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记不住的日子
分类
作者 肖复兴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为著名作家肖复兴的全新散文集,全书收录了作者新作散文45篇,并附录新作格律诗,配以作者手绘图。散文、诗歌、绘画,丰盈了作者囿于家中的漫长时光,这些爱好结出了果实,以这本《记不住的日子》呈现给读者。
书中有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有对过往的回忆,有日常读书后的感悟,也有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作者用他生动的笔触记录平常日子里自己的所读所感、所思所悟、所忆所叹。文笔清新独到,内容通俗晓畅,以简单的语言生动表达生活之中蕴藏的意义。从他亲切朴实的叙事中,能体会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生命中似乎有许多平凡得记不住的日子,作者说:记不住的日子,也是生活。作者从细微处着手,记录平常日子里的思考,呈现生活的纷纭和人物的多样,在这些记录中,可以感知时间的力量和岁月的悠长。
作者简介
肖复兴,1947年出生,当代著名作家。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到北大荒插队6年,当过10年的大中小学的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百余部。《那篇绿绿的爬山虎》《童年的小花狗》《荔枝》《小溪巴赫》《拥你入睡》《宽容是一种爱》《孤独的普希金》等三十多篇作品入选人教版、苏教版、上海版、北京版、鄂教版、鲁教版中小学语文课本以及新加坡等国的汉语教材。曾多次获得优秀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并荣获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作家”称号。
目录
自序
藤萝架下
正欲清谈逢客至
冰雪的向往
契诃夫的预言
秋千袜子红棉袄
秋光依旧似春光
从写好一句话开始
小市莺花时痛饮
一片幽情冷处浓
黄昏时分
我们的距离
听歌三叠
礼花!礼花!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可爱的中国
重访林海音故居
三友图
孙犁和柳宗元
邮局!邮局!
玩具和游戏
无锡记忆
佛罗里达小记
绉纱馄饨
总有一些瞬间温暖远去的曾经
腊肠花
猫脸花
耦园听曲
小店木香
没有一丝风
父亲的虚荣
风催梅信又成寒
记不住的日子
荒原上的红房子
遥想洋桥今夜月
三马和二马
过年的饺子
冬果两食
过年五吃
栗香菊影慰乡愁
母亲的世界
北大荒过年
老手表史记
微不足道的相逢
起士林忆
千行墨妙破冥蒙
附录:格律诗70首
庚子画本自题
读竹久梦二
武汉封城周年
庚子文本自题
李文亮周年祭
辛丑大年初一记
破五偶思
过年杂兴
早春天坛即兴
细雨杂兴
七十四岁生日自题
读李斌巨幅油画《正义路一号》
春枝聊寄
读《聊斋》黄英篇
读《聊斋》葛巾
读《聊斋》王六郎
读《聊斋》王者
颐和园永寿斋白桃盛开即兴
复华十年清明祭兼寄青海诸友
自画自题
超美三妹寄孝感麻糖
拙政园十八曼陀罗花馆漫兴
偶见八年前和高高合影
过花市
花市上学路忆旧
立夏记梦
小京手抄诸友旧诗读后
五月杂兴
广州豪雨中闻袁隆平逝世
重到广州
怀陈仲甫
邱方新书读后以赠
初夏偶题
端午两首
夜梦和老朱龙云驱车长夜醒后感兴
想念高高得得
《永远的高三四续集》读后
六月夜吟
答德智兄长信
接小京《天坛六十记》读感见赠
读汪曾祺《岁寒三友》
七二零感赋
十七年前访西打磨厂旧片观后
德智张青夫妇来访感而成吟
题扎旗北京知青展览馆
黄昏吟
《我这九十年》读后并为束沛德先生九十寿
高万春校长五十五年祭
重到天坛时隔三个月矣
重到天坛(二)
白露梦记
颐和园桂花正开
辛丑中秋自吟
秋雨夜梦
秋雨漫兴
看小铁一家2019年回京相册
汇文中学一百五十年即兴
颐和园重阳前游记
送邓灿住养老院
旧书处理后记
天坛即兴
重游潭柘寺
高高十二岁生日
姐姐发来儿时旧照
辛丑初雪即兴
颐和园霁清轩小记
复华十年祭
《金瓶梅》读感
偶见旧友旧照
孙犁先生逝世二十周年有怀
