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欢乐颂与沉思颂(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英国)约翰·弥尔顿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弥尔顿是17世纪英国诗人、政治家和思想家,反礼教和宗教改革的战士,启蒙思想的先驱。《欢乐颂与沉思颂》收入弥尔顿早年的两首杰作。他在这两首诗里表达了对生活积极的态度和深沉的爱恋、对人生诸世相透彻的思考,倾注了诗人对于自然满腔的挚爱,显示了人文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对英国后代诗人特别是浪漫派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书中收入英国勃克特·福斯特所作的精美钢版插图29幅,与诗文相得益彰。《欢乐颂与沉思颂》的译者是我国著名学者和翻译家赵瑞蕻先生,这是他毕生珍爱的译作之一。 目录 引言(G. 凯恩斯) 威廉·布莱克(T. S. 艾略特) 1 联合扉页 天真之歌 2 天真之歌 卷首插图 3 扉页 4 序诗 5 牧童 6 7 飘荡着回声的草地 8 羔羊 9 10 小黑孩 11 花朵 12 扫烟囱的孩子 13 小男孩的迷路 14 小男孩又找到了 15 欢笑的歌 16 17 摇篮之歌 18 神的形象 19 升天节 20 21 夜 22 23 春天 24 保姆的歌 25 婴儿的欢乐 26 一个梦 27 别人的悲哀 经验之歌 28 经验之歌 卷首插图 29 扉页 30 序诗 31 大地的回答 32 泥块和小石子 33 升天节 34 小女孩的迷失 35 36 小女孩的寻获 37 扫烟囱的孩子 38 保姆之歌 39 病玫瑰 40 虻虫 41 天使 42 老虎 43 我漂亮的玫瑰树 啊!向日葵 百合花 44 爱情的花园 45 流浪儿 46 伦敦 47 人的抽象观念 48 婴儿的悲哀 49 一棵毒树 50 一个小男孩的迷失 51 一个小女孩的迷失 52 致得撒 53 小学生 54 古行吟诗人的声音 增补版画 一个圣像 附录 译后记 再版后记 导语 英国17世纪著名诗人、启蒙思想的先驱约翰·弥尔顿的杰出诗选,对英国后代诗人特别是浪漫派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配以19世纪50年代英国著名画家勃克特·福斯特(Birket Foster)所作的精致美丽的钢版腐蚀插图29幅,中文版保持了原版的风貌特色。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发起人之一、著名学者赵瑞蕻毕生珍爱的译作。 配有精美藏书票和译者签名,极具收藏价值。 后记 译后漫记 赵瑞蕻 在这里,呈献给读者的是17世纪英国伟大诗人约翰 ·弥尔顿早年的两首杰作,姐妹诗篇——《欢乐颂》与 《沉思颂》的中文译本,并配以19世纪50年代英国著名 画家勃克特·福斯特(Birket Foster)所作的精致美 丽的钢版腐蚀插图29幅。原书每页都有插图一幅或两幅 ,译本保持了原版的风貌特色。 原诗的诗名都是意大利文,中文旧译作“快乐的人 ”和“沉思的人”(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 )》有关弥尔顿的词条所载),按其原意,甚是。不过 我却喜欢将其译为“欢乐颂”与“沉思颂”。 附录中两诗的全部注释主要依据英国剑桥大学出版 的维里蒂编注的《弥尔顿诗选》,以及牛津大学《英诗 金库》有关部分的注释;其中也有译者自己的加注和补 充。凡此种种,均不一一指明了。 附录还收入两篇评论文章。一是维里蒂所写(见《 弥尔顿诗选》),提供了一些对了解原诗有点用处的背 景材料,同时也表达了他自己的某些见解。二是法国著 名的文学家勒戈依和卡查米恩两位教授合著的《英国文 学史》中有关《欢乐颂》与《沉思颂》的论述。此文篇 幅虽短,但相当精彩,抓住了这两首诗的主题和艺术特 色。特此译出,希望对我国读者会有所帮助。两篇的题 目都是译者自己另拟的。 