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心目中的榜样,很多家长因此沾沾自喜。但是,请家长们扪心自问,即使每天和孩子在一起,但是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这里的了解不是指孩子喜欢吃什么东西、喜欢什么牌子的衣服,而是指孩子心里的需求。作为家长,你有没有经常和孩子沟通,有没有听孩子说过自己的心里话,有没有发觉孩子有烦恼但是却藏在心里呢?
本书列举了108个教子方法,用生动的事例和详尽的分析帮助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家长们读完后就会发现,摒弃打骂,放下架子,同样可以教育出一个懂事、听话、优秀的孩子,而促成幸福和睦的亲子关系也并非一件难事。
如果说孩子是珍珠,那么孕育珍珠的母贝就是家庭,完整的贝壳,适宜的温度、优质的包裹沙粒的珍珠缺一不可,如此才能期待可贝寻珠的激动时时刻……
“人无完人”,孩子难免会犯错,批评——考验父母的最大的难关,方法正确,不但能“磨掉”孩子身上的缺点。出落得更加完美,还会使孩子更加尊敬父母;反之,方法不当,不但会使孩子更加叛逆,还会变得疏远父母。
本书列举了108个教子方法,用生动的事例和详尽的分析帮助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1招 审视自身的素质和形象
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更是没有人能够比的,父母的言行举止及思维方式,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优秀孩子都有着优秀的家长,而问题孩子的背后肯定站着不称职的家长。
请各位家长们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不是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了呢?你是否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否经常和孩子沟通,是否满足他们的物质和精神双需求?是否能放下工作陪陪孩子?是否在无形中伤害过孩子呢?
来看看教育专家对孩子们做的一项调查结果吧,这份调查的题目就是:给父母提建议。孩子们对父母提出了很多要求,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下面几条:
(1)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2)父母要认真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3)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一直很亲密;
(4)不管什么理由,父母都不能对孩子撒谎;
(5)父母要欢迎孩子的朋友来家里做客;
(6)在孩子的朋友面前,父母不要揭孩子的短:
(7)家长应该发掘孩子的优点,不要只说缺点。
从这些就可以看出孩子心目中的理想家长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又有多少家长能做到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父母都希望成为孩子心中的榜样,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那么为人父母者应该具有怎样的意志品质呢?
好家长要有坚定的意志
好的家长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持之以恒、意志坚定,不怕困难,这样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告诉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这种坚强的意志,也可以用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好孩子不是几天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他们模仿性强,自制力弱,辨别力弱,可塑性强,对好的影响吸收很快,但对坏的影响也很容易记牢,因此要把他们教育好不容易。如果你的孩子是小学生,你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怕麻烦,要坚持不懈,努力才会成功。
在这里教育专家为父母们介绍了通向孩子心灵的三条捷径:理解孩子,明白他们在想什么;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保持一颗童心,可以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
好家长要有稳定的情绪状态和健康的情感
父母的情绪不只是关系到自身的心理健康,还会影响到教育子女的态度和行为。如果父母可以保持好的心境,就可以给家庭创造一个快乐幸福的氛围。这样孩子就会感到愉快,也会十分听从父母的话,学习也会更加专注。反过来说,如果父母情绪起伏较大,甚至将自己在工作中不顺心的事和不满的情绪带回到家中,更有甚者把孩子当做“出气筒”,就会使孩子感到不安、恐惧,而且会对家长保持戒备,这样不但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还有的父母,对孩子的爱表现得很夸张,有时当着孩子在客人面前没完没了地赞扬自己的孩子,其实这样并不是真正爱孩子,反而对孩子有不利的影响。因此,作为父母,你一定要善于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感,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喜怒无常。
好家长要不断完善性格
性格看起来好像是后天不可改变的,但如果长期努力,也能消除不良的性格缺陷,形成自信、坚韧、果断的、有利于对孩子教育能力的提高和发展的良好性格,这样就能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为了孩子,父母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性格。因为父母的自信心、坚韧不拨的精神可以感染孩子,对他们的将来很有帮助。