序言
2021年就要过去了。盘
点一下这一年的生活与写作
,不觉有些“乱书重理淡生
涯”之感。
想去年,哪里也没去,
一直闭门宅家。今年,开春
去了山东潍坊、江南无锡和
苏州,初夏去了东莞和广州
,虽都是来去匆匆,走马观
花,却终于出门透了透气。
尽管疫情已经蔓延两年,世
界依旧活色生香,大自然吃
凉不管酸,该下雨时照样梅
雨连绵,该开花时照样五彩
缤纷。
除此之外,绝大多数时
间,依旧闭门宅家,偶尔去
天坛走走,更偶尔去了久违
的颐和园和潭柘寺,便再无
他处。在家里的日子,由作
文、画画、写诗这样三重奏
构成,尽管单调,过得起码
自我感觉良好,日复一日,
老驴拉磨,自以为充实一些

作文,是从小的爱好,
跟随我这么多年,不离不弃
的伙伴,让过去的岁月并未
远去,让今天的日子有些滋
味。画画和写诗,则是退休
以后新的操练,为打发寂寞
的时间。诗,是学写旧体诗
,主要学格律诗,格律诗中
又主要是七律,集中一点,
不计其余,是因为古典文学
修养不足,可以集中精力学
得稍微好一些。画画,则完
全属于自娱自乐,毫无章法
,亦无老师,画得不成样子
,却极愿意煞有介事到户外
速写,各种景色与人等扑面
而来,跃然纸上,便物我两
忘,悠然自得,归家时,回
头一望,还常会莫名其妙地
涌出一丝“却顾所来径,苍
苍横翠微”的兴味。
我一直想把自己这一年
的诗、文、画结集成一本小
书。曾出版过不少散文集,
大多是过去文章的合集,新
旧杂陈,重复较多;或名日
新散文集,但因拖延时间过
久,已无新蔬出泥之新了。
能够编成这样一本散文集,
一直是我的心愿。因此,非
常感谢新星出版社,特别要
感谢本书的责编汪欣女士的
理解和支持,以最快的速度
签约并出版此书,帮我完成
此愿。
在这本小书中,诗、文
、画三位一体,互为镜像,
彼此映照,连理成枝。可以
说,一年的生活,都在这里
了。也可以说,是我的一本
日记,雪泥鸿爪,即便歪歪
扭扭,深深浅浅,却敝帚自
珍,清晰地印下这一年的痕
迹。
当然,诗、画只是配角
,散文是主角。散文写作,
我一直喜欢萧红、冰心、孙
犁和汪曾祺前辈的文字。写
这则自序时,我翻阅了孙犁
先生1982年为人民文学出
版社出版的《孙犁散文选》
写的自序,他提出了关于散
文写作的三点意见:一是质
胜于文,质就是内容和思想
;二是要有真情;三是文字
要自然。这三点意见,看似
有些老生常谈,但是,老生
常谈并不都是陈词滥调,其
对于今天的警醒之意,并未
因其话老年陈而减弱。真正
做到这样三点,并不容易。
在这则自序中,孙犁先
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传说有一农民,在本土
无以为生,乃远走他乡,在
庙会集市上,操术士业以糊
口。一日,他正在大庭广众
之下,作态说法,忽见人群
中,有他的一个本村老乡,
他丢下摊子,就大惭逃走了
。平心而论,这种人如果改
行,从事写作,倒还是可以
写点散文之类的东西的。因
为,他虽一时失去真相,内
心仍在保留着真情。
这个例子说得十分有意
思,绵里藏针,颇含讥讽之
刺,有些像是一则寓言。可
以看出,孙犁先生所言的三
点意见,真情最为重要。我
们不少散文写得还不及这位
落荒而逃的农民的行为,是
因为我们还不如他知惭而羞
,内心尚存一份真情。这是
值得我警惕的。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加
倍努力,能写得稍微有些进
步。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在
这本新书中和读者朋友邂逅
相逢。
2021年岁末于北京
导语
作者肖复兴知名度高,曾获“中国好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等。作品多次被选作中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并多次被列入中小学推荐阅读书目。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书除散文外,附录作者新作格律诗,并随文选插作者手绘图,图文并茂,形式活泼生动。
一本颜值很高的文集,裸脊线装,封面镂空设计,内配彩图均来自作者手绘,每一处的风景都饱含回忆。本书内文纸选用米色雅印纸,手感柔滑,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精彩页
