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蚁山之珠(美国土著的沉沦与拯救)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红衫德尔菲娜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拉科塔人回忆往事的书。这本书最打动人心的,是作者红衫德尔菲娜——一位美洲印第安保留地居民——在叙述中流露出的默默的尊严。无论是娓娓道来的生活的艰难、亲人的死亡、族人的沉沦,还是表达的拉科塔语言的流失、传统的湮灭和文化的坍塌,字里行间,你绝找不到控诉、挖苦和愤怒的字眼,也丝毫感觉不到有仇和恨的情感,充盈在文字间的,有爱但不做作,有诚实但不偏执,有思索但不断然做出结论,通过讲诉拉科塔人的种种生活和不幸遭遇,映现出了一个民族的优美。

内容推荐

《蚁山之珠》讲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位印第安拉科塔女孩在内布拉斯加州和“松树山脊”保留地的成长经历。红衫德尔菲娜和她的祖先一样,感受着和广阔大平原的血肉联系:她参加拉科塔人的成年仪式,学会拉科塔人特别的穿珠子方式,熟知不同发型的含义……红衫德尔菲娜把过去和现在、古老和新生编织在一起,写下了令人震撼的出色作品。如何在两个互相冲突的世界之间,打拼出一个无奈而顽强的中间地带,她从中捕捉到了痛苦的挣扎。通过细节描写和其中蕴涵的悲悯隐痛,字里行间涌现出感人至深的力量。

目录

致谢

前言

蚁山之珠

“勒伊娜米塔瓦科”,我的妈妈

维亚奴帕,“双头女人”

沉重的鹿皮衣

死亡片断Ⅰ

死亡片段Ⅱ

复苏的灵魂

太阳舞狂欢

大草原

冬天

母语

“瓦思翠阿亚赫?”你说英语吗?

我为你击鼓

野梅树

爷爷的“萨克耶”

坐在“红云”墓上

译后记

试读章节

蚁山之珠

我记得,有一次我尾随一只蚂蚁去它的家。我幼年时做过的一些事情,现在看起来似乎很荒唐。但是,作为一个小孩子,我离这个世界好像更近,脑子里充满了奇思异想。我需要玻璃珠子做一个戒指。我曾经用金属垫圈装饰我的手指,它把我的手指勒肿了。我爸爸只好把我带到主街上的器具商店,那儿的一个店员也卖炉具、冰箱和洗衣机,他用一把小钳子夹断了金属垫圈,把它从我肿胀的手指上摘掉,我戴上它,原本是想把我的手指装饰得漂亮。我决心找一个戒指,要么做一个,它不会再让我的手指肿起来。我决定用明亮鲜艳的珠子做一个。

我童年的时候,小孩子们都知道,蚂蚁会把我们丢掉的珠子收集起来,然后把它们运回家,有些大人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我尾随一只蚂蚁去它家。内布拉斯加州的路走上去很硬,路面上覆盖着白色的尘土。我跟着蚂蚁上山,过了我姑婆的房子,来到她屋后的小房,那里没有路了,土坡上长着高高的杂草。对蚂蚁来说,穿过高高的草丛,就像是穿过长满大树的森林,但它走起来轻车熟路。我跟在它后面走过土坡,过了几只丢弃的薯条袋和碎玻璃片,就到了蚂蚁窝,那儿就是它的家,那是一个离地面四五英寸的土堆,蚂蚁们在上面爬来爬去。土堆中央有一个洞口,在洞口周围,散落着小圆石头和珠子,像是蚂蚁用来装点它们的家门口。色彩斑斓的珠子。我记得有蓝色、淡绿色、黄色、红色,甚至还有白色,它们环绕在洞口,好像小孩子过家家的装饰,又像是对神的供奉。我看着那只蚂蚁爬上土堆,然后我就不再看它了。它把我引到了我想来的地方后,我立刻就忘掉了它。

我耐心地看着这些蚂蚁,踩着节奏,它们从家里进进出出。在那个炎热的夏天,我能够坐在地上或跪在地上,就那样永远看着这些蚂蚁。我没有那样做,我小心地拾起做戒指的珠子。慢慢地,我仔细地用我的两个小拇指把我想要的珠子夹起来,蚂蚁们从我的两个小拇指上爬过去。我不想惊动它们,我害怕它们,它们也害怕我。我尤其害怕红蚂蚁,害怕它们的触角,它们会爬到你身上,在你没有防备的时候蜇你。

我挑了最漂亮的、完整的珠子。我经常会想这样的问题:蚂蚁怎么能把这些珠子运上山,从人家里搬到它们的家?它们是轮流搬运,还是独自扛着它走上几天才回到家?它们如此坚忍才把珠子从人们家里偷走,现在我把珠子偷回去,也像偷珠子的蚂蚁一样辛苦。那天,我查遍了蚁山,拿走了所有黄色和蓝色的珠子。离开的时候,我一点也不觉得愧疚,手里攥着珠子,现在我需要的是针和线。我忘了我的脚和我翻珠子的木棍残忍地弄乱了蚂蚁们的家,我只记得,我找到了我想要的东西,改天我还会再来,找一些今天没有的颜色。