要自觉减轻心理压力
做父母的人都能体会到教育孩子的艰辛和不易,孩子能否成才也给父母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虽然可以促进父母重视家庭教育,但是压力过重可能导致家长采用错误的教育方法。比如当你跟朋友、邻居谈论孩子,或带孩子看望亲友感到你的孩子比不上别人的孩子时;当孩子做了错事,被长辈说父母管教不严时,都会给父母的心理上带来无形的压力。而虚荣心强的家长,更会感到脸面全失、压力巨大,家长很可能在这种“恨铁不成钢”的情况下,教育孩子时情绪急躁,方法粗暴,这样会严重破坏家庭气氛,也会使孩子厌烦和恐惧。因此,必须端正教育思想,学会自我减压,以宽容为前提,循循善诱,引导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努力向上。
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有着健康的兴趣爱好的父母都是有一定修养的,兴趣爱好提高生活的情趣和质量,如集邮、下棋、养花、养鱼、听古典乐、运动等,家长也可以借此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提高孩子自身的修养。每个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同,家长不能强制孩子学这学那。孩子喜欢的活动,就鼓励他坚持下去,不要中途放弃,这样还可培养孩子的恒心和耐力,但是不要逼孩子参加他不感兴趣的活动,尊重孩子的选择才能保证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倾向,送孩子参加艺术或体育专项训练班。让孩子增加一项特长。P4-6
现在大部分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们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身上。给孩子最好的物质享受,给孩子最好的受教育方式,给孩子最好的生活环境。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文化、有素质、有修养、身体健康的孩子,期望他们将来走入社会能够有所作为,成为家长的骄傲,国家的栋梁。但尽管这样,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战争还是不停息。孩子们觉得父母的管教过于严格,根本不了解自己的感受,只会拿家长的架子来压人;而父母会觉得孩子不理解自己的苦心,总是贪玩不上进,甚至成为了专门和家长作对的“叛逆孩子”。
为什么家长的好心换来的却是孩子的埋怨呢?亲子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会这样僵化呢?
“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本是人之常情,但是教育孩子可没有父母想象中那么简单。家教是一门艺术,需要家长细心研读。孩子是一本“书”,同样需要父母细细品味。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心目中的榜样,很多家长因此沾沾自喜。但是,请家长们扪心自问,即使每天和孩子在一起,但是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这里的了解不是指孩子喜欢吃什么东西、喜欢什么牌子的衣服,而是指孩子心里的需求。作为家长,你有没有经常和孩子沟通,有没有听孩子说过自己的心里话,有没有发觉孩子有烦恼但是却藏在心里呢?
孩子和成人一样,有自己的个性、爱好,也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需要民主、公平和尊重。作为家长,你是把孩子当做晚辈来教育,还是蹲下来和孩子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聊天交朋友呢?孩子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家长会不会因为传统的观念而让孩子放弃呢?
孩子顽皮好动,犯错在所难免,家长这时候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打骂孩子还是心平气和地给孩子讲道理呢?
孩子需要朋友,家长是否教会孩子社交技能,放手让他自己去寻找呢?交到了朋友,父母会用自己的眼光去挑剔吗?如果是异性朋友,家长会不会横加干涉呢?
孩子步人青春期,心事自然增多了,家长有没有跟他或她好好谈一谈呢?会不会因为翻看孩子的日记或信件而惹得孩子大动肝火呢?
看完以上这些,也许有的家长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也有的家长会感叹教子不易。不用担心,本书列举了108个教子方法,用生动的事例和详尽的分析帮助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家长们读完后就会发现,摒弃打骂,放下架子,同样可以教育出一个懂事、听话、优秀的孩子,而促成幸福和睦的亲子关系也并非一件难事。
孩子是家里的宝贝,是父母最大的希望。但同时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个性。并且他们早晚要离开父母,去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所以说培养出一个好孩子对每位父母来说都是一副重担,也许要耗费大半辈子的时间和精力。千万不要让错误的教育方法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心血。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慢慢地你就会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法。这样在充分领略了家教艺术的魅力之后,一个优秀的孩子就已经出现在你面前等待你的“检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