藤萝架下
一个人喜欢去的地方,和喜欢的人一样,带有命定的元素,是由你先天的性情和后天的命运所决定的。朗达·拜恩在他的著作《力量》中,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时说:“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磁场环绕,无论你在何处,磁场都会跟着你,而你的磁场也吸引着磁场相同的人和事。”
应该在“人和事”后面,再加上“景”或“地”。这种宇宙间的强力磁场,是人与地方彼此吸引和相互选择的结果。因此,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灵属地。对于伟大的人,这个地方可以很大,比如郑和是西洋,哥伦布是新大陆。而如老舍,则是北京城;帕穆克,则是伊斯坦布尔。对于我们普通人,这个地方却很小。对于我,便是天坛之内,再缩小,到藤萝架下;然后,再缩小,直至这一个藤萝架下。
这是一个白色的藤萝架,在丁香树丛的西侧,月季园的北端。天坛有不少藤萝架,分白色和棕色两种,我觉得还是白色的好,春末时分,藤萝花开,满架紫色蝴蝶般纷飞,白色的架子衬托下,更加明丽。藤萝花谢,绿叶葱茏,白色的架子和绿叶的色彩搭配也谐调,仿佛相互依偎,有几分亲密的感觉,共同回忆花开的缤纷季节。冬天,如果有雪覆盖藤萝架,晶莹的雪花,把架子净身清洗过一样,让架子脱胎换骨,白得变成水晶一般玲珑剔透。
一年四季,我常到这里来,画了四季中好多幅藤萝架的画,画了四季中好多藤萝架下的人。它是我在天坛里的心灵属地。
记忆中,童年到天坛,没有见过这个藤萝架。其实,童年我没见过任何一个藤萝架。
第一次见到藤萝架,是我高三毕业那一年,报考中央戏剧学院,初试和复试,考场都设在校园的教室和排练厅里。校园不大,甚至没有我们中学的大,但是,院子里有一架藤萝,很是醒目。正是春末,满架花开,不是零星的几朵,那种密密麻麻簇拥在一起的明艳紫色,像是泼墨的大写意,恣肆淋漓,怎么也忘不了。春天刚刚过去,录取通知书到了,紧跟着“文化大革命”爆发,一个跟头,我去了北大荒。那张录取通知书,舍不得丢,带去了北大荒。带去的,还有校园里那架藤萝花,开在凄清的梦里。
第二次见到藤萝架,是我从北大荒刚回到北京不久,到郊区看望病重住院的童年朋友,一位大姐姐。一别经年,没有想到再见时,她已经是瘦骨嶙峋,惨不忍睹。童年时的印象,她长得多么漂亮啊,街坊们说像是从年画上走下来的人。不知道是童年的记忆不真实,还是面前的现实不真实,我的心发紧发颤。我陪她出病房散步,彼此说着相互安慰的话——她病成这样,居然还安慰我,因为那时我待业在家,还没有找到工作。医院的院子里,有一个藤萝架,也是春末花开时分,满架紫花,不管人间冷暖,没心没肺地怒放,那样刺人眼目,扎得我心里难受。紫藤花谢的时候,她走了。走得那样突然。
是的,任何一个你喜欢去的地方,都不是没有缘由的。那是你以往经历中的一种投影,牵引着你不由自主走到了这样一个地方。你永远走不出你命运的影子。那个地方,就是你内心的一面多棱镜,折射出的是以往岁月里的人影和光影。
我的两个小孙子每一次从美国回北京探亲,第一站,我都会带他们到天坛,到这个藤萝架下。可惜,每一次,他们来时都是暑假,都没有见到藤萝花开的盛景。这是特别遗憾的事情,不知为什么,我特别想让他们看到满架藤萝花盛开的样子。
前年的暑假,他们忽然对藤萝结的蛇豆一样长长的豆荚感到新奇,两个人站在架下的椅子上,仔细观看,然后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去摸,最后,一人摘下一个,跳到地上,豆荚一下子成为手中的长刀短剑,相互对杀。
转眼冬天又到了,再来到藤萝架下,叶子落尽,白色的架子,犹如水落石出一般,显露出全副身段,像是骨感峥嵘的裸体美人,枯藤如蛇缠绕其间,和藤萝架在跳一段缠绵不尽又格外有力度的双人舞,无端地让我想起莎乐美跳的那段妖娆的七层纱舞。
想起今年藤萝花开的时候,正是桑葚上市的季节,我用吃剩下的桑葚涂抹了一张画,画的是这架藤萝花,效果还真不错,比水彩的紫色还鲜灵,到现在还开放在画本里,任窗外寒风呼啸。
2021年12月20日冬至前一日于北京
P6-1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5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