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湖泊,自然美色
大部分人都有游览湖泊的经历,都有亲身的感受。湖光山色令人流连忘返,给人留下美好的记忆。古往今来表现湖泊的诗词歌赋、大块文章、歌曲绘画数不胜数,许多文人墨客更是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绝妙文章。如范仲淹写洞庭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王勃写鄱阳湖“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历经几代人传唱至今。
湖泊是陆地上地势低洼、水流缓慢的储水地。湖泊是湖盆、湖水和水中所含物质(矿物质、溶解质、有机质以及水生生物等)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并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也就是说,组成湖泊的要素有三个:湖盆、湖水和水中所含物质。湖泊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止的东西,它是不断在自然界中进行物质与能量循环的动态综合体。在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地方,湖泊还同人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相互影响。
水库是人工造就的一种湖泊。很多水库现在也改名叫湖泊,如旅游胜地千岛湖的原名是新安江水库,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原来也是一个平原水库,地处苏南的天目湖原来叫沙河水库。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湖泊称谓,也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内涵的反映。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给湖泊起的名字也不一样。湖泊的称谓主要有:
湖:太湖、杭州西湖。泊:罗布泊、梁山泊。池:滇池、阜康天池。荡:元荡、黄天荡。淀:白洋淀。漾:麻漾、金鱼漾。氿:东氿、西氿。泡:月亮泡、查干泡。海:洱海、草海、居延海。错:纳木错、羊卓雍错。诺尔:查哈诺尔、腾格尔诺尔。茶卡:伊布茶卡、扎布耶茶卡。淖:察汗淖、九连城淖。洼:闭泊洼、文安洼。潭:日月潭、商鞅潭。库勒:阿克苏库勒、硝尔库勒。塘:官塘、大苇塘。浣:库水浣。
湖泊的这些称谓,有着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它反映了不同民族与语言的特色。汉族称之为湖,藏族称之为错或茶卡,蒙古族称之为诺尔,满族称之为泡子,白族称之为海。而汉民族又因地区和地方语言不同,对湖泊又有不同的称谓。
神州湖泊,分布不均
我国湖泊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其中总面积和淡水蓄水量的一半分布在人烟稀少的青藏高原。在西北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区湖泊通常是咸水湖。
我国湖泊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大约有99.98%的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的湖泊分布在东部平原、青藏高原、蒙新地区、东北平原与山地和云贵高原,这就是中国的五大湖区。在五大湖区中又以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的湖泊为最多,它们占了全国湖泊面积的76.8%,形成我国东西相对的两大稠密湖群。
蒙新湖区湖泊的总面积约为16400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20.1%,湖泊率为0.6%。蒙新高原地区地处内陆,大部分区域处于东南季风的边缘,故降水不丰,气候干旱,但潜水却易于向汇水洼地中心集聚,从而形成众多的内陆湖泊。湖泊一般占据着构造洼地的最低洼部分,成为盆地的汇水中心和河流的尾闾。一些大中型湖泊往往是内陆盆地水系的归宿,如内蒙古的岱海、呼伦湖和黄旗海,以及新疆的巴里坤湖和乌伦古湖等。由于地表径流补给水量少而蒸发量大,湖水不断浓缩而发育成闭流型的咸水湖或盐湖。季风降水量则是影响本区湖泊演化的主导因素,故湖泊的水补给量会时多时少,湖面也随之时升时降,湖形多变,如呼伦湖。新疆北部地区的湖泊,其演化的主导因素则是区域大气候的变化,特别是水热条件的配置。
青藏湖区范围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及新疆南部一角。湖泊总面积约为36899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45.2%。它是地球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多和面积最大的高原内陆湖区,也是我国湖泊分布密度最大的两个稠密湖区之一。区内湖泊大多发育在一些与山脉平行的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或纵型河谷之中。一些大中型湖泊是在构造断裂基础上发育形成的,故往往是沿构造方向呈带状排列,都属构造湖类型。这类湖泊的深度一般都比较大,且湖岸陡峻。区内尚有一些中小型湖泊分布在山岭的峡谷地区,属冰川湖或堰塞湖类型。区内湖泊又集中分布在藏北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干旱、闭流的高原腹地,故又多为内陆湖泊,并是内陆河流的尾闾和汇水中心。湖泊亦以咸水湖和盐湖为主。由于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湖水补给不丰而蒸发量大,使得绝大多数以高山冰雪融水为补给水源的湖泊,即使是面积较大的湖泊亦出现了明显的干化和湖面退缩现象。许多地质历史时期的一些大型湖泊已被分解为若干子湖,有的已演化成盐湖或干盐湖。我们从卫星图片上所看到的在湖泊周围呈同心状分布的图形即是古湖岸线的遗迹,它说明了近代青藏高原上的湖泊仍在萎缩和咸化中。据调查,区内有20%一30%以上的湖泊已发展到盐湖和干盐湖阶段。本区虽然大多数湖泊为内陆盐水湖,但也有外流的淡水湖泊,像青海南部宽阔平坦的构造盆地内发育的著名的鄂陵湖和扎陵湖及一些小湖。它们是我们母亲河——黄河——的上游,也是青藏高原上面积较大的淡水湖。此外,在藏东南地区亦发育有少数外流淡水湖泊,如玛旁雍错和扎昂错等。
西藏高原的湖群,和同纬度的东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淡水湖区构成了我国高低悬殊的两大湖群。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