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重回耶路撒冷(犹太人的三千年)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张力升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犹太人为什么被称为“经商的民族”“智慧的民族”?他们为什么会遭受几千年的屠杀和歧视?中东的一团乱麻到底因何而起,中东和平还有没有希望?耶路撒冷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能把流散了几千年、说着85种语言、来自115个国家的犹太人汇聚到一起建立国家?

内容推荐

弗洛伊德曾经如此评论过犹太民族:“这个民族以它那空前的抵抗力抵御着不幸的命运和虐待。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性格。”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这个小小的民族四处漂泊,流亡他乡,在逆境中拼搏,无数次遭到迫害和践踏,这在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中都是绝无仅有的。但无论散居何处,犹太民族对自己的土地始终怀有信仰,始终坚定不移地希望有朝一日重回故土。他们在经历漫长的悲苦和厄运的折磨之后重新站了起来,重振民族特性,不遗余力地使自己达到新的巅峰……

目录

第一章 远古岁月

 文明之火:犹太人的起源

 重挫:巴比伦之囚

 浩劫:耶路撒冷毁灭

 离散全球:没有祖国的民族

第二章 逆境生存

 流散之路:乡关何处是

 逆境生存之道

 基督教与犹太教

 伊斯兰教与犹太人

 智慧集大成的《塔木德经》

第三章 黑暗中世纪

 十字军与国王的双重绞杀

 火刑柱上的冤魂

 被逼出来的高利贷民族

 强迫的隔离:自成一体的社区生活

第四章 彷徨无所依

 文艺复兴时代的犹太人

 苦闷与希望并存的启蒙运动

 踏上美洲

 波兰和俄国:新的犹太人家园

第五章 解放运动

 命运转折:获得公民权利

 工业革命中的犹太资本家

 祸水临头:俄国屠犹事件

 精英的思索:犹太复国主义诞生

第六章 建国之梦

 自我解放:回到锡安山运动

 拐点:第一届世界代表大会

 基布兹公社:集体主义生存方式

 贝尔福宣言:争斗的开始

 多管齐下:政治仗与经济仗

第七章 犹太人与革命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东方群狮:犹太革命领袖们

 在革命中沉浮

 欲走还留

第八章 纳粹大屠杀

 替罪羊的价值

 “最后解决”

 反抗与逃离

 死亡集中营与犹太乐园

 人类悲剧的反思

第九章 以色列的诞生

 打开潘多拉盒子:巴以分治决议

 准备摊牌:第一次中东战争

 传奇似的胜利

 新民族熔炉

 历尽沧桑的建国元勋们

第十章 战火弥漫的岁月

 抵达苏伊士运河:第二次中东战争

 六日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

 赎罪日之罪:第四次中东战争

 北疆烽火:第五次中东战争

 胜利何来

 奥运村杀戮

 追杀风暴

第十一章 沙漠奇迹

 开满鲜花的沙漠

 核武器之谜

 夹缝中的拓展:以色列外交

 越打越强的秘密

第十二章 智慧与财富

 科学与艺术殿堂:犹太人的新世界

 教育立国的民族

 财富何来

 新时代的犹太富翁们

第十三章 犹太人与美国

 美国的钱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

 犹太人与美国政治

 爱恨交织的美以联盟

 血浓于水:捐钱!

第十四章 和平之路

 土地换和平?

 恩怨纠葛何时了

 从打不还手到开启和谈之门

 一波三折的和解

 未来何处去

第十五章 犹太人与中国

 从黄河到松花江

 上海正午阳光

 漫长的建交之路

尾声:向犹太人学什么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强迫的隔离:自成一体的社区生活

犹太社区最早产生于公元1世纪,它是犹太人出于维护民族的同一性、保障自身生命安全和生活需要而自发形成的聚居区。后来各国当局为了排斥犹太人,不断强化反犹政策开始用法律强迫他们与社会隔离,使犹太区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公元14—15世纪时,对犹太人的强迫隔离已遍及欧洲。

