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研究中国和平崛起问题的专著。本书从和平崛起概念的哲学分析,和平崛起的价值论分析、因果论分析、能动性分析、辩证解读、和平崛起的创新意义六个方面展开对和平崛起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具体回答了什么是和平崛起,和平崛起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何以实现、如何评价和平崛起等几个问题。
本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研究中国和平崛起问题。作者以开阔的视野、简洁的笔调具体回答了什么是和平崛起、和平崛起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何以实现、如何评价和平崛起等重大理论课题。全书构建了一个和平崛起问题哲学研究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政治崛起、经济崛起、国防崛起、文化崛起等的标准;对和平崛起所引发的争论进行了辩证的解读;对和平崛起的创新意义进行了分析。本书的探索,是从哲学视角研究政治学问题的一个有益尝试。
导言 和平崛起哲学研究的必要性
第一节 和平崛起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一 和平崛起论提出的时代背景
二 和平崛起论提出的历史轨迹
三 和平崛起论的中外反响
第二节 哲学必须关注和平崛起这一重大课题
一 中国崛起问题的研究概况
二 中国和平崛起的研究情况
三 哲学参与和平崛起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和平崛起概念的哲学分析
第一节 和平概念的分析
一 和平的含义
二 和平的分类和特性
三 中国新时期的和平观
第二节 崛起概念的分析
一 “崛起”的含义及标准
二 崛起目的
三 崛起方式
第三节 和平崛起概念的综合解读
一 和平崛起概念的含义
二 和平崛起新道路的要义
三 和平崛起的理论渊源
第二章 和平崛起的价值论分析
第一节 在当代世界,通过战争崛起的道路越来越不可取
一 近现代史表明战争不是国家崛起的好方法
二 当代世界的现实使战争崛起不可能
三 现代国际经贸交往削弱了发动战争的动机
第二节 和平崛起最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实际情况
一 中国当代的国家利益观
二 和平崛起最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三 和平崛起最切合中国的实际
第三节 和平崛起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
一 和平崛起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
二 和平崛起有利于实现世界的公正
三 和平崛起有利于世界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第三章 和平崛起的因果论分析
第一节 中国和平崛起的内因——自身优势解析
一 中国人民有着实现国家崛起的共同愿望
二 中国的和平崛起拥有坚强的领导力量
三 中国已有维护和平发展环境的较强综合国力
四 中国的改革已不可逆转
五 中国对外开放的优势仍然存在
第二节 中国和平崛起的外因——国际机遇展望
一 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
二 国际上存在对中国发展有利的因素
三 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
四 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
五 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势强劲
第四章 和平崛起与能动性分析
第一节 充分估计中国和平崛起的艰巨性
一 中国发展中面临诸多的内部约束
二 相对严峻的地缘政治环境
三 台湾问题是制约中国和平崛起的最大变数
四 西方大国对中国的遏制和打压
第二节 努力争取中国崛起的国内外和平环境
一 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制度基础
二 努力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国内安定团结政治局面
三 推进友好和平外交,建立全方位对外合作体系
四 坚持和平解决国际纠纷,避免引发或卷入战争
第三节 在和平的环境下奋力实现崛起
一 增加参与、扩大影响,努力从政治大国转变为政治强国
二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推进经济崛起
三 积极开展新军事变革,加快国防崛起步伐
四 增大投入、强化创新,大力促进文化崛起
第五章 和平崛起的辩证解读
第一节 和平崛起是否意味着中国软弱
一 和平崛起的宣告表明中国的自信,而非自卑
二 和平崛起的承诺源于中国的力量,而非懦弱
三 和平崛起体现了“柔弱胜刚强”的辩证法
第二节 和平崛起是否意味着中国永不动武
一 不能为和平而和平,忽视国家利益
二 不要因强调和平,忽视国防现代化
三 和平崛起不排斥正义战争
第三节 和平崛起是否意味着中国不再韬光养晦
一 正确处理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的辩证关系
二 反对空谈崛起,防范民族的“自我膨胀”
三 反对炒作崛起,防范中国成为世界的“靶子”
第六章 和平崛起论的创新意义
第一节 和平崛起论的实践创新意义
一 指导中国进一步发展、崛起的新战略
二 回应“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的新武器
三 发展中国家发展或崛起的新示范
第二节 和平崛起论的理论创新意义
一 对西方某些国际历史政治理论的驳斥和超越
二 对西方一些发展理论的突破和修正
三 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
结束语 和平崛起论与中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