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年轻的心灵在思考,思考着人与自然这一亘古未变的话题。他们用充满激情的笔写下了一篇篇美丽的文字,用诗,用文字表达着心底最真的感受。这些诗文是值得记录与收藏的,它们或温柔或豪放,或欢快或忧伤……也许是语言,也许是境界,也许是色彩,也许是节奏,这些诗文与众不同。可以无愧的告诉读者,这里的美丽是年轻人用纯真的心与深刻的思考铸就的,值得品味与欣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梦开始的地方--人自然家园(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环境教育诗文集) |
分类 | |
作者 | 赵勇//季民 |
出版社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个个年轻的心灵在思考,思考着人与自然这一亘古未变的话题。他们用充满激情的笔写下了一篇篇美丽的文字,用诗,用文字表达着心底最真的感受。这些诗文是值得记录与收藏的,它们或温柔或豪放,或欢快或忧伤……也许是语言,也许是境界,也许是色彩,也许是节奏,这些诗文与众不同。可以无愧的告诉读者,这里的美丽是年轻人用纯真的心与深刻的思考铸就的,值得品味与欣赏! 内容推荐 作为教育部“211”工程中天津大学一南开大学教学合作项目,《人与自然》课面向两校所有专业、所有年级学生开设。本书是众多《人与自然》学生对于人与自然这一亘古未变的话题的心灵思考,他们用充满激情的笔写下了一篇篇美丽的文字,用诗,用文字表达着心底最真的感受。这些诗文是值得记录与收藏的,它们或温柔或豪放,或欢快或忧伤…… 目录 第一部分 诗 毛子婧/梦 陈瑛玑/遥想 李陈微/寻梦 韩一超/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漫天星斗 李陈微/回归可可西里 屈培洁/愿望 武蓟宁/秋 贾 岩/掠影 于 璇/四海之内皆兄弟 回归 齐岽清/梦枯萎的地方 赵 伟/无题 段淑婧/美好的日子 禄忆思/星·人 崔 颖/祭海 曾凡琳/四季之梦 许 丹/梦的种子 龚 昕/写一首诗 韩婵娟/祈祷 刘 妹/梦·飞扬 邵爱全/秋叶 朱 越/望月 朱 越/落叶 李俊杰/雨霖铃·梦之始 尚思彤/佛灯之千年一叹 第二部分 散文·随笔 吴瞳瞳/当生命剩下最后一天 曾黎丽/梦里花落,谁人知? 赵卉秀/遥远的童年 赵思洁/舐犊的泪水 吴 菲/西窗烛影 韦 珊/沉淀一个梦想 郭运凤/逝去的记忆 李 娜/心灵·家园 高志涵/星空的梦 郑伍魁/梦 崔振平/阳光色的梦 靳瑞茜/陶醉于自然,流连而忘返 王腾飞/流逝的梦与诗 何 韧/感受自然感受生命 张伟娜/兄弟 涂 崔/化蝶 田振华/尊重自然天人合一 王 伟/人与自然 天空中的翅膀——看Travelling Birds 王 鑫/四海之内皆兄弟 王 众/双生 胡晓晨/四海之内皆兄弟 何淳耀/厚德载物,生生不息 沙春燕/从“自然”概念看“人与自然”观念的发展 刘静楠/陶渊明眼中的自然 张天涯/论课训 第三部分 论文 赵勇 季民/西方人与自然伦理关系思想述评 赵勇 季民/开展素质教育 培育绿色情怀 ——环境素质教育课程《人与自然》的构建与实践 试读章节 星空的梦 我是个地地道道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没有感觉到过鸟语花香的轻灵与幽香,也没有感觉到过青山绿水的静谧与清幽,更没有感觉到过天人合一的层次与意境。 在自己童年的记忆中,最多的就是城市中宽阔笔直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还有那无时无刻不嘈杂却又稍显冷漠的人群。而对于自然的记忆只限于城市中铁笼林立的动物园,整齐规划的植物园,以及那脑海底层隐藏着的繁星布满的夜空。对于夜空的记忆,或许是我对于自然仅有的美好记忆,但同时也是我总不敢肯定的模糊影像。有时候感觉像是真的,自己确实经历过,有时候却感觉只是一个幻觉与憧憬。或许是因为我成长于城市之中,年纪大后再也没有见过那星光点点的天空吧;也或许我真就没有见过那样的夜空,只是小时候晚上,静静地一个人望着窗外的天空,嘴里哼着“一闪一闪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歌曲,漫想着自己能有一天在夜空的星光间遨游吧;也或许那只是个梦,一个没有实现但却是一个夜晚独处,思绪飞扬,充满希冀的梦,一个经常做的梦。 随着自己渐渐地长大,梦中的星光却渐渐地暗淡,也渐渐怀疑繁星点点,星光闪耀的夜空是否真的存在。于是我开始有意地寻找,每个夜里,我趴在家里的窗前,望着昏昏的天空,静静等待她能突然奇迹般地播洒下点点星光。望着夜空,怀揣期待,静静等待。然而每次,最后我都只能失落地爬回床头,怀着有些莫名感伤的心情进入梦乡,进入一个只有那里才能看到星空的梦。 等到更大一些,我开始离开自己成长的城市,四处旅行。每到一个新地方我都会去期待黑夜,期待星空,经历多少次的失落,又经历多少次的感伤。直到一次,在坝上草原,我才看到真正意义的满天繁星的夜空。那夜,我住在草原旁的一个小镇上,从旅舍的阳台上放眼望去,漆黑深邃的夜空慢慢展开一幅星光点点的画卷,被那星光环抱着的皎洁如雪的月,也默默地卸下她那薄薄的面纱,用她温柔深情地眼光望着辽阔宽广的草原,整个草原也散发着香草的芬芳,回应着夜空的深情。那是一个柔美充满星光的画面,也是一个让人觉得自己无比渺小的意境,也是一个不敢相信是真的的梦。之后,回到城市里,回到家,回到那无法再次感到和看到星光的地方,回到一个让自己怀疑那夜是否真实存在,真实经历过的地方。 城市中,同样的黑夜却是有着完全不同的夜空。