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富芦花,日本现代著名作家。他的散文是描写自然与人生的典范之作,成为日本对国民施行美感教育的良好教材。在芦花笔下,人类赖以生息的自然界,始终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绚烂多彩的富士黎明,广袤无垠的相模滩落霞,奇诡多变的香山飞云,缥缈迷茫的花月秋夕……这些自然景象,一经作者妙笔点染,无不意趣盎然,令人神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德富芦花散文(外国散文插图珍藏版)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日)德富芦花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德富芦花,日本现代著名作家。他的散文是描写自然与人生的典范之作,成为日本对国民施行美感教育的良好教材。在芦花笔下,人类赖以生息的自然界,始终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绚烂多彩的富士黎明,广袤无垠的相模滩落霞,奇诡多变的香山飞云,缥缈迷茫的花月秋夕……这些自然景象,一经作者妙笔点染,无不意趣盎然,令人神往。 内容推荐 德富芦花是中国读者熟悉的日本近代作家。他的小说《不如归》早在1909年即由林纾译成中文。 德富芦花的散文曾在日本文坛产生过深远影响,被誉为进行美感教育的范文。 本书系德富芦花散文的第一部中文选本,包括《自然与人生》、《蚯蚓的戏言》两部分,代表了作家散文创作的最高水准。这些散文文学精湛,富有色彩感,于细微处理含作者的独特感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目录 自然与人生 面对自然的五分钟 此刻的富士的黎明 大河 利根秋晓 上州的山 空山流水 大海日出 相模滩落日 杂木林 檐沟 春天的悲哀 自然之声 高根风雨 碓冰流水 栗 梅 风 自然之色 春雨后的上州 八汐之花 相模滩夕照 山百合 晨霜 芦花 大海与岩石 榛树 芒草 良宵 香山三日云 五月雪 香山之晨 相模滩水蒸气 富士倒影 提网 田家的烟 写生帖 哀音 可怜儿 海运桥 樱 兄弟 我家的财富 国家和个人 断崖 晚秋初冬 夏兴 湘南杂笔 元旦 冬威 霜晨 伊豆山火 霁日 初午 立春 雪天 晴雪的日子 初春的雨 初春的山 三月桃花节 春之海 春分时节 参拜伊势神宫 海岸落潮 沙滨落潮 花月夜 新树 暮春之野 苍苍茫茫的夜晚 晚山百合 梅雨时节 夏 凉夕 立秋 迎魂火 泛舟河上 夏去秋来 秋分 钓鲹 同大海作战 秋渐深 富士戴雪 寒风 寒风过后 月下白菊 暮秋 透明凛冽 晚秋佳日 时雨天气 寒星 寒月 湘海朔风 寒树 冬至 除夕 风景画家柯罗 蚯蚓的戏言 致故人 都市逃亡的手记 千岁村 逃离都市 草叶的低语 百花园 夜来香 碧色的花 月夜朦胧 致雅斯纳亚波利亚纳的未亡人 阿安 麦穗稻穗 乡村一年 云和雨 夏之颂 独语 农夫 露的祝福 除草 蝶语 美的百姓 往日手记抄 纲岛梁川君 晓斋画谱 落穗掇拾 草地上 小鸟 被炉 春七日 桃花节 春雨 雨后 挖野菜 进入彼岸 蛇出洞 仲春 夜 春之暮 首夏 恨和枯 麦愁 梅雨乍晴 无产者 蝉 夏日的一天 波斯菊 秋寂 暮秋的一天 两个幻影 雪 熊的足迹 勿来 浅虫 大沼 去札幌 中秋 名寄 春光台 钏路 茶路 北海道的京都 津轻 红叶之旅 红叶 义仲寺 宇治的早晨 嫩草山之夕 我为何作起小说来 胜利的悲哀 谋反论(草稿) 附录一 和芦花在一起 附录二 德富芦花和“大逆事件” 试读章节 面对自然的五分钟 此刻的富士的黎明 (明治三十一年一月记) 请有心人看一看此刻的富士的黎明。 午前六时过后,就站在逗子的海滨眺望吧。眼前是水雾浩荔的相模滩。滩的尽头,沿水平线可以看到微暗的蓝色。若在北端望不见相同蓝色的富士,那你也许不知道它正潜隐于足柄、隋根、伊豆等群山的一抹蓝色之中呢。 海,山,仍在沉睡。 惟有一抹蔷薇色的光,低低浮在富士峰巅,左右横斜着。忍着寒冷,再站着看一会吧。你会看到这蔷薇色的光,一秒一秒,沿着富士之巅向下爬动。一丈,五尺,三尺,一尺,而至于一寸。 富士这才从熟睡中醒来。 它现在醒了。看吧,山峰东面的一角,变成蔷薇色了。 看吧,请不要眨一下眼睛。富士山巅的红霞,眼看将富士黎明前的暗影驱赶下来了。一分,——两分,——肩头,——胸前。看吧,那伫立于天边的珊瑚般的富士,那桃红溢香的雪肤,整座山变得玲珑剔透了。 