小手小心地捧着珠子,我回家了。婶婶正坐在一棵高高的三叶杨树下,她膝上放着一只小碗,盛着小半碗各种颜色的珠子。她在“瓦克受”,“穿珠子”,邻居们也做这样的活儿。在拉科塔语中,“珠子”是“克受”,发音像是“k-show”。婶婶穿珠子穿得很好,她在织布机上干活,织布机有一英尺长、六英寸宽,是木头做的,样子像是带弦的乐器,像是用尼龙绳弹奏的小提琴,穿珠子的人就像演奏家。她用针把珠子穿在一起,把它们续到织布机的图案上,或者开始做一个新的图案。她在绳子两边穿来过去,好像是用弓在拨动小提琴的弦,在两条线之间安上珠子,再折回来把它们固定住。婶婶的木头织布机静静地张着一条白布,上面用珠子镶出醒目的几何图案,她创造自己的图案,就像一个作曲家谱写自己的乐曲,或者一个画家绘出自己的画。她从容不迫地穿着珠子,仔细观察碗里的珠子,把适合的挑出来穿在一起,那样子,就和我在蚁山上捡珠子一样。我喜欢蓝色的珠子,拉科塔语“突”是“蓝色”的意思。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在穿珠子之前,要细心地把所有的珠子混在一起。不同颜色的珠子不是分开放置,这是因为,拉科塔人认为,每颗珠子都有自己的力量,把它们混合在一起,就没有哪颗珠子能战胜另一颗。现在,当我穿珠子时,我忍不住想把不同颜色的珠子分开,这样做活儿更容易一些。假如这些蓝色、黄色、白色和红色的珠子分别放在不同的碗里,需要某种颜色的时候,找起来要方便得多。有时候我忍不住真的这样做了,可是很快,我想起来婶婶如何耐心地捡珠子,带着奇怪的偏执,我又把各色珠子又倒入一个碗里。某种力量迫使蚂蚁把没用的珠子运回家,同样,也有某种力量迫使我遵从祖先的方式。

数年后,我听婶婶给我讲了她和叔叔的故事。他们刚结婚后,在山里绕着叔叔长大的地方走了很久,那儿靠近我住的印第安人保留地。她说,当他们走过一道山、走上第二道山时,从路上往远处看,他们发现了一个老墓地。她告诉我,那儿肯定埋着一家人,他们都穿着传统的衣服下葬:鹿皮外衣,衬衫,绑腿,鹿皮鞋,可能还戴着项链、臂饰,还有其他做工精细的鬃毛和珠子饰品。她说那些孩子,或者是小女孩,经常和她们穿着镶珠衣服的布娃娃埋在一起,可能还有别的玩具。她对我说,墓地附近有一处很大的蚁山,她从没见过那么大的蚁山。她记得在蚁山上,许多珠子堆在一起,都是蚂蚁收集的老珠子。

我记得我爬上这些山,走过“潘兹郝塔”,即“圣人”,走过高高的草丛,再往上,就是长满松树的山脊。风吹来,我记得那些松树像是唱起了歌。据说,很久以前,神灵世界就在松树的远处。当人们说起神灵世界,他们总是会指着北方说“瓦兹亚塔”,意思是“北方”。这片山上的松树靠近我长大的地方,关于它们,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景象是它们伫立在夏天的热浪中。那时我还小,我坐在松树的阴凉里,小心地把松针拔下来,用它们做成项链或其他装饰品。现在,我已经没有耐心做这样的事了,也没有耐心用手头的东西做成精美的首饰。

P1-5

序言

我铭记着生命中的美好,此中的快乐,使我写下了这些故事。我想要记下这些美好,把古老的拉科塔文字写下来,写下它们如何把我和世界联系在一起。这些故事来自我童年的亲身经历,从成年人的角度记下它们。它们沉淀在我的记忆中,“维克苏耶”,意思是“我记得”;“塞克苏耶”意思是“我记得你”;“米克苏耶”意思是“记着我”。

写这些故事期间,我和我的母语拉科塔语又一次相融在一起,这使我深感满足。使用它,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家里,用它说话,令我心怀感激。它变得栩栩如生,我幼小时听到它时的感觉,仿佛昨日重现。起初用拉科塔语写作,我不确定它是否能被读者领受,用我的母语,是否能准确地捕捉到我生命中的拉科塔文化本质,并把它传达给读者。现在,我确信,使用拉科塔语,让我的写作变得更加丰富。