公元1516年,意大利威尼斯将全市犹太人驱入一座小岛上铸造枪炮的工厂内,使他们与外界隔绝,这次隔离持续了两个多世纪。“格托”(Ghetto,又译作隔都)在威尼斯方言里就是“铸造厂”的意思。格托具有监狱的某些特征:犹太人必须头戴红色或黄色软帽以便识别;城门白天开放夜间关闭,格托居民天黑前必须返回;每逢基督教和犹太教节日关闭城门;法律规定犹太人必须雇人来看守自己,所以守门的都是威尼斯人,他们的薪水由格托居民支付。

这一“经验”后来被欧洲各国仿效,各个城市纷纷设立犹太人隔离区,均沿用“格托”之名。作家卡夫卡生于捷克布拉格,几乎一辈子没有离开格托。1555年罗马教皇命令,罗马和罗马教皇统治的国家都得对犹太人限制居住范围,强令他们佩带犹太人标志,不得与天主教徒往来。

威尼斯格托建立时有居民700人,此后其他国家的犹太移民不断集中到这个城中之城,16世纪末人口达到5000以上。尽管犹太商人在17世纪掌控威尼斯的对外贸易,犹太学者、律师和医生也在社会中担当重要角色,但犹太人仍旧是二等公民,仍然不得在格托以外的地方居住。在人口急剧膨胀的情况下惟一的出路是往垂直方向发展,于是不宜建高楼的水城威尼斯前所未有地出现了六七层的楼房,鳞次栉比,像今天的纽约一样。

隔离政策也使得隔离区内部的犹太人确立了自治体制。他们不用挂念外面的世界,还可以享受固有的生活,在一定范围内保留他们的宗教信仰。以犹太会堂为中心,社区内学校、医院、澡堂和旅店等公共设施慢慢地完备起来。犹太人的社团传统和实践在许多世纪中几乎原封未动地保留了下来,在犹太文化中留下了那个时期的烙印。

每个犹太人居住区的权力机关是社区委员会,由拉比担任象征性领导,并由纳税最多的士绅组成。这些委员会负责和政府的交涉、征税、司法、内部的财政和教育等自治事务。他们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保护整个社团的利益,必要时还要保护整个社团的生存。当俄国政府于1827至1856年间实行一项惩罚性征兵法令,要求犹太社区委员会必须向当局提供一定数量的12—14岁的少年服25年兵役时,延续了几百年的社区自治受到了冲击。俄国政府的法令实际上等于强迫犹太人同化。被迫服役的少年处境凄惨,俄国思想家赫尔岑写道:“那些生病的幼儿,没有人关心爱抚,受着来自北冰洋的寒风吹打,正在走向坟墓。”在执行法令时往往是穷人家的孩子成为受害者,这直接导致了社区委员会与穷人之间的冲突,又进一步导致了传统的崩溃,使世俗性和民主性社区运动开始兴起。

政府摊给犹太人的赋税全部通过社区委员会收取,此外犹太社团内部还有各种经费,诸如犹太会堂修缮费、拉比的薪水、墓地的管理费、学校和澡堂的经营费,还有慈善基金。这么多的款项靠收取人头税和按照收入多寡实行累进税获得。如果有人逃税就会被从社区中除名,对于没有容身之地的中世纪的犹太人来说,被除名就意味着被判了死刑。在隔离区内,无论是孩子出生还是婚丧嫁娶,各种机构都会伸出援手。有时,为了从强盗手中解救犹太人质,整个社区的人们都会募捐赎金。

犹太人的互利和互助机构在世界各地十分活跃。这些机构多种多样,大到国际性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协会、犹太国民基金、反诽谤联盟等团体,小到各镇各村的犹太人议事会和委员会,它们都在各种层面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组织筹款和义卖活动。犹太人无论多穷都没有人乞讨或流浪,与这种同胞间的互助精神很有关系。犹太人在民族遇到危难或是需要救济同胞的时候,从来都是慷慨解囊。早年美国的犹太人大都较贫穷,很多家庭里依然放着一个蓝色的募捐箱,随时把零钱放进去捐给巴勒斯坦的定居者。历次中东战争爆发时,美国犹太人的高额捐款都直接变成武器送往前线。