1937年秋,我在位于南岳衡山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即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的战时联合组织,西南 联大的前身)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上学。读二年级时 ,原南开大学外文系主任柳无忌教授讲授“英国文学史 ”一课。他认真仔细的教学使我对英国文学从古到今发 展的历史、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我 记得特别吸引我的是莎士比亚、弥尔顿以及浪漫派的诗 人、作家们。当柳先生讲到弥尔顿时,弥尔顿早年的代 表作,青春时期的两首绝唱——“L’Allegro”和“Il Penseroso”随即引起了我的注意,仿佛是灿烂的双星 在我眼前闪现。我特别喜欢这两首诗题目的意大利文的 读音。那是多么好听啊!——L’Allegro!——Il Penseroso!可惜那时兵荒马乱,流亡山中,图书奇缺 ,我未能读到原作,只是静听柳先生讲解,做些笔记罢 了。后来,因日寇攻陷南京,铁蹄逼近武汉,学校再度 西迁云南昆明。1938年春,联大文学院暂在蒙自开学。 当时,三所大学的图书资料分批陆续运到(也有从香港 新买来的),于是在蒙自也有了个文科阅览室。一天, 我借到一本《英诗金库》的集子,便读了其中的《欢乐 颂》与《沉思颂》,以及雪莱、济慈等的名篇。蒙自在 昆明东南,是一个僻静而富有浪漫情味的山城。那里城 外有一个南湖,有个菘岛,四周长满了尤加利树,各种 奇花异卉;树上栖着一大群白色的鹭鸶,时不时地在蓝 天上飞翔。那儿实在清幽迷人,师生常去散步。我们十 几个爱好诗歌的同学于是便组织了一个“南湖诗社”( 这是战时西南联大同学们所组织的最初的文艺团体), 请闻一多先生和朱自清先生当我们的导师。两位老师时 常鼓励我们努力学习,勤于写作,跟大家随意聊天;还 对我们的习作提意见,总是那么恳切。在蒙自的三个多 月中,我写了一些怀念风雨飘摇中的故乡和亲人的诗, 也翻译了一点儿西方诗,其中就有弥尔顿的《欢乐颂》 (那时我译为《愉快的人》)。我把几首诗和《愉快的 人》都交给朱自清先生看看,请他指教,得到了赞许, 这让我非常感动。先生要我继续学好外语,译些外国诗 。他一再认为译诗对我国新诗的创作会起推动作用。今 年适逢朱自清教授诞辰90周年,逝世40周年,在此顺便 提及此事,以表达对老师的怀念和感激的深情。 古代拉丁诗人莫鲁斯(Maurus)有句著名的格言, 叫作“Habent sua fata libelli”(书有命运)。这 话说得很有意思,好极了,我对此颇有体会。1940年秋 ,杨宪益和戴乃迭(Gladys Yang)冒着海洋上纳粹炮 舰、潜艇射击的风险,从英国回来,经过香港到达重庆 ,开始了在中央大学等处教书的生涯。1946年夏,抗战 胜利第二年,我们带着两个孩子随校复员,坐船东下, 在南京定居。接着宪益一家也到南京工作了。他们从英 国带回几箱外文书籍,其中有好些西方文学名著。在此 ,还要提一下:他们的书从英国海运到香港时,正值日 寇攻陷香港不久,书被没收,每本书都盖上“ヤン文库 ”(青年文库)的印章。后来不知如何又被“放行”, 转运重庆,还给书主。我是个酷爱书的人,所以每次去 看他们时,就翻翻他们摆满几个书架的书,非常欣赏那 些他们在伦敦等地旧书店搜集到的古典名著珍贵的古老 版本,有些都是初版本。后来,宪益和乃迭给了我们一 些我们欢喜的书,比如拜伦的《希永的囚徒》插图本、 狄更斯的《董贝父子》(1848年初版插图本)、但丁《 神曲》的意大利文版、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西班牙 文原作等。还有一本就是弥尔顿的《欢乐颂》与《沉思 颂》插图本。这些可爱的书多少年来为我们所珍藏着。 “文化大革命”风暴来临后不久,我们的藏书也遭殃了 。中文系教师们上交的图书资料等,除了一 书评(媒体评论) 弥尔顿是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老前辈”。 ——恩格斯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