我的部落有一个习俗,在公共场合讲话时,开始先做个人陈述,讲明在部落里的身份,告诉大家为什么有资格讲话。在此,我要保持这一传统,我要说的是,我是一个拉科塔“瓦克耶扎”——意思是“孩子”,我有一个坚强的拉科塔母亲,一个温和的父亲,是他们让我拥有了生命,除此之外,我再无特别之处。感谢我的父母,感谢我的拉科塔先祖,因为他们,我才能说出“拉米亚”,即“这就是我”。

后记

就在开始翻译这本书不久以前,我偶然接触到一个我以前从未听说的学科:毒理学。一位毒理学家给我看了他的专著,一页看下去,除了两个词“化学”、“基因”外,其余完美地贴切了两个字:天书。毒理学家大致给我解释了他的研究领域:由于工业产品、特别是化学产品在生活中的大量使用,以及环境的严重污染,导致了人类基因的变化,引起了各种疾病,通过研究这些变化的基因,找到疾病的发病原理,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听上去是一个美好的事业,造福于人啊。但过后心中略有狐疑:许多化学产品刚使用时也是大大造福于人,譬如化肥,可以使粮食产量显著提高,让很多人不再挨饿。胃是填饱了,可基因也被改变了,进而得病,比如癌症,然后再研究基因被改的前因后果,甚至把它弄成了一门充满纵横交错的算式和符号的学问,这样下去,人到底陷入了一个怎样的循环?

译完这本书后,曾经的狐疑又一次浮上心头,久久不能散去。巧合的是,那位毒理学家任教于美国的一所大学,与这本书中的地点背景内布拉斯加和南达科他州相去不远。一本拉科塔人回忆往事的书,和一个对我来说如“天书”的学科,两者不期相遇,使我有了一个新鲜有趣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深沉意味。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作者红衫德尔菲娜——一位美洲印第安保留地居民——在叙述中流露出的默默的尊严。无论是娓娓道来的生活的艰难、亲人的死亡、族人的沉沦,还是表达的拉科塔语言的流失、传统的湮灭和文化的坍塌,字里行间,你绝找不到控诉、挖苦和愤怒的字眼,也丝毫感觉不到有仇和恨的情感,充盈在文字间的,有爱但不做作,有诚实但不偏执,有思索但不断然做出结论,通过讲诉拉科塔人的种种生活和不幸遭遇,映现出了一个民族的优美。

正如书中所写,拉科塔文化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共同连接成一个圆环,每一个生命都是环上平等的一部分,拉科塔人,和美洲所有的土著居民一样,曾经和身边的生命,和蚂蚁、蜘蛛、草地鹨,共同和谐地栖息在自然世界,这些自然之子在辽阔的土地上奔跑、狩猎,一代一代繁衍生息。白人殖民者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些民族的命运。拉科塔人逐渐丧失他们的土地,失去他们的家园,被迫生活在为他们圈定的保留地,仿佛一头狮子被永远关人了牢笼。

历史有多种解读的角度,你也可以说白人殖民者为美洲大陆带来了文明,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电灯、汽车、学校和医院。你也可以说,没有白人殖民者,或者叫新大陆开拓者,就没有现在地球上最有创造力的国家美国,但是,回到上面的狐疑,正是这种文明发明了化肥,这种文明又创造了毒理学,而化肥和许许多多工业生产对地球环境所带来的严重毁坏,现在只是刚刚开始显现,在毒理学之后,我们有理由预言,会有更多、更复杂的学科产生出来,研究和试图解决更多更复杂的新问题。

这个生产化肥、创造毒理学的文明,给印第安人带来了无尽的苦难,这些苦难的沉重,渗透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历史没有假设,但译完这本书后,心中难以平静,忍不住这样假设:如果白人没有携带他们的文明到达美洲大陆,如果印第安人的“圆环”没有断裂,他们依然在原野上过着自然、简单、纯朴的生活,假如这两族人偶尔相遇,他们谁会更幸福呢?

在这本书中,我想我找到了答案。动物园里的动物有完善的保健体系,有内科、外科、五官科、牙科等兽医各司其职;它们住着有空调的房子;吃着饲养员精心配制、添加了各种化学物的食物;每天有专人为它们安排娱乐活动;有专人操心它们的交配生育;还有人做好厚厚的企划书,要“包装”它们创造利润。而漫游在山林、奔跑在草原的动物,饿了自己觅食,渴了去河边饮水,身体有了不适,它们知道吃一些特别的草;夜间,它们抬头能看到满天的繁星;它们玩耍嬉戏,自由地追求心仪的异性;它们不知道“毒理学”,在它们眼中美丽的自然就是它们生命的延伸。与动物园的动物相比,它们的生活也许艰难,但是在它们的心里,却有着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那些曾经漫游在美洲大陆上的拉科塔人也是这样,他们唱着这样的歌:“瓦尼克塔卡兰卡玛耶洛”,意思是“我吹起我的哨子,我会活下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4: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