富士于薄红中醒来。请将眼睛下移。红霞早已罩在最北面的大山顶上了。接着,很快波及到足柄山,又转移到箱根山。看吧,黎明正脚步匆匆追赶着黑夜。红追而蓝奔,伊豆的连山早已一派桃红。 当黎明红色的脚步越过伊豆山脉南端的天城山的时候,请把你的眼睛转回富士山下吧。你会看到紫色的江之岛一带,忽而有两三点金帆,闪闪烁烁。 海已经醒了。 你若伫立良久仍然毫无倦意,那就再看看江之岛对面的腰越岬赫然苏醒的情景吧。接着再看看小坪岬。还可以再站一会儿,当面前映着你颀长的身影的时候,你会看到相模滩水气渐收,海光一碧,波明如镜。此时,抬眼仰望,群山退了红妆,天由鹅黄变成淡蓝。白雪富士,高倚晴空。 啊,请有心人看一看此刻的富士的黎明。 大河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人们面对河川的感情,确乎尽为这两句话所道破。诗人千百言,终不及夫子这句口头语。 海确乎宽大,静寂时如慈母的胸怀。一旦震怒,令人想起上帝的怒气。然而,“大江日夜流”的气势及意味,在海里却是见不着的。 不妨站在一条大河的岸边,看一看那泱泱的河水,无声无息,静静地,无限流淌的情景吧。“逝者如斯夫”,想想那从亿万年之前一直到亿万年之后,源源不绝,永远奔流的河水吧。啊,白帆眼见着驶来了……从面前过去了……走远了……望不见了。所谓的罗马大帝国不是这样流过的吗?啊,竹叶漂来了,倏忽一闪,早已望不见了。亚历山大,拿破仑翁,尽皆如此。他们今何在哉。溶溶流淌着的惟有这河水。 我想,站在大河之畔,要比站在大海之滨更能感受到“永远”二字的涵义。 利根秋晓 昔年秋十一月初旬,下榻于利根河左岸一个名叫息栖的地方。这里是利根河的主流同北利根北浦的末流汇合之处。河面宽阔,距离对岸的小见川约有八里。客舍濒临水边,夜半惊醒,但闻枕畔橹声轧轧而过。 黎明即起,众客仍在熟睡。悄悄打开房门来到河边。这里堆满了木柴,拂去霜花坐在上面。夜色微暗,天空和河面茫茫然呈铅灰色。背后昏黑的小屋内,雄鸡高唱以报晓。片刻,对面小见川亦传来隐隐鸡鸣。大河两岸,鸡声相呼,实在有趣。查尔西亚的贤人和康科德的先哲,就是这样隔着大西洋互相呼唤的吗?在我眼里,晨光仿佛由两岸的鸡声之间涌上河面来了。不一会儿,小见川上空变成一片蔷薇色。再一看,河面漂荡着薄红,水雾蒙蒙升起。一切都那样迅疾,甚至不留瞬间的余裕。黑夜向河下游流去,曙光充溢着四方。鸡鸣不已。天空和河水的蔷薇色少有消退。忽然,一道明晃晃的光芒流过水面,令人目眩。回头一看,旭日杲杲,刚刚离开息栖宫城内树林的梢顶。一只飞离林梢的乌鸦,驮着朝阳,宛如报告黎明到来的神使,凛然搏击着清晨的大气,向小见川方向飞去。小见川依然在碧碧的朝雾里酣眠。 对岸尚在沉睡,而这边的村庄已经醒来。身后的茅舍升起了炊烟。家鸭出栏,足迹印在霜地上,呷呷呜叫着,踏碎朝日,扑向水里。小鸟在河边杨树的枝头上啼啭。 早起的村人,口吐着白气来到河边,掬河水漱口,洗脸,然后合掌向遥远的筑波方向膜拜。 啊,这里确实是个极好的礼拜堂。我想。 上州的山 织机的声响,缫丝的烟霭,桑树的海洋。这上面高耸着赤城、榛名、妙义、碓冰诸山。远处有浅间、甲斐、秩父的连山,日光、足尾的连山,越后境的连山,或奇峭,或雄伟。根植于地,头顶于天,堂堂而立。 走不尽无边无际的桑原的道路。抬头仰望,这些山峰总是泰然自若地昂着头颅。 那些厕身于日常龌龊的生活之中,而心境却挺然向着无穷天际的伟人们,确乎也是如此吧。 自己每到上州,总觉得群山在向我如此低语。 P5-8 序言 外国散文,浩如烟海。名家群星璀璨,佳制异彩纷呈:或饱含哲思,深沉隽永;或清新质朴,恍若天籁;或激情如炽,诗意纵横;或嬉笑怒骂,酣畅淋漓……二十世纪以降,中国广泛吸纳异域文化,许多外国散文名家日渐为国人熟识和喜爱,外国散文的写作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散文乃至现代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为集中展示外国散文名家的创作风采,我们邀请国内著名学者、翻译家精心遴选名家佳作,一人一册,每册约二十万字,并辅以与作家、作品有关的珍贵图片若干,荟集成这套“外国散文插图珍藏版”,分辑出版,首推二十种。 “外国散文插图珍藏版”是我社正在陆续出版的“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的姊妹篇,它的出版无疑会为读者全面欣赏和收藏中外散文经典提供便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