.3.2 磁通量 磁场的高斯定理 11.4 安培环路定理 11.4.1 安培环路定理 11.4.2 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 11.5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1.5.1 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力 11.5.2 磁场对载流线圈的作用力矩 11.5.3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11.5.4 霍尔效应 11.5.5 介质中的磁场 思考题 习题 第12章 电磁感应 电磁场与电磁波 12.1 电磁感应定律 12.1.I 电磁感应现象 12.1.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2.2 动生电动势 12.2.1 电源 电动势 12.2.2 动生电动势 12.2.3 动生电动势与洛伦兹力 12.3 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场 12.3.1 感生电动势 涡旋电场 12.3.2 涡旋电场的应用 12.4 自感与互感 12.4.1 自感 12.4.2 互感 12.5 磁场的能量 12.5.1 自感磁能 12.5.2 互感磁能 12.5.3 磁场能量 12.6 位移电流麦克斯韦方程组 12.6.1 位移电流 12.6.2 全电流定律 12.6.3 麦克斯韦方程组 12.7 电磁振荡电磁波 12.7.1 振荡电路 无阻尼自由电磁振荡 12.7.2 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12.7.3 真空中的平面电磁波及其特性 12.7.4 真空中电磁波的能量 12.7.5 电磁波谱 思考题 习题 阅读材料D超导电性 第五篇 波动光学 第13章 光的干涉 13.1 光的相干性 13.1.1 光源 13.1.2 单色光 13.1.3 光的相干性 13.1.4 光强分布的基本公式 相位差判据 13.1.5 光程 光程差 13.2 分波面干涉 13.2.1 各种分波面干涉装置 13.2.2 杨氏实验 13.2.3 菲涅耳双面镜 洛埃镜 13. 3分振幅干涉 13.3.1 薄膜干涉概述 13.3.2 薄膜干涉(一)——等倾干涉 13.3.3 增透膜和增反膜 13.3.4 薄膜干涉(二)一等厚干涉 思考题 习题 第14章 光的衍射 14.1 光的衍射现象 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14.1.1 光的衍射现象 14.1.2 菲涅耳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 14.1.3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4.2 单缝夫琅禾费衍射 14.3 圆孔夫琅禾费衍射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 14.3.1 圆孔夫琅禾费衍射 14.3.2 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 14.4 光栅衍射 14.4.1 光栅衍射现象 14.4.2 光栅衍射规律 14.4.3 光栅光谱 14.5 X射线的衍射 思考题 习题 第15章 光的偏振 15.1 自然光和偏振光 15.1.1 横波的偏振性 15.1.2 自然光 15.1.3 偏振光 15.2 起偏与检偏马吕斯定律 15.2.1 偏振片的起偏与检偏 15.2.2 马吕斯定律 15.3 反射和折射光的偏振 15.4 光的双折射 15.4.1 寻常光与非寻常光 15.4.2 光轴主平面 15.4.3 波晶片 15.5 偏振光的干涉人为双折射 15.5.1 偏振光的干涉 15.5.2人为双折射 15.6 旋光现象 思考题 习题 阅读材料E液晶简介 第六篇 量子物理基础 第16章 量子力学基础 16.1 热辐射和普朗克量子假设 16.1.1 热辐射 16.1.2 普朗克量子假设和普朗克公式 16.2 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光子假设 16.3 康普顿效应 16.4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16.4.1 氢原子光谱 16.4.2 玻尔氢原子理论 16.5 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设波粒二象性不确定关系 16.5.1 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设 16.5.2 波粒二象性 16.5.3 不确定关系 16.6 波函数及其统计意义薛定谔方程 16.6.1 波函数及其统计意义 16.6.2 薛定谔方程 16.7 一维无限深势阱 一维谐振子 一维势垒 隧道效应 16.7.1 一维无限深势阱 16.7.2 一维谐振子 16.7.3 一维方势垒、隧道效应 16.8 氢原子的量子理论 16.8.1 氢原子的薛定谔方程 16.8.2 量子化条件和量子数 16.8.3 电子云 16.9 电子自旋原子的壳层结构 16.9.1 电子自旋 16.9.2 原子的壳层结构 思考题 习题 第17章 原子核物理与粒子物理简介 17.1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17.1.1 原子核的组成 17.1.2 原子核的大小 17.1.3 核力 17.1.4 核的自旋 17.1.5 原子核的结合能和比结合能 17.2 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 17.2.1 放射性衰变 17.2.2 放射性衰变定律 17.2.3 放射性强度 17.3 几种典型的核反应 17.3.1 核反应 17.3.2 几种典型的核反应 17.4 粒子物理简介 17.4.1 粒子的基本特征 17.4.2 粒子的相互作用及其统一模型 17.4.3 粒子的分类 17.4.4 夸克模型 思考题 习题 阅读材料F磁共振成像技术 附录基本物理常数表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