教育最受犹太人重视,犹太人的教育一直非常普及,并且水平很高。每个犹太会堂都设有附属学校,让孩子接受免费教育,向贫穷学生和孤儿免费提供食物和衣服,所有教育费用都是靠捐款得来的。男孩子3岁起开始学习《圣经》,此时要举行仪式并第一次给他们理发,使他们印象深刻。满13岁的时候参加成人仪式,成为社区的正式成员。

犹太人尊崇宗教教育,并给予学者们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支持。犹太男孩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宗教学者,女孩的最大愿望就是嫁给学者。大人们在节日或工作之余会聚集到犹太会堂,用希伯来语诵读《圣经》和祈祷文,研究《塔木德》。成功的商人为学术机构提供资助,或向学者提供生活费,通过这种方式借助他人而完成对教法的研习义务,他自己也可取得与学者同样的地位。学术与金钱之间表现为一种有机而自然的联系。

相对封闭的社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犹太人的原生态生活。到20世纪上半叶,据当时兴起的东欧犹太人文学作品的描述,东欧一带典型的犹太人社区是这样的风貌:三四层高的老式砖房建筑,楼下一层是店铺,很少有电影院、汽车、广告牌,街巷人行道上铺了卵石。孩子们跑来跑去玩着街头游戏,男人穿着长衫或罩衫,戴便帽,女人穿拖到脚踝的朴素衣裙。正统派教徒穿黑衣裤、笨重靴子、留长鬓角。昏暗的房子里面摆设都差不多:小房间,大炉灶,笨重而光亮的维多利亚式家具,花边窗帘。每家房里都有年龄不等的一群孩子。P38-40

序言

三千年之叹

犹太人?在哪里?和我们有关吗?

生为炎黄子孙,萌发这样的疑问者并不鲜见。我们这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早先似乎对犹太民族并不熟悉,有位走南闯北、被冠以“东方犹太人”之称的沮州朋友就曾好奇地问:“犹太人很能干吗?比中国人如何?”

犹太人很能干,而且和我们的生活、事业息息相关。坐在家里看好莱坞大片和西方新闻节目,这些电影和节目的制作方老板也许就是犹太人。在办公室琢磨投资和贸易生意,这些金融机构和公司的老板也许就是犹太人。关注国际时事动态,这些政治风云和军事行动的主角也许就是犹太人。了解每年的诺贝尔奖得主,不同国籍的获奖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犹太人。启迪人类的思想者也多有犹太人。你能说他们与我们无关吗?

犹太民族很独特,为人类文明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产生过许多著名的人物。直到今天,犹太人在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仍有着重要影响,而他们漫长而曲折的历史、文化对东西方的历史发展、文明演化的影响则更为深远。然而,这种影响不是与生俱来、一帆风顺的。而是通过了数千年的求索和奋斗。光荣与梦想,苦难与辉煌,彷徨与思索,自尊与自强,这一切与饱受沧桑的中华民族又何其相似。

从公元前10世纪大卫王建立统一的犹太国家以色列以来,三千年间,犹太民族的命运跌宕起伏:千年的古文明毁于古罗马的征服,而后在长达两千年时间里流散世界各地,成为没有祖国的民族,饱受歧视与迫害,直到1948年建立自己的国家,完成民族家园的重建,血泪交融,冷暖自知,要用什么样的笔触和吟诵,什么样的胸怀和境界才能描述清楚这样漫长的悲喜旅途呢?一声叹息,尽在其中。

如烟往事已去,在哀悼纳粹大屠杀受害者的点点烛光里,在左右全世界的地缘冲突视线里,翻动尘封的书卷,我们可以一起去感受,去叹息,任由别人的命运撼动自己的心灵。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9: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