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实例详细讲解AutoCAD 2008软件各工具绘制机械图形的方法。全书共11章。第1、2章讲解界面知识和基础操作;第3、4章讲解二维图形的绘制和编辑方法;第5、6、7章讲解注释图形的方法,向图形中添加信息,如说明和标签、表格、标注和公差、图案填充、块,以及属性(图层、线型、颜色、线宽和打印样式等);在读者掌握了前面所学的知识之后,已经能够绘制二维图纸。第8章开始讲解打印输出图纸的方法,包括打印输出的各种情况,如在一张图纸上多种比例打印图形、按指定比例打印、无打印机时的虚拟打印等;第9章讲解三维视图操作方法,实体模型的视觉样式和创建简单三维模型;第10章讲解编辑三维模型细节的工具和三维操作,创建更复杂的三维模型;第11章结合前面各章所学的知识,综合应用各种命令绘制二维和三维图纸,并打印输出,使读者了解AutoCAD绘图工作的各项环节,掌握整个流程。
第1章 基础知识
1.1 初识AutoCAD 2008
1.2.1 什么是AutoCAD 2008
1.1.2 AutoCAD 2008新增功能
1.1.3 AutoCAD的应用领域
1.2 安装与删除AutoCAD 2008
1.2.1 系统需求
1.2.2 安装AutoCAD 2008
1.2.3 注册和激活AutoCAD 2008
1.2.4 删除AutoCAD 2008
1.3 启动和退出AutoCAD 2008
1.4 AutoCAD 2008的用户界面
1.4.1 标题栏
1.4.2 菜单栏
1.4.3 工具栏
1.4.4 绘图窗口
1.4.5 命令窗口
1.4.6 状态栏
1.4.7 选项板
1.5 小结
1.6 练习
第2章 基础操作
2.1 图形文件管理
2.1.1 新建图形文件
2.1.2 保存图形
2.1.3 关闭图形文件和退出AutoCAD程序
2.1.4 打开图形文件
2.1.5 设置绘图界限
2.1.6 多个视口操作
2.1.7 删除和创建布局
2.2 控制二维视图显示
2.2.1 平移视图
2.2.2 缩放视图
2.2.3 保存和恢复视图
2.3 命令的基本调用方法
2.3.1 执行命令
2.3.2 退出命令
2.3.3 重复执行命令
2.4 坐标系统
2.4.1 世界坐标系统(WCS)
2.4.2 创建用户坐标系统(UCS)
2.5 辅助工具
2.5.1 启用棚格和捕捉
2.5.2 对象捕捉
2.5.3 对象追踪
2.6 小结
2.7 练习
第3章 绘制简单二维图形
3.1 绘制直线
3.1.1 绘制未知长度和角度的直线
3.1.2 绘制已知长度的直线
3.1.3 根据世界直角坐标值绘制直线
3.1.4 根据相对直角坐标值绘制直线
3.1.5 根据极坐标值绘制直线
3.2 绘制多段线
3.2.1 绘制直线和圆甄组成的多段线
3.2.2 绘制箭头剖切符号
3.3 绘制矩形
3.3.1 绘制直角矩形
3.3.2 绘制倒角矩形
3.3.3 绘制圓角矩形
3.3.4 恢复直角矩形绘制
3.3.5 根据面积、尺寸和旋转数据绘制矩形
3.4 绘制多边形
3.4.1 根据半径绘制正多边形
3.4.2 根据边长绘制正多边形
3.5 绘制曲线对象
3.5.1 绘制圆弧
3.5.2 绘制圆
3.5.3 绘制圆环
3.5.4 绘制椭圓
3.5.5 绘制椭圆弧
3.5.6 绘制样条曲线
3.6 辅助线和参照点
3.6.1 绘制参照点
3.6.2 绘制构造线和射线
3.6.3 绘制修订云线
3.7 小结
3.8 练习
第4章 选择和修改二维图形
4.1 选择对象
4.1.1 逐个地选择对象和选择全部对象
4.1.2 窗口选择对象和交叉选择对象
4.1.3 指定不规则形状的区域选择对象
4.1.4 绘制多边形选择区域
4.1.5 循环选择对象
4.1.6 更正选择错误
4.2 删除对象
4.3 改变对象位置
4.3.1 移动对象位置
4.3.2 旋转对象和旋转复制对象
4.4 创建对象的复制品
4.4.1 使用Windows剪贴板剪切、复制和粘贴对象
4.4.2 复制对象
4.4.3 镜像对象
4.4.4 偏移对象
4.4.5 矩形阵列
4.4.6 环形阵列
4.5 修改对象形状
4.5.1 比例缩放对象
4.5.2 拉伸对象
4.5.3 拉长对象
4.5.4 修剪对象
4.5.5 延伸对象
4.5.6 打断对象与合并对象
4.5.7 分解对象
4.5.8 倒角和圆角
4.6 小结
4.7 练习
第5章 图层、块和面域
5.1 图层应用