站在波光琉璃的霓红灯下,站在匆匆走过的人群中,自己抬头向上望去,整个城市被一层烟雾所笼罩,昏暗的天空里什么都没有,除了略发焦黄的月亮疲惫地望着这个世界,这个脱离自然母亲所谓繁荣的城市。再回望周围的人群,他们大多都径直地向前方赶着,很匆忙地向前方赶着。没有人站住脚觉得这个城市有什么不对,也没有人抬起头望望这死寂的夜空。在这个物欲纵横的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去关心夜空是否闪耀,还有多少人心中依然保存星空的梦呢。我们离星空越来越远,也离我们的母亲自然越来越远。而以后,我们的后代会不会因残留给他们的现实连星空的梦都不会再有了呢。我想回到坝上,想在那里生活。但如果我们依旧这样不顾及环境的下去,那里的闪亮星空又能持续多久呢? 星空的梦已经离我们远去,而且她在越离越远。我们该沉下心来静静思考,也该望望我们那曾经美丽的夜空了。只有点燃每个人心中被物欲埋没的梦,照亮每个人心中珍藏的星空,才能拉回我们已经慢慢失去的星光,让星光再次闪耀夜空。我们该重新开始,也必须重新开始,开始去拯救我们星空的梦。P70-71 序言 今夜星光灿烂,人与自然有约。 从2002年开始,每周三晚在天津大学,每周四晚在南开大学,我都准时走进“人与自然”课堂与我的学生相会。插上翅膀,群心飞扬,飞进了一个新世界,在那里:蓝天高远,大地辽阔,群山峥嵘,流水碧透;在那里:莺飞草长,春华秋实,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蓬勃竞自由;在那里:没有眼泪悲伤,没有刀光剑影。那是四海齐家,天人合一的新天地。 作为教育部“211”工程中天津大学一南开大学教学合作项目,《人与自然》课面向两校所有专业、所有年级学生开设。它属于环境素质教育中的道德育化课程,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把道德关怀的对象扩展到自然界,唤醒他们的环境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生态观和价值观,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以及关爱自然的情感。 当这门课开设时,选课人数之多大大地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六年的风雨兼程,与课堂、与可爱的学生拥有同一个期待,同一个梦想。同一份执著,共同守候。 人与自然那说不尽的故事,讲不完的传说留在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心中。我希望在这门课上拉近学生与自然的距离,让课堂成为一个梦开始的地方,通往无尽草原,通往广阔森林,通往无垠蓝天,通往人对自然热爱的最深处…… 看着一双双灵动的眼睛,我感到了思考——一个个年轻的心灵在思考,思考着人与自然这一亘古未变的话题。他们用充满激情的笔写下了一篇篇美丽的文字,用诗,用文字表达着心底最真的感受。这些诗文是值得记录与收藏的,它们或温柔或豪放,或欢快或忧伤……也许是语言,也许是境界,也许是色彩,也许是节奏,这些诗文与众不同。可以无愧的告诉读者,这里的美丽是年轻人用纯真的心与深刻的思考铸就的,值得品味与欣赏! 不知哪一天开始,自诩智慧的人们,用人工的文明,铸造着一个个钢筋水泥的庄园,甚至寻一处人迹罕至海滩都已成梦幻。历史的车轮载着现代文明呼啸而过,曾经的碧海蓝天,曾经的花香鸟语,曾经的溪流潺潺……都已改变了容颜——马烟滚滚的“蓝天”,白渍斑斑的原野,黄沙滚滚的高原,浊浪滔滔的母亲河……承载着悠悠的无尽思绪,待着些疮痍,带着些落寞,剪一条秋枝做篙,划向地球的尽头,追寻自然的踪迹。 当梦悄然坠落,才幡然醒悟,我们不是归人,只是过客。 然而,当我们仍然沉浸在“人定胜天”的自豪中时,我们更应该领悟到“天人合一”的真谛,那些美好的怀想不应仅遗留于憧憬里。中国儒家提出“天人合一”,顺应天理,方能国泰民安;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即指“道”按照自然法则独立运行,而宇宙万物皆有超越人主观意志的运行规律;中国佛家提出“佛性”为万物之本源。总观儒、道、佛三家共同归结出“天人合一”的大命题,而且,“天人合一”观念不仅是科学的宇宙观,同时也是进步的人生观、自然观。 六年来,一批又一批学生从“人与自然”课堂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像蒲公英,像飞鸟,他们跨越千山万水,把绿色种子和蓝色梦想,带到了天南地北,各行各业。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哦,我知道,那是“人与自然”全体同学! 感谢对本书的编撰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建议的季民先生和陈冠益先生,还要感谢郭运凤同学、曾凡琳同学、尚思彤同学、何淳耀同学、沙春燕同学和张甘同学,感谢上这门课的所有同学!有了你们才有我们共同支撑梦想的地方。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的编辑为本书的编辑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在此深表谢意!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还请读者见谅,并不吝指正。 赵勇 2008年3月20日 于天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