5.1.1 什么是图层
5.1.2 创建和删除图层
5.1.3 设置当前层
5.1.4 打开和关闭图层(图层可见性)
5.1.5 冻结和解冻图层
5.1.6 锁定和解锁图层
5.1.7 改变图层颜色
5.1.8 线型
5.1.9 线宽
5.1.10 控制选定图层是否可打印
5.2 单独修改对象的特性
5.2.1 工具栏修改对象特性
5.2.2 特性匹配
5.2.3 特性选项板
5.3 块的应用
5.3.1 什么是块
5.3.2 创建块(粗糙度符号)
5.3.3 插入块
5.3.4 保存块
5.3.5 删除块
5.3.6 分解块
5.3.7 创建块属性
5.3.8 创建和插入带属性的块
5.3.9 修改插入块的标记
5.4 将图形转换为面域
5.4.1 什么是面域
5.4.2 创建面域
5.4.3 边界命令创建面域
5.4.4 并集运算面域
5.4.5 差集运算面域
5.4.6 交集运算面域
5.5 小结
5.6 练习
第6章 图案填充、注释、表格
6.1 图案和渐变色填充
6.1.1 图案填充封闭区域
6.1.2 填充实体颜色和渐变色
6.2 文字注释
6.2.1 创建单行文字
6.2.2 创建多行文字
6.2.3 创建特殊符号
6.2.4 创建堆叠文字
6.2.5 修改文字
6.3 表格
6.3.1 表格样式
6.3.2 创建表格
6.3.3 修改表格
6.4 小结
6.5 练习
第7章 尺寸标注
7.1 理解标注的基本概念
7.2 创建标注样式
7.3 创建标注对象
7.3.1 创建线性标注
7.3.2 创建对齐标注
7.3.3 创建基线标注
7.3.4 创建连续标注
7.3.5 创建半径和直径标注
7.3.6 创建角度标注
7.3.7 创建弧长标注
7.3.8 创建圆心和中心线
7.3.9 创建坐标标注
7.4 修改标注对象
7.4.1 创建、修改和删除检验标注
7.4.2 标注打断
7.4.3 折弯线性
7.4.4 调整标注间距
7.4.5 修改标注文字位置
7.4.6 倾斜标注的尺寸界线
7.5 添加形位公差
7.6 创建引线
7.6.1 设置多重引线样式
7.6.2 创建多重引线
7.7 小结
7.8 练习
第8章 打印和发布图形
8.1 打印图形
8.1.1 打印页面设置
8.1.2 在模型空间中打印输出
8.1.3 在图纸空间中多比例打印输出
8.1.4 图纸空间1:1打印图形
8.2 发布电子图形集
8.2.1 打印单页DWF文件
8.2.2 打印多页DWF文件
8.3 输出和插入图像文件
8.4 小结
8.5 练习
第9章 创建三维实体
9.1 控制三维视图显示
9.1.1 选择预置三维视图
9.1.2 改变视觉样式显示三维实体
9.1.3 切换平行与透视视图
9.1.4 命名(保存)视图
9.1.5 三维动态观察器
9.2 创建基本实体
9.2.1 创建长方体
9.2.2 创建球体
9.2.3 创建圆柱体和椭圆柱体
9.2.4 创建圆锥体和椭圓锥体
9.2.5 创建楔体
9.2.6 创建圆环体
9.2.7 创建棱锥面
9.2.8 创建多段体
9.2.9 创建螺旋线
9.3 通过二维图形创建三维实体
9.3.1 拉伸二维图形
9.3.2 通过扫掠创建实体
9.3.3 旋转对象
9.3.4 按住并拖动有限区域
9.3.5 放样创建三维实体
9.4 小结
9.5 练习
第10章 编辑三维实体
10.1 组合实体
10.1.1 差集
10.1.2 并集
10.1.3 交集
10.1.4 干涉检查
10.2 实体的倒角和圆角
10.3 剖切实体获得截面图形
10.4 复制三维实体的边和面
10.5 标注三维实体尺寸
10.6 实体三维操作
10.6.1 创建三维矩形阵列
10.6.2 创建三维空间中的环形阵列
10.6.3 创建三维空间中的镜像
10.6.4 在三维空间中旋转对象
10.6.5 在三维空间中对齐实体对象
10.7 三维实体转换二维图形
10.8 小结
10.9 练习
第11章 综合实例
11.1 棘轮
11.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平面图
11.3 支架剖面轴测图
11.3.1 绘制支架平面图
11.3.2 创建平面标注尺寸
11.3.3 创建三维模型
11.3.4 创建三维剖视图形
11.3.5 标注三维尺寸并打印
11.4 小结
11.5 练习
附录1 快捷键
附录2 练习集
